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99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能够在车身中进一步提高安装座椅的部分的强度。车身(11)包括:用于将座椅(61)固定在底面板(23)上的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和沿着该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与该背面接合的两个车身构件(51、52)。该两个车身构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构成该车身的一部分。该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结在该两个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53)上。
【专利说明】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乘用车等车辆的车身中,对安装座椅的部分进行改良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通过专利文献1可知将配置在车室内的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技术。由专利文 献1得知的车身构造具有:在车身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车架;架设在该左右的 侧车架之间的闩眼支承横梁;和固定在该闩眼支承横梁上的闩眼。在该闩眼上能够锁定折 叠式座椅的座椅锁定部,该折叠式座椅是配置在底面板上的。使用状态下的折叠式座椅通 过使座椅锁定部锁定在闩眼上而固定在底面板上。
[0003] 对车身要求不仅在通常的行驶中,而且在车辆的碰撞时也能够将座椅确实地维持 于固定状态。由此,对车身要求相对于从座椅所作用的荷载而具有充分的强度。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670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能够在车身中进一步提高安装座椅的部分的 强度。
[0007]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将座椅固定 在底面板上的座椅固定部;和沿着所述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与该背面接合的两个车身构 件,该两个车身构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而构成车身的一部分,该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 分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上。
[0008] 如技术方案2所述,优选为,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中的某一方构件,为在所述车身的 车宽方向两端部范围内延伸的横构件,另一方构件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构件。
[0009] 如技术方案3所述,优选为,在所述纵构件的后端部上,设有用于在牵引所述车身 时使用的挂钩。
[0010] 如技术方案4所述,优选为,还具有底板横梁,其位于所述纵构件之前,并且,架设 在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该底板横梁为支承所述底面板的部件,所述纵构 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底板横梁接合。
[0011] 如技术方案5所述,优选为,所述座椅固定部具有:前侧连结点,其在与两个所述 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仅与所述底面板连结;和后侧连结点,其在 所述交叉的部分上,与所述底面板一同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上。
[0012] 如技术方案6所述,优选为,在所述底面板与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之间夹入有加强 板,所述座椅固定部与所述加强板一同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上。
[0013] 如技术方案7所述,优选为,两个所述车身构件的至少一方构件,将连结有所述座 椅固定部的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状。发明的效果
[0014]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两个车身构件沿着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与该背面接合。 该两个车身构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该各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互补足强度,因此 具有高强度。该交叉部分上,连结有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即,该交叉部分相当于安装 座椅的部分,其能够充分地承受从座椅经由座椅固定部所作用的荷载。这样,因为各车身构 件彼此交叉,所以在车身中,安装座椅的部分的强度被进一步提高。
[0015]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两个车身构件由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范围内延伸的 横构件、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构件构成。这种构造中的该横构件和该纵构件的强度 比较大。在该横构件和该纵构件交叉的高强度的部分上连结有座椅固定部。由此,车身能 够相对于从座椅经由座椅固定部所作用的荷载,具有更充分的强度。
[0016]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用于在牵引车身时使用的挂钩设在纵构件的后端部上。 在牵引车身时,从挂钩对纵构件的后端部所作用的荷载较大。对此,纵构件相对于横构件交 叉地接合,且与横构件以及座椅固定部一同连结,因此,能够将荷载向该横构件以及连结点 分散。这样,通过纵构件和横构件以及座椅固定部之间的组合构造,车身能够具有足以承受 从挂钩作用的较大荷载的强度。
[0017]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横构件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范围内延伸,除此之外, 底板横梁架设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纵构件相对于该横构件交叉且与之接 合,并且,还将其前端与该底板横梁接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纵构件的强度。该结果 为,在车身中,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安装座椅的部分的强度。而且,该纵构件的强度进一步 提高,因此在用于在牵引车身时使用的挂钩设在纵构件的后端部上的情况下,车身能够具 有足以承受从挂钩作用的较大的荷载的更充分的强度。
[0018]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座椅固定部具有前侧连结点和后侧连结点。该前侧连结 点在与各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仅与底面板连结。
[0019] 即,为了抑制车身重量,对座椅固定部的宽度和纵构件的宽度及厚度具有限制。将 座椅固定部的后侧连结点与纵构件以及横构件一同连结,由此,能够充分地维持座椅固定 部以及纵构件的强度。而且,座椅固定部的前侧连结点仅与底面板连结。这样,能够不会增 加车身重量地,将座椅固定部连结在车身上,并且,能够维持该座椅固定部的强度。
[0020] 另一方面,该后侧连结点在上述交叉的部分上,与底面板一同连结在两个车身构 件上。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荷载,座椅会欲向车身前侧倾倒。由 此,在座椅固定部的后端上作用有向上荷载。但是,由于在高强度的交叉部分上连结有后侧 连结点,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座椅固定部相对于车身的连结强度。
[0021]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在底面板与两个车身构件之间夹入有加强板。座椅固定 部与加强板一同连结在两个车身构件上。由此,能够分散从座椅固定部向底面板所作用的 荷载。因此,能够提高底面板的刚性,尤其提高连结座椅固定部的部分的刚性。
