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61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制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制动钳大都为一侧的摩擦片静止不动、另一侧的摩擦片移动, 这种制动钳刹车速度慢、阻力大, 一侧的摩擦片回位不好。为了克服单向移动 制动钳存在的不足,人们开发出了双向移动刹车的制动钳。但在使用中发现还
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力臂过短,制动力矩小,制动不可靠;二是刹车时操作很 吃力,且不平穗;三是刹车时噪音大,连接板容易损坏。因此,新开发出的双 向移动刹车的制动钳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它制动平稳可靠,操作 轻松自如,制动产生的噪音小,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包括左钳壳和右钳壳组成的钳 体、与钳体上部配合的防尘盖;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分别设有相互对 应的圆坑,两圃坑的中心均i殳有螺孔,两圆坑壁的两侧均"S:有对称的导向槽, 两圆坑壁的上方均设有与钳体上部想通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钳体内设有上 部与拉线轴两端连接、下部与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配合 的双向摇臂夹紧机构,左摇臂、右摇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 均为8—IO厘米;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圓坑中心的螺孔内
分别设有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实IHit明将左摇臂、右摇 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增大至8—IO厘米,使力臂加长,力 矩增大,方能保证制动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
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边部分包括左摇臂、左活塞;左摇臂上部的连接孔与拉 线轴的一端连接,左掩賢下部的转盘的左面上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 35°的动圆孤凹坑、转盘的边缘i殳有卡口;左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左钳壳圆坑 壁的上方的槽口i^圆坑内;左活塞的左面设有摩擦片、右面设有3个底部倾 斜角度为25。 一35°的静圆弧凹坑、两侧设有对称的导向支块;左活塞与左钳 壳下部的圓坑配合,其两側的导向支块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向槽配合,其右面 的3个静圆孤凹坑与左摇臂下部转盘左面上的3个动圆弧凹坑一一对应,在两 对应的动、静圃孤凹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在左活塞两侧的导向支块上分别 设有一阶梯孔,两阶梯孔内分别设有活塞回位弹簧;在左活塞左面的边缘设有 密封團,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密封團两边对称的过孔、阶梯孔内的回位弹簧连接 在左钳壳上;
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右边部分包括右摇臂、右活塞;右摇臂上部的连接孔 与拉线轴的另一端连接,右摇臂下部的转盘的右面上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 25° —35。的动圃弧凹坑、转盘的边缘设有卡口;右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右钳 壳圆坑壁的上方的槽口进入圆坑内;右活塞的右面设有摩擦片、左面设有3个 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静圆孤凹坑、两侧设有对称的导向支块;右活塞 与右钳壳下部的W坑配合,其两侧的导向支块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向槽配合, 其左面的3个静圃弧凹坑与右摇臂下部转盘右面上的3个动圆弧凹坑一一对应,
在两对应的动、静圃弧凹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在右活塞两侧的导向支块上 分别设有一阶梯孔,两阶梯孔内分别设有活塞回位弹簧;在右活塞右面的边缘 设有密封團,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密封圏两边对称的过孔、梯孔内的回位弹簧连 接在右钳壳上.
左、右摇臂下部的转盘的右面上的动圓弧凹坑底部倾斜角度,左、右活塞 上的静圆弧凹M部倾斜角度要求一致,在25° —35°的范围内,以30°为最 好。大于35。則制动吃力,小于25°活塞移动的距离小,'制动不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 由顶丝套、固定连接在顶丝套中心的销轴、配合在销轴上的补偿扭簧组成,两 间隙补偿机构分别与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下部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配合,两销 轴的顶端分别与左摇臂、右摇臂下部的转盘接触,两补偿扭簧的一端分别与左 摇臂、右摇臂下部转盘边缘上的卡口配合。间隙补偿机构的补偿扭簧与销轴的 配合间隙要恰当,当销轴顶住左、右摇臂下部的转盘时,补偿扭簧在销轴上打 滑,当摩擦片磨损减薄后,使两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增大时,补偿扭簧带动销轴 转动,将顶丝套旋出以补偿产生的间隙,以保证制动可靠。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右摇臂上部的 连接孔分别与拉线轴的两端配合连接,制动拉线穿过摇臂回位弹簧与拉线轴连 接。
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在左钳壳下部的两側还设有一个大孔和一 个小孔,分别与连接板上的两根连接销配合,连接板的一连接销上配合有尼龙 套,配合有尼龙套的连接销与左钳壳下部一侧的大孔配合;连接板的下端重叠 连接有定位卡,并在两者的重叠部位设有卡槽。由于在连接板的一连接销上配
合有尼龙套,其緩冲作用可以大大减小噪音.使用时,连接板的下端的卡槽卡 住轮轴,再用螺钉固定在车架上,这样安装非常可靠,连接板不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制动力臂长、力矩大,制动可 靠;制动平稳,噪音小,操作轻松自如;连接固定,不容易脱落、损坏,使用 寿命长。

闺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困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困1的B—B剖视图。
图4是左钳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钳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左活塞/右活塞与摩擦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困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左^ff/右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密封圃的结构示意图.
