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40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用的推车车架,该车架的顶篷可配合车手向下滑动而滑动,从而使车架收合后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所述儿童推车一般都会设计成可收合的型态,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张开成婴儿车的型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一般的儿童推车折叠时都是将相互枢接的前、后脚及侧扶手互相收折,收折后,所述前脚、后脚及侧扶手均呈竖直状态,整个儿童推车的横向体积明显减少,但是竖直方向占用的空间却增加。因此,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从车手的顶端到车脚都显得十分长,导致人手提起整个车架时极之不便。要解决折叠后推车车架长度过长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则必需进一步采用折叠或其他缩减体积的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较好的手段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收合后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的推车车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篷可配合车手向下滑动而滑动,从而使车架收合后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的推车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推车车架,包括前脚、后脚、座板、侧扶手及连接管,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车手及顶篷收合机构,所述车手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内且末端可卡合地支撑于车架的车脚上,所述顶篷收合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以及,所述连接管一端枢接于所述侧扶手,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座板及所述后脚。较佳地,所述前脚的上端及后脚的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扶手上,所述前脚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座板的前端,所述座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具体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弯折结构,且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脚枢接。较佳地,所述顶篷收合机构包括顶篷固定座、前支架及后支架,所述顶篷固定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所述后支架固定于所述顶篷固定座上,所述前支架可收展地枢接于所述顶篷固定座上。通过将所述前支架枢接于所述顶篷固定座上,从而在使用时所述前支架沿枢接点转动而将顶篷打开,不使用时,又可转动而收合,使用简单,方便快捷。更具体地,所述顶篷固定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车手固定一定位销,所述滑动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定位销。更具体地,所述滑动槽的下端开设一直径大于所述滑动槽槽宽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滑动槽连通。利用所述定位销与所述滑动槽的滑动配合,使所述顶篷固定座可在所述车手上回来滑动,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方便所述车手的收合。
更具体地,所述顶篷收合机构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拆叠组件包括前连杆及后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前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后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枢接。由于所述前支架末端只与所述顶篷固定座枢接,上端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向下转动,因此通过与所述前连杆连接,可使所述前支架得到有效固定,而所述前连杆又与所述后连杆枢接,因此,所述前支架转动而收合时,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能相互折叠,从而使所述前支架实现支撑的同时使整个顶篷可收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具体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合件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固定于所述后脚,且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卡合件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车手支撑于所述后脚上时,所述卡合件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卡合部卡持。通过将所述卡合件插入所述卡合部的容置槽内,从而使所述卡合件与卡合部卡持,使所述车手不能转动,进而限制整个推车车手的收折,最后达到定位的目的。更具体地,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及固定销,所述第一弹簧容置于所述卡合件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卡合件的底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销抵触,所述卡合件两侧开设有腰形孔,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车手上并滑动地穿过所述腰形孔。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簧,利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使所述卡合件在所述固定销的引导下在所述车手下端实现伸缩,从而使所述卡合件在对准所述容置槽后能自动与所述容置槽卡合。