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11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能进一步减小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存储销(62)借助第一施力部件(65)的作用力从存储基体(61)向上方突出,与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的卡合,在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被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而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卡止板(63)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相对于存储基体(61)安装,在存储销(62)处于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且处于借助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向座椅前方移动的状态时,将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存储销(62)向上方的移动卡止,在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且处于与向座椅后方移动的上导轨抵接而向座椅后方移动的状态时,解除对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的卡止。
【专利说明】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如图14所示,该装置具备:存储基体131,其沿着下导轨110而在座椅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存储销133,其被安装成相对于存储基体131而沿上下方向进退自如,且借助存储件施力部件132的作用力而从存储基体131向上方突出,从而与上导轨120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110的卡合,在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以时,也称为“前倒”)时被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而从存储基体131向下方突出,从而与下导轨110卡合并且解除与上导轨120的卡合。
[0003]此外,存储销133在椅背前倒之后上导轨120向座椅前方移动时,被进入其上方的存储保持托架135持续向下方按压,从而保持与下导轨110的卡合状态等。
[0004]然后,若在椅背前倒的状态下,上导轨120向座椅后方移动,贝U固定于上导轨120的前端部的限位部件136与存储基体131抵接,从而卡止该移动。由此,伴随着椅背的前倒,上导轨120回归至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前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位置(被存储的相对位置)。接着,若抬起椅背消除前倒,则从朝向下方的按压力释放的存储销133借助存储件施力部件132的作用力从存储基体131突出,与上导轨120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110的卡合。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1434号公报
[0006]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由于在椅背前倒之后上导轨120向座椅前方移动时,为了保持存储销133与下导轨110的卡合状态,存储保持托架135需要能够遍及上导轨120相对于下导轨110的全部移动范围,将存储销133向下方按压。因此存储保持托架135沿着上导轨120的长边方向在其内部延伸,因此不得不增大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减小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0008]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车辆地板;上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座椅并且能够沿座椅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下导轨移动地与所述下导轨连结,所述座椅具有:形成座椅座面的椅垫、和倾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椅垫的后端部的椅背;以及存储部件,在所述椅背处于落坐状态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从而能够与所述上导轨一体移动,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在该状态下在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后方相对于所述下导轨移动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上导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后方移动,并且所述存储部件具备:存储基体,其被设置为沿着所述下导轨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基体与向座椅后方移动的所述上导轨抵接;存储销,其构成为沿上下方向进退自如地相对于所述存储基体安装,并且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销被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在该存储销处于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时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在该存储销处于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第一施力部件,其向使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一侧对所述存储销施力;卡止板,其以能够沿座椅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存储基体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存储基体,在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且处于向座椅前方移动的状态时,该卡止板将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并且通过与向座椅后方移动的所述上导轨抵接,从而从所述座椅前方的位置向座椅后方移动并且解除对所述存储销向所述上方移动的卡止;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其向使所述卡止板向座椅前方移动的一侧对所述卡止板施力。
[0009]根据该结构,所述卡止板借助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座椅前方移动,从而将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因此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即便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前方移动并且所述存储销被从朝向所述下方的按压力释放,该存储销也维持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即维持与所述下导轨卡合的卡合状态。
[0010]然后,若向座椅前方移动的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后方移动,则经由处于与所述下导轨卡合的卡合状态的所述存储销而与固定于所述下导轨的所述存储基体抵接,从而将该移动卡止。此时,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位置回归至在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前的位置。另外此时,通过所述上导轨与所述卡止板抵接,从而该卡止板克服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座椅后方移动。由此解除所述卡止板对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移动的卡止。
[0011]因此,在该状态下,若消除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则从朝向所述下方的按压力释放的所述存储销被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施力,从而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并且与所述上导轨卡合的所述存储销能够与所述存储基体等一起与所述上导轨一体移动。
[0012]如上所述,由于在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存储部件能够通过其自身来维持所述存储销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状态,所以能够将作为装置整体的构造进一步简单化、小型化。
[0013]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优选在所述存储销形成有被卡止槽,在所述卡止板形成有供所述存储销沿上下方向松动插嵌的通孔,在所述卡止板处于借助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座椅前方移动的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通孔的座椅后侧边缘部嵌入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所述存储销的所述被卡止槽,从而将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
[0014]根据该结构,以能够借助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通孔的座椅后侧缘部嵌入所述存储销的所述被卡止槽这样极其简易的构造,将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
[0015]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优选具备:台阶部,其形成于所述存储销;和防脱板,其固定于所述存储基体,且与所述台阶部抵接并且借助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来限制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最上方位置。
[0016]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所述台阶部与所述防脱板的抵接,来限制借助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最上方位置,所以能够抑制该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脱落。
