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26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空气保持性能优良的内衬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充气轮胎一般构成为,从内侧向外侧配置有内衬、胎体帘布层、带束帘布层(缓冲 层)等帘布层材料、胎面橡胶(例如,专利文献1、2)。
[0003] 这里,设置内衬是为了空气保持性能、即为了抑制被填充于轮胎的空气的透过,使 用空气保持性能优良的丁基橡胶系组成物形成的丁基橡胶层起到该作用。然而,该丁基橡 胶层与粘贴在内衬上的帘布层材料之间的粘合性不能说是充分的,所以还将使用NR系的 橡胶组成物形成的结合胶层设置于丁基橡胶层上而构成内衬。
[0004]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 - 167829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2 - 166712号公报
[0006] 然而,近年来,对提高轮胎空气保持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
[0007] 因此,研宄使承担空气保持性能作用的丁基橡胶层的厚度变厚、使形成丁基橡胶 层的丁基橡胶组成物的丁基橡胶的比例提高的方案。
[0008] 然而,在将丁基橡胶层的厚度变厚的情况下,轮胎的重量随之增加,轮胎的滚动阻 力可能会恶化。另外,内衬的体积也会增加,可能导致成本上升。
[0009] 另外,在将丁基橡Jj父组成物的丁基橡Jj父的比例提尚的情况下,内衬的tan δ变尚, 轮胎的滚动阻力可能会恶化。另外,可能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0010]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导致轮胎重量的增加、tan δ的上升所产生的 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恶化以及成本的上升而能使空气保持性能与以往相比提高的充气轮胎。 [0011]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内衬、配置于上述内衬的外 侧的缓冲层、以及配置于上述缓冲层的外侧的胎面,上述内衬由丁基橡胶层、和在上述丁基 橡胶层的外侧将上述胎面下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区域除去而设置的结合胶层形成。
[0012]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其特 征在于,上述内衬的上述丁基橡胶层的厚度为0. 8~I. 6mm,上述内衬的上述结合胶层的厚 度为0. 4~I. 2mm,并且,上述内衬的始端部与终端部这两者以30~45度的剪切角度被切 断而接合。
[0013]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衬中,仅形成有上述丁基橡胶层的区域为,从上述缓冲层的宽度方向 的各端部向内侧分尚20mm以上的量的部分。
[0014]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内衬中,仅形成有上述丁基橡胶层区域为,从上述缓冲层的宽度方向的各端 部向内侧分离30mm以上的量的部分。
[001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轮胎重量的增加 、tan δ的上升所产生的轮胎 的滚动阻力的恶化以及成本的上升而能使空气保持性能与以往相比提高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0017] 图2是说明充气轮胎的内衬的接合部的空气的透过的剖视图。
[0018] 图3是表示充气轮胎的内衬的接合部的剖视图。
[001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0] 1…充气轮胎;2…胎面部;3…缓冲层;4…丁基橡胶层;5…结合胶层;6…内衬; 7…接合部;A…仅有丁基橡胶层的区域;B…从缓冲层端部到A的区域的端部的区域;C…丁 基胶层的厚度薄的情况下的剪切角度;D…丁基胶层的厚度厚的情况下的剪切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使用附图并根据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
[0022]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备内衬6、配置于内衬6的外侧的缓冲层 3、以及配置于缓冲层3的外侧的胎面部2。此外,内衬6由内层侧的丁基橡胶层和外层侧的 结合胶层这两层构成。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衬6在图1所示的宽度方向中央部A的区域,仅形成丁基橡胶 层而不形成结合胶层。即,内衬6由丁基橡胶层、和在丁基橡胶层的外侧除了胎面部2下方 的宽度方向中央部A的区域以外而设置的结合胶层形成。
[0025] 因此,若卷绕并接合这样的内衬6,则由于在A的区域没有设置结合胶层,所以丁 基橡胶层彼此直接接合。此外,A的区域的端部位于从缓冲层3的端部向内侧分离B的量 的部分。
[0026] 另一方面,在A的外侧的区域中,与现有的充气轮胎的内衬相同,丁基橡胶层与结 合胶层接合。此时,在丁基橡胶层与结合胶层的接合部,如图2所示,空气容易通过结合胶 层5而透过。
[0027] 即,在接合部7,内衬6的始端部与终端部重叠而接合,但此时,上下的丁基橡胶层 4彼此经由结合胶层5而粘合。
[0028] 该结合胶层5如上所述使用NR系的橡胶组成物而形成,所以透气性比丁基橡胶层 4高。其结果如虚线的箭头所示,空气从轮胎内部经由结合胶层5而透过,导致接合部7的 空气保持性能恶化。
