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微生物菌剂和它们在防治植物重茬病中的应用_3

文档序号:9541045阅读:来源:国知局
酵母提取物和5g/L的化Cl,抑值7. 4,W下相同)中,在37°C下25化/min的摇床上培养 15小时,得到一级种子,将20mL-级种子加入SOO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在37°C下25化/ min的摇床上培养15小时,得到二级种子,将化的二级种子加入50L的LB液体培养基中, 在37C下25化/min的揽拌下且IOm3A的通风量下培养20小时,得到培养液。采用血球板 计数法测得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为l〇9CFU/mL。
[0052] 将1重量份的草炭、0. 05重量份的胶原、0. 005重量份的H聚磯酸钢、0. 3重量份的 碳酸巧和0. 5重量份的淀粉混合得到辅料。将5化上述培养液与50kg辅料混合,并且将混 合后的物料干燥至总重量为7化g,然后制粒为直径约8mm左右的颗粒,即得到本对比例的 微生物菌剂。
[00閲测试实施例1
[0054] 本测试实施例选取河北省河高碑店市立各庄村某农户经连续种植番茄5年的番 茄大棚,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抗番茄重巷病的测试。
[00巧](1)番茄种植及微生物菌剂的施用;番茄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行距85cm,株距 26cm。在番茄移栽前时,采用穴施法施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 施用量分别为对照组施用量Og/穴、第一实验组施用量0. 6g/穴、第二实验组施用量1. 2g/ 穴和第H实验组施用量1. 6g/穴。每组所用实验区的面积为40m2(长8m、宽5m),每组所用 实验区采用5行/区的种植密度,随机处理排列,每组4次重复。每组所用实验区两边设保 护行,且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0056] (2)重巷病的病情表征;防病效果调查。当对照组死苗率达到60%时,分别调查各 实验组的死苗数,按式(1)和式(2)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
[0057] 式(1);发病率(% )=死苗数/定植苗数X100%
[00则式似;防治效果(%) =(对照发病率-实验发病率)/对照发病率X100%
[0059] 收获时实测各处理小区的产量,按式(3)计算增产率。
[0060] 式(3);增产率(%) = (实验产量-对照产量)/对照小区产量X100%。
[0061]W上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0062] 表1
[0063]
[0064] 根据表I的数据可见,本发明的地衣芽抱杆菌菌株显著地增加了重巷病的防治效 果,降低了番茄重巷病的死苗率,并且提高了增产率,因此能够较大地提升对植物重巷病的 防治水平。
[00财测试实施例2
[0066] 本测试实施例选取河南省潔河市某农户经连续种植辣椒6年的辣椒大棚,对实施 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抗辣椒重巷病的测试。
[0067] (1)辣椒种植及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辣椒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行距55cm,株距 15cm。在辣椒移栽前时,采用穴施法施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 施用量分别为对照组施用量Og/穴、第一实验组施用量0. 3g/穴、第二实验组施用量0. 6g/ 穴和第H实验组施用量Ig/穴。每组所用实验区的面积为30m2(长6m、宽5m),每组所用实 验区采用6行/区的种植密度,随机处理排列,每组3次重复。每组所用实验区两边设保护 行,且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0068] (2)重巷病的病情表征;按照测试实施例1的方法计算微生物菌剂对辣椒重巷病 的防治效果和增产率,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0069]表 2
[0071]根据表2的数据可见,本发明的地衣芽抱杆菌菌株显著地增加了对辣椒重巷病的 防治效果,降低了辣椒重巷病的死苗率,并且提高了增产率,因此能够较大地提升对植物重 巷病的防治水平。
[007引测试实施例3
[0073] 本测试实施例选取北京市大兴区某农户经连续种植西瓜3年的西瓜大田,对实施 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抗西瓜重巷病的测试。
[0074] (1)西瓜种植及微生物菌剂的施用;西瓜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行距130cm,株距 50cm。在西瓜移栽前时,采用穴施法施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施 用量分别为对照组施用量Og/穴、第一实验组施用量Ig/穴、第二实验组施用量2g/穴和第 H实验组施用量4g/穴。每组所用实验区的面积为100m2(长20m、宽5m),每组所用实验区 采用5行/区的种植密度,随机处理排列,每组3次重复。每组所用实验区两边设保护行, 且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00巧](2)重巷病的病情表征;按照测试实施例I的方法计算微生物菌剂对西瓜重巷病 的防治效果和增产率,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0076]表 3
[0078] 根据表3的数据可见,本发明的地衣芽抱杆菌菌株显著地增加了对西瓜重巷病的 防治效果,降低了西瓜重巷病的死苗率,并且提高了增产率,因此能够较大地提升对植物重 巷病的防治水平。
[007引测试实施例4
[0080] 本测试实施例选取山东省济宁市某农户经连续种植棉花4年的棉花大田,对实施 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抗棉花重巷病的测试。
[008。 (1)棉花种植及微生物菌剂的施用:棉花种植的行距IlOcm,株距50畑1。在棉花播 种前,翻地时施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和2的微生物菌剂。试验设施用量分别为对照组施 用量Okg/亩、第一实验组施用量30kg/亩、第二实验组施用量60kg/亩和第H实验组施用 量90kg/亩。每组所用实验区的面积为100m2(长20m、宽5m),每组所用实验区采用5行/ 区的种植密度,随机处理排列,每组2次重复。每组所用实验区两边设保护行,且其他田间 管理措施同常规。
[0082] (2)重巷病的病情表征;按照测试实施例1的方法计算微生物菌剂对棉花重巷病 的防治效果和增产率,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0083] 表 4
[0085] 根据表4的数据可见,本发明的地衣芽抱杆菌菌株显著地增加了对棉花重巷病的 防治效果,降低了棉花重巷病的死苗率,并且提高了增产率,因此能够较大地提升对植物重 巷病的防治水平。
[008引实施例2
[0087]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地衣芽抱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的培养和微生物菌剂 的制备。
[0088]将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495 的地衣芽抱杆菌度acillusIicheniformis) 的斜面菌种在LB平板(含有lOg/L的蛋白腺、5g/L的酵母提取物、5g/L的化Cl和3g/L的 琼脂糖,pH值7. 4,W下相同)上划线,并在37C下培养15小时,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 种于25mL的LB液体培养基(含有10g/L的蛋白腺、5g/L的酵母提取物和5g/L的化Cl,pH值7. 4,W下相同)中,在37°C下25化/min的摇床上培养15小时,得到一级种子,将20血 一级种子加入SOO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在37C下25化/min的摇床上培养15小时,得到 地衣芽抱杆菌的二级种子。
[0089] 将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496的枯草芽抱杆菌度acillussubtilis)的斜面 菌种在LB平板(含有lOg/L的蛋白腺、5g/L的酵母提取物、5g/L的化Cl和3g/L的琼脂糖, 抑值7. 4,W下相同)上划线,并在37C下培养15小时,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5mL 的LB液体培养基(含有lOg/L的蛋白腺、5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