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06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门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采用了电传线控(drive by wire)系统的车辆等的油门踏板装 置,特别是涉及能够进行主动控制的油门踏板装置,该主动控制为了进行紧急回避、紧急告 知或者提高燃料效率等而产生对抗踏板臂的踏力的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
背景技术
在搭载于汽车等的发动机中,作为应用于电子控制节气门系统(电传线控系统) 的油门踏板装置,公知有如下的油门踏板装置所述油门踏板装置具备踏板臂(踏板元件) 和主动控制机构等,所述踏板臂一体地具有油门踏板,且被支承为相对于壳体(踏板保持 体)在休止位置和最大踏下位置之间转动自如,所述主动控制机构与踏板臂的上端部抵接 而以抵抗驾驶者的踏下动作将油门踏板推回的方式进行控制,该主动控制机构具备以下部 件等在大致水平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的可动操作部件(操作推杆、钵状的磁轭、环状的磁 铁);用于对可动操作部件赋予电磁驱动力的固定于壳体的钵状的线圈载体和卷绕于线圈 载体的线圈;以及对可动操作部件施力以使可动操作部件(的操作推杆)始终与踏板臂的 末端部抵接的弹簧(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该主动控制机构,由于作为驱动源采用电磁铁型的电磁驱动方式,因此 与踏板臂的末端部抵接的可动操作部件形成为在大致水平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的长条形 状,会导致装置在水平方向大型化。并且,由于形成为可动操作部件将基于电磁铁式的电磁 驱动力直接传递至踏板臂的末端部的结构,因此电磁驱动力的偏差也直接传递至踏板臂, 有可能无法得到稳定的主动控制动作。另外,由于使用主动控制机构所包括的弹簧作为使 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复位弹簧,因此,在可动操作部件在压缩弹簧的状态下粘连而不能 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使踏板臂完全返回休止位置。并且,作为其他的油门踏板装置,公知有如下的油门踏板装置所述油门踏板装置 具备踏板臂(踏板元件)和主动控制机构等,所述踏板臂一体地具有油门踏板,且被支承为 相对于壳体在休止位置和最大踏下位置之间转动自如,所述主动控制机构与踏板臂的上端 部抵接而以抵抗驾驶者的踏下动作将油门踏板推回的方式进行控制,作为该主动控制机构 具备以下部件等在大致水平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的推杆要素;对推杆要素赋予往复驱动 力的转矩电动机;以及对推杆要素施力以使推杆要素始终与踏板臂的末端部抵接的螺旋弹 簧(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对于该主动控制机构,由于与踏板臂的末端部抵接的推杆要素形成为在大 致水平方向直线地往复移动的长条形状,因此会导致装置在水平方向大型化。并且,由于作 为推杆要素的驱动源采用旋转式的转矩电动机,且形成为经由转矩的力臂长度大致恒定的 销将转矩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转换成推杆要素的直线驱动力的结构,因此转矩电动机的动 作范围内的驱动力(转矩)的变动直接经由推杆要素传递至踏板臂,有可能无法得到稳定 的主动控制动作。另外,与上述的现有技术同样,由于使用主动控制机构所包括的弹簧作为 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复位弹簧,因此,在推杆要素在压缩弹簧的状态下粘连而不能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使踏板臂完全返回休止位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26177号公报[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申请公开DE102004025829A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 部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等,并且能够进行响应性优异的主动控制的 油门踏板装置。本发明的油门踏板装置具备踏板臂,该踏板臂与油门踏板联动,且具有接触部; 壳体,该壳体将踏板臂支承为能够在休止位置和最大踏下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 动;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以及反力附加机构,该反力附加机构包 括驱动源和转动部件,驱动源设置于壳体,转动部件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与踏板臂的接触 部接触的状态下,以与踏板臂朝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转动部件 借助驱动源的驱动力,在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对踏板臂附加反力,从接触部与 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第一转动轴线的第一距离形成为比从接触部与转动部件接触的位 置到第二转动轴线的第二距离长,转动部件具有接触区域,接触区域形成为当踏板臂朝最 大踏下位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接近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当 踏板臂朝休止位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远离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 位。