[0017]对于所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优选所述下导轨具有:一对第一纵壁部,它们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底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一凸缘,它们从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上端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进一步向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侧折返,所述上导轨具有:一对第二纵壁部,它们在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盖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上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二凸缘,它们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下端向相互分离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以被所述第一纵壁部和所述第一凸缘包围的方式进一步折返,所述存储部件载置于所述底壁部,所述上导轨构成为:在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且在相对于所述下导轨向座椅后方移动时,在固定于所述上导轨内部的限位部件处与所述存储部件抵接,所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锁止部件,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通过伴随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分离,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移动进行卡止;存储连杆,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能够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利用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锁止部件以及所述存储部件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解除方向转动,从而向解除所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部件;以及杆部件,其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的上部连结,利用由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存储连杆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时,通过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从而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
[0018]根据该结构,若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下,所述杆部件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其初始转动位置转动,则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与此相伴,若所述存储连杆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其初始转动位置向所述解除方向转动,则向解除卡止所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部件。由此所述锁止部件解除卡止所述相对移动。同时,所述存储部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此时,所述上导轨能够向座椅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所述上导轨欲向座椅后方移动时,处于与所述下导轨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所述存储部件与所述限位部件抵接,从而卡止该移动。即,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所述上导轨仅能够向座椅前方移动。
[0019]若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前方移动以后向座椅后方移动,则通过与所述下导轨处于固定状态的所述存储部件与所述限位部件抵接,从而卡止该移动。而且,所述上导轨回归至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前的所述下导轨与上述上导轨的相对位置(被存储的相对位置)。
[0020]然后,若消除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则所述杆部件通过由所述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回归至其初始转动位置,并且所述存储连杆通过由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回归至其初始转动位置。而且,从所述存储连杆释放的所述锁止部件卡止所述相对移动。同时,所述存储部件通过由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
[0021]根据以上说明,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在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经由消除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回归至移动前的状态。
[0022]在该情况下,所述锁止部件、所述存储部件、所述存储连杆以及所述限位部件收纳于由所述下导轨以及所述上导轨形成的空间内来配置。另外,能够通过所述杆部件,经由所述存储连杆,向解除卡止所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能够向与所述下导轨卡合等的下方按压所述存储 部件。因此基本上能够在所述下导轨以及所述上导轨的外部(上导轨的上部)仅配置有所述杆部件以及所述杆施力部件,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导轨外部所需的配置空间。
[0023]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进一步减小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0026]图3 (a)是沿着图2的3A-3A线的剖视图。
[0027]图3 (b)是沿着图2的3B-3B线的剖视图。
[0028]图4 (a)是表示相对移动处于卡止状态的纵剖视图。
[0029]图4 (b)是沿着图4 Ca)的4B-4B线的剖视图。
[0030]图5 Ca)是表示相对移动伴随着椅背的前倒处于解除卡止状态的纵剖视图。
[0031]图5 (b)是沿着图5 Ca)的5B-5B线的剖视图。
[0032]图6 (a)是表示在椅背前倒以后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33]图6 (b)是沿着图6 Ca)的6B-6B线的剖视图。
[0034]图7 (a)是表示伴随着向前方移动后向后方的移动,卡止板与按压片接触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35]图7 (b)是同样表示存储基体与挡片抵接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36]图8是存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9 (a)是表示存储件及其动作的纵剖视图。
[0038]图9 (b)是表示存储件及其动作的纵剖视图。
[0039]图10是表示阻挡部件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0040]图11是沿着图4 Ca)的11-11线的剖视图。
[0041]图12 (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及其动作的纵剖视图。
[0042]图12 (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及其动作的纵剖视图。
[0043]图13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0044]图14是表示现有方式的纵剖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S…空间;3…下导轨;4…上导轨;5…座椅;8…椅背;11...第一纵壁部;12…底壁部;12a…下侧卡止孔;13…第一凸缘;14…第二纵壁部;15…盖壁部;16...第二凸缘;16a…第二上侧滚珠引导(上侧滚珠引导);19…第二下侧滚珠引导(下侧滚珠引导);20a…滚珠;30…锁止杆(锁止部件);60…存储件(存储部件);61…存储基体;62…存储
销;62d…被卡止槽;62e…台阶部;63----^止板;63a…通孔;63c…座椅后侧缘部;64…防
脱板;65…第一施力部件;66…第二施力部件;70...限位部件;71a…上侧卡止孔;74…被支承凸缘;76...安装凸缘;77...安装销;79...固定销;80…存储连杆;85…存储连杆施力部件;90…第一双臂柄连杆(杆部件);92…第一杆施力部件(杆施力部件);95…第二双臂柄连杆;97…第二杆施力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对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车辆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0047]如图13所示,下导轨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车辆地板2,并且上导轨4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于下导轨3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该下导轨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的长边方向亦即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方向(座椅前后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
[0048]此外,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沿宽度方向(在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分别成对配设,此处示出了朝向前方(座椅前方)配置于左侧的情况。而且,在两个上导轨4固定、支承有形成乘客的落座部的座椅5。该座椅5构成为具备:椅垫7,其形成座椅座面;椅背8,其在该椅垫7的后端部支承为能够绕转动轴O倾动。另外,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基本上处于卡止状态,并且设置有用于解除该卡止状态的解除手柄6。
[0049]如图1所示,下导轨3由板材构成,并且具有在宽度方向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纵壁部11、以及在这对第一纵壁部11的下端之间连结的底壁部12。而且与各第一纵壁部11的上端连续地形成有第一凸缘13,该第一凸缘13向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进一步向第一纵壁部11的下端侧折返。