更具体地,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及卡持块,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座板的后端设置卡合座,所述卡合座开设有卡持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触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卡持块上,所述推车车架折叠后,所述卡持块另一端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持于所述卡合座的卡持腔内。具体地,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限位销,所述卡持块上开设有贯穿两侧的凹口,所述限位销固定地穿过所述容置腔,所述凹口可滑动地卡持于所述限位销上。所述车手的下端靠内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车手上移时,所述凸柱顶推所述卡持块,所述卡持块脱离所述卡合座的卡持腔。所述推车车架打开时,所述车手向上滑移使凸柱顶推所述卡持块下端,将所述卡持块与所述卡持腔脱离卡合,所述推车车架收合后,所述车手相对所述连接管下移,从而使所述凸柱离开所述卡持块,进而使卡持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进入所述卡持腔实现卡合,所述限位销可限制所述卡持块的滑动距离,防止所述卡持块脱落,整个锁定组件可防止收合后的车架自动打开。具体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菜篮管,所述菜篮管末端与所述座板连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将所述侧扶手、前脚、后脚、座板及连接管相互枢接形成车架后,再通过所述车手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内,使所述车手能在所述连接管内上下滑动,并且通过将所述顶篷收合机构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上,从而使所述顶篷固定座可配合车手的下滑而沿车手方向滑动,在收折时,车手向下滑动,所述顶篷固定座随车手下移,在打开时,车手向上滑动,所述顶篷固定座向下滑动,回到原始的位置重新实现顶篷的遮挡作用,从而使整个推车车架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图1是本发明推车车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推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推车车架中顶篷收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推车车架中卡合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推车车架中卡合机构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推车车架展开时锁定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推车车架收折时锁定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推车车架收折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推车车架中车手与所述顶篷收合机构滑动的状态图。图10是发明推车车架完全收折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推车车架100包括侧扶手1、前脚2、后脚3、座板4、连接管5、连接件6、车手7及顶篷收合机构8,所述前脚2的上端及后脚3的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扶手I上,所述前脚2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座板4的前端,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枢接于所述侧扶手I的后端,下端枢接于所述座板4的后端,本发明座板4的后端设置有卡合座41,因此,所述连接管下端实际上与所述卡合座41枢接;所述连接件6呈弯折结构,且一端与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脚3枢接,所述车手7的下端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管5内且末端可卡合地支撑于所述后脚3中部上,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7的中段。所述推车车架100还包括菜篮管101及背靠管102,所述背靠管102枢接于所述座板4后端的卡合座41上并且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菜篮管101末端与所述座板4连接,并套接固定于支撑所述座板4的座管后端,所述推车车架100折叠后,利用后轮与所述菜篮管101便可将推车车架100支撑站立,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如图3所示,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包括顶篷固定座81、前支架82、后支架83及折叠组件84。所述顶篷固定座8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7的中部,具体地,所述顶篷固定座81靠近车手7内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81a,所述滑动槽81a为底部贯穿的凹陷槽,所述车手7上固定一定位销71,所述定位销71的一端可滑动地嵌于所述滑动槽81a上。所述定位销71与所述滑动槽81a的滑动配合,使所述顶篷固定座81可在所述车手7上回来滑动,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方便所述车手7的收合。更具体地,所述滑动槽81a的下端开设一直径大于所述滑动槽81a的槽宽的通孔81b,所述通孔81b与所述滑动槽81a连通。所述通孔81b供所述定位销71进出,方便所述顶篷固定座81的安装及拆卸。所述后支架83固定于所述顶篷固定座81上,所述前支架82可收展地枢接于所述顶篷固定座81上。所述拆叠组件84包括前连杆84a及后连杆84b,所述前连杆84a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前支架82的中部,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84b的一端枢接,所述后连杆84b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83的中部枢接。由于所述前支架82末端只与所述顶篷固定座81枢接,上端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向下转动,因此通过与所述前连杆84a连接,可使所述前支架82得到有效固定,而所述前连杆84a又与所述后连杆84b枢接,因此,所述前支架82转动而收合时,所述前连杆84a与所述后连杆84b能相互折叠,从而使所述前支架82实现支撑的同时使整个顶篷达到收折的目的。