根据该结构,当操作者(驾驶者)操作油门踏板而使踏板臂在休止位置与最大踏 下位置之间转动时,能够在预定条件下使反力附加机构动作,从而对抗操作者(驾驶者)的 踏力而在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产生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另一方面,当放松 踏力时能够借助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使踏板臂可靠地返回休止位置。此处,由于反力附加机构包括驱动源和转动部件,该转动部件在以能够脱离的方 式与踏板臂的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与踏板臂朝相同的方向方向旋转,且形成为转动部件借 助驱动源的驱动力,在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对踏板臂附加反力,因此能够达成 构造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等,并且能够进行响应性优异 的主动控制。特别地,由于从踏板臂的接触部与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踏板臂的第一转动轴线 的第一距离形成为比从踏板臂的接触部与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转动部件的第二转动轴 线的第二距离长,并且,转动部件具有接触区域,接触区域形成为当踏板臂朝最大踏下位 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接近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当踏板臂朝 休止位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远离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因此, 能够缩短转动部件对踏板臂赋予的转矩的力臂的长度而扩宽动作角,因此,能够达成驱动 源的小型化和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产生稳定的驱动力即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根据形成为上述结构的油门踏板装置,能够达成构造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低 成本化、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等,并且能够使为了避免危险或进行危险告知或者提高燃料效 率等而产生对抗油门踏板的踏力的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的反力附加机构(主动控制机 构)成立,并且,能够得到能够提高主动控制的响应性的油门踏板装置。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油门踏板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油门踏板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油门踏板装置的动作的局部侧视图。图4的(a)、(b)、(c)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油门踏板装置的动作的动作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油门踏板装置中所包括的驱动源(转矩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电动机转矩)和踏板臂的旋转角度相对于电动机的旋转角度的关系的曲线图。标号说明Sl 第一转动轴线;S2 第二转动轴线;Dl 第一距离;D2 第二距离;P 接触部 所接触的位置;N 接触部所接触的位置处的法线;R 力臂长度;θ ο 休止角度;θ m 中间 角度;θ max 最大旋转角度;10 壳体;11 壳体主体;Ila 支轴;lib 承接部;Ilc 凹部; Ild 休止止挡部;12 壳体罩;12a 收纳部;12b 传感器收纳部;12c 罩部;20 油门踏板; 21 连杆部件;22 全开止挡部;30 踏板臂;31 圆筒部;32 踏板侧臂;33 接触侧臂;34 承接部;35 接触部;40 复位弹簧;50 位置传感器;60 驱动源(转矩电动机);61 转子; 61a 驱动轴;70 转动部件;71 接触区域;80 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油门踏板装置具备以下部件等壳体10,该壳体10固定于 汽车等的车身;油门踏板20,该油门踏板20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身的地板面F等;踏板臂 30,该踏板臂30与油门踏板20联动,且被支承为以由壳体10规定的预定的第一转动轴线 Sl为中心在从休止位置到最大踏下位置之间(的转动范围)转动自如;复位弹簧40,该复 位弹簧40对踏板臂30赋予使踏板臂30返回休止位置的作用力;位置传感器50,该位置传 感器50检测踏板臂30的旋转角度位置;作为反力附加机构的驱动源60和转动部件70,在 预定条件下,该反力附加机构在使踏板臂30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附加反力,所述转动部 件70具有与踏板臂30 (的接触部35)接触的接触区域71,且围绕由驱动源60的驱动轴61a 规定的第二转动轴线S2转动自如;以及控制单元80,该控制单元80对驱动源60的驱动进 行控制。