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非脱羧勒克菌降解正十六烷制备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4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非脱羧勒克菌降解正十六烷制备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OD600值为0.6~0.8的非脱羧勒克菌富集菌液接至体积浓度为0.3%的正十六烷的无机盐培养基中(MSM),菌株富集液与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9,在37℃,160rpm摇床中培养。

(2)培养16d后,将培养液离心以去除菌体(4℃,8000r/min,5min),取上清液,用浓度为6mol/L的盐酸溶液调pH至2,有絮状物产生。

(3)4℃静置12h,再次离心(8000r/min,5min)得到沉淀;

(4)将得到的沉淀连续酸洗-碱洗后得到淡黄色表面活性剂粗品,粗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于-55℃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表面活性剂纯品。

所述MSM中pH为5~9,成分包含KH2PO4 0.5g/L,K2HPO4 1g/L,NH4Cl 0.5g/L,MgSO40.5g/L,KCl 0.01g/L,NaCl 5~150g/L,微量元素液1vol%,所述微量元素液的组分如下:CaCl2 0.01g/L,FeCl3 0.5g/L,CuSO4 0.38g/L,ZnSO4 1.15g/L,MnSO4 1.69g/L,溶剂为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