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645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JPH11-321393A(以下称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沿用于车辆的座椅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的一对滑轨和设置在一对滑轨上的一双止动器。每个滑轨包括上部导轨和下部导轨。每个止动器一般处于锁定状态,以便防止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运动。在基本具有U形的控制棒被向上牵拉以使控制棒的操作力传递至止动器的同时解除止动器的锁定状态。因此,座椅的位置相对于车辆的地板(即,车辆地板)可调整。控制棒经由其两个端部连接到相应的止动器。另外,根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上述座椅滑动装置,设置在其中一个滑轨(即,第一滑轨)上的滑动器由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被牵拉的外部缆索向后移动。因此,设置在第一滑轨上的止动器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此外,随滑动器的向后移动而旋转的链环支撑在第一滑轨上。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棒的一端一体地固定到链环上。连接棒的另一端一体地固定到由另一个滑轨(即,第二滑轨)可旋转地支撑的杆上。由于随滑动器的向后移动,连接棒经由旋转,所以杆解除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的止动器的锁定状态。因此,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滑轨上的两个止动器的锁定状态分别同时随座椅的靠背的向前折叠而解除, 从而实现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向最前位置的移动。根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滑动装置,连接棒和其周围结构可能是必要的,以便随椅背的向前折叠而同时移动两个止动器,这会导致部件数目的增加。因此,需要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可减少部件的数目,所述部件用于随靠背的向前折叠而解除锁定杆对一对上导轨与一对下导轨之间的相对移动的受限状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布置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沿座椅的纵向延伸;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固定到座椅上并沿纵向分别以可运动方式连接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 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分别与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以可旋转方式连接,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分别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接合,以选择性地限制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的运动;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分别以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的运动受限的方式偏置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上并分别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一体地包括操作部以及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所述操作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从操作部的两端沿纵向延伸以由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撑,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分别随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旋转而推压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以便克服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解除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以及释放杆,该释放杆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第一上部导轨上并随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旋转,以便通过直接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而解除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因此,在操作力施加到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上以由此关于相应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的情况下,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分别推压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因此,克服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解除对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运动的限制状态。因此,允许了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运动,即座椅的运动。另外,在释放杆随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旋转的情况下,由释放杆直接推压的第一动力传递部关于第一支撑部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动力传递部旋转的情况下,上述旋转经由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部。