壳体10整体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壳体10由利用螺钉相互结合 的壳体主体11和壳体罩12形成。如图2所示,壳体主体11具备以下部分等支轴11a,该支轴Ila将踏板臂30支 承为绕第一转动轴线Sl转动自如;承接部11b,该承接部lib承接复位弹簧40的一端部; 凹部11c,该凹部Ilc收纳踏板臂30的一部分、转动部件70以及驱动源60 ;以及休止止挡 部lld,该休止止挡部Ild使踏板臂30在休止位置停止。如图1所示,壳体罩12具备以下部分等收纳部12a,该收纳部12a收纳驱动源60 ; 传感器收纳部12b,该传感器收纳部12b收纳位置传感器50 ;以及罩部12c,该罩部12c覆 盖控制单元80。如图1所示,油门踏板20的下端部摆动自如地连结于地板面F,且该油门踏板20经由连结于其上方区域的背面的连杆部件21与踏板臂30 (的踏板侧臂32)连结。并且,油 门踏板20具有全开止挡部22,该全开止挡部22与地板面F抵接以规定踏板臂30的最大踏 下位置。 踏板臂30整体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至图3所示,踏板臂30具备以下部分等圆 筒部31,该圆筒部31由壳体10的(划定第一转动轴线Sl的)支轴Ila支承为转动自如; 夹着圆筒部31 (第一转动轴线Si)朝下方(一侧)伸长而与圆筒部31形成为一体的踏板 侧臂32、和朝上方(另一侧)伸长而与圆筒部31形成为一体的接触侧臂33 ;承接部34,该 承接部34形成在接触侧臂33的正面侧且形成在圆筒部31附近,用于承接复位弹簧40的 另一端部;以及接触部35,该接触部35形成于接触侧臂33的上端,且弯曲形成为圆弧状, 以与转动部件70的接触区域71接触。踏板臂30的圆筒部31与壳体10的支轴Ila嵌合,由此,踏板臂30围绕第一转动 轴线Sl转动自如。并且,如图1所示,踏板侧臂32的下端部与连杆部件22连结。进而,踏板臂30与油门踏板20联动,如图2和图3所示,踏板臂30在休止位置和 最大踏下位置之间的转动范围转动,在休止位置处,踏板臂30的上端部(接触部35)附近 与休止止挡部Ild抵接,在最大踏下位置处,全开止挡部22与地板面F抵接。如图2和图3所示,复位弹簧40是由弹簧钢等形成的压缩型的螺旋弹簧,该复位 弹簧40在被压缩了预定的压缩量的状态下,以一端部与壳体10的承接部lib卡合、且另一 端部与踏板臂30的承接部34直接卡合的方式安装,直接对踏板臂30赋予使踏板臂30返 回休止位置的作用力。因此,即便反力附加机构(驱动源60、转动部件70)在中途粘连(固着)而不能动 作,当放松踏力时能够借助复位弹簧40的作用力可靠地使踏板臂30返回休止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位置传感器50在第一转动轴线Sl周围的区域中配置于踏板 臂30的圆筒部31以及壳体罩12的传感器收纳部12b。位置传感器50例如是非接触式的磁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50由以下部件等形成 环状的电枢(了 ”、)(未图示),该电枢由磁性材料形成,且设置于踏板臂30的圆筒部 31的区域圆弧状的一对永磁铁51,这一对永磁铁51结合于电枢的内周面;由磁性材料形 成的2个定子(未图示),这2个定子埋设于壳体罩12 ;以及2个霍尔元件(未图示),这 2个霍尔元件配置在2个定子之间,此外,作为关联部件设有端子和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 电路基板等。进而,位置传感器50利用霍尔元件检测由于踏板臂30转动而引起的磁通密度的 变化并作为电压信号输出,从而检测踏板臂30的角度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源60是包括转子61的转矩电动机,该转子61具有驱动 轴61a(驱动轴61a与第二转动轴线S2位于同轴上),该驱动轴61a在比踏板臂30的第一 转动轴线Sl靠上方的区域且在踏板臂30的接触侧臂33附近划定第二转动轴线S2。并且, 驱动源60具备检测转子61 (即转动部件70)的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未图示)。进而,驱动源60的转子61在从休止角度θ0经过中间角度em直到最大旋转角 度θ max的角度范围(动作角度)转动,所述休止角度θ ο与踏板臂30位于休止位置时相 对应,所述中间角度θ m与踏板臂30位于中间踏下位置时相对应,所述最大旋转角度θ max 与踏板臂30位于最大踏下位置时相对应。
转动部件70的一端部直接连结于转子61的驱动轴61a,从而转子61与转动部件70 一体地转动。此处,如图5所示,旋转驱动力(电动机转矩)相对于驱动源(转矩电动机)60的 旋转角度的特性如下与休止角度θο对应的电动机旋转角度小的区域和与最大旋转角度 θ max对应的电动机旋转角度大的区域中的旋转驱动力的值比与中间角度θ m对应的电动 机旋转角度的中间旋转区域中的旋转驱动力的值小。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部件70形成为使用板状的金属部件等划定周缘凸轮,该 转动部件70的一端部直接连结于驱动源60的驱动轴61a,在该转动部件70的周缘划定有 接触区域71,该接触区域71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与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接触。如图3所示,接触区域71形成为划定如下的凸轮轮廓当踏板臂30朝最大踏下位 置旋转时,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 —边以接近第二转动轴线S2的方式与接触区域71接触 一边移位,并且,当踏板臂30朝休止位置旋转时,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 —边以远离第二转 动轴线S2的方式与接触区域71接触一边移位。 