图IO是间味补偿机构的示意图.
图ll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组装间隙##机构.参见图10,将两销轴23铆接在顶丝套22底部的中心, 补偿扭簧24与销轴23配合即可,按此方法组装两套间隙补偿机构备用
组装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边部分.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6、图 7、图8和困9,将摩擦片13粘接在左活塞9的左面,将一套间隙##机构的 顶丝套22与左钳壳内側下部应的圃坑中心的螺孔5配合,将上部连接孔中心到 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L为9厘米的左摇臂8下部的转盘,通过左钳壳圃坑壁的 上方的槽口进入圃坑4内,与间隙补偿机构的销轴23接触,并使左摇臂下部转 盘边缘上的卡口 12与##扭黃24的一端25配合;将三粒钢球16装在左摇臂 下部的转盘的左面上的三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动圃弧凹坑11内, 将左活塞9与左钳壳下部的圆坑4配合,并使其右面三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静囷沐凹坑14与左摇臂下部转盘左面上的三个动圓弧凹坑11 一一对 应,其两側的导向支块15与圃坑壁的两側的导向槽6配合;将活塞回位弹簧18 ^X导向支块15上的阶梯孔17内,密封圏35装在左活塞9左面的边缘,连接 螺钉20依次穿过密封團两边对称的过孔、阶梯孔内的活塞回位弹簧18连接在 左钳壳1上即可,
组装连接板并与左钳壳配合,参见图11、图12、图4和图1、将尼龙套32 配合在连接板30的一连接销31上,配合有尼龙套的连接销与左钳壳下部一侧 的大孔28配合,另一连接销31与左钳壳下部一侧的小孔29配合即可.
组装双向M夹紧机构的右边部分,参见图1、图2、图3、图5、图6、图 7、图8和图9,将摩擦片13粘接在右活塞21的右面,将一套间隙补偿机构的 顶丝套22与右钳壳内侧下部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5配合,将上部连接孔中心到 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L为9厘米的右摇臂19下部的转盘,通过右钳壳圆坑壁的 上方的槽口ilA圃坑4内,与间隙补偿机构的销轴23接触,并使右摇臂下部转 盘边缘上的卡口 12与4M尝扭簧24的一端25配合;将三粒钢球16装在右摇臂
下部的转盘的右面上的三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动圆弧凹坑11内, 将右活塞21与右钳壳下部的圃坑4配合,并使其左面三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 —35。的静頃弧凹坑14与右摇臂下部转盘右面上的三个动圆弧凹坑11一一 对应,其两倒的导向支块15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向槽6配合;将活塞回位弹簧 18 ^导向支块15上的阶梯孔17内,密封圏35装在右活塞9右面的边缘, 连接螺钉20依次穿过密封闺两边对称的过孔、阶梯孔内的活塞回位弹簧18连 接在右钳壳2上即可.