然后,第二动力传递部关于第二支撑部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旋转以推压相应的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并由此克服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解除锁定杆对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允许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运动,即允许座椅的运动。因此,设置在第一上部导轨上的释放杆直接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这引起第二动力传递部的旋转,以便解除第二锁定杆对第二上部导轨与第二下部导轨之间运动的限制状态。因此,与连杆设置成使锁定杆一起操作的情况、两个上部导轨均配备有释放杆的情况以及类似情况相比,可减少用于座椅滑动装置的部件的数量。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包括沿纵向开口的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其中,通过使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的边缘部随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相对于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的旋转而推压锁定杆的上表面,操作手柄解除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分别被插入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中,并且其中,释放杆随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旋转,以便直接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的边缘部的上表面。因此,在操作力施加到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上以由此关于相应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的情况下,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分别推压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因此,克服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解除对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状态。因此,允许了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运动,即座椅的运动。另外,在释放杆随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旋转的情况下,由释放杆直接推压的第一动力传递部关于第一支撑部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一动力传递部旋转的情况下,上述旋转经由操作手柄的操作部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部。然后,第二动力传递部关于第二支撑部旋转。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旋转以推压相应的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并由此克服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解除锁定杆对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运动的限制。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允许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运动,即允许座椅的运动。因此,设置在第一上部导轨上的释放杆直接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这引起第二动力传递部的旋转,以便解除第二锁定杆对第二上部导轨与第二下部导轨之间运动的限制状态。因此,与连杆设置成使锁定杆一起操作的情况、两个上部导轨均配备有释放杆的情况以及类似情况相比,可减少用于座椅滑动装置的部件的数量。释放杆的旋转中心在第一动力传递部的上侧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旋转中心在释放杆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的位置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布置在沿座椅的纵向的中间位置。因此,在释放杆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动力传递部由释放杆直接推压,以便被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下压。此时,当释放杆旋转同时推压动力传递部时, 释放杆下压动力传递部的位置朝向支撑部移动。因此,即使当释放杆进一步旋转直到解除对上部导轨与下部导轨之间相对运动的限制时,第一动力传递部由释放杆稳定地推压。释放杆的旋转中心在第一动力传递部的上侧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旋转中心相对于释放杆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的位置布置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因此,在释放杆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动力传递部由释放杆直接推压,以便被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下压。此时,释放杆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的位置随释放杆的旋转量的增加而远离第一支撑部。即,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下压第一动力传递部(操作手柄)所需的力随释放杆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偏置构件的偏置力随解除锁定杆对下部导轨与上部导轨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而增大,即,随释放杆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当偏置构件的偏置力随释放杆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增大时,下压操作手柄的第一动力传递部所需的力减小。因此,比如,施加到释放杆上的载荷的波动整体上减小。操作手柄包括加强部,在第一动力传递部的旋转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部的情况下,加强部限制操作手柄的变形。