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493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通过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相对移动而使座椅主体向车体前后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一般地,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主要具有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地板上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下部导轨、和与该下部导轨可相对移动地连结并支撑座椅主体的上部导轨而构成。在这种滑动装置中,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连结,一般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即,在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滚轮,可转动地保持在下部导轨的底壁和顶壁之间。这时,为了通过滚轮的转动保证顺利的座椅滑动,一般地,将滚轮的外径设定为比下部导轨的底壁和顶壁之间的间隙小,这样形成的与下部导轨之间的间隙,成为使滚轮发生晃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为保证顺利的座椅滑动,并防止由于滚轮的晃动而产生异常噪音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上部导轨的前后两端部设置的各主滚轮的附近分别设置副滚轮,通过将副滚轮向上方预紧而使其与下部导轨的顶壁抵接,从而使主滚轮与下部导轨的底壁抵接。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69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经由座椅主体而支撑乘坐人员的滑动装置中,需要规定的支撑强度等。因此,为了确保这种滑动装置的支撑强度,并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上部导轨的晃动等,希望不仅在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在它们的中间位置等也适当地配置滚轮。但是,如果在上部导轨上的前后大于或等于3个位置配置滚轮,则例如在由于受到车辆前部碰撞时的冲撞而使下部导轨弯曲的情况下,存在向上部导轨的前后方向的顺利的移动受到阻碍的担忧。而且,特别地,在车室内具有前后3排座椅的所谓3排座椅车内, 如果第2排的座椅主体的前后移动受到阻碍,则存在乘坐于第3排的座椅上的乘坐人员难以迅速逃离的危险。应对该情况,为了确保前部碰撞时的顺利的座椅滑动,例如可以考虑以高刚性部件构成下部导轨,但这种下部导轨的高刚性化会带来重量增加以及成本上升等担忧。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座椅主体的晃动,并且即使在车辆前部碰撞时,也可以使座椅主体可靠地向前后移动。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具有下部导轨,其向车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上部导轨,其经由可转动地保持在形成于所述下部导轨上的底壁和顶壁之间的多个滚轮,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下部导轨连结,该滑动装置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的座椅主体沿所述下部导轨向车体前后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在内的前后大于或等于3个位置设置所述滚轮,经由被禁止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移动的固定轴,轴支撑所述滚轮之中的2个,经由被允许在所述上部导轨上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可动轴, 轴支撑其它的滚轮。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座椅主体的晃动,并且即使在车辆前部碰撞时,也可以使座椅主体可靠地向前后移动。


图1是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滑动装置的要部的分解斜视图。图3(a)是表示沿着图2的1_1线的滑动装置的剖面图,(b)、(c)是(a)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图4(a)是表示沿着图3(b)的II-II线的滑动装置的要部剖面图,(b)是表示沿着图3(c)的III-III线的要部剖面图。图5是上部导轨的侧面图。图6(a)、(b)是表示下部导轨弯曲时的上部导轨的动作说明图,(C)是(b)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滑动装置的要部的分解斜视图,图3(a)是表示沿着图2的I-I线的滑动装置的剖面图,(b)、(c)是(a)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图4(a)是表示沿着图3(b)的II-II线的滑动装置的要部剖面图,(b)是表示沿着图3(c)的III-III 线的要部剖面图,图5是上部导轨的侧面图,图6(a)、(b)是表示下部导轨弯曲时的上部导轨的动作说明图,(c)是(b)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例如是在车室内具有前后3排座椅的所谓3排座椅车的位于第2排的座椅,该座椅1具有座椅主体2、和将该座椅主体2支撑在车体的地板5上的滑动装置3而构成。座椅主体2主要具有乘坐人员100落座的座椅坐垫10、和在该座椅坐垫10的后部经由倾斜机构12可以倾斜移动地连结的座椅靠背11构成。另外,在座椅坐垫10的后部连结安全带15的基端部,该安全带15在发生碰撞时等将乘坐人员100约束在座椅主体2上。滑动装置3主要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平行配置的左右一对的滑动构造20而构成(此外,在图1中仅示出其中一个滑动构造20)。该滑动构造20具有向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下部导轨21、和上部导轨25而构成, 该上部导轨25经由可转动地保持在下部导轨21内的多个滚轮33而可相对移动地与下部导轨21连结。如图2至图4所示,下部导轨21由大致呈方筒形状的长条状的金属板部件构成。 在下部导轨21的顶壁22上,形成向长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狭缝22a,经由该狭缝22a,下
