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41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桥面系工程施工起重吊装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物资转运作为工程施工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后续支持:机械设备转运、物资材料周转及调运等,物资设备准备及时到位,可确保生产施工顺利进行,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目前物资转运都是通过货车或是吊车实现的,但是对于桥面系施工,就存在着不足,具体如下:1、对施工场地及环境要求较高,施工需要占道,影响其他施工设备通行或是施工。2、施工具有局限性,施工区域受到限制,均在梁下进行施工或是固定操作区域,需要修复施工便道或施工范围受到制约。3、安全可靠性低,大型设备进行施工作业,交叉作业不可避免,安全风险系数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既有设施、道路等,易产生噪声,影响周边居民生活。4、便道不畅情况下,车辆不能随桥面系施工区域变化而前行,造成物资公映滞后,影响生产施工。5、投入大型设备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造价较高,施工成本不易受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制造和使用操作方便可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的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包括牵引车、轨道平车和料斗,所述轨道平车设于桥面的轨道上,所述牵引车与轨道平车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料斗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轨道平车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轨道平车靠后端的底部装设有与轨道配合的制动抓轨器。

所述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加固边框和出料部件,所述加固边框加固在料斗本体各边沿处,所述出料部件设置底部边沿的加固边框上并与料斗本体相通,所述加固边框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轨道平车顶部。

所述加固边框包括两根侧部边框和设置在两根侧部边框顶底部的顶部边框以及底部边框,所述出料部件设置底部边框上,两根侧部边框与轨道平车顶部可拆卸连接。

两根所述侧部边框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高程调节孔,所述底部边框通过U型螺栓与所述高程调节孔连接。

所述出料部件包括开合门和出料溜槽,所述出料溜槽装设在底部边沿的加固边框上并与料斗本体的出料口相通,所述开合门装设在料斗本体上并遮盖在所述出料口处。

所述加固边框上装设有拉杆。

所述拉杆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调节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加固边框连接。

所述轨道平车的前后端均设有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包括牵引车、轨道平车和料斗,轨道平车设于桥面的轨道上,牵引车与轨道平车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料斗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轨道平车顶部。该结构中,当需要大件物件运输时,可将运载物置于轨道平车上,利用牵引车直接带动轨道平车沿轨道将物料运至指定位置;当需要纤细物料持续运输给料时,则将料斗快速安装至轨道平车顶部,利用料斗对物料进行盛装,再配合牵引车运至指定位置。较传统大型货车或是吊车而言,该转运装置的牵引车、轨道平车和料斗均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即三者可相互独立,不影响牵引车和轨道平车的各自功能,也利于交叉作业,其结构简单、组装制造和使用操作方便可行;料斗快速安装至轨道平车顶部使得转运作业随施工区域变化能灵活适用,不会造成物料滞后,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道平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动抓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料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料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侧部边框的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牵引车;2、轨道平车;21、吊耳;3、料斗;31、料斗本体;311、出料口;32、加固边框;321、侧部边框;3211、高程调节孔;322、顶部边框;323、底部边框;324、U型螺栓;325、拉杆;3251、安装块;33、出料部件;331、开合门;332、出料溜槽;4、轨道;5、制动抓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转运装置包括牵引车1、轨道平车2和料斗3,轨道平车2设于桥面的轨道4上,牵引车1与轨道平车2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料斗3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轨道平车2顶部。该结构中,当需要大件物件运输时,可将运载物置于轨道平车2上,利用牵引车1直接带动轨道平车2沿轨道4将物料运至指定位置;当需要纤细物料持续运输给料时,则将料斗3快速安装至轨道平车2顶部,利用料斗3对物料进行盛装,再配合牵引车1运至指定位置。较传统大型货车或是吊车而言,该转运装置的牵引车1、轨道平车2和料斗3均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即三者可相互独立,不影响牵引车1和轨道平车2的各自功能,也利于交叉作业,其结构简单、组装制造和使用操作方便可行;料斗3快速安装至轨道平车2顶部使得转运作业随施工区域变化能灵活适用,不会造成物料滞后,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轨道平车2靠后端的底部装设有与轨道4配合的制动抓轨器5。该制动抓轨器5能在停车静止时进行手刹制动,以保证施工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料斗3包括料斗本体31、加固边框32和出料部件33,加固边框32加固在料斗本体31各边沿处,出料部件33设置底部边沿的加固边框32上并与料斗本体31相通,加固边框32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轨道平车2顶部。该结构中,通过加固边框32能增强料斗本体31的强度,提高其装载能力,而出料部件33则用于物料从侧部进行持续出料。

本实施例中,加固边框32包括两根侧部边框321和设置在两根侧部边框321顶底部的顶部边框322以及底部边框323,出料部件33设置底部边框323上,两根侧部边框321与轨道平车2顶部可拆卸连接。该结构中,由侧部边框321、顶部边框322以及底部边框323形成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两根侧部边框32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高程调节孔3211,底部边框323通过U型螺栓324与高程调节孔3211连接。该结构中,通过U型螺栓324与高程调节孔3211配合,使得出料部件33在高度方向可调,以保证出料位置达到施工所需位置,大大拓展了其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出料部件33包括开合门331和出料溜槽332,出料溜槽332装设在底部边沿的加固边框32上并与料斗本体31的出料口311相通,开合门331装设在料斗本体31上并遮盖在出料口311处。该结构中,出料溜槽332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利用开合门331对出料口311进行开合,以实现物料投放。

本实施例中,加固边框32上装设有拉杆325。该拉杆325用于料斗3吊装至轨道平车2顶部。

本实施例中,拉杆325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调节的安装块3251,安装块3251与加固边框32连接。该安装块3251沿拉杆325上下调节,以配合底部边框323的高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轨道平车2的前后端均设有吊耳21。该吊耳21用于轨道平车2吊装至轨道4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