因此,操作手柄通过加强部的刚性增大将第一动力传递部的旋转可靠地传递至第二动力传递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于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布置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加强部一体地包括连接部以及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从连接部的两端沿座椅的纵向延伸,以分别固定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沿宽度方向的内侧表面上,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面向操作部的端部接触。在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由相应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撑的情况下,操作手柄通过加强部的固定部与支撑部的端部之间的接触定位。特别地,动力传递部被限制过量插入相应的支撑部中。另外,比如,即使在座椅的乘坐者在车辆碰撞事故中通过他的/她的脚跟推压操作手柄的情况下,动力传递部也被限制过量插入支撑部中。另外, 每个固定部在与每个支撑部的端部的接触位置处固定到每个动力传递部上。上述接触位置在沿座椅的纵向相对于支撑部靠近操作部的不影响布置限制的范围内最靠近每个动力传递部推压每个锁定杆的位置。因此,可有效地限制当第一动力传递部的旋转传递至第二传递部时可能产生的操作手柄的变形。释放杆包括相对于旋转中心径向延伸至后侧的第一延伸部和从第一延伸部的下后缘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的推压件,推压件布置在第一动力传递部的边缘部的上侧,同时相对于旋转中心定位在旋转轨迹上。释放杆包括相对于旋转中心径向延伸至前上侧的第二延伸部和形成在第二延伸部的前端的接合孔,与座椅靠背连接的释放绳索与接合孔接合。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以及辅助支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紧固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的上表面上,每个支撑架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向上延伸,辅助支架紧固到第一支撑架的沿纵向的中间部上,辅助支架包括缆索支撑部和弹簧支撑部,缆索支撑部从辅助支架的后缘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弹簧支撑部从辅助支架的前缘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释放缆索包括外部缆索部和内部金属线,外部缆索部由缆索支撑部保持,内部金属线被从外部缆索部向外牵拉并与形成在释放杆的第二延伸部上的接合孔接合。内部金属线随座椅靠背的向前折叠而被在外部缆索部内牵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在相对于支撑部的端部的接触位置处固定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上。每个接触位置在沿座椅的纵向相对于支撑部靠近操作部的范围内最靠近动力传递部的每个边缘部推压每个锁定杆的上表面的位置。


从以下参考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及其它特点和特征,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在此公开的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设置在座椅滑动装置的一侧的下部导轨、 上部导轨和外围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2B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图4是示出安装有根据该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座椅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

实施例。图4示意性地示出设置在比如汽车之类车辆的前座位侧处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以下简称为座椅装置)1。在该实施例中,方向和定向——比如左、 右、前、后、顶部和底部一对应于从乘坐在座椅装置1上的乘客看时的方向或定向。如图4 所示,沿车辆的纵向延伸的下部导轨3经由一对腿支架9固定到车辆的地板(以下简称为地板)2上。另外,上部导轨4安装在下部导轨3上,以便相对下部导轨3可运动。根据当前实施例,用作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一上部导轨的下部导轨3和上部导轨4 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座椅装置1的第一侧(比如左侧),同时,用作第二下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的另一个下部导轨3和另一个上部导轨4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座椅装置1的第二侧(比如右侧)。在图4中,仅示出设置在座椅装置1的第一侧(S卩,左侧)的下部导轨3 和上部导轨4。形成用于乘坐者的乘坐部的座椅5固定到两个上部导轨4上并由两个上部导轨4支撑。座椅5包括形成乘坐部的座垫7和座椅靠背8,座椅靠背8由座垫7的后缘部支撑以便关于转动轴0可转动或可倾斜。每个下部导轨3与每个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基本上被限制。因此,操作手柄50被设置为用于解除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运动的受限状态。
下一步,参考图1至3说明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图1是示出当前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当从沿宽度方向的外侧看时设置在座椅滑动装置的一侧(具体地在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上部导轨4和外围结构的侧视图。图2B是当从沿宽度方向的内侧看时设置在座椅滑动装置的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上部导轨4和外围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2B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如图3所示,每个下部导轨3包括沿宽度方向彼此分离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1和连接侧壁部11的下端部(即基部)的底壁部12。折弯壁部13分别连续地形成在侧壁部11的上端部(即端部)处,以便沿下部导轨3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并且然后朝向侧壁部11的基部向下折弯。每个上部导轨4包括沿竖直方向在下部导轨3的折弯壁部13之间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4和连接侧壁部14的上端部(即基部)的覆盖壁部15。