[0050]另外,如图2所示,在下导轨3的各第一凸缘13的长边方向中间部,沿该方向隔开规定间隔且从各第一凸缘13的前端(下端)朝上方形成有多个切缺部13a,并且在各相邻的切缺部13a之间形成有多个方形齿状的卡止爪13b。因此多个卡止爪13b以隔开上述规定间隔的方式沿下导轨3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
[0051]如图3 Ca)所示,各第一纵壁部11与底壁部12的连结部位形成朝外且朝斜下方凸出的剖面大致为圆弧形状的第一下侧滚珠引导18。另一方面,各第一凸缘13与第一纵壁部11的连结部位形成朝外且朝斜上方凸出的剖面大致为圆弧形状的第一上侧滚珠引导13c0
[0052]上导轨4由板材构成并且具有在下导轨3的两个第一凸缘13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纵壁部14、以及在这对第二纵壁部14的上端之间连结的盖壁部15。而且与各第二纵壁部14的下端连续地形成有第二凸缘16,该第二凸缘16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以被第一纵壁部11以及第一凸缘13包围的方式进一步折返。
[0053]即,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分别具有能够将开口侧相互对接的大致U字状的导轨剖面,并且主要是能够通过第一凸缘13与第二凸缘16的卡合来防止在上下方向上脱落。由上述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形成的导轨剖面是呈矩形形状的所谓箱形。下导轨3与上导轨4配合而形成空间S。[0054]此外,各第二凸缘16的下端部位形成朝内且朝斜上方凸出的剖面大致为圆弧形状的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另一方面,各第二凸缘16的上端部位形成朝内且朝斜下方凸出的剖面大致为圆弧形状的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
[0055]在各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与其对置的第一下侧滚珠引导18之间、以及在各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以及与其对置的第一上侧滚珠引导13c之间,夹设有多个滚珠体状的滚珠20a。
[0056]如图1所示,各滚珠20a安装于沿前后方向(导轨长边方向)延伸的树脂制的支架20b。安装于各支架20b的滚珠20a为配置于支架20b的前端部的一对以及配置于后端部的一对的共计四个。上导轨4以使各滚珠20a在其与下导轨3之间转动的方式,相对于该下导轨3支承为能够沿长边方向(前后方向)滑动。
[0057]在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纵壁部14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分别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通孔14a,该通孔14a沿宽度方向连通。另外,在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凸缘16的上端部位(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与它们的长边方向的通孔14a的位置相配合而分别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切缺部16b。各切缺部16b在上方打开且沿宽度方向连通。
[0058]另外,如图3 (a)所示,在两个第二纵壁部14且在通孔14a的车辆前方,分别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连通的相互同心的圆形的轴安装孔14b、14c。一方的轴安装孔14b的内径设定为比另一方的轴安装孔14c的内径小。而且,在两个第二纵壁部14支承有圆柱状的支承轴22,该圆柱状的支承轴22的两端部插入轴安装孔14b、14c。不言而喻,该支承轴22的中心线沿宽度方向延伸。
[0059]此外,支承轴22在插入轴安装孔14b的一方的端部处紧固于该第二纵壁部14,插入轴安装孔14c的另一方的端部沿宽度方向移动自如地相对于该第二纵壁部14连结。这是为了在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伴随在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之间夹设上述滚珠20a等而产生变形时,通过支承轴22向宽度方向的移动来吸收该变形。另外,轴安装孔14b、14c(支承轴22)沿上下方向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 (上下一对滚珠20a的滑动部)的中央部。这是为了在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以上述方式产生变形时将轴安装孔14b、14c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
[0060]如图1所示,在上导轨4内且在两个第二纵壁部14的宽度方向内侧,锁止杆30通过支承轴22连结为转动自如。即,锁止杆30具备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材构成的柄部31。对于柄部31而言,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纵壁部32以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方式立设。这两个纵壁部32之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设定为比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纵壁部14之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小。而且对于两个纵壁部32而言,在各自的前端部借助连接壁33沿宽度方向在上端缘之间连接,并且在各自的后端部借助顶板部34沿宽度方向在上端缘之间连接。
[0061]在两个纵壁部32且在与支承轴22 (轴安装孔14b、14c)相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35。该长孔35的短边方向(上下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与支承轴22的直径相同。在柄部31的两个纵壁部32被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纵壁部14沿宽度方向夹持的状态下,在两个长孔35插通有支承轴22,该支承轴22以两端部插入等方式插入两轴安装孔14b、14c。由此柄部31在允许在长孔35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相对于上导轨4连结。
[0062]另外,锁止杆30具备固定于柄部31的后端部下部的由板材构成的锁止板39。如图3 (b)所示,该锁止板39以沿宽度方向贯通通孔14a以及切缺部16b的方式沿前后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扩展。而且,在锁止板39形成有与各第一凸缘13对置且在上下方向开口的卡止孔3%。卡止孔39b沿前后方向隔开上述规定间隔而并排设置有多个(3个),并且在下导轨3的长边方向配置于能够与相邻的多个(3个)卡止爪13b —致的位置。
[0063]而且,如图3 (b)中实线所示,在锁止杆30以锁止片39上升的方式绕支承轴22转动时,能够将与各卡止孔39b对应的卡止爪13b嵌入各卡止孔39b。在将与各卡止孔39b对应的卡止爪13b嵌入各卡止孔39b时,将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卡止。另一方面,如图3 (b)中双点划线所示,以在锁止杆30以锁止板39下降的方式绕支承轴22转动时,各卡止孔39b从对应的卡止爪13b脱开的方式进行设定。此时,解除卡止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
[0064]此外,锁止板39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比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大,并且与比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靠下方的两个第二凸缘16之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相比较小。因此,虽然锁止板39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处于卡止状态下,沿宽度方向贯通切缺部16b,但是在上述相对移动处于解除卡止状态下不会干扰到第二凸 缘16。
[0065]如图1所示,在上导轨4内配置有由I根线材构成的锁止弹簧50。该锁止弹簧50成形为俯视观察朝前侧开口的大致“ 二 ”字形状。而且,锁止弹簧50具有将其长边方向中间部向上方弯曲而成的楔部53、以及将后端部向上方弯曲而成的杆侧卡止端部54。另外,锁止弹簧50的前端部形成导轨侧卡止端部55。如图2所示,锁止弹簧50通过从支承轴22的上方将该支承轴22挟入楔部53,从锁止片39的下方将杆侧卡止端部54插通?固定于该锁止片39,并且使导轨侧卡止端部55与上导轨4的盖壁部15下表面抵接,从而支承于上导轨4等。
[0066]此时,锁止弹簧50以杆侧卡止端部54向锁止板39上升一侧、即杆侧卡止端部54向与各卡止孔39b对应的卡止爪13b嵌入一侧转动的方式对锁止杆30施力。另外,锁止弹簧50通过其反作用力使楔部53朝向下方、即朝向与长孔35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对支承轴22施力,从而卡止长孔35内的支承轴22沿前后方向的移动。即,长孔35内的支承轴22沿前后方向的位置通过锁止弹簧50的楔部53来施力、保持。
[0067]此外,上述解除手柄6通过将圆筒形件弯曲成形而成,并且从上导轨4的前侧开口端插入该上导轨4内,且将柄部31的前端部插入,从而与锁止杆30连结。因此解除手柄6基本上绕支承轴22与锁止杆30 —体转动。而且,若抬起解除手柄6的前端,则锁止杆30与该解除手柄6 —起克服锁止弹簧50的作用力绕支承轴22向锁止板39下降一侧、即向各卡止孔39b从对应的卡止爪13b脱开一侧转动。
[0068]此处说明释放解除手柄6的操作力的情况。此时,通过锁止弹簧50的作用力,使锁止杆30与解除手柄6 —起绕支承轴22向锁止片39上升一侧、即向各卡止孔39b嵌入对应的卡止爪13b —侧转动,从而以上述方式卡止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而且,保持支承于上导轨4的座椅5沿前后方向的位置。
[0069]然后说明以抬起解除手柄6的前端的方式操作解除手柄6的情况。此时,通过使锁止杆30与解除手柄6 —起克服锁止弹簧50的作用力绕支承轴22向锁止板39下降一侧、即向各卡止孔39b从对应的卡止爪13b脱开一侧转动,从而以上述方式解除卡止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而且,能够对支承于上导轨4的座椅5沿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

iF.0
[0070]接下来,针对成对的下导轨3等中的、单侧的下导轨3等的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0071]如图4 (a)、图4 (b)所示,在下导轨3的底壁部12,沿其长边方向隔开上述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圆形的下侧卡止孔12a。而且,在底壁部12沿着多个下侧卡止孔12a延伸配置有大致长条状的存储引导25,该存储引导25由具有比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纵壁部14间的距离小的宽度的板材构成。该存储引导25具有使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折返从而形成的一对引导爪26,且剖面大致呈C字形状,在该存储引导2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多个圆形的插通孔27,它们分别与多个下侧卡止孔12a对置。因此,多个插通孔27也隔开上述规定间隔沿着下导轨3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此外,插通孔27的内径设定为比下侧卡止孔12a的内径大。
