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力可调节可转换的三桥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322阅读:1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力可调节可转换的三桥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制动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动力可调节可转换的三桥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桥挂车、半挂车车辆中使用的紧急继动阀,包括进气口、供气口、控制口和若干个出气口,出气口通往气刹装置。现有技术中,制动力不可调节,制动器的所需的制动力或大或小不合适。并且配前后桥挂车所使用的出气口的结构都是相同的,这样就存在如下缺陷:制动时,常常会使得个别轮胎刹车作用力过大,造成车辆轮胎抱死,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使得车辆的使用成本、维修费用加大。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动力可调节可转换的三桥阀,解决了制动力不可调节,个别轮胎刹车作用力过大,造成车辆个别轮胎抱死,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动力可调节可转换的三桥阀,包括上阀体、中阀体、下阀体、活塞、紧急活塞、阀门和排气门,所述活塞安装在中阀体的上部内,所述上阀体安装在中阀体的上部,所述紧急活塞安装在活塞下部,所述阀门安装在紧急活塞下部内,所述排气门安装在紧急活塞下部外,所述下阀体安装在中阀体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阀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3个与中阀体内腔相通的转换口,用于调节制动速度,所述转换口的旁边设有用于调节防跳防脱接口处气体压力大小的防跳防拖调节装置,所述防跳防拖接口设置在与防跳防拖调节装置相邻的第二侧面上,并且与防跳防拖调节装置相通,所述活塞F侧上设有2个环状凸起,所述中阀体的上腔设有与活塞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之间凹槽相配的上腔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跳防拖调节装置包括与中阀体下腔相通的调节孔,设在调节孔底部的胶垫,设置在胶垫上的弹簧,设置在弹簧上且通过螺纹安装在调节孔上的防跳防拖调节旋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防跳防拖接口与调节孔相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防跳防托接口还设有通往中阀体下腔的的排气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排气孔处安装有胶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胶垫通过安装片安装在排气口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口与中阀体的下腔相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第二转换口与A腔相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第三转换口与B腔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三个转换口以及它们不同的接通方式,改变了活塞向下移动时受到的向上作用力的大小,从而实现了对制动力大小的调节,适用不同的制动环境;设置单独的防跳防托接口以及防跳防托调节装置,通过调节防跳防拖调节旋钮改变弹簧的预紧力控制胶垫处进入气体的气压从而实现对防跳防拖接口气压的调节,避免个别轮胎刹车作用力过大,造成车辆轮胎抱死,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使得车辆的使用成本、维修费用加大,甚至会造成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跳防拖调节装置和防跳防拖接口部分剖面图。

其中:1、上阀体;11、控制口;2、活塞;21、第一环状凸起;22、第二环状凸起;3、中阀体;31、A腔;32、B腔;33、下腔;34、防跳防托调节装置;341、胶垫;342、防跳防拖调节旋钮;343、调节孔;344、弹簧;35、防跳防拖接口;351、排气口;352、胶垫;353、安装片;36、上腔;361、上腔凸起;37、转换口;371、第一转换口;372、第二转换口;373第三转换口;38、第一侧面;39、第二侧面;4、下阀体;41、储气罐接口1;42、储气罐接口2;43、主车储气罐接口;44、储气罐接口3;45、出气口;5、紧急活塞;6、阀门;7、排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阀体1、控制口11、活塞2、第一环状凸起21、第二环状凸起22、中阀体3、A腔31、B腔32、下腔33、防跳防托调节装置34、胶垫341、防跳防拖调节旋钮342、调节孔343、弹簧344、防跳防拖接口35、排气口351、胶垫352、安装片353、上腔36、上腔凸起361、转换口37、第一转换口371、第二转换口372、第三转换口373、第一侧面38、第二侧面39、下阀体4、第一储气罐接口41、第二储气罐接口42、主车储气罐接口43、第三储气罐接口44、出气口45、紧急活塞5、阀门6、排气门7。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2的F侧上设有2个同心的环状凸起,中阀体3的上腔36设有与活塞2的F侧上的第一环状凸起21和第二环状凸起22之间凹槽相配的上腔凸起361,活塞2安装在中阀体3的上部内,上阀体1安装在中阀体3的上部,紧急活塞5安装在活塞2下部,阀门6安装在紧急活塞5下部内,排气门7安装在紧急活塞5下部外,下阀体4安装在中阀体3下。中阀体3的第一侧面38上设有三个与中阀体3内腔相通的转换口37,分别为第一转换口371与中阀体3的下腔33相通;第二转换口372与A腔31相通,出口设在上腔36凹槽的底部;第三转换口373与B腔32相通,出口设在上腔凸起361的平面上,通过三个转换口不同的连接方式,改变活塞2的F侧气压的作用面积来改变活塞2向下移动时F侧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制动力的调节。转换口37的旁边还设有防跳防拖调节装置34,防跳防拖调节装置34包括与中阀体下腔33相通的调节孔343,设在调节孔343底部的胶垫341,设置在胶垫341上的弹簧344,设置在弹簧344上且通过螺纹安装在调节孔343上的防跳防拖调节旋钮342。在与防跳防拖调节装置34相邻的第二侧面39设有防跳防拖接口35。防跳防托接口35与调节孔343相通,底部还设有与中阀体下腔33相通的排气口351,排气口351处通过安装片353装有胶垫352,胶垫352起到使气体单向通过的作用,即排气口351只能向下腔33排气。通过调节防跳防拖调节旋钮342改变弹簧344的预紧力控制胶垫341处进入气体的气压来改变对防跳防拖接口35处的气压,从而实现对与防跳防拖接口35连接的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调节,避免个别轮胎刹车作用力过大,造成车辆轮胎抱死、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使得车辆的使用成本、维修费用加大,甚至会造成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在第二侧面39上还可以设有多个相通的防跳防拖接口。

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防跳防拖接口35连接平时刹车时容易抱死的轮胎的制动器,出气口45接其他轮胎的制动器,储气罐接口接相应的储气罐,通过调节防跳防拖调节旋钮342,调节防跳防拖接口35处的气压,使平时制动时容易抱死的轮胎的制动器受到合适的作用力,避免作用力过大使轮胎抱死。刹车时控制口进11入气体活塞2向下运动,活塞2下部与阀门6上部接触,储气罐进气口的气体进入中阀体3的内腔经下阀体4的出气口进入刹车装置。当第一转换口371和第二转换口372接通、第三转换口373开放时,腔内气体作用在活塞2的C处并通过第一转换口371经第二转换口372进入A腔作用在活塞2的E处;当第一转换口371和第三转换口接通373、第二转换口372开放时,腔内气体作用在活塞2的C处和活塞2的D处;当第一转换口371封堵、第二转换口372和第三转换口373开放时,腔内气体只作用在活塞的C处。从图中可以知活塞的E处圆环的面积大于活塞的D处圆环的面积,所以转换口37的三种接通方式气体的作用面积依次减小,气体对活塞2向上的作用力依次减小,制动力依次减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