折弯壁部16连续地形成在侧壁部14的下端部(即端部)上,以便沿上部导轨4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以每个折弯壁部16定位在侧壁部11与折弯壁部13之间的方式向上折弯。在每个下部导轨3和每个上部导轨4之间,每个下部导轨3和每个上部导轨4在横截面内形成内部空间S。多个锁定孔13a在折弯壁部13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形成在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定位在内部(即图3的左侧)的其中一个折弯壁部13(以下称为向内折弯壁部1 上。锁定孔13a沿内折弯壁部13的纵向以预定间隔并排形成。通孔如形成在每个上部导轨4沿纵向的基本上的中心部处。通孔如通过切割由覆盖壁部15和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定位在内部的侧壁部14(以下将称为内侧壁部14)限定的角部形成。多个插入孔 14a以预定间隔并排形成在内侧壁部14的下部上。具体地,插入孔Ha设置在沿纵向形成有通孔如的范围内。数量与插入孔14a的数量相同的多个插入孔16a以预定间隔并排形成在折弯壁部16上,折弯壁部16连续地连接到内侧壁部14上。插入孔14a和插入孔16a 布置成沿宽度方向彼此面对,并定位成以便匹配下部导轨3的锁定孔13a—部分,下部导轨 3的锁定孔13a的数量与插入孔14a或插入孔16a的数量相同。由板构件制成的锁定杆21沿纵向在通孔如的范围内经由支架23可旋转地连接到每个上部导轨4上。锁定杆21包括具有平板形状的主体部21a和一对支撑件21b。支撑件21b弯曲以沿上部导轨4的纵向从主体部21a的相应的下端向上延伸。锁定杆21经由支撑件21b在内部空间S的外侧得以支撑,以便关于沿上部导轨4的纵向延伸的旋转轴线01可旋转。锁定杆21还包括多个锁定爪21c,多个锁定爪21c通过通孔如朝内部空间 S延伸并向回弯曲至内部空间S的外部(S卩,图3中的左侧)。锁定爪21c沿纵向以预定间隔形成,锁定爪21c的数量与插入孔1 或插入孔16a的数量相同。锁定爪21c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锁定杆21关于旋转轴线01旋转的同时,锁定爪21c相对于插入孔1 和插入孔16a可接合和可分离。在锁定爪21c插入插入孔14a和插入孔16a以及对应的锁定孔13a内的情况下, 限制下部导轨3和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另一方面,在锁定爪21c相继从对应的插入孔16a、锁定孔13a和插入孔1 分离的情况下,解除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状态(即,允许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此外,锁定杆21包括从主体部21a的上部向下倾向的接触部21d。如图1所示, 扭丝22设置在每个上部导轨4的上部。即,用作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的两个扭丝22分别设置在上部导轨4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处。每个扭丝22的一端与锁定杆21接合,同时扭丝22的另一端与支架23接合。每个锁定杆21由扭丝22恒定地偏置,以便沿锁定爪 21c被插入插入孔14a、插入孔16a和锁定孔13a内的方向旋转(即,锁定杆21被偏置为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板构件形成的支架31固定到每个上部导轨4上。支架31沿纵向布置在锁定杆 21的前侧。支架31包括装配壁部32和第一侧壁部33。装配壁部32沿上部导轨4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便紧固到上部导轨4的覆盖壁部15上。第一侧壁部33从装配壁部32的端部向下延伸,以便包围下部导轨3的沿宽度方向定位在内部的侧壁部11。支架31还包括底壁部34、第二侧壁部35和支撑壁部36。底壁部34从第一侧壁部33的下端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第二侧壁部35从底壁部34的端部向上延伸,同时具有三角形状。支撑壁部36从第一侧壁部33的前端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长方形形状的支撑孔37形成在支撑壁部36上,以便沿上部导轨4的纵向开口。由单个盘条形成的扭力弹簧41附装到每个支架31上。扭力弹簧4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部33接合,扭力弹簧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部35接合。延伸部43形成在扭力弹簧41的两端之间以便具有U形。在延伸部43上相对于扭力弹簧41的两端产生向下的偏置力。操作手柄50与用作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个支架31连接。操作手柄50包括由弯曲的柱形构件形成的手柄主体部51。手柄主体部51 —体地包括用作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以便基本上形成环状的操作部51a和端部51b。操作部51a在下部导轨 3或类似部件的前侧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延伸。端部51b从操作部51a的两端沿上部导轨 4的纵向朝向用作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的相应的锁定杆21弯曲。手柄主体部51还包括推压部52,每个推压部52用作边缘部并通过沿竖直方向压制成平板状形成。手柄主体部 51还包括每一个均为狭缝状的保持沟槽53。具体地,每个保持沟槽53形成在每个推压部 52的附近的部分上,即,形成在面向操作部51a的一侧。保持凹槽53形成为使得其上部被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切除。手柄主体部51以端部51b分别沿上部导轨4的纵向插入支撑壁部36的支撑孔37 内的方式由支撑壁部36支撑,所述支撑壁部36与支撑孔37用作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另外,手柄主体部51以推压部52分别如图3所示地设置在锁定杆21的接触部21d上的方式与锁定杆21连接。此时,扭力弹簧41的延伸部43装配到相应的保持沟槽53上,使得手柄主体部51的端部51b与支架31接合,因此,在端部51b 的上部被在保持沟槽53处向下偏置的状态下,端部51b被限制与支架31分离。如图2B所示,相对于手柄主体部51的每个端部51b的上部,每个支撑壁部36 (具体地,每个支撑孔37)的接触部用作手柄主体部51在此旋转的旋转参考点。因此,每个支撑壁部36将手柄主体部51支撑为在支撑壁部36与端部51b的上部之间的接触部处指定的旋转轴线02处可旋转。手柄主体部51的旋转参考点由支架31 (支撑壁部36)限定,这是由于杠杆原理的使用,从而平衡手柄主体部51的操作力,用于解除锁定杆21的锁定状态。 在旋转轴线02处旋转的手柄主体部51的旋转方向与在旋转轴线01处旋转的锁定杆21的旋转方向不同。扭力弹簧41将手柄主体部51弹性地保持在预定初始位置,以便保持手柄主体部51与锁定杆21之间的连接状态。