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推车车架100还包括卡合机构9,所述卡合机构9包括卡合件91、卡合部92、第一弹簧93、固定销94及锁定组件95,所述卡合部92固定于所述后脚3的中部,且侧面倾斜向上开设有容置槽92a,所述卡合件91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车手7的下端,所述车手7支撑于所述后脚3上时,所述卡合件91伸入所述容置槽92a内与所述卡合部92卡持。通过将所述卡合件91插入所述卡合部92的容置槽92a内,从而使所述卡合件91与卡合部92卡持,使所述车手7不能转动,进而限制整个推车车手100的收折,最后达到定位的目的。所述卡合件91具有一容置孔91a,所述第一弹簧93容置于所述容置孔91a内,且一端与所述容置孔91a的底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销94抵触,所述卡合件91两侧开设有腰形孔91b,所述固定销94固定于所述车手7上并滑动地穿过所述卡合件91的腰形孔91b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簧93,利用所述第一弹簧93的弹性作用,使用所述卡合件91在所述固定销94及腰形孔91b的配合引导下在所述车手7下端实现伸缩,从而使所述卡合件91在对准所述容置槽92a后能自动与所述容置槽92a卡合。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锁定组件95包括第二弹簧95a、卡持块95b及限位销95c,所述连接管5靠内的一侧开设有向外突出的容置腔51且所述容置腔51沿所述连接管5管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管5的侧面,所述卡持块95b在所述容置腔51内沿所述车手7及所述连接管5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座板4的后端设置卡合座41,所述卡合座41起到与所述连接管5枢接的作用,并且所述卡合座41开设有卡持腔41a,所述容置腔51有一开口朝向所述卡合座41,该开口可供卡持块95b滑动进出所述卡合座41,所述车手7的下端靠内一侧设有凸柱72,所述凸柱72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销94内侧的凸出端,所述第二弹簧95a一端抵触于所述容置腔51的内部,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卡持块95b上。所述卡持块95b上开设有贯穿两侧的凹口 95bl,所述限位销95c固定地穿过所述容置腔51两侧壁,所述凹口95bl可滑动地卡持于所述限位销95c上。所述推车车架100打开时,所述车手7向上滑移使凸柱72顶推所述卡持块95b下端,将所述卡持块95b与所述卡持腔41a脱离卡合,所述推车车架100收合后,所述车手7相对所述连接管5下移,从而使所述凸柱72离开所述卡持块95b,进而使卡持块95b受第二弹簧95a的弹力作用进入所述卡持腔41a实现卡合,所述限位销95c可限制所述卡持块95b的滑动距离,防止所述卡持块95b脱落,整个锁定组件95可防止收合后的车架自动打开。综合上述并结合图8、图9及图10,下面对所述推车车架100的打开及收折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所述推车车架100展开时,所述侧扶手I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前脚2及后脚展3打开成八字形,所述座板4枢接于所述前脚2及后脚3之间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车手7套接于所述连接管5内,所述车手7末端的卡合件91伸出所述连接管5后与所述卡合部92的容置槽92a卡合,此时,所述车手及所述顶篷固定座81均处于展开的使用状态下,所述凸柱72抵触所述卡持块95b。当所述推车车架100收折时,转动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的前支架82,使所述前支架82顺时针转动靠近所述后支架83,同时所述折叠组件84的前连杆84a及后连杆84b折叠,最后使所述前支架82与后支架83重叠而完全收折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然后拉动所述车手7上的操作件71,带动所述卡合件91向上移动并退出所述容置槽92a,此时所述卡合件91与所述卡合部92即解锁,并推动车手7转动车架100各部件,如所述侧扶手1、前脚2、后脚3及座板4,使可相对地进行转动靠拢,例如所述侧扶手I沿其后端的枢接点转动,或使所述连接管5沿该枢接点转动,并带动所述连接件6沿与所述后脚3枢接的枢接点转动;同时,所述前脚2沿与所述侧扶手I枢接的枢接点向下转动,所述座板4沿与所述前脚2枢接的枢接点向下转动,使所述推车车架100收折,此时,推动所述车手7沿所述连接管5向下移动;当所述车手7向下移动时,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的顶篷固定座81会先抵触连接管5的上端,此时所述定位销71依然保持在所述滑动槽81a的上端,若直接施力向下推移所述车手7,则所述定位销71会沿所述滑动槽81a下移直到所述通孔81b,此时不需另行移动所述顶蓬固定座81便可将其自所述车手7拆下;此时,所述凸柱72也同步向下移动并脱离与所述锁定组件95的卡持块95b的顶推状态,所述卡持块95b在所述第二弹簧95a的弹性作用下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卡合座41的卡持腔41a内,使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卡合座41锁定,也就是将所述车手7固定于所述卡合座41,从而将整个推车车架100的收折状态锁定,此时所述推车车架100即达到完全收折状态。此外,若仅需拆下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的顶篷固定座81时,可单独推动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的顶篷固定座81沿车手向上滑动,使所述定位销71处于所述通孔81b上,便可单独将所述顶蓬收合机构8与所述车手7分离。若要复原所述顶蓬收合机构安装于所述车手7时,仅需将所述顶蓬固定座81的所述通孔81b对准所述定位销71,再将所述顶蓬固定座81套接于所述车手7上,并沿车手7下移,使所述定位销71抵接于所述滑动槽81a的上端,便完成所述顶蓬收合机构8的安装。当所述推车车架100需要展开时,向上拉动所述车手7,使所述车手7沿所述连接管5向上移动,所述凸柱72随所述车手7向上移动,当到达所述卡持块95b的下方时与所述卡持块95b抵触并继续推动所述卡持块95b向上移动,同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95a,当所述卡持块95b退出所述卡持腔41a时,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卡合座41解锁,此时即可展开所述侧扶手1,前脚2及后脚3,此时,所述定位销71仍维持在所述通孔81b处,可进一步推移所述顶蓬收合机构8使所述定位销71抵接于所述滑动槽81a上端,再打开所述前支架82即可打开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此时整个推车车架100完全打开。