组装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和图2,左摇臂8和右摇臂19上端的连接孔10 分别与拉线轴7的两端连接,用螺钉将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 分连接为一体,制动拉线26穿过M回位弹黃27与拉线轴7的中立连接,防 尘盖3扣在由左钳壳和右钳壳组成的钳体的上端即可。
使用时,将定位卡34重叠连接在连接板30的下端,并将设在两者重叠部位的 卡槽33固定在电动自行车的轮轴上,制动盘位于粘接有摩擦片的左、右活塞之 间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包括左钳壳(1)和右钳壳(2)组成的钳体、与钳体上部配合的防尘盖(3);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圆坑(4),两圆坑的中心均设有螺孔(5),两圆坑壁的两侧均设有对称的导向槽(6),两圆坑壁的上方均设有与钳体上部想通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钳体内设有上部与拉线轴(7)两端连接、下部与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配合的双向摇臂夹紧机构,左摇臂、右摇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L为8-10厘米;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5)内分别设有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特征在于双向摇臂 夹紧机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边部分包括左摇臂(8)、 左活塞(9);左摇臂(8)上部的连接孔(10)与拉线轴(7)的一端连接,左 摇臂(8)下部的转盘的左面上i更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动圆弧 凹坑(ll)、转盘的边缘设有卡口 (12);左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左钳壳圃坑壁 的上方的槽口it^圃坑(4)内;左活塞(9)的左面设有摩擦片(13)、右面设 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一35°的静圆弧凹坑(14)、两侧设有对称的导向 支块(15);左活塞(9)与左钳壳下部的圆坑(4)配合,其两侧的导向支块(15) 与圆坑壁的两側的导向槽(6)配合,其右面的3个静圆弧凹坑(14)与左摇臂 下部转盘左面上的3个动圓孤凹坑(11) 一一对应,在两对应的动、静圆弧凹 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16 );在左活塞(9)两側的导向支块(15 )上分别设 有一阶梯孔(17 ),两阶梯孔内分别i殳有活塞回位弹簧(l8);在左活塞(9)左 面的边缘设有密封闺(35),连接螺钉(20)依次穿过密封團两边对称的过孔、 阶梯孔内的活塞回位弹簧(18)连接在左钳壳(1)上;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右边部分包括右摇臂(19 )、右活塞(21);右摇臂(19 ) 上部的连接孔(10)与拉线轴(7)的另一端连接,右摇臂(19)下部的转盘的 右面上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35°的动圆弧凹坑(ll)、转盘的边缘 设有卡口 ( 12);右摇臂下部的转盘通过右钳壳圆坑壁的上方的槽口进入圃坑(4) 内;右活塞(21)的右面设有摩擦片(13)、左面设有3个底部倾斜角度为25 ° —35。的静豳孤凹坑(14)、两側设有对称的导向支块(15);右活塞(21) 与右钳壳下部的圃坑(4)配合,其两侧的导向支块(15)与圆坑壁的两侧的导 向槽(6) gt合,其左面的3个静圃孤凹坑(14)与右摇臂下部转盘右面上的3个动圃孤凹坑(ll)--对应,在两对应的动、静圆弧凹坑之间各设有一粒钢球(16 );在右活塞(21)两侧的导向支块(15 )上分别i殳有一阶梯孔(17 ), 两阶梯孔内分別设有活塞回位弹簧(18);在右活塞(20)左面的边缘设有密封 圏(19),连接螺钉(20)依次穿过密封團两i^t称的过孔、阶梯孔内的活塞回 位弹簧(18 )连接在右钳壳(2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特征在于与双 向摇臂夹紧机构接触的间隙补偿机构由顶丝套(22 )、固定连接在顶丝套中心的 销轴(23)、配合在销轴上的##扭簧(24 )组成,两间隙补偿机构分别与左钳 壳和右钳壳内側下部应的圓坑中心的螺孔(5)配合,两销轴(23)的顶端分别 与左摇臂(8 )、右摇臂(19 )下部的转盘接触,两补偿扭簧(24 )的一端(25 ) 分别与左摇臂(8)、右摇臂(19)下部转盘边缘上的卡口 (12)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特征在于双向摇臂夹紧机构的左、右摇臂上部的连接孔(10)分别与拉线轴(7)的两端配合 连接,制动拉线(26)穿过摇臂回位弹簧(27)与拉线轴(7)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特征在于在左 钳壳(1)下部的两側还i殳有一个大孔(28)和一个小孔(29),分别与连接板(30)上的两根连接销(31)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其特征在于连接 板(30)的一连接销(31)上配合有尼龙套(32 ),配合有尼龙套的连接销与左 钳壳下部一側的大孔(28)配合;连接板(30)的下端重叠连接有定位卡(34 ), 并在两者的重叠部位设有卡槽(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制动钳,包括左钳壳和右钳壳组成的钳体、防尘盖;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圆坑,两圆坑的中心均设有螺孔,两圆坑壁的两侧均设有对称的导向槽,两圆坑壁的上方均设有与钳体上部相通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钳体内设有双向摇臂夹紧机构,左摇臂、右摇臂上部连接孔中心到下部转盘中心的距离L为8-10厘米;在左钳壳和右钳壳内侧的下部相互对应的圆坑中心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与间隙补偿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制动力臂长、力矩大,制动可靠;制动平稳,噪音小,操作轻松自如;连接固定,不容易脱落、损坏,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62L1/00GK201058652SQ20072012367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日
发明者李成浣 申请人:李成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