如图1所示,操作手柄50包括通过弯曲的柱形构件获得的加强部56。加强部56 一体地包括连接部56a和用作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一对固定部56b。连接部56a在操作部51a的后侧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延伸。固定部56b从连接部56a的两端沿上部导轨 4的纵向朝向相应的锁定杆21弯曲。加强部56的固定部56b通过焊接或类似工艺沿座椅 5的宽度方向固定到端部51b的相应的内侧表面上。如图2B所示,在手柄主体部51的每个端部51b均由每个支撑孔37可旋转地支撑的情况下,固定部56b的端面与支撑孔37的前端部(即,沿座椅5的纵向面向操作部51a的端部)接触。每个固定部56b在相对于每个支撑孔37的前端部的接触位置处固定到每个端部51b上。上述接触位置在沿座椅5的纵向相对于支撑孔37靠近操作部51a的一般不可能影响布置限制的范围内最靠近端部51b 的每个推压部52推压每个锁定杆21的上表面的位置。如图1所示,支撑架四紧固到每个上部导轨4的覆盖壁部15的上表面上。S卩,用作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个支撑架四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上部导轨4上。 支撑架四由板构件形成,板构件弯曲成L形以便在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向上延伸。 支撑架四的底壁部具有凹凸表面,以免与锁定杆21和支架31干涉。具有板状的辅助支架 71紧固到其中一个支撑架四(即,图1中右下侧所示的支撑架29,即第一侧的支撑架29) 的基本中间部上。如图2B所示,辅助支架71包括具有凸缘形状的缆索支撑部71a和具有凸缘形状的弹簧支撑部71b。缆索支撑部71a从辅助支架71的后缘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弹簧支撑部71b从辅助支架71的前缘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支撑销72在支撑壁部36与推压部52之间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穿过支撑架四和辅助支架71在座椅5纵向上的中间部。支撑销72设置在推压部52的上侧。然后,均为板状的释放杆73、动力传递杆74和记忆杆80由支撑销72可旋转地支撑。释放杆73相对于辅助支架71和类似构件设置在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而动力传递杆74和记忆杆80 相对于辅助支架71和类似构件设置在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释放杆73、动力传递杆74和记忆杆80具有共用旋转中心,即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03。根据本实施例,释放杆73、动力传递杆74、记忆杆80和辅助支架71仅设置在第一侧的上部导轨4 上。释放杆73包括具有凸缘形状的推压件7 和第一延伸部73a。第一延伸部73a 相对于旋转中心03径向延伸到旋转中心03的后侧。推压件7 从第一延伸部73a的下后缘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推压件7 布置在推压部52上方,同时相对于旋转中心 03定位在旋转轨迹上。因此,在图2B中释放杆73关于支撑销7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推压件7 直接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释放杆73的旋转中心03在支撑孔37与释放杆73的推压件7 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之间定位在沿座椅5沿纵向的中间部上。因此,当释放杆73在推压推压部52的同时进行旋转时,释放杆73的推压件7 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向支撑孔37移动。释放杆73还包括第二延伸部73c和接合孔73d。第二延伸部73c相对于旋转中心 03径向延伸至旋转中心03的前上侧。接合孔73d形成在第二延伸部73c的前端上。从由缆索支撑部71a保持的释放缆索75的外部缆索部7 牵拉的内部金属线75b的端部与接合孔73d接合。释放缆索75与座椅靠背8连接,并以内部金属线7 在外部缆索部75a内随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受牵拉的方式配置。此时,释放杆73在图2B中关于支撑销7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动力传递销76固定到第二延伸部73c上,以便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具体地,动力传递销76在旋转中心03与释放杆73的接合孔73d之间布置在沿座椅5纵向的中间部处。动力传递杆74包括弹簧支撑件7 和接合件74b,由此基本上形成V形。弹簧支撑件7 和接合件74b相对于旋转中心03分别径向延伸至上侧和上后侧。动力传递销76 插入弹簧支撑件7 与接合件74b之间的部分中。因此,在图2A中释放杆73关于支撑销 7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动力传递杆74的接合件74b由动力传递销76按压,使得释放杆73与动力传递杆74 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在图2A中动力传递杆74关于支撑销72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动力传递销76由接合件74b按压,使得动力传递杆74与释放杆73 —体地旋转。复位弹簧77布置在辅助支架71与动力传递杆74之间。具体地,复位弹簧77的一端与辅助支架71的弹簧支撑部71b接合,同时复位弹簧77的另一端与动力传递杆74的弹簧支撑件7 接合。复位弹簧77在释放杆73在图2B中经由动力传递杆74和动力传递销7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向上——即在从外部缆索部75a向外牵拉内部金属线75b的方向上——产生偏置力。因此,释放杆73在由释放缆索75的操作力释放释放杆73的状态下(即,在座椅靠背8从向前折叠状态返回的状态下)返回至向上远离推压部52的位置。记忆杆80包括弹簧支撑件80a和记忆接合件80b,以形成L形。弹簧支撑件80a 和记忆接合件80b分别相对于旋转中心03径向延伸至前侧和下侧。保持弹簧81布置在记忆杆80与动力传递杆74之间。具体地,保持弹簧81的一端与动力传递杆74的弹簧支撑件7 接合,同时保持弹簧81的另一端与记忆杆80的弹簧支撑件80a接合。保持弹簧81 具有比复位弹簧77充分大的弹性系数。即,记忆杆80经由保持弹簧81与动力传递杆74 连接,以便基本上与动力传递杆74 —体地旋转。记忆杆80可经由记忆接合件80b与记忆销接触,记忆接合件80b经过上部导轨 4 (具体地,其覆盖壁部15)向内部空间S延伸。记忆销设置成以便在座椅5就要随座椅5 的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运动之前存储座椅5的位置(即,记忆销执行存储操作)。记忆杆80随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以上述方式与释放杆73等一体地旋转,由此与然后执行存储操作的记忆销接合。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操作。