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02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如今中重型卡车已成为社会上长途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产量每年都在攀升,现在的中重型卡车大部分都带有动力转向功能。目前,用于动力转向的动转油壶都是通过螺栓直接安装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专用孔上,这种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只能安装一种形状的油壶,如果要换装形状不同的动转油壶,原有的专用孔就不能用,就需要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再次钻孔,而如果钻孔过多,不仅会降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强度,而且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也不一定有足够的面积容纳这么多孔;另一方面,为了适应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也需要更改油壶的形状,不仅工作量大,也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具有自身强度高、适应不同形状油壶的安装要求、改进工作量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还包括焊接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一侧的动转油壶支架,所述动转油壶支架上设有动转油壶固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转油壶支架轴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转油壶支架轴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转油壶支架轴向截面形状为n字形。本实用新型的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开设用来装配动转油壶的专用孔,而是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焊接一个专门用来安装动转油壶的动转油壶支架,这使得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自身的强度增加了 ;同时,为了方便安装不同形状的动转油壶,只需要改变动转油壶支架的形状或孔位就可以了,而不需要重新设计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使得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可根据需要装配不同的动转油壶,改进工作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暨装配示意图;图2为轴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轴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轴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轴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俯视图;[0014]图6为轴向截面形状为n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主视图;图7为轴向截面形状为n字形时动转油壶支架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驾驶室后悬置支架I和动转油壶支架2。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焊接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I 一侧,动转油壶支架2上开设有动转油壶固定孔2-1,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至图3,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参见图4至图5,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参见图6至图7,所
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n字形。参见图1,动转油壶3壶壁上设有支承板4,所述支承板4上开设有支承孔4-1。通过螺栓5将动转油壶固定孔2-1与支承孔4-1连接,使动转油壶3固定在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然后用风枪(图中未示出)把螺栓5打紧,再把装有动转油壶3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I固定到车架(图中未示出)上,动转油壶3的安装工作即告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驾驶室后悬置支架(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在驾驶室后悬置支架(I) 一侧的动转油壶支架(2),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上设有动转油壶固定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Z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转油壶支架(2)轴向截面形状为n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动转油壶支架的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所述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一侧还焊接有动转油壶支架,所述动转油壶支架上开设有固定动转油壶的第一螺钉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身强度高、适应不同形状油壶的安装要求、改进工作量小的特点,可以广泛使用于汽车上。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2508181SQ201220125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朱新光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