[0072]在存储引导25载置有存储件60。如图8以及图9 (a)、图9 (b)所示,该存储件
60构成为具备存储基体61、存储销62、卡止板63、防脱片64、例如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一施力部件65以及第二施力部件66。
[0073]存储基体61具有与存储引导25宽度相同的宽度,大致成形为块状,并且能够沿着存储引导25 (下导轨3)在前后方向(座椅前后方向)移动。即,在存储基体61遍及前后方向的全长形成有一对引导槽61a,该对引导槽61a从存储基体61的宽度方向两端面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凹陷。通过将存储引导25的两引导爪26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卡入上述两引导槽61a,从而存储基体61被两引导爪26引导,并且沿着存储引导25在前后方向移动。
[0074]另外,在存储基体61,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四边形的引导孔61b,并且形成有圆形的插通孔61c,该插通孔61c具有与上述下侧卡止孔12a内径相同的内径且贯通引导孔61b的底壁。而且,在存储基体61的引导孔61b收容有第一施力部件65,并且以插通于该第一施力部件65的方式安装存储销62。该存储销62具有与引导孔61b的外形匹配而大致成形为四棱柱状的主体部62a,并且能够通过引导孔61b引导该主体部62a沿上下方向移动。此时,通过将主体部62a载置于第一施力部件65,从而始终向朝上方移动一侧对存储销62施力。
[0075]存储销62具有:大致四棱柱状的头部62b,其沿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缩小为比主体部62a小且在存储销62的上侧突出;以及大致圆柱状的卡止部62c,其与插通孔61c同心地从主体部62a贯通第一施力部件65,且向下侧突出。卡止部62c的外径设定为与插通孔61c (下侧卡止孔12a)的内径相同。
[0076]此外,在主体部62a形成有大致U字槽状的被卡止槽62d,其遍及主体部62a的宽度方向全长从后端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向车辆前方凹陷。另外,在主体部62a的上表面与头部62b的边界位置,形成大致方形环状的台阶部62e。
[0077]并且,在存储基体6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通后端面以及引导孔61b间的圆形收容孔61d。该收容孔61d的内径设定为比引导孔61b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小。而且,在该收容孔61d收容有第二施力部件66。
[0078]另外,在存储基体61,且在收容孔61d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通的片引导孔61e。该片引导孔61e呈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片引导孔61e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比引导孔61b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宽,因此,通过片引导孔61e将引导孔61b以及收容孔61d各自的内壁面在宽度方向两外侧以槽状切缺部。而且,在该片引导孔61e,以能够从其车辆前方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插入?引导卡止板63。即,卡止板63成形为具有与片引导孔61e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相同宽度的大致方形板状,并且从车辆前方嵌插于片引导孔61e。此时,如图9 (a)、图9 (b)所示,能够通过卡止板63的后端部进入收容孔61d且压接于第二施力部件66,从而始终对卡止板63向车辆前方施力。
[0079]在卡止板63的中央部,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通孔63a。该通孔63a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与引导孔61b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主体部62a的宽度)相同,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比引导孔61b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主体部62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宽。
[0080]如图9 (a)所示,对于在引导孔61b被第一施力部件65向上方施力的存储销62而言,比被卡止槽62d靠下方的主体部62a基本上贯通通孔63a。因此,通过通孔63a的座椅后侧边缘部63c与主体 部62a抵接,从而卡止被第二施力部件66施力的卡止板63向车辆前方移动。此时,允许存储销62在引导孔61b (以及通孔63a)内沿上下方向移动。
[0081]另一方面,如图9 (b)所不,若存储销62在引导孔61b内克服第一施力部件65的作用力向下方移动,并且被卡止槽62d到达卡止板6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则向车辆前方移动的通孔63a的座椅后侧边缘部63c通过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嵌入被卡止槽62d。此时,限制存储销62在引导孔61b (以及通孔63a)内沿上下方向移动。
[0082]此外,在卡止板63的前端部形成有从下方大致以弓形折向后方的被按压部63b。
[0083]并且,在存储基体61,且在片引导孔61e的上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通前端面以及引导孔61b间的大致四边形的前侧锁定孔61f,并且在收容孔61d的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通后端面以及引导孔61b间的大致四边形的后侧锁定孔61g。而且,防脱片64通过上述前侧锁定孔61f以及后侧锁定孔61g固定于存储基体61。即,防脱片64由板材构成,并且沿着存储基体61的上表面扩展,且从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出前侧锁定爪64a以及后侧锁定爪64b。防脱片64在与存储基体61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其前侧锁定爪64a以及后侧锁定爪64b分别嵌入前侧锁定孔61f以及后侧锁定孔61g,从而固定于存储基体61。
[0084]在防脱板64的中央部,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头部插入孔64c。该头部插入孔64c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以及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与头部62b的宽度以及前后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而且,如图9 (a)所示,被第一施力部件65向上方施力的存储销62的头部62b嵌插于头部插入孔64c。因此,通过台阶部62e与头部插入孔64c的周边部抵接,从而卡止被第一施力部件65施力的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即,防脱片64限制存储销62的最上方位置,从而防止该存储销62从上方脱落。此外,通过防脱板64压接于向车辆前方对卡止板63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66的后端,从而一并防止该第二施力部件66从车辆后方脱落。
[0085]这里,如图9 (a)所示,在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从而台阶部62e与头部插入孔64c的周边部抵接的状态(在通过台阶部62e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下,头部62b从防脱片64向上方突出较大。此时,卡止部62c前端从插通孔61c突出的长度设定为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存储件60能够沿着存储引导25 (底壁部12)的长边方向移动。[0086]另一方面,如图9 (b)所示,在卡止板63的通孔63a的座椅后侧缘部63c嵌入向下方移动了的存储销62的被卡止槽62d从而卡止存储销62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卡止部62c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较大。因此,若此时上述下侧卡止孔12a(插通孔27)在卡止部62c的下侧开口,则卡止部62c的前端贯通插通孔27以及下侧卡止孔12a。此时,存储件60固定于下导轨3 (底壁部12)而不能够沿其长边方向移动。
[0087]如图4 Ca)所示,在上导轨4,且在锁止杆30的车辆后方,固定.支承有由板材构成的限位部件70。S卩,限位部件70具有:支承壁部71,其比存储基体61靠上方,且在比从该存储基体61相对突出较大的存储销62 (头部62b)靠下方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按压片72,其比该支承壁部71扩宽且从支承壁部7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以及大致L字状的安装片73,其从支承壁部71的后端进一步向车辆后方上侧延伸。限位部件70通过紧固件78紧固于上导轨4,其中,上述紧固件78将安装片73与盖壁部15 —起沿上下方向贯通。
[0088]另外,如图10所示,限位部件70具有一对被支承凸缘74,该对被支承凸缘74从按压片72的宽度方向两端向车辆前方延伸。在这对被支承凸缘74分别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连通的圆形的轴插通孔74a。如图11所示,这两个被支承凸缘74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设定为与上导轨4的两个第二纵壁部14间的宽度方向的距离相同。而且,在两个第二纵壁部14分别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连通的相互同心的圆形的轴安装孔14d、14e。一方的轴安装孔14d的内径比另一方的轴安装孔14e的内径小。而且,在两个第二纵壁部14,支承有两端部插入轴安装孔14d、14e的圆柱状的固定销79。不言而喻,该固定销79的中心线沿宽度方向延伸。
[0089]此外,对于固定销79而言,插入轴安装孔14d的一方的端部紧固于该第二纵壁部14,插入轴安装孔14e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于该第二纵壁部14连结为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这是用于在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伴随着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间夹设上述滚珠20a等从而产生变形时,通过固定销79向宽度方向的移动来吸收该变形。另外,轴安装孔14d、14e(固定销79)沿上下方向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 (上下一对滚珠20a的滑动部)的中央部。这是用于在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以上述方式产生变形时将轴安装孔14d、14e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