首先,操作操作手柄50,使得操作部51a被拉起。于是,操作手柄50的手柄主体部51的两个端部51b均沿对应于在图2B 中逆时针方向的方向在旋转轴线02处旋转。此时,手柄主体部51的两个推压部52向下运动,从而下压锁定杆21的接触部21d的相应的上表面。然后,锁定杆21在锁定爪21c从插入孔Ha脱离的方向上克服扭丝22的偏置力在旋转轴线01处旋转,如图3所示。因此,同时解除对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以及对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此后,当释放操作手柄50( S卩,取消操作部51a的操作力)时,锁定杆21沿锁定爪 21c与插入孔1 接合的方向在旋转轴线01处旋转,如图3所示。因此,同时限制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此时,操作手柄50的端部51b在操作轴线02处沿对应于图2B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随两个锁定杆21的旋转而旋转。
因此,由于操作手柄50的操作以及后来的释放,座椅5的位置沿座椅5的纵向相对于地板2按要求调整。因此根据本发明实现了座椅滑动机构。另一方面,在内部金属线 75b在释放缆索75的外部缆索部75a内随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被牵拉的情况下,释放杆73与动力传递杆74和记忆杆80 —起在旋转中心03处克服复位弹簧77的偏置力沿图 2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释放杆73 (具体地,推压件73b)直接推压操作手柄50的其中一个推压部52的上表面。因此,由释放杆73推压的其中一个推压部52 (即,第一侧的推压部5 在端部51b关于旋转轴线02沿图2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向下运动。推压部52推压在第一侧的锁定杆21的接触部21d的上表面。其中一个端部51b (即,第一侧的端部51b)的旋转经由操作部51a传递至另一个端部51b (即,第二侧的端部51b)。此时,由于操作手柄50的刚性由加强部56增强,因此, 当操作手柄50随释放杆73旋转时,抑制操作手柄50变形。因此,第二侧的推压部52还向下运动以向下推压第二侧的锁定杆21的接触部21d的上表面。因此,随着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两个锁定杆21均沿锁定爪21c从插入孔Ha 分离的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于是,解除了对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以及对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在座椅靠背8折叠并向前定位的状态下,解除对第一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以及对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因此,由于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座椅5可相对于地板2 (所谓的行走机构)运动至最前位置。随着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记忆杆80与释放杆73等一起旋转,使得与记忆杆80 接合的记忆销执行记忆操作。因此,在相对于地板2运动至最前位置的座椅5然后向后运动、同时座椅5向前折叠的情况下,座椅5返回至就在座椅靠背8向前折叠之前时由记忆销在记忆操作期间存储的位置。根据上述实施例,在座椅靠背8向前折叠时,在第一侧的上部导轨4上设置的释放杆73直接推压第一侧的端部51b的推压部52的上表面。于是,第二侧的端部51b也旋转, 由此解除相应的锁定杆21对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因此,与连杆设置成使得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锁定杆21共同操作的情况或释放杆设置在两个上部导轨4上的情况相比,可减少用于座椅滑动装置的部件的数量。根据JPH11-321393A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对应于操作手柄50的控制棒和对应于本实施例的锁定杆21的止动器相互连接。因此,控制棒和止动器明显地彼此相关地操作。但是,由于连接杆设置为使得两个止动器一起操作,所以很明显的是,即使当其中一个止动器操作时,另一个止动器也不经由控制棒操作。根据本实施例,释放杆73的旋转中心03在端部51b的上侧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延伸。旋转中心03在释放杆73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和支撑孔37之间布置在沿座椅5纵向的中间部处。因此,在释放杆73随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表面由释放杆73直接推压的第一侧的端部51b以相对于设置在第一侧的上部导轨4上的支撑孔37被压下的方式旋转。此时,当释放杆73旋转同时推压推压部52时,释放杆73 的推压件7 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朝向支撑孔37移动。因此,即使当释放杆73 的旋转量增大,直到解除由锁定杆21导致的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为止,释放杆73稳定地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操作手柄50将第一侧的端部51b的旋转通过加强部56的刚性增加可靠地传递到第二侧的端部51b。另外,在端部51b被插入相应的支撑孔37内的情况下,由于加强部56的固定部56b分别与支撑壁部36的支撑孔37的前端部接触,因此操作手柄50得以适当地定位。因此,每个端部51b被限制过量插入支撑孔37中。此外,每个固定部56b在与每个支撑孔37的前端部的接触位置处固定到每个端部51b上。上述接触位置在沿座椅5的纵向相对于支撑孔37靠近操作部51a的大致不影响布置限制的范围内最靠近端部51b的每个推压部52推压每个锁定杆21的上表面的位置。因此,可有效地限制当第一侧的端部51b的旋转传递至第二侧的端部51b时可能产生的操作手柄50的变形。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每个推压部52形成为平板。因此,释放杆73的推压件7 与推压部52的上表面线接触。因此,释放杆73稳定地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此外,根据本实施例,防止操作手柄50的推压部52连接到相应的锁定杆21上。 然后,锁定杆21的上表面分别由推压部52推压。座椅5的乘坐者大致紧固安全带。因此, 万一车辆碰撞,非常大的力矩经由固定到座椅5上的安全带的扣箍施加到座椅5上。这种情况下,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下部导轨3的位置或形状不均衡,这可导致操作手柄50的其中一个端部51b与地板2的干涉。然后,其中一个端部51b的推压部52可旋转并推压锁定杆 21的上表面。但是,由于操作手柄50的推压部52不与相应的锁定杆21连接,所以其中一个端部51b的推压部52的可能的旋转被相对于锁定杆21的上表面的另一个端部51b的推压部52的活动范围吸收。