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045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开平I一 278804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构造,充气轮胎的胎面具有由不同的组合形成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层,位于径向外侧的最外层(A)与位于其内侧的内层(B)相互交错,其界面(P)在轮胎宽度方向剖面中成为曲折形状或波型形状。

【发明内容】

[000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般情况下,若轮胎的胎面磨损,则该胎面的橡胶厚度变薄,因此带束层等构造部件接近表层。在这种状况下轮胎压过路面上的异物的情况下,与胎面的非磨损时相比,异物变得容易贯通至构造部件。
[0005]另外,在翻新轮胎的情况下,若异物贯通至构造部件,则因台轮胎的损伤而不能对胎面的橡胶进行翻新,将被废弃。这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是不希望发生的。
[0006]再有,胎面的磨损末期中一般情况下橡胶的磨损进展较慢,结果导致以胎面的橡胶厚度较薄的状态使用的时间变长。
[0007]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目的在于能够对胎面的磨损变动进行控制。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9]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充气轮胎具有:构成胎面的外层;重合于上述外层的轮胎径向内侧并构成上述胎面,且具有与上述外层不同的磨损特性的内层;以及界面,该界面构成上述外层与上述内层的边界,并在从轮胎轴向观察的轮胎径向剖面中,成为在轮胎径向上具有振幅的波形状。
[0010]在该记载的充气轮胎中,胎面的磨损过程中,首先外层露出,随着外层的磨损的进行内层开始露出,成为在接地面外层与内层混杂的磨损状态。随着胎面的磨损的进一步进行外层消失,成为仅内层露出的状态。通过使相互组合不同的两种橡胶这样地阶段地磨损,能够对胎面的磨损变动进行控制。
[0011]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界面在轮胎轴向上平坦。
[0012]在该充气轮胎中,界面在轮胎轴向上平坦,所以能够抑制轮胎轴向上的偏磨损。
[001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内层的磨损进展比上述外层快。
[0014]在该充气轮胎中,内层的磨损进展比外层快,所以胎面的外层磨损内层开始露出后胎面的磨损进展速度提高,成为仅内层露出的状态后磨损进展速度进一步提高。因此,缩短胎面的橡胶厚度较薄的状态下的使用时间,能够促进轮胎的更换。
[0015]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胎面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上述界面比上述周向槽的槽底位于轮胎径向外侧。
[0016]在该记载的充气轮胎中,界面比周向槽的槽底位于轮胎径向外侧,所以胎面的磨损过程中,周向槽还残存期间外层消失,成为仅内层露出的状态。因此,能够缩短周向槽的剩余槽深度变少的状态下的使用时间。
[0017]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第一方案?第四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在从轮胎轴向观察的轮胎周向剖面中,上述界面具有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前方侧的前边与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后方侧的后边在轮胎径向外侧的顶点相交的三角波形状,上述前边的长度形成得比上述后边的长度长。
[0018]在该记载的充气轮胎中,轮胎旋转方向被指定,在从轮胎轴向观察的轮胎周向剖面中,上述界面具有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前方侧的前边与位于轮胎旋转方向后方侧的后边在轮胎径向外侧的顶点相交的三角波形状,上述前边的长度形成得比上述后边的长度长。因此,在接地面上外层与内层混杂的磨损状态下且以规定的轮胎旋转方向胎面接地时,该内层从路面受到的力得到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内层的磨损进展变得过快,从而对胎面的磨损变动更合适地进行控制。
[0019]发明的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得到能够对胎面的磨损变动进行控制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以包含轮胎旋转轴的面切断的航空器用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0022]图2是表示将胎面附近沿轮胎周向以及轮胎轴向切断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3]图3是表示将胎面沿轮胎周向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24]图4是将胎面沿轮胎周向切断,表示三角波状的界面的放大剖视图。
[0025]图5是将胎面沿轮胎周向切断,表示正弦波状的界面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附图中,箭头R方向表示轮胎径向,箭头W方向表示轮胎轴向。将从轮胎旋转轴(未图示)远离的方向成为“轮胎径向外侧”,将向轮胎旋转轴靠近的方向称为“轮胎径向内侧”。
[0027]图1中,充气轮胎10例如是航空器用或卡车、巴士用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在横跨在一对胎圈部(未图示)间的胎体帘布层12、带束层14、保护层16以及胎面18。
[0028]带束层14设置在胎体帘布层12的胎冠部12A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如图2所示,带束层14例如由6层的主带束层(未图示)和I层的副带束层(未图示)构成。主带束层的各层包含在轮胎周向上螺旋状地卷绕的帘线而成。该帘线由有机纤维(例如,芳香族聚酰胺)构成。副带束层包含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以例如2?25°的角度倾斜并在轮胎轴向端部以向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在同一面内屈曲而在轮胎周向上曲折状地延伸的多根帘线而成。该帘线由有机纤维(例如,脂肪族聚酰胺)构成。
[0029]保护层16设置在带束层14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该保护层16是将沿轮胎周向波状地延伸的多根波状帘线(未图示)相互平行地排列并进行橡胶涂覆的部件。波状帘线由有机纤维(例如,脂肪族聚酰胺)构成。
[0030]胎面18设置在保护层16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在胎面18上,作为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的一个例子,例如形成有4个周向槽24、26,利用该周向槽24、26,划分形成肋30、32、34。肋30被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周向槽24划分,位于包含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轴向的中央部。肋32被周向槽24、26划分,宽度比中央部的肋30窄。肋34被周向槽26划分,位于该周向槽26的轮胎轴向外侧。肋32、34分别形成在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此外,周向槽的数量也可以是6个。在该情况下,肋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加。
[0031]再有,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具有外层36、内层38以及界面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