[0090]根据以上说明,通过紧固件78以及固定销79在前后两个位置将限位部件70坚固地固定、支承于上导轨4。
[0091]如图10所示,限位部件70具有一对挡片75,该对挡片75从支承壁部71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沿按压片72向下方延伸。如图4 (a)所示,这对挡片75的车辆后方对置于比卡止板63靠上方的存储基体61。另一方面,按压片72的车辆后方对置于卡止板63。即,限位部件70在与上导轨4 一起向车辆后方移动时,能够通过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抵接,并且能够通过按压片72与卡止板63 (被按压部63b)抵接。特别是在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抵接的状态下,按压片72克服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使卡止板63向车辆后方移动,由此,被第一施力部件65向上方施力的存储销62的头部62b从防脱片64向上方突出较大。
[0092]此外,如图10所示,在支承壁部71的中央部形成有大致十字状的上侧卡止孔71a,其沿上下方向连通。该上侧卡止孔71a的宽度方向的开口宽度以及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设定为与存储销62的头部62b的宽度以及前后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而且,在限位部件70通过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抵接的状态下,被第一施力部件65向上方施力的存储销62的头部62b能够嵌插于上侧卡止孔71a。
[0093]因此,存储销62 (存储件60)能够沿着下导轨3 (存储引导25)在前后方向移动,另一方面无法相对于固定有限位部件70的上导轨4在前后方向移动。即,存储销62在处于从存储基体61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时,与上导轨4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3的卡合。而且,在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在前后方向移动时,存储销62 (存储件60)也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或者,在通过锁止杆30限制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在前后方向的移动时,也限制存储销62 (存储件60)在前后方向的移动。以此时多个下侧卡止孔12a (插通孔27)中的任意一个在存储销62的卡止部62c的下侧开口的方式进行设定。
[0094]此外,如已经叙述那样,在存储销62的卡止部62c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较大且其前端贯通插通孔61c、27以及下侧卡止孔12a时,存储销60固定于下导轨3 (底壁部12)从而无法沿其长边方向移动。此时,将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存储销62的头部62b设定为,位于比支承壁部71靠下方。由此,例如通过使存储销62的头部62b从上侧卡止孔71a脱开,从而允许保持留下存储件60的状态,上导轨4向车辆前方移动。即,在存储销62处于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状态时与下导轨3卡合并且解除与上导轨4的卡合。
[0095]如图10所示,限位部件70具有一对安装凸缘76,该对安装凸缘76从支承壁部71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上方延伸。而且,在限位部件70,且在两安装凸缘76的宽度方向内侧,通过轴线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销7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有存储连杆80。SP,存储连杆80由板材构成,并且具有:大致三角形的顶板部81,其越朝向车辆前方变得越细;以及一对纵壁部82,它们从该顶板部81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下方延伸。而且,存储连杆80的被两安装凸缘76夹持的两个纵壁部82后端部与两安装凸缘76 —起通过沿宽度方向贯通的安装销77连结为能够转动。
[0096]如图4 Ca)所示,存储连杆80沿着限位部件70的支承壁部71在支承壁部71的上方向车辆前方延伸,并且存储连杆80的前端部到达至锁止杆30 (顶板部34)的后端部上方。而且,各纵壁部82的前端部形成对置于锁止杆30 (顶板部34)且弯向下方的大致圆弧状的按压部82a。因此,如从图4 (a)向图5 Ca)的变化所示,若存储连杆80以安装销77为中心绕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以下,也称为“解除方向”)转动,则被两按压部82a按压的锁止杆30能够克服锁止弹簧50的作用力绕支承轴22向锁止片39下降一侧、即向各卡止孔39b从对应的卡止爪13b脱开一侧转动。
[0097]另外,在顶板部8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固定有大致舌片状的按压突起部83,该按压突起部83对置于上侧卡止孔71a且向下方突出。因此,如从图4 (a)向图5 (a)的变化所示,若存储连杆80以安装销77为中心绕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则将按压突起部83插入上侧卡止孔71a。此时,若存储销62的头部62b嵌入上侧卡止孔71a,则存储销62被按压突起部83按压而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并且以上述方式通过卡止板63卡止上下方向的移动。此外,在通过卡止板63卡止被按压突起部83按压的存储销62沿上下方向的移动时存储连杆80的转动位置设定为,被两按压部82a按压的锁止杆30到达至锁止板39的各卡止孔39b从对应的卡止爪13b脱开的转动位置。
[0098]此外,绕安装销77卷绕有例如由扭簧构成的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该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的一端卡止于限位部件70 (支承璧部71),另一端卡止于存储连杆80 (顶板部81),从而对该存储连杆80向图示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施力。存储连杆80能够通过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释放锁止杆30以及存储件60 (存储销62)的初始转
动位置。
[0099]在上导轨4的盖壁部15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插入孔15A,该插入孔15A对置于存储连杆80的前端部且沿上下方向连通。而且,在存储连杆80等附近的上导轨4的上部,经由适当的托架,以能够绕轴线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91转动的方式连结有作为杆部件的第一双臂柄连杆90。该第一双臂柄连杆90由板材构成,并且具有:大致L字状的按压片90a,其向以支承轴91为中心的下侧斜前方的径向延伸突出;以及大致I字状的安装片90b,其向以支承轴91为中心的下方的径向延伸突出。
[0100]而且,按压片90a的向下侧斜后方弯曲的前端部在以支承轴91为中心的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对置于插入孔15A (以及存储连杆80的前端部),通过该插入孔15A释放该旋转方向的转动轨迹。因此,如从图4 (a)向图5 (a)的变化所示,若第一双臂柄连杆90以支承轴91为中心绕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则被通过插入孔15A的按压片90a的前端部按压的存储连杆80克服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的作用力,绕安装销77向上述解除方向转动。
[0101]此外,绕支承轴91卷绕有例如由扭簧构成的第一杆施力部件92。该第一杆施力部件92的一端卡止于第一双臂柄连杆90,另一端卡止于支承轴91,从而对该第一双臂柄连杆90向绕图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施力。第一双臂柄连杆90能够通过由第一杆施力部件92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释放存储连杆80的初始转动位置。
[0102]另外,在第一双臂柄连杆90的安装片90b卡止有解除电缆93的一方的终端93a。该解除电缆93从安装片90b向车辆后方延伸,其另一方的终端与椅背8连结。在椅背8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以下,也称为“前倒”)时,通过向车辆后方拉动安装片90b,从而解除电缆93克服第一杆施力部件92的作用力,使第一双臂柄连杆90绕支承轴91向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此时,按照上述所述那样,被按压片90a的前端部按压的存储连杆80克服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的作用力,绕安装销77向上述解除方向转动。
[0103]此处说明的是如图4 (a)、图4 (b)所示,未使椅背8前倒且第一双臂柄连杆90通过由第一杆施力部件92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释放存储连杆80的初始转动位置的情况。而且,说明的是存储连杆80通过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85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释放锁止杆30以及存储件60 (存储销62)的初始转动位置的情况。另外,说明的是存储销62通过第一施力部件65的作用力从存储基体61突出而与限位部件70 (上导轨4)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3的卡合的情况。此时,按照上述所述那样,在存储销62 (卡止部62c)的下侧,多个下侧卡止孔12a (插通孔27)中的任意一个开口。
[0104]在该状态下,若释放解除手柄6的操作力,则存储销62 (存储件60)与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通过锁止杆30以上述方式被卡止的上导轨4 一起,移动也被卡止。
[0105]另一方面,若操作解除手柄6,则存储销62 (存储件60)能够与上导轨4 一起移动,其中,上述上导轨4通过锁止杆30解除卡止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即,在经由解除手柄6的操作使上导轨4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存储件60也一体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0106]S卩,在椅背8处于落坐状态时,存储件60与上导轨4 一体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0107]接下来,在图4 (a)、图4 (b)所示的状态下,若将椅背8前倒,则如向图5 (a)、图
5(b)的变化所示那样,第一双臂柄连杆90以支承轴91为中心绕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并且被该第一双臂柄连杆90 (按压片90a的前端部)按压的存储连杆80向上述解除方向转动。