本实施例可如下改进。释放杆73的旋转中心03可相对于释放杆73在座椅5的纵向上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沿远离支撑孔37的方向布置。这种情况下,当释放杆 73随座椅5的向前折叠而旋转时,推压部52的上表面由释放杆73直接按压的其中一个端部51b(即,第一侧的端部51b)旋转,以便相对于支撑孔37被下按。此时,释放杆73推压推压部52的上表面的位置以与释放杆73的旋转量的增加相关的方式远离支撑孔37。艮口, 相对于支撑孔37下压端部51b所需的力随释放杆73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 每个扭丝22的偏置力随解除锁定杆21对下部导轨3与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限制而增大,即,随释放杆73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当扭丝22的偏置力随释放杆73的旋转量的增加而增大时,下压操作手柄50的端部51b所需的力减小。因此,比如,施加到释放杆73上的载荷的波动整体上减小。另外,每个支架31可由与旋转轴线02同轴的销代替每个支撑孔37可旋转地支撑操作手柄50。此外,推压每个锁定杆21的操作手柄50的一部分或由释放杆73推压的操作手柄 50的一部分可不限于操作手柄50的边缘部(即,推压部5 。支撑部与端部51b的末端之间的任意部分可适用。此外,每个锁定杆21的由操作手柄50的端部51b下压的部分可不限于上表面。引起解锁状态的锁定杆21的适当部分可根据锁定杆21的形状确定。此外,与在座椅靠背8向前折叠时存储座椅5沿其纵向位置的记忆操作相关的构造或部件——比如动力传递杆74、动力传递销76、复位弹簧77、记忆杆80、保持弹簧81及类似构件——可省略。此外,与锁定杆21接合的偏置构件可为板簧、盘簧或类似构件,而非扭丝22。上部导轨4相对于下部导轨3的运动方向可对应于车辆的宽度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3),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布置在沿座椅(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沿所述座椅(5)的纵向延伸;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G),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固定到所述座椅( 上并沿所述纵向分别以可运动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 ⑶上;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21),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分别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上,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接合,以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3)的运动;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22),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02)分别以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的运动受限的方式偏置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31),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31)固定到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上并分别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操作手柄(50),所述操作手柄(50) —体地包括操作部(51a)以及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所述操作部(51a)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从所述操作部(51a)的两端沿所述纵向延伸以由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支撑,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分别随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的旋转而推压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01),以便克服所述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0 的偏置力解除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运动的所述限制;以及释放杆(73),所述释放杆(7 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上部导轨(4)上并随所述座椅(5)的座椅靠背⑶的向前折叠而旋转,以便通过直接推压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 解除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运动的所述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包括沿所述纵向开口的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37),通过使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的边缘部(5 随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37)的所述旋转而推压所述锁定杆的上表面,所述操作手柄(50)解除所述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对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 (4)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C3)运动的所述限制,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分别被插入所述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37)内,并且其中,所述释放杆(7 随所述座椅( 的所述座椅靠背(8)的所述向前折叠而旋转,以便直接推压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所述边缘部(5 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释放杆(7 的旋转中心(03) 