进而,转动部件70形成为,在接触区域71与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接触的状态下, 以与踏板臂30朝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绕第二转动轴线S2 (驱动轴61a)转动自如。并且,转动部件(转动杆)70形成为当驱动源60未对该转动部件70赋予旋转驱 动力(转矩)时,该转动部件70以追随踏板臂30的转动的方式自由地转动、即在接触区域 71与接触部35接触的状态下追随接触侧臂33的移动自由地转动而不对踏板臂30赋予阻 力,另一方面,当驱动源60对该转动部件70赋予旋转驱动力(转矩)时,该转动部件70抵 抗踏力而在使踏板臂30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赋予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这样,由于转动部件70通过朝向与踏板臂30朝休止位置旋转的旋转方向相同的 方向旋转而对踏板臂30赋予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因此,能够接近配置踏板臂30的第 一转动轴线Sl和转动部件70的第二转动轴线S2,有助于构造的精简化和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如果作为接触部35采用与接触区域71接触并滚动的滚动件,则踏板臂30 的接触部35经由滚动件与转动部件70的接触区域71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接触界面处的摩 擦或者阻力,能够降低能量的损耗,能够高效且顺畅地进行主动控制。另外,如上所述,驱动源60是转矩电动机,具有与第二转动轴线S2位于同轴上并 围绕第二转动轴线S2转动的驱动轴61a,作为驱动源60的转矩电动机是直接使转动部件 70转动的直接驱动形式的驱动源,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达成构造的简化,并且,能够不 会浪费而高效地将转矩电动机(驱动源60)的旋转驱动力转换成转动部件70的转矩。此处,对上述踏板臂30的第一转动轴线Si、转动部件70的第二转动轴线S2、接触 区域71以及接触部35之间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从接触部35与转动部件70 (的接触区域71)接触的位置P到 第一转动轴线Sl的第一距离Dl形成(配置)为,比从接触部35与转动部件70 (的接触区 域71)接触的位置P到第二转动轴线S2的第二距离D2长。并且,如图3所示,当踏板臂30(从休止位置)朝最大踏下位置旋转时,接触部35 一边以接近第二转动轴线S2的方式与接触区域71接触一边移位,当踏板臂30 (从最大踏 下位置)朝休止位置旋转时,接触部35 —边以远离第二转动轴线S2的方式与接触区域71 接触一边移位,即,转动部件70的接触区域71形成为使接触部35产生如上所述的移位的凸轮轮廓形状。由于形成为这种配置结构,所以能够缩短转动部件70对踏板臂30赋予的转矩的 力臂的长度而扩宽动作角,因此,能够达成驱动源的小型化和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 产生稳定的驱动力即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并且,如图3和图4的(a)、(b)、(c)所示,转动部件70的接触区域71形成为从 第二转动轴线S2到接触区域71与接触部35接触的位置P处的法线N的力臂长度R在从 休止位置到最大踏下位置的转动范围中变化。由此,由于转动部件70对踏板臂30赋予的转矩的力臂长度R根据踏板臂30的转 动范围而变化,因此,在驱动源60的驱动力在转动范围中变动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在驱动 源60的驱动力小的区域中缩短上述力臂长度R,另一方面,在驱动源60的驱动力大的区域 中加长上述力臂长度R,由此,不存在由于过载荷而导致转动部件70的转动困难的可能性, 能够进行可靠且响应性优异的主动控制。此处,由于驱动源60是呈现如图5所示的转矩特性的转矩电动机,因此,转动部件 70的接触区域71形成为图4的(a)、(c)所示的转动范围的两端附近(休止位置的附近、 最大踏下位置的附近)处的力臂长度R比图4(b)所示的转动范围的中间附近处的力臂长 度R短。由此,在驱动源的驱动力在与从休止位置到最大踏下位置的转动范围的两端附近 对应的动作区域小、在与转动范围的中间区域对应的动作区域大的情况下,在与两端附近 对应的动作区域中能够使转动部件顺畅地转动而不会产生过载荷,并且,在与中间区域对 应的动作区域中能够获得与驱动力对应的大的反力或者推回力。控制单元80是用于对反力附加机构的驱动源60进行驱动控制的单元,如图1所 示,控制单元80安装在壳体罩12的罩部12c内部。这样,通过使控制单元80与壳体10 —体化,从而导线等变短、可靠性变高。并且, 不必在车辆侧进行大幅的变更就能够容易地搭载具备能够进行主动控制的机构(反力附 加机构)的油门踏板装置。根据形成上述结构的油门踏板装置,当操作者(驾驶者)操作油门踏板而使踏板 臂在休止位置与最大踏下位置之间转动时,能够在预定条件下(例如在车辆的运转中需要 避免危险或者进行危险告知等的情况下、或者抑制过度踏下而提高燃料效率的情况下)使 反力附加机构动作,对抗操作者(驾驶者)的踏力而在使踏板臂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产 生反力(阻力或者推回力),另一方面,当放松踏力时能够借助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使踏板 臂可靠地返回休止位置。