[0029] 与此相对,在如上述那样使丁基橡胶层彼此直接接合的情况下,由耐透气性优良 的丁基橡胶系组成物形成的丁基橡胶层彼此接合而一体化,所以不会导致空气保持性能恶 化。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仅由丁基橡胶层构成的区域A设置在中央部而使丁基橡胶 层彼此直接接合,所以与现有的遍及丁基橡胶层的整面形成结合胶层的内衬相比,即使是 相同的厚度,也能够提高空气保持性能。因此,不需要为了提高空气保持性能而将丁基橡胶 层的厚度变厚。由此,也不用担心因上述丁基胶层的厚度变厚产生的轮胎的重量增加、轮胎 的滚动阻力恶化。另外,内衬的体积也不会增加,不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00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设有丁基橡胶层的区域A优选设置于从缓冲层的宽度 方向的各个端部向内侧分离20mm以上的量的部分(即B为20mm以上),更优选设置于向内 侧分离30mm以上的量的部分(即B为30mm以上)。
[0032] 若将内衬变薄,则从缓冲层端到加固部(buttress)容易对外表美观产生不良影 响,并且可能无法确保充分的空气保持性能。
[0033] 与此相对,通过将仅设有丁基橡胶层的区域A设于上述的区域,由此从缓冲层端 到加固部也形成了结合胶层,所以能够确保充分的内衬厚度,能够抑制在内衬薄的情况下 产生的空气保持性能的降低,也能够充分抑制对外表美观产生的不良影响。
[0034] 而且,为了在丁基橡胶层与结合胶层接合的位置也发挥充分的空气保持性能,优 选如图3 (a)、图3 (b)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弯曲并按压切剖面由此使丁基橡胶层4彼此直接 粘合。
[0035] 此时,在丁基橡胶层的厚度厚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即使以接近直角的剪切 角度D切断,也能够容易使丁基橡胶层4彼此直接粘合。然而,丁基橡胶价格比轮胎橡胶 高,所以通常将丁基橡胶层的厚度设计得薄。具体而言,将丁基胶层的厚度设计为0.8~ I. 6mm(优选为0· 8~I. 2mm),将结合胶层的厚度设计为0· 4~I. 2mm(优选为0· 5~ 1.0 mm)。
[0036]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丁基橡胶层4彼此充分粘合,优选如图3 (a)所示那 样使内衬的剪切角度C更锐利。由此,即使将丁基橡胶层的厚度设计得较薄,也能够使丁基 橡胶层4彼此以充分的面积粘合,在丁基橡胶层与结合胶层接合的位置也能够发挥充分的 空气保持性能。具体的优选剪切角度为30~45度。
[0037] (实验例)
[0038] L第一实验
[0039] 作为第一实验,在使用中央部仅形成有丁基橡胶层的内衬而制成的轮胎中,对于 仅是设置于中央部的丁基橡胶层的区域的宽度对轮胎的空气保持性能等产生的影响进行 实验。
[0040] (1)试验用轮胎的制成
[0041] 将由表1以及表2所示的丁基配合的丁基橡胶层(厚度为0.8_)、和结合胶层(厚 度为0.5_)构成、且如表1以及表2所示那样将中央部的结合胶层除去而得的内衬,配置 于宽度为IlOmm的缓冲层下,通过与以往相同的制造方法制成尺寸为155/65R13的轮胎,作 为实验例1~实验例12的试验用轮胎。
[0042] 此外,在表1、表2中,"结合胶层除去的宽度"表示结合胶层被除去的中央部的区 域的宽度,即表示中央部的仅有丁基橡胶层的区域的宽度。另外,"从缓冲层端到结合胶层 除去部分的宽度"表示从缓冲层的一端到结合胶层被除去的部分的宽度,是从缓冲层的宽 度减去中央部的仅有丁基橡胶层的区域的宽度而得的数值的1/2。
[0043] 实验例1以及实验例7示出了在缓冲层内侧使用不具有结合胶层的内衬,相反,实 验例6以及实验例12示出了使用没有除去结合胶层的现有的内衬。
[0044] ⑵评价
[0045] 对制成的各试验用轮胎进行空气保持性能评价、滚动阻力测定、重量测定、内衬的 外观调查。
[0046] (a)评价方法
[0047](空气保持性能评价)
[0048] 在充入空气直到内压达到230Pa之后,放置2个月的时间,测定该期间的内压的降 低率(样本数N = 2)。
[0049] (滚动阻力测定)
[0050] 在内压为210kPa、负载为2. 86kN、速度为80km/h、内压封入条件下,测定滚动阻 力。
[0051] (重量测定)
[0052] 测定轮胎单体的重量。
[0053] (内衬的外观调查)
[0054] 通过目视观察调查外观的优劣,根据其状况,进行以下评价。
[0055] 0 :良好
[0056] 1 :普通
[0057] 2 :否
[0058] (b)评价结果
[0059] 在表1以及表2中表不结果。
[0060] [表 1]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衬、配置于所述内衬的外侧的缓冲层、以及配置于所述缓冲层的外侧的胎面, 所述内衬由丁基橡胶层、和在所述丁基橡胶层的外侧将所述胎面下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的区域除去而设置的结合胶层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的所述丁基橡胶层的厚度为〇. 8~I. 6mm,所述内衬的所述结合胶层的厚度 为 0? 4 ~I. 2mm, 并且,所述内衬的始端部与终端部这两者以30~45度的剪切角度被切断而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衬中,仅形成有所述丁基橡胶层的区域为,从所述缓冲层的宽度方向的各端 部向内侧分离20mm以上的量的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衬中,仅形成有所述丁基橡胶层的区域为,从所述缓冲层的宽度方向的各端 部向内侧分离30mm以上的量的部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充气轮胎,不会导致轮胎重量的增加、tanδ的上升所产生的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恶化以及成本的上升而能使空气保持性能与以往相比提高。充气轮胎具备内衬、配置于内衬的外侧的缓冲层、以及配置于缓冲层的外侧的胎面,内衬由丁基橡胶层、和在丁基橡胶层的外侧将胎面下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区域除去而设置的结合胶层形成。充气轮胎的内衬的丁基橡胶层的厚度为0.8~1.6mm,内衬的结合胶层的厚度为0.4~1.2mm,并且,内衬的始端部与终端部这两者以30~45度的剪切角度被切断而接合。
【IPC分类】B60C5-00, B60C5-14
【公开号】CN104742660
【申请号】CN201410820352
【发明人】工藤大介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