[0108]与此相伴,被存储连杆80的两按压部82a按压的锁止杆30解除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同时,被存储连杆80的按压突起部83按压的存储销62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从而与下导轨3卡合,并且解除与限位部件70 (上导轨4)的卡合。此时,如向图6 (a)、图6 (b)的变化所示,上导轨4能够保持将存储销62 (存储件60)留置于下导轨3的状态,向车辆前方移动。
[0109]此外,只要椅背8处于前倒状态下,锁止杆30就继续被存储连杆80的两按压部82a按压,因此维持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处于解除卡止状态。即,在椅背8处于前倒状态下,至通过公知的限位器机构规制上导轨4 (座椅5)向车辆前方的移动为止,允许上导轨4 (座椅5)沿该方向移动(所谓的walk-1n动作)。另外,若在上导轨4刚要向车辆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或者向车辆前方移动了的任意状态下,将椅背8抬起消除前倒,则从回归至初始转动位置的存储连杆80的两按压部82a释放锁止杆30,从而锁止杆30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
[0110]若将椅背8的前倒状态保持原样,然后使向车辆前方移动的上导轨4向车辆后方移动,则如向图7 (a)的变化所示那样,首先,限位部件70的按压片72与卡止板63 (被按压部63b)接触。在该阶段,限位部件70的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在前后方向被隔离。
[0111]然后,若上导轨4进一步向车辆后方移动,则如向图7 (b)的变化所示那样,通过限位部件70的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抵接,从而卡止上导轨4向车辆后方移动。S卩,在椅背8处于前倒状态时,向座椅后方移动的限位部件70的两挡片75 (上导轨4)能够与存储基体61抵接。S卩,上导轨4停止在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刚要向车辆前方移动的位置(被存储的位置)。同时,通过被限位部件70的按压片72按压的卡止板63向车辆后方移动,从而解除该卡止板63对存储销62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卡止,但是,取代于此,存储连杆80的按压突起部83进入至存储销62上,从而通过该按压突起部83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
[0112]然后,若抬起椅背8消除前倒,则如向图4 Ca)的变化所示那样,第一双臂柄连杆90以支承轴91为中心绕图示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从而回归至初始转动位置。另外,从第一双臂柄连杆90 (按压片90a的前端部)释放的存储连杆80也回归至初始转动位置。
[0113]与此相伴,从存储连杆80的两按压部82a释放的锁止杆30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同时,从存储连杆80的按压突起部83释放的存储销62从存储基体
61突出,从而与限位部件70 (上导轨4)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3的卡合。
[0114]根据以上说明,在上导轨4伴随着椅背3的前倒向车辆前方(座椅前方)移动以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经由椅背8的前倒的消除回归至移动前的状态。
[0115]接下来,针对成对的下导轨3等中的、与上述相反一侧的下导轨3等的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0116]如图12 (a)、图12 (b)所示,在该侧的下导轨3未配设有存储引导25、存储件60。同样地,在该侧的上导轨4未配设有限位部件70、存储连杆80。而且,在上导轨4的盖壁部15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插入孔15B,该插入孔15B对置于锁止杆30的后端部且沿上下方向连通。而且,在锁止杆30的后端部附近的上导轨4的上部,经由适当的托架,以能够绕轴线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96转动的方式连结有作为第二杆部件的第二双臂柄连杆95。该第二双臂柄连杆95由板材构成,并且具有:大致L字状的按压片95a,其向以支承轴96为中心的下侧斜前方的径向延伸突出;以及大致I字状的安装片95b,其向以支承轴96为中心的下方的径向延伸突出。
[0117]而且,按压片95a的向下侧斜后方弯曲的前端部在以支承轴96为中心的图示顺时针旋转方向,对置于插入孔15B (以及锁止杆30的后端部),并且通过该插入孔15B释放该旋转方向的转动轨迹。因此,如从图12 (a)向图12 (b)的变化所示那样,若第二双臂柄连杆95以支承轴96为中心绕图示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则被通过插入孔15B的按压片95a的前端部按压的锁止杆30解除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
[0118]此外,绕支承轴96卷绕有例如由扭簧构成的第二杆施力部件97。该第二杆施力部件97的一端卡止于第二双臂柄连杆95,另一端卡止于支承轴96,从而对该第二双臂柄连杆95向绕图示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施力。第二双臂柄连杆95能够通过由第二杆施力部件97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释放锁止杆30的初始转动位置。
[0119]另外,在第二双臂柄连杆95的安装片95b卡止有解除电缆98的一方的终端98a。该解除电缆98从安装片95b向车辆后方延伸,其另一方的终端与椅背8连结。解除电缆98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向车辆后方拉动安装片95b,从而克服第二杆施力部件97的作用力,使第二双臂柄连杆95绕支承轴96向图示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此时,按照以上所述,被按压片95a的前端部按压的锁止杆30解除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
[0120]将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解除锁止杆30对上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时机设定为,与解除上述一侧的锁止杆30对上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时机同步。
[0121]若在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上导轨4刚要向车辆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或者向车辆前方移动了的任意状态下,抬起椅背8消除前倒,则从回归至初始转动位置的第二双臂柄连杆95释放锁止杆30,从而锁止杆30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此时的锁止杆30对上述相对移动的卡止时机也设定为,与上述一侧的锁止杆30对上述相对移动的卡止时机同步。
[0122]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123]卡止板63通过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向座椅前方移动,从而卡止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因此,即便伴随着在椅背8前倒之后上导轨4向座椅前方的移动,存储销62从存储连杆80 (按压突起部83)朝向下方的按压力释放,该存储销62也维持在从存储基体61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即维持在与下导轨3卡合的卡合状态。
[0124]然后,若已经向座椅前方移动了的上导轨4向座椅后方移动,则伴随着向上述存储了的相对位置回归,能够通过与下导轨3卡合的存储销62,卡止使限位部件70 (两挡片75)与存储基体61抵接的上导轨4向座椅后方的移动。另外,此时,卡止板63通过限位部件70 (按压片72)朝向座椅后方的按压力,克服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向座椅后方移动。由此,解除卡止板63对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的卡止。
[0125]因此,若在该状态下消除椅背8的前倒,则从存储连杆80 (按压突起部83)朝向下方的按压力释放的存储销62被第一施力部件65施力,从而从存储基体61突出。而且,与上导轨4卡合的存储销62能够与存储基体61等一起,与上导轨4 一体地移动。
[0126]如上所述,在存储上述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存储件60能够通过其自身维持存储销62与下导轨3的卡合状态。
[0127]如以上详细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0128](I)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存储上述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存储件60能够通过其自身维持存储销62与下导轨3的卡合状态,所以能够将作为装置整体的构造进一步简单化.紧凑化。
[0129](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台阶部62e与防脱片64的抵接,限制通过第一施力部件65的作用力从存储基体61突出的存储销62的最上方位置,所以能够抑制该存储销62从存储基体61脱落。
[0130](3)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通过第二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使通孔63a的座椅后侧边缘部63c嵌入存储销62的被卡止槽62d的极其简易的构造,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或者,能够利用通过朝向座椅后方的按压力使嵌入存储销62的被卡止槽62d的通孔63a的座椅后侧边缘部63c脱开的极其简易的构造,解除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
[0131](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伴随着存储销62相对于存储基体61沿上下方向的进退从而使存储销62选择性地嵌插于上侧卡止孔71a以及下侧卡止孔12a的极其简易的构造,使存储销62选择性地与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卡合。
[0132](5)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杆30、存储件60、存储连杆80以及限位部件70收纳于由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形成的空间S内来配置。而且,能够通过第一双臂柄连杆90,经由存储连杆80,向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锁止杆30,并且向与下导轨3卡合等的下方按压存储件60。因此,基本上仅第一双臂柄连杆90以及第一杆施力部件92配置于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的外部(上导轨4的上部),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导轨外部所需的配置空间。
