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15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车改装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专用汽车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槽车所运物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越大。大容量液罐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配备大通经的管路系统,其开关阀的体积也非常大,特别是当所运物料为粘度较大的流体时,因粘结使阀门的手工启闭更加困难。当所运物料需保温时,手工启闭外置阀门的传统出料装置的应用,因其散热量多、开启力大、阀门布置困难而受到更大的限制。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手工启闭操作非常困难,而且密闭性差,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原料的泄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驾驶室内操纵其启闭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将外置式大管径阀门改为内置式,采用液压油缸和阀杆的连接机械控阀塞的启闭,为了保证阀塞的常闭状态,在液压油缸的缸体与活塞的两端通过弹簧支架加设拉弹簧,使阀塞始终处于有压密闭状态,需要开阀卸料时,操作人员启动设在驾驶室内的液压油缸控制开关,液压油缸工作推动阀杆上移将阀塞打开,卸料之后启动液压油缸复位,阀塞在液压油缸和弹簧的双重拉力下关闭并保持与阀座之间密闭。
说明书附


图1为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为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的A向结构示意图。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其结构是罐体1、油缸支架2、拉弹簧3、阀杆推拉油缸4、弹簧支架5、阀杆6、阀塞7、阀座8及卸料弯管9构成,罐体1固定在车架10的上方,油缸支架2的上端与车架10相固定,油缸支架2的下端与弹簧支架5的下端相接,拉弹簧3和阀杆推拉油缸4固定在弹簧支架5之间,弹簧支架5的上端通过阀杆6与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阀座8上的阀塞7相接,卸料弯管9接在阀座8的底部。
阀座8的上方设置有阀杆支架11,卸料弯管9的下方设置阀杆导向套12,阀杆6的上端穿过阀杆导向套12和阀塞与阀杆支架11相接,阀杆支架11固定在阀座8的上方,位于罐体1之中。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各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可通过传统板金铆焊工艺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的使用说明如下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阀塞阀杆推拉油缸和压紧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以一定的拉力平稳地压在阀座上以确保阀门的密闭性。当需要进行卸料时,启动设在驾驶室中的控制开关启动阀杆推拉油缸工作,推动阀杆上移,克服拉紧弹簧的作用力,使阀塞向上运动,卸料开始。当卸料完毕后,启动阀杆推拉油缸控制开关,阀杆推拉油缸和压紧弹簧共同作用于阀杆,拉动阀塞向下运动,并以一定的拉力使阀塞平稳地压在阀座上,完成卸料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可以在驾驶室内操纵阀杆推拉油缸完成阀门的启闭,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阀门布置在罐体的内部,可减少热量损失和因阀门过冷而引起的管路堵塞。内置式阀门设计新颖,布置方便,特别适用于罐体下部空间较小,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布置困难的情况。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使用方便、杜绝物料因跑冒滴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接本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包括罐体、油缸支架、拉弹簧、阀杆推拉油缸、弹簧支架、阀杆、阀塞、阀座及卸料弯管,其特征在于罐体固定在车架的上方,油缸支架的上端与车架相固定,油缸支架的下端与弹簧支架的下端相接,拉弹簧和阀杆推拉油缸固定在弹簧支架之间,弹簧支架的上端通过阀杆与设置在罐体底部的阀座上的阀塞相接,卸料弯管接在阀座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阀座的上方设置有阀杆支架,卸料弯管的下方设置阀杆导向套,阀杆的上端穿过阀杆导向套和阀塞与阀杆支架相接,阀杆支架固定在阀座的上方,位于罐体之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其结构是由罐体、油缸支架、拉弹簧、阀杆推拉油缸、弹簧支架、阀杆、阀塞、阀座及卸料弯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油缸支架的上端与车架相固定,油缸支架的下端与弹簧支架的下端相接,拉弹簧和阀杆推拉油缸固定在弹簧支架之间,弹簧支架的上端通过阀杆与设置在罐体底部的阀座上阀塞相接,卸料弯管接在阀座底部。该罐式槽车液压内置下控式出料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使用方便、杜绝物料因跑冒滴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B60P1/00GK2474396SQ0123679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8日
发明者段恒永, 匡西友, 阎涛, 王一平, 谭树宝 申请人:齐鲁考格尔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