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470发布日期:2019-09-13 22:3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给人们通行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但随着汽车技术越来越先进,顾客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不只是性能、动力要求,对于汽车内外饰零件的匹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整车厂如何控制各个零件的匹配质量及稳定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因为,设计一种汽车车门窗框外饰板精确定位结构实有必要。

车门窗框外饰板通常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1、导轨功能:将车门升降玻璃导轨集成在窗框饰上,节省物料成本及零件公差累积。

2、装饰功能:形成整车统一的外观造型,增强了整车的整体感和美感。

通常的汽车车门窗框饰板定位结构简单,一般仅通过螺钉固定并结合工人手工调整来实现定位,对于操作员工的熟练度及控制度要求过高,安装时工人操作不够方便,人工对准方式在人机方面不够好。不能做到很高的尺寸匹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车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结构,包括:中柱外饰板、设置在所述中柱外饰板上的注塑框架结构、车门窗框钣金、以及第一紧固螺钉,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在预设区域向远离所述中柱外饰板的方向弯曲,所述车门窗框钣金与所述中柱外饰板之间在所述预设区域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注塑框架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结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窗框钣金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定位配合的定位螺栓结构,所述第一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所述定位螺栓结构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结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框架结构包括具有注塑框架通孔的注塑框架前板,所述注塑框架前板两端向所述中柱外饰板延伸形成两注塑框架侧板,且所述注塑框架前板与所述中柱外饰板之间留出一定空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框架前板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通孔同轴的第一螺母结构,所述第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母结构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中柱外饰板的上边缘区域。

再进一步的,所述中柱外饰板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中柱外饰板朝向所述车门窗框钣金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键,所述车门窗框钣金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键净孔配合的定位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键为十字键或工字键,所述定位孔为方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键设置在所述中柱外饰板的下部区域,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车门窗框钣金的下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中柱外饰板的玻璃导轨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第二紧固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注塑框架结构便于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并插入注塑框架结构固定,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车门窗框钣金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车门窗框钣金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图1的D-D截面图;

图8为图1的E-E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注塑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剖面图;

图11为图9的侧面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后视图;

图13为图12的C-C截面图;

图14为图12中车门窗框钣金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中柱外饰板1、设置在所述中柱外饰板1上的注塑框架结构2、车门窗框钣金4、以及第一紧固螺钉12,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在预设区域向远离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方向弯曲,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与所述中柱外饰板1之间在所述预设区域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紧固螺钉12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固定。

具体来说,车门窗框钣金4在特定的预设区域会向远离中柱外饰板1的方向弯曲,使得车门窗框钣金4在该预设区域与中柱外饰板1之间形成具有一定距离的空间。因此,当直接从车门窗框钣金4插入紧固螺钉时,由于该空间具有一定距离,因此安装时,紧固螺钉会在该空间中摆动,影响对准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空间中增加注塑框架结构2,减少与车门窗框钣金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紧固螺钉12穿过车门窗框钣金4后能插入注塑框架结构2固定,提高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注塑框架结构便于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并插入注塑框架结构固定,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定位配合的定位螺栓结构5,所述第一紧固螺钉12依次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所述定位螺栓结构5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固定。

本实施例增加定位螺栓结构5,限制第一紧固螺钉12穿过车门窗框钣金4后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包括具有注塑框架通孔22的注塑框架前板21,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两端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延伸形成两注塑框架侧板23,且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与所述中柱外饰板1之间留出一定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通孔22同轴的第一螺母结构3,所述第一紧固螺钉12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通孔22后与所述第一螺母结构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在注塑框架前板21后设置第一螺母结构3以便与第一紧固螺钉12螺纹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上边缘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柱外饰板1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一体成型。

优选地,中柱外饰板1与注塑框架结构2注塑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中柱外饰板1朝向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键6,如图14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键6净孔配合的定位孔7。

本实施例增加定位键和定位孔,两者净孔配合,作为汽车前后向定位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键6为十字键或工字键,所述定位孔7为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键6设置在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下部区域,所述定位孔7设置在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的下部区域。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玻璃导轨区域13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8、9,第二紧固螺钉10穿过所述安装孔8、9并插入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后与第二螺母11螺纹连接。

优选地,设置两个安装孔8、9。

本实施例增加安装孔,通过紧固螺钉将中柱外饰板1固定在车门窗框钣金4上。通过精确匹配特征从而对饰板的整体位置在中柱进行精确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汽车车门结构,包括:中柱外饰板1、设置在所述中柱外饰板1上的注塑框架结构2、车门窗框钣金4、以及第一紧固螺钉12,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在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上边缘区域向远离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方向弯曲,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与所述中柱外饰板1之间在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上边缘区域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中柱外饰板1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定位配合的定位螺栓结构5;

所述注塑框架结构2包括具有注塑框架通孔22的注塑框架前板21,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两端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延伸形成两注塑框架侧板23,且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与所述中柱外饰板1之间留出一定空隙,所述注塑框架前板21朝向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塑框架通孔22同轴的第一螺母结构3,所述第一紧固螺钉12依次穿过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所述定位螺栓结构5,并插入所述注塑框架通孔22后与所述第一螺母结构3螺纹连接;

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下部区域在朝向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的内壁上设置有工字定位键6,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的下部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键6净孔配合的矩形定位孔7;

所述中柱外饰板1的玻璃导轨区域13设置有两个安装孔8、9,第二紧固螺钉10穿过所述安装孔8、9并插入所述车门窗框钣金4后与第二螺母11螺纹连接。

具体来说,汽车车门结构包括在中柱外饰板1上边缘区域注塑一个注塑框架结构2并辅以第一螺母结构3作定位接口,车门窗框钣金4上增加铆接定位螺栓结构5与饰板相互作用,饰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12安装在车门窗框钣金4上作里外及上下向定位;中柱外饰板1下部分区域增加注塑结构的定位键6,在车门上冲切出定位孔7与饰板净孔配合,作汽车前后向定位特征;U型玻璃导轨部分13分别布置两个安装孔8、9,通过第二紧固螺钉10固定在车门上。通过上述一系列精确匹配特征从而对饰板的整体位置在中柱进行精确定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饰板注塑框架结构2可以被模具整体注塑与中柱外饰板1结合,饰板注塑框架结构2与第一螺母结构3通过注塑或者安装方式连接,便于与车门铆接定位螺栓结构5配合并用螺钉固定。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饰板下部分定位键6采用工字形,既可保证此结构的强度,又可避免饰板表面出现缩印等表面缺陷。

中柱外饰板1、注塑框架结构2、定位键6的材料包括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AS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塑料类材料,第一螺母结构3为金属类材料。

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窗框立柱外饰板精确定位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制造工艺要求较低,可以有效的解决饰板在中柱由于定位不好引起的安装匹配问题,方便的适用于各种结构的中柱外饰板的精确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