特别地,反力附加机构包括驱动源60和转动部件70,该转动部件70在以能够脱 离的方式与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接触的状态下朝与踏板臂3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 转,且该反力附加机构形成为,转动部件70借助驱动源60的驱动力在使踏板臂30返回休 止位置的方向上附加反力,因此能够达成构造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装置整 体的小型化等,并且,能够快速且稳定地产生对抗油门踏板30的踏力的反力(阻力或者推 回力),能够进行响应性优异的主动控制,以避免危险、告知危险或提高燃料效率等。 其次,对该油门踏板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处于操作者(驾驶者)未踏下油门踏板20的休止位置时,借助复位弹簧40的作用力,踏板臂30的接触侧臂33(的上端部附近)抵接于休止止挡部lld,踏板臂30 在图2和图4的(a)所示的休止位置停止。此时,转动部件70的接触区域71处于以不对踏板臂30施加反力的状态与接触区 域35接触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当操作者(驾驶者)踏下油门踏板20时,踏板臂30克服复位弹 簧40的作用力朝图2和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经过中间踏下位置旋转至最大踏下位置 (全开位置),油门踏板20的全开止挡部22抵接于地板面F而停止。在该踏下动作中,转 动部件70并不施加任何载荷(阻力或者推回力),而是追随踏板臂30的移动。另一方面,当操作者(驾驶者)放松踏力时,踏板臂30借助复位弹簧40的作用力 朝休止位置移动,接触侧臂33抵接于壳体10(壳体主体11)的休止止挡部Ild而停止。在 该返回动作中,转动部件70并不施加任何载荷(阻力或者推回力),而是追随踏 板臂30的 移动。另一方面,在操作者(驾驶者)踏下油门踏板20的状态下,例如,在判断为需要 进行用于避免危险或者进行危险告知的推回、或者需要进行用于提高燃料效率的踏下抑制 (该判断由另外的车间距离检测系统等判断)的情况下、即在预定条件下,根据来自控制单 元80的控制信号和来自驱动源60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等进行驱动控制,使得反力附 加机构的驱动源60起动,转动部件70产生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矩,对抗操作者(驾驶 者)的踏力在使踏板臂30返回休止位置的方向上对踏板臂30赋予反力(阻力或者推回 力)。由此,当为了避免危险或者进行危险告知、或者为了提高燃料效率而需要进行主 动控制时,能够提高主动控制的响应性。并且,即便反力附加机构(驱动源60、转动部件70)动作不良,由于转动部件70的 动作区域71能够与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脱离,并且,复位弹簧40直接对踏板臂30施加 作用力,因此能够可靠地保证踏板臂30返回安全侧(休止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仅采用主动控制机构(反力附加机构)的情况,但是并 不限定于此,在具备使踏力产生滞后(hysteresis)的滞后产生机构的结构中也能够采用 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踏板臂30以第一转动轴线Sl作为中心一体地在下侧具 有踏板侧臂32且在上侧具有接触侧臂33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踏板侧臂和接 触侧臂以呈大致L字型的方式伸长的踏板臂中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反力附加机构的转动部件70,示出了采用呈半圆状 的转动部件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与踏板臂30的接触 部35接触的接触区域且能够围绕第二转动轴线S2转动的部件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的转动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踏板臂30的接触部35作为接触侧臂33的自由端与踏 板臂30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该自由端设置滚动的滚动件作为 接触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反力附加机构的驱动源60,示出了使转动部件70与 驱动轴61a直接连结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够对转动部件70赋予旋转驱动力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油门踏板20联动的踏板臂30,示出了油门踏板20和踏 板臂30经由连杆部件21连结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油门踏板与踏板臂设置成一体 的结构中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朝休止位置对踏板臂30施力的复位弹簧40,示出了采用 压缩型的螺旋弹簧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配置在第一转动轴线Sl的周围 的扭转式的弹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控制单元80与壳体10安装成一体的情况,但是并不 限定于此,控制单元80也可以与壳体10分开而形成单体。