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8310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基。



背景技术: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作为主食化基本原料的马铃薯淀粉市场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然而目前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每生产1吨淀粉约产生7吨左右的废水。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必须经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排放入水体等环境中。而大部分企业受到技术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处理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存在偷偷排放的违法行为。因此简单易行,且能增加企业生产效益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受到加工企业的青睐。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产生抑菌蛋白、脂肽类及聚酮类化合物等抑菌活性物质,在生物医药、农业生物防治和食品抑菌保鲜领域应用广泛。培养基是进行相关抑菌活性物质发酵生产的基础,其成本是制约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市场应用的重要因素。

目前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物质合成培养基组成相对均较为复杂,如研究使用较多的Landy培养基等,包含了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成分,原料成本相对较高。而在通用培养基中,虽然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利用了马铃薯作为原料,但并不能解决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液的处理问题。

重要的是,目前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液作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并不能使得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而仅仅只能供细菌进行菌体生长繁殖(如“Bioconversion of potato starch wastewater into biofertilizer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or improving tea yield”和《柠檬酸废水和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这极大的限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成本低且能使得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以马铃薯淀粉废液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基,该培养基由如下组分组成:

如本发明的实验例所示,利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培养,可使其分泌抑菌活性物质,从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而利用“Bioconversion of potato starch wastewater into biofertilizer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or improving tea yield”和《柠檬酸废水和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报道的培养基,均不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只进行1L培养基的配制,只要按照上述配方比例制备得到的培养基,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培养基的pH为7.0±0.2。

所述马铃薯废水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打汁,过滤后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优选的,所述马铃薯废水的制作方法为: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得。

优选的,所述养基由如下组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养基由如下组分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培养基能使得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抑菌活性物质;

2、本发明的培养基成分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按如下配方制备培养基:

其中,马铃薯淀粉废水由如下方法获得: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得。

实施例2

按如下配方制备培养基:

其中,马铃薯淀粉废水由如下方法获得: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得。

实施例3

按如下配方制备培养基:

其中,马铃薯淀粉废水由如下方法获得: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得。

实施例4

按如下配方制备培养基:

其中,马铃薯淀粉废水由如下方法获得: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得。

对比实施例1

按“Bioconversion of potato starch wastewater into biofertilizer by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or improving tea yield”的记载,配制马铃薯废液培养基。

对比实施例2

按《柠檬酸废水和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中第3.1.1部分的记载,配制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

抑菌实验

1.1供试菌株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C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543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

1.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g/L):牛肉浸膏5.0、蛋白胨10.0、NaCl 5.0、葡萄糖10.0、琼脂10.0,pH 7.0±0.2。用于抑菌活性检测。

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取已去皮切块的马铃薯200g,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20g/L葡萄糖,补水至1L,调节pH 7.0±0.2。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与活化。

1.3马铃薯淀粉废水制备

实验室模拟制备马铃薯淀粉废水:马铃薯削皮切块后,按质量比1:4加水绞碎打汁,静置15min,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2h后,在80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作为实验废水,调整pH到7.0±0.2。

1.4发酵液抑菌肽的制备

挑取解淀粉芽孢杆菌新鲜斜面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250mL摇瓶,装液量100mL),37℃、160r/min摇床培养24h作为种子液。取解淀粉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于淀粉废水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取发酵液于4℃、10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孔径0.45μm滤膜过滤获得去细胞发酵液。取10mL无菌发酵液,缓慢加入硫酸铵调节饱和度至60%,4℃静置12h,10000r/min、4℃离心20min,收集沉淀,加入0.02mol/LpH 7.0磷酸盐缓冲液5mL溶解,透析12h除盐,获得抑菌肽溶液。

1.5抑菌活性检测

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斜面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250mL摇瓶,装液量100mL,37℃、160r/min摇床培养24h,获得指示菌菌悬液。采用改良双层平板法检测抑菌活性:在直径9cm的无菌培养皿中加入10mL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冷却凝固作为底层平板。将无菌牛津杯(外径8mm)均匀置于底层平板表面,再加入20mL冷却至约50℃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取出牛津杯,作为抑菌活性检测指示平板。在此平板上加200μL指示菌菌悬液,涂布均匀,然后在牛津杯孔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肽溶液100μL,37℃培养12h,用游标卡尺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以抑菌圈直径(mm)表示抑菌活性大小。

1.6培养基响应面优化

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筛选影响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关键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主要因素响应面设计的最适范围,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并验证结果。结果见1。根据响应面分析结果可知:蔗糖30.2g/L、谷氨酸钠3.96g/L、(NH4)2SO46.0g/L,马铃薯淀粉废水1000mL,可达到发酵液抑菌圈的最大预测响应值21.30mm。通过该优化发酵培养发酵验证试验结果,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74mm,与预测值21.30mm非常接近,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可靠。

表1发酵培养基响应面设计及结果

表2对比实施例抑菌实验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