[0133](6)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连杆80伴随着向上述解除方向的转动,在上导轨4的长边方向的支承轴22 (锁止杆30的轴线)与安装销77 (存储连杆80的轴线)之间的位置,将锁止杆30向下方按压,从而使锁止杆30向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转动。在该情况下,存储连杆80以及锁止杆30隔着它们的卡合位置(存储连杆80按压锁止杆30的按压位置)在上导轨4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配设为能够转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该上导轨4的长边方向的空间。
[0134]特别是通过使锁止杆30以及存储连杆80相互的轴线为平行的单纯的转动,从而能够在被配置空间制约的上导轨4内比较容易地实现仅仅通过第一双臂柄连杆90的连动,并且它们的作动的同步也容易实现。
[0135](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限位部件70支承于上导轨4的固定销79的一方的端部固定于该侧的第二纵壁部14,另一方的端部以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插通于该侧的第二纵壁部14。因此,即便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之间夹设滚珠20a从而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产生变形,也能够通过固定销79向宽度方向的移动来吸收该变形,从而抑制限位部件70的变形。而且,能够降低经由安装销77与存储连杆80连结的存储连杆80的转动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
[0136](8)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销79沿上下方向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间的中央部。因此,即便在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亦即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之间分别夹设滚珠20a从而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产生变形,固定销79也难以受到由该变形造成的影响。由此,能够更加抑制限位部件70的变形。
[0137](9)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将限位部件70兼作为以支承等方式安装存储连杆80的安装托架,从而减少部件件数。
[0138](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一对中的一侧配设存储件60等即可,所以与例如在两侧配设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其中,上述存储件60等与上导轨4回归至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前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位置(被存储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且,在第一双臂柄连杆90成为非配置侧的另一侧,若第二双臂柄连杆95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克服第二杆施力部件97的作用力,从其初始转动位置转动,则将锁止杆30向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由此,锁止杆30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即,能够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使两侧的锁止杆30连动,从而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
[0139](11)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将利用固定销79往上导轨4固定限位部件70的固定位置配置于在向上述被存储的相对位置回归时限位部件70 (两挡片75)与存储件60(存储基体61)抵接的抵接位置附近,从而适当地确保它们抵接时的强度。
[0140](1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锁止杆30 (柄部31)支承于上导轨4的支承轴22的一方的端部固定于该侧的第二纵壁部14,另一方的端部以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插通于该侧的第二纵壁部14。因此,即便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间夹设滚珠20a从而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产生变形,也能够通过支承轴22向宽度方向移动来吸收该变形,从而抑制锁止杆30的变形,进而能够降低锁止杆30的转动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
[0141](1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轴22沿上下方向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与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间的中央部。因此,即便在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亦即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之间分别夹设滚珠20a从而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产生变形,支持轴22也难以受到由该变形造成的影响。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锁止杆30的变形。
[0142](1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一并将向车辆后方按压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移动的卡止板63的功能施加于限位部件70 (按压片72),从而减少部件件数。
[0143](15)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导轨4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刚要向车辆前方移动的状态下或者向车辆前方移动了的任意状态(被存储的相对位置与最前方位置间的任意配置状态)下抬起椅背8消除前倒的情况。此时,能够通过从回归至初始转动位置的存储连杆80释放锁止杆30,从而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即,即便没有向上述被存储的相对位置回归,也能够卡止上导轨4相对于下导轨3的相对移动。即,即便没有向上述被存储的相对位置回归,例如若为了使乘客落座于座椅5,从而消除椅背8的前倒,自然也能够使座椅5无法沿前后方向移动。
[0144](16)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设置引导存储件6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存储引导25,从而存储件60无论处于停止中?移动中,都能够抑制存储件60向宽度方向发生位置偏移。
[0145]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
[014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对存储销62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的构造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如专利文献I那样取消存储连杆80,并且独立地分别设置锁止解除用杆以及存储作动用杆,其中,上述锁止解除用杆向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锁止杆30 ;上述存储作动用杆对存储销62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
[014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锁止杆30的构造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如下锁止杆,该锁止杆通过伴随着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转动,与下导轨3卡合分离,从而选择性地卡止该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移动。
[014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防脱板64,在存储基体61形成能够与存储销62的台阶部62e抵接的台阶部,从而限制从存储基体61突出的存储销62的最上方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只要相对于存储基体61在上方组装存储销62即可。
[014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要被第一施力部件65向上方施力的存储销62不会从存储基体61脱开,也可以省略防脱板64。
[015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卡止板63的后侧部切出适当的卡止爪,使该卡止爪嵌入存储销62的被卡止槽62d,从而卡止存储销62向上方的移动。在该情况下,卡止板63自身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嵌入被卡止槽62d的卡止爪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也可以偏离。
[015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消存储引导25。
[01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存储连杆80连结为能够绕直接支承于上导轨4的安装销(77)转动。在该情况下,安装销也可以构成为,插入一侧的第二纵壁部14 (轴安装孔)的一方的端部紧固于该第二纵壁部14,插入另一侧的第二纵壁部14 (轴安装孔)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于该第二纵壁部14连结为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由此,在伴随着在下导轨3与上导轨4间夹设上述滚珠20a等从而上导轨4的断面形状产生变形时,能够通过安装销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吸收该变形。另外,也可以将安装销(轴安装孔)沿上下方向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 (上下一对滚珠20a的滑动部)的中央部。
[0153]此外,此时的安装销也可以相对于限位部件70独立。但是,若安装销也与限位部件70连结,则该限位部件70也能够通过该安装销支承于上导轨4,并且能够提高限位部件70的支承强度。
[015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上侧卡止孔(71a)形成于上导轨4,从而直接与从存储基体61突出的存储销62 (头部62b)卡合。即,与存储销62的卡合等有关的上侧卡止孔也可以相对于限位部件70独立。