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油门踏板装置能够达成构造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 化、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等,并且能够可靠地使主动控制(反力附加机构)发挥功能,该主动 控制(反力附加机构)能够产生对抗油门踏板的踏力的反力或者推回力,以避免危险或进 行危险告知或者提高燃料效率等,另外,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进行响应性优异的主动控制 的油门踏板装置,因此当然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等,且在其他的车辆等中也是有用 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踏板装置具备踏板臂,该踏板臂与油门踏板联动,且具有接触部;壳体,该壳体将所述踏板臂支承为能够在休止位置和最大踏下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转动 轴线转动;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使所述踏板臂返回所述休止位置;以及反力附加机构,该反力附加机构包括驱动源和转动部件,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转动部件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与所述踏板臂的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以与所述踏板臂 朝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部件借助所述驱动源的驱动 力,在使所述踏板臂返回所述休止位置的方向上对所述踏板臂附加反力,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所述第一转动轴线的第一距离形成为比 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第二距离长,所述转动部件具有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形成为当所述踏板臂朝所述最大踏下位 置旋转时,所述接触部一边以接近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所述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 位,当所述踏板臂朝所述休止位置旋转时,所述接触部一边以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方 式与所述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的接触区域形成为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到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触区域 接触的位置处的法线的力臂长度在从所述休止位置到所述最大踏下位置的转动范围中变 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的接触区域形成为所述转动范围的两端附近的所述力臂长度比所述转 动范围的中间附近的所述力臂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夹着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在一侧具有踏板侧臂、在另一侧具有接触侧臂,所 述踏板侧臂与所述油门踏板联动,所述接触侧臂具有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二转动轴线配置在所述接触侧臂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是转矩电动机,该转矩电动机具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位于同轴上并围绕 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以与所述接触区域接触的方式滚动的滚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油门踏板装置,简化附加抵抗油门踏板的踏力的反力的反力附加机构并提高响应性。油门踏板装置具备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且具有接触部的踏板臂;复位弹簧;对踏板臂附加使其返回休止位置侧的反力的反力附加机构(驱动源和以与接触部接触的状态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部件),从接触部与转动部件接触的位置到第一转动轴线的第一距离比到第二转动轴线的第二距离长,转动部件具有接触区域,当转动部件朝最大踏下位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接近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当转动部件朝休止位置旋转时,接触部一边以远离第二转动轴线的方式与接触区域接触一边移位。由此,能实现小型化且能进行响应性优异的主动控制。
文档编号B60K26/02GK102029908SQ20101029271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大沢健, 福岛义友, 隈本正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