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模拟骨髓微环境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5604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天全部更换。
[0067]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6mol/L的氢化可的松、 100U/ml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068] 实施例2
[0069]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胶原、壳聚糖和 戊二醛共同制成的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
[0070]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71] S31b、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制备:
[0072] 将胶原溶于3% (0. 5M)的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浓度为0. 5%的胶原溶胀液; 并用3 % (0.5M)的乙酸溶液配制0.5 %的壳聚糖溶液,将胶原溶胀液和壳聚糖溶液混合后 于150°C,真空烘箱中(真空度〈0. 2mbar)中干热交联24小时,获得胶原/壳聚糖支架;将 真空干热交联的胶原/壳聚糖支架按体积比1:1的比例浸泡于0.25% (w/v)的戊二醛水溶 液中,4°C交联12小时。交联结束后,用三蒸水充分漂洗6次,每次10分钟,洗去残留的戊 二醛,然后再经过冷冻一冻干即获得交联后的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
[0073] S32b、接种步骤S31b获得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
[0074] 取0. 5g研碎后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于10ml的3%乙酸和20ml蒸馏水中复溶,然 后将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 除旧培养液,用?83冲洗2次,0.25%胰酶40了六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109个/1浓 度接种与含有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 天全部更换。
[0075]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7mol/L的氢化可的松、 80U/ml的青霉素及8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076] 实施例3
[0077]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胶原支 架和赖氨酸组合制成的。
[0078]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79] S3 lc、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制备;
[0080] 将胶原溶于3% (w/v) (pH = 2. 78)的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浓度为0. 5% (w/ v)的胶原溶胀液,经过真空脱泡处理后,以每孔0. 4ml注入24孔培养板中,于-20°C温度下 冷冻1小时,然后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24小时,即获得胶原支架。
[0081] 将胶原支架于1ml、50mM的MES (2- (N-吗啡啉)乙磺酸)溶液中室温下浸泡1小 时,其中,MES溶液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 %的赖氨酸,且MES溶液的pH值为5. 5,呈弱酸性;然 后添加 lml含有40mM的EDAC交联剂(乙基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和20mM的含NHS氨 基酸保护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MES溶液,并于室温下交联处理24小时;交联后用三 蒸水漂洗6次,每次10分钟,然后经冷冻一干燥,即可制备经氨基酸辅助交联的胶原支架, 以下简称胶原赖氨酸支架。
[0082] S32c、接种步骤S31c获得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
[0083] 取0. 5g研碎后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于10ml的3%乙酸和20ml蒸馏水中复溶,然 后将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 除旧培养液,用?83冲洗2次,0.25%胰酶40了六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109个/1浓 度接种于含有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 天全部更换。
[0084]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smol/L的氢化可的松、 120U/ml的青霉素及12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085] 实施例4
[008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纳米晶 胶原支架以及胶原壳聚糖支架的组合产物;其中,纳米晶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胶 原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0087]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88] 取纳米晶胶原支架0. 25g和胶原壳聚糖支架0. 5g于3% 10ml乙酸和20ml蒸馏水 中复溶,然后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除旧培养 液,用?85冲洗2次,0.25%胰酶40了4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10\1浓度接种于含有 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天全部更换。
[0089]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6mol/L的氢化可的松、 100U/ml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090] 实施例5
[0091]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纳米晶 胶原支架以及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的组合产物,其中,纳米晶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上所 述,胶原与壳聚糖改性支架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0092]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93] 取纳米晶胶原支架0. 25g和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0. 5g于3% 10ml乙酸和20ml蒸 馏水中复溶后,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除旧培 养液,用PBS冲洗2次,0. 25%胰酶-EDTA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 X 109L 1浓度接种于含 有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天全部更换。
[0094]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6mol/L的氢化可的松、 100U/ml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095] 实施例6
[009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纳米晶 胶原支架以及胶原赖氨酸支架组合而成的;其中,纳米晶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胶 原赖氨酸支架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3,在此不再赘述。
[0097]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98] 取纳米晶胶原支架0. 25g和胶原赖氨酸支架0. 5g于3% 10ml乙酸和20ml蒸馏水 中复溶后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吸除旧培养液, 用PBS冲洗2次,0. 25 %胰酶-EDTA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 X 109L 1浓度接种于含有三 维细胞培养支架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的两天全部更换。
[0099]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6mol/L的氢化可的松、 100U/ml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100] 实施例7
[0101]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胶原壳 聚糖支架和脱细胞软骨组合而成;其中,胶原壳聚糖支架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脱细胞软 骨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102]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103] 取30g/L的脱细胞软骨匀浆10ml和胶原壳聚糖支架0. 5g于3% 10ml乙酸和20ml 蒸馏水中复溶,然后将其接种于细胞培养容器中;再取第3代培养72h的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吸除旧培养液,用PBS冲洗2次,0. 25 %胰酶-EDTA常规消化并收集细胞,以1 X 109L 1浓 度接种于含有上述三维细胞培养支架的细胞培养容器中。第一天半量换培养液一次,之后 的两天全部更换。
[0104] 其中,该步骤所采用的培养液为含有10%胎牛血清、10 6mol/L的氢化可的松、 100U/ml的青霉素及100mg/ml链霉素的低糖DMEM培养液。
[0105] 实施例8
[0106] 本实施例中,三维细胞培养支架是由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和脱细胞软骨组合而成 的,其中,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的制备方式见实施例2,脱细胞软骨的制备方式如上所述,在 此不再赘述;
[0107] 在该实施例中,取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中进行培养的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108] 取研碎后的胶原壳聚糖改性支架0. 5g、10ml的30g/L的脱细胞软骨于10ml的3% 乙酸和20ml蒸馏水中复溶,然后将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