[01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存储件60配设于两下导轨3,并且将限位部件70以及存储连杆80配设于两个上导轨4。即,也可以将与椅背8前倒后的回归动作有关的机构(存储机构)配设于两侧的下导轨3等。
[015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双臂柄连杆90 (支承轴91)的轴线也可以不沿着宽度方向。同样地,第二双臂柄连杆95 (支承轴96)的轴线也可以不沿着宽度方向。
[015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第一以及第二双臂柄连杆90、95连结的解除电缆93、98也可以是在与椅背8连结的连结部位与一根相连的分支电缆。
[015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与第一以及第二双臂柄连杆90、95的一方连结的该解除电缆93、98,而通过扭杆连结第一以及第二双臂柄连杆90、95。
[015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储连杆80的上述解除方向也可以是与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锁止杆30的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方向。
[016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固定销79的两端部一起固定于两个第二纵壁部14。
[01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销79也可以沿上下方向不配置于第二下侧滚珠引导19以及第二上侧滚珠引导16a间的中央部。
[016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一张板材将柄部以及锁止片形成为一体的锁止杆。[01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长孔35,在锁止杆30 (柄部31)形成圆孔,并且将支承轴22嵌插于该圆孔从而将锁止杆30与上导轨4连结为能够转动。
[016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导轨3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将多张板材结合的构造。
[016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导轨4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将多张板材结合的构造。
[016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导轨3或者上导轨4的剖面形状是一个例子。
[016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导轨4 (座椅5)伴随着椅背8的前倒向车辆前方的移动可以利用适当的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乘客等手动来进行。
[016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导轨3以及上导轨4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可以构成为相对于座椅5分别各配设一根,也可以构成为分别各配设三根以上。
[016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下导轨与上导轨的相对移动方向例如也可以是车辆宽度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车辆地板; 上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座椅并且能够沿座椅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下导轨移动地与所述下导轨连结,所述座椅具有:形成座椅座面的椅垫、和倾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椅垫的后端部的椅背;以及 存储部件,在所述椅背处于落坐状态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从而能够与所述上导轨一体移动,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在该状态下在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后方相对于所述下导轨移动时,该存储部件与所述上导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上导轨向座椅后方移动,并且 所述存储部件具备: 存储基体,其被设置为沿着所述下导轨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基体与向座椅后方移动的所述上导轨抵接; 存储销,其构成为沿上下方向进退自如地相对于所述存储基体安装,并且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时,该存储销被施加朝向下方的按压力,在该存储销处于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时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在该存储销处于从所述 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 第一施力部件,其向使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一侧对所述存储销施力; 卡止板,其以能够沿座椅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存储基体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存储基体,在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且处于向座椅前方移动的状态时,该卡止板将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并且通过与向座椅后方移动的所述上导轨抵接,从而从所述座椅前方的位置向座椅后方移动并且解除对所述存储销向所述上方移动的卡止;以及 第二施力部件,其向使所述卡止板向座椅前方移动的一侧对所述卡止板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储销形成有被卡止槽, 在所述卡止板形成有供所述存储销沿上下方向松动插嵌的通孔, 在所述卡止板处于借助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座椅前方移动的状态时,通过将所述通孔的座椅后侧边缘部嵌入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所述存储销的所述被卡止槽,从而将所述存储销向上方的移动卡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台阶部,其形成于所述存储销;和 防脱板,其固定于所述存储基体,且与所述台阶部抵接并且借助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来限制所述存储销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最上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销在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下,通过嵌插于形成于所述上导轨的上侧卡止孔而与所述上导轨卡合,所述存储销在从所述存储基体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通过嵌插于形成于所述下导轨的下侧卡止孔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导轨具有:一对第一纵壁部,它们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底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一凸缘,它们从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上端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进一步向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侧折返, 所述上导轨具有:一对第二纵壁部,它们在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盖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上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二凸缘,它们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下端向相互分离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以被所述第一纵壁部和所述第一凸缘包围的方式进一步折返, 所述存储部件载置于所述底壁部, 所述上导轨构成为:在所述椅背从落坐状态前倾的状态下且在相对于所述下导轨向座椅后方移动时,在固定于所述上导轨内部的限位部件处与所述存储部件抵接, 所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 锁止部件,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能够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通过伴随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分离,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下导 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移动进行卡止; 存储连杆,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利用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锁止部件以及所述存储部件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解除方向转动,从而向解除所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部件;以及 杆部件,其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的上部连结,利用由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存储连杆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在所述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时,通过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从而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
【文档编号】B60N2/08GK203739688SQ20142009183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山田幸史, 后藤直希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