4部导轨21的内外被连通。在这里,如图1所示,在车体的地板5上,固定设置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的横梁6、7,各下部导轨21的前后端部分别被固定设置在这些横梁6、7上。而且,通过这样将前后端部固定设置在横梁6、7上,下部导轨21以相对于地板5具有规定高度的状态被车体保持。如图2至图5所示,上部导轨25例如由剖面大致倒L字形状的金属板部件构成, 其一体地形成纵壁沈,其贯穿狭缝2 而在下部导轨21的内外直立设置;以及顶壁27,其从该纵壁26的上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弯折而延伸。在上部导轨25的纵壁沈上,在深入下部导轨21内部的下部区域的前后各端部, 贯穿设置孔部^a J8b,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贯穿(参照图4、5)。在各孔部观3、2813上,通过将滚轮轴30a、30b插入其中而保持滚轮轴30a、30b,在这各滚轮轴30a、30b的两端部,分别经由轴承32可转动地轴支撑左右一对的滚轮33 (参照图2至图4)。在这里,各滚轮轴 30a、30b通过向各孔部^a、28b中插入而被保持,作为被禁止在上部导轨25 (纵壁26)上移动的固定轴起作用。另外,在纵壁沈的下部区域,在前后端部贯穿设置的孔部^a、28b之间,形成向下方开口的大致倒U字形状的切口部28c (参照图4、5)。在切口部^c中卡入滚轮轴30c,在该滚轮轴30c的两端部,分别经由轴承32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撑左右一对的滚轮33 (参照图 2至图4)。在这里,滚轮轴30c通过卡入切口部^c中而被保持,起到作为被允许在上部导轨25(纵壁26)上向下方移动的可动轴的作用。如图3、4所示,被各滚轮轴30a 30c轴支撑的左右的各滚轮33,被收容在下部导轨21内,分别保持在顶壁22和底壁23之间,该顶壁22隔着狭缝2 而位于左右,该底壁 23与该顶壁22大致平行地相对。而且,经由这些保持在下部导轨21内的滚轮33,上部导轨25与下部导轨21可相对移动地连结,这样,固定设置在上部导轨25的顶壁27上的座椅主体2,可以向车体前后方向滑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各滚轮33在下部导轨21内的良好的转动,例如如图3、4 所示,各滚轮33的外径设定为比下部导轨21的顶壁22、和底壁23之间的间隔小,这样,在各滚轮33和下部导轨21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d。而且,例如如图5所示,在纵壁沈上,切口部28c的顶部与前后的孔部^a、28b的顶部相比,向下方偏移间隙d的量。由于该偏移,被滚轮轴30a、30b轴支撑的各滚轮33与下部导轨21的顶壁22抵接,被滚轮轴30c轴支撑的滚轮33与下部导轨21的底壁23抵接。并且,通过这样在与下部导轨21之间形成间隙d,各滚轮33在下部导轨21内可以实现良好的转动。另外,由于在上部导轨25上的前后3个位置上配置滚轮33,所以即使在各滚轮33 和下部导轨21之间形成间隙d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抑制上部导轨25的晃动。特别地,在前后3个位置配置的各滚轮33之中,通过使位于上部导轨25的中间的滚轮33与位于前后端部的滚轮33相比,向下方偏移间隙d的量,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上部导轨25的晃动。S卩,由于各滚轮33间的偏移,使位于中间的滚轮33与下部导轨21的底壁抵接,从而在下部导轨未变形等正常情况时,禁止卡入在切口部28c中的滚轮轴30c向下方移动,可以使该滚轮轴30c实质上起到作为固定轴的作用。并且,通过这样使位于中间的滚轮33与下部导轨21的底壁23抵接,与在前后端部与下部导轨21的顶壁22相抵接的滚轮 33协作,可以相对于下部导轨21在前后3点适当地支撑上部导轨25。如果在车辆前部碰撞时等,例如,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作用于乘坐人员100上的冲击负载传递到安全带15等,则在上部导轨25上,作用使前端部侧向下方移动,同时,使后端部侧向上方移动的负载。因此,在下部导轨21由于前部碰撞而弯曲的情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下部导轨21向下方以凸状弯曲(参照图6),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20中,也维持使座椅主体2向前后方向的顺利的座椅滑动。具体地说,如图6(a)、 (b)所示,在上部导轨25靠近下部导轨21的弯曲部分时,通过位于中间的滚轮轴30c沿着切口部^c向下方移动(参照图6(c)),从而吸收因下部导轨21的弯曲引起的高低差。这样,在下部导轨21弯曲时,可以通过实质上与在前后端部的2个位置配置滚轮33的结构相当的动作,使上部导轨向前后移动,维持座椅主体2向前后方向的顺利的座椅滑动。根据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在包含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在内的前后3个位置配置滚轮33,即使在各滚轮33和下部导轨21之间形成间隙d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上部导轨25的晃动。