由于本发明将所述侧扶手1、前脚2、后脚3、座板4及连接管5相互枢接形成车架后,再通过所述车手7套接于所述连接管5内,使所述车手7能在所述连接管5内上下滑动,并且通过将所述顶篷收合机构8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7上,从而使所述顶篷固定座81可配合车手7的下滑而沿车手7方向滑动,在收折时,车手7向下滑动,所述顶篷固定座81先随车手7下移,使所述前连杆84a及后连杆84b可收折于折叠的推车车架100之中,缩小所述推车车架100的收合体积,在打开时,车手7向上滑动,所述顶篷固定座81向下滑动,回到原始的位置重新实现顶篷的遮挡作用,使整个推车车架100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推车车架,包括前脚、后脚、座板、侧扶手及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车手及顶篷收合机构,所述车手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内且末端可卡合地支撑于车架的车脚上,所述顶篷收合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以及,所述连接管一端枢接于所述侧扶手,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座板及所述后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的上端及后脚的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侧扶手上,所述前脚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座板的前端,所述座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弯折结构,且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枢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脚枢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收合机构包括顶篷固定座、前支架及后支架,所述顶篷固定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所述后支架固定于所述顶篷固定座上,所述前支架可收展地枢接于所述顶篷固定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固定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车手固定一定位销,所述滑动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定位销。
6.如权利要求5所 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下端开设一直径大于所述滑动槽槽宽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滑动槽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收合机构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前连杆及后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前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后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后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枢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合件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固定于所述后脚,且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卡合件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车手支撑于所述后脚上时,所述卡合件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卡合部卡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及固定销,所述第一弹簧容置于所述卡合件内部,且一端与所述卡合件的底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销抵触,所述卡合件两侧开设有腰形孔,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车手上并滑动地穿过所述腰形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及卡持块,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座板的后端设置卡合座,所述卡合座开设有卡持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触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卡持块上,所述推车车架折叠后,所述卡持块另一端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持于所述卡合座的卡持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限位销,所述卡持块上开设有贯穿两侧的凹口,所述限位销固定地穿过所述容置腔,所述凹口可滑动地卡持于所述限位销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的下端靠内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车手上移时,所述凸柱顶推所述卡持块,所述卡持块脱离所述卡合座的卡持腔,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菜篮管,所述菜篮管末端与所述座板连接固定。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菜篮管,所述菜篮管末端与所述座板 连接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推车车架,包括前脚、后脚、座板、侧扶手及连接管,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车手及顶篷收合机构,所述车手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连接管内且末端可卡合地支撑于车架的车脚上,所述顶篷收合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手,以及,所述连接管一端枢接于所述侧扶手,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座板及所述后脚。本发明推车车架的顶篷收合机构可配合车手向下滑动而滑动,从而使车架收合后结构更加紧凑,减少折叠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的。
文档编号B62B7/06GK103192861SQ20121000274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钟知仁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