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上侧沿所述座椅(5)的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中心 (03)在所述释放杆(7 推压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7)之间布置在沿所述座椅( 纵向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释放杆07)的旋转中心(03) 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上侧沿所述座椅(5)的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旋转中心 (03)相对于所述释放杆(7 推压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位置布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3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手柄(50)包括加强部(56),所述加强部(56)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部(51b)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操作手柄(50)的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布置在沿所述座椅( 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所述加强部(56) —体地包括连接部(56a)以及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56b),所述连接部(56a)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56b)沿所述座椅(5) 的所述纵向从所述连接部(56a)的两端延伸,以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固定部(56b)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的面向所述操作部(51a)的端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释放杆(7 包括第一延伸部 (73a)和推压件(7 ),所述第一延伸部(73a)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0;3)径向延伸至后侧, 所述推压件(73b)从所述第一延伸部(73a)的下后缘沿所述座椅( 的所述宽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推压件(73b)布置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51b)的所述边缘部(5 的上侧,同时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0 定位在旋转轨迹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释放杆(7 包括第二延伸部 (73c)和接合孔(73d),所述第二延伸部(73c)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0;3)径向延伸至前上侧,所述接合孔(73d)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73c)的前端,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8)上的释放缆索(7 与所述接合孔(73d)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09)分别紧固到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支撑架09)在沿所述座椅(5)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向上延伸;以及辅助托架(71),所述辅助托架(71)紧固到所述第一托架09)沿所述纵向的中间部上,所述辅助托架(71)包括缆索支撑部(71a)和弹簧支撑部(71b),所述缆索支撑部(71a) 从所述辅助托架(71)的后缘沿所述座椅(5)的所述宽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弹簧支撑部 (71b)从所述辅助托架(71)的前缘沿所述座椅的所述宽度方向向内延伸,所述释放缆索(7 包括外部缆索部(75a)和内部金属线(7 ),所述外部缆索部 (75a)由所述缆索支撑部(71a)保持,所述内部金属线(75b)从所述外部缆索部(75a)拉出并与形成在所述释放杆(7 的所述第二延伸部(73c)处的接合孔(73d)接合,所述内部金属线(75b)随所述座椅靠背(8)的所述向前折叠而被在所述外部缆索部(7 )内牵拉。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56b) 分别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7)的所述端部的接触位置处固定到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上,每个所述接触位置在沿所述座椅(5)的所述纵向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7)靠近所述操作部(51a)的范围内最靠近所述动力传递部(51b)的每个所述边缘部 (52)推压每个所述锁定杆的上表面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下部导轨和第二下部导轨(3)、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21)、第一偏置构件和第二偏置构件(22)、固定到第一上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4)上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37)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31)、操作手柄(50)和释放杆(73),操作手柄(50)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第一动力传递部和第二动力传递部(51b)推压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21)以便克服所述偏置构件(22)的偏置力而解除上部导轨(4)相对于下部导轨(3)运动的限制,释放杆(73)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第一上部导轨(4)上并随座椅(5)的座椅靠背(8)的向前折叠而旋转,以通过直接推压第一动力传递部(51b)而解除上部导轨(4)相对于下部导轨(3)运动的限制。
文档编号B60N2/12GK102343838SQ2011101776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二本松英雄, 森山玄太, 水野量介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