而且,在这各滚轮33之中,通过经由被禁止在该上部导轨25上移动的滚轮轴30a、30b,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的滚轮33,经由被允许在该上部导轨25 上向下方移动的滚轮轴30c,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之外的滚轮33,从而即使在由于车辆前部碰撞而下部导轨21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前后端部之外的滚轮33向上下方向移动,吸收由于弯曲引起的高低差,适当地使上部导轨25向前后移动,所以不需要使下部导轨21进行不必要的高刚性化,可以使下部导轨21轻量化并且低价地制造。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上部导轨上的前后3个位置配置滚轮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上部导轨上的前后大于或等于4个位置上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各滚轮之中,经由被禁止在该上部导轨上移动的滚轮轴而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的滚轮,经由被允许在该上部导轨上向下方移动的滚轮轴而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之外的滚轮,也可以实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允许滚轮轴向下方移动的结构,对将滚轮轴卡入切口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连杆机构等而允许滚轮轴的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具有 下部导轨,其向车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上部导轨,其经由可转动地保持在形成于所述下部导轨上的底壁和顶壁之间的多个滚轮,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下部导轨连结,该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的座椅主体沿所述下部导轨向车体前后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在内的前后大于或等于3个位置设置所述滚轮, 经由被禁止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移动的固定轴,轴支撑所述滚轮之中的2个, 经由被允许在所述上部导轨上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可动轴,轴支撑其它的滚轮。
2.—种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具有 下部导轨,其向车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上部导轨,其经由可转动地保持在形成于所述下部导轨上的底壁和顶壁之间的多个滚轮,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下部导轨连结,该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的座椅主体沿所述下部导轨向车体前后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在内的前后大于或等于3个位置设置所述滚轮, 经由被禁止在所述上部导轨上移动的固定轴,轴支撑位于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的所述滚轮,经由被允许在所述上部导轨上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可动轴,轴支撑位于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之外的所述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轨上的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可动轴的相对位置设定为,使得位于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的所述滚轮与所述下部导轨的顶壁抵接,并使得位于所述上部导轨的前后端部之外的所述滚轮与所述下部导轨的底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1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轴保持在所述上部导轨的向下方开口的切口部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其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座椅主体的晃动,并且即使在车辆前部碰撞时,也可以使座椅主体可靠地向前后移动。在包含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在内的前后3个位置上配置滚轮(33)。在各滚轮(33)之中,经由被禁止在该上部导轨(25)上移动的滚轮轴(30a、30b),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的滚轮(33),经由被允许在该上部导轨(25)上向下方移动的滚轮轴(30c),轴支撑位于上部导轨(25)的前后端部之外的滚轮(33)。
文档编号B60N2/427GK102198810SQ20111008087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北村教夫, 大藤丰 申请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