[0022]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两个车身构件的至少一方构件,将连结有座椅固定部的 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由此,能够提高连结有座椅固定部的部位、和该连结部 位附近的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将座椅固定部牢固地连结在这种高强度的部分上。而且, 能够通过该高强度的部分充分地支承底面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本发明车身的后半部的下部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身的后半部的下部的仰视图。
[0025] 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两个车身构件周围并省略了底面板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在图1所示的车身的后部具有座椅的构造的立体图。
[0027] 图5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两个车身构件与座椅之间的关系并省略了底面板的 立体图。
[0028] 图6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在图3所示的两个车身构件上安装中央侧座椅固定部的构 造并省略了底面板的立体图。
[0029] 图7是图1所示的车身的后部的俯视图。
[0030] 图8是沿图7的8-8线的剖视图。
[0031] 图9是沿图6的9-9线的剖视图。
[0032] 图10是沿图6的10-10线的剖视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0 车辆
[0035] 11 车身
[0036] 22车宽方向两端(后侧车架)
[0037] 23底面板
[0038] 24底板横梁(第一横梁)
[0039] 51 一方构件(横构件)
[0040] 52另一方构件(纵构件)
[0041] 53两个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交叉部)
[0042] 54 挂钩
[0043] 61 座椅
[0044] 71座椅固定部(中央侧座椅固定部)
[0045] 71a前侧连结点
[0046] 71b后侧连结点
[0047] 7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构造。此外,"前"、"后"、"左"、 "右"、"上"、"下"依照从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e表示左侧,Ri 表示右侧,CL表示车宽中心线。
[0049]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乘用车等车辆10的车身11由无骨架式车身(monocoque body)构成,形成为相对于车宽中心线CL实质上左右对称的形状,该车宽中心线CL从车辆 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通过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车辆10在车室12内例如沿前后具有 三排座椅(前部座椅、中央部座椅、和后部座椅)。
[0050] 该车身11在后半部分的下部包括左右的下纵梁21、21、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底 面板23、和四个横梁24?27。
[0051] 左右的下纵梁21、21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且车宽方向两侧,并沿车身前 后方向延伸。
[0052] 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从该左右的下纵梁21、21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然后进一 步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即,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位于车身11的后部的车宽方向两侧, 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0053] 底面板23在左右的下纵梁21、21之间以及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之间连续地铺 设,并且,由四个横梁24?27支承,并形成车室12的下表面。该底面板23的后端23a通 过仅以规定高度向上方延伸来确保刚性。由此,可任意地在该底面板23的后端23a上设置 横梁。
[0054] 四个横梁24?27从车身后部向前方,以第一横梁24、第二横梁25、第三横梁26、 和第四横梁27的顺序排列。该各横梁24?27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观察而形成为大致矩形 形状的闭合截面,并架设且接合在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即,左右的后侧车 架22、22之间。
[0055] 若更具体地描述,第一横梁24架设且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的车身前后方 向中央部。例如,该第一横梁24位于设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上的左右的减震器支承部 31、31的后方。该左右的减震器支承部31、31是用于对未图示的左右的后悬挂系统的减震 器上端部进行支承的部件。
[0056] 在该第一横梁24的上端部铺设有底面板23。该第一横梁24位于车身11的后下 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承底面板23,因此,也称为"后底板横梁24"或"底板横梁24"。 该第一横梁24的离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的高度,在四个横梁24?27中是最大的。在该 第一横梁24的下表面上,一体形成有沿着该下表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倒U字状的悬 挂系统支承部32。
[0057] 第二横梁25位于左右的减震器支承部31、31之间,并架设且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 架22、22之间。该第二横梁25的下表面的高度相对于第一横梁24的上表面,位于大致一 致或上位的位置上。该第二横梁25为上下分为两部分的分割体的构造,通过使底面板23 一体地夹在上下之间而沿上下形成两个闭合截面。
[0058] 第三横梁26位于左右的下纵梁21、21的后端与左右的减震器支承部31、31之间, 并架设且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之间。该第三横梁26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而形成 为大致上方开放的帽状截面,在上端部铺设有底面板23。该结果为,由底面板23和第三横 梁26形成闭合截面。
[0059] 第四横梁27架设且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的前端之间。该第四横梁27 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而形成为大致上方开放的帽状截面,在上端部铺设有底面板23。该结 果为,由底面板23和第四横梁27形成闭合截面。
[0060] 由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第三横梁26、第四横梁27、和底面板23所包围的空间 33构成用于收纳未图示的燃料箱的燃料箱收纳部。
[0061] 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和左右的斜向加强构件37、37从第一横梁24(后底板 横梁24)向车身前方延伸。
[0062] 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从第一横梁24向着车身前方延伸,将前端部36b、36b 接合在车身11的下部,即,第三横梁26上。该第三横梁26位于朝前加强构件36、36之前 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因此,也称为"前侧横梁26"。该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的整体形状 为从后端向着前端变得细窄的形状,从车身后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上方开放的帽状截面。
[0063] 该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的后端部36a、36a在第一横梁24的整体高度范围 内接合,沿着底面板23的下表面向前方延伸,并且,与该底面板23的下表面和第二横梁25 接合。该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的前端部36b、36b与第三横梁26的凸缘一同,重叠且 接合在底面板23的下表面上。
[0064] 由底面板23、第一横梁24、第三横梁26、和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包围的空间 38,构成用于收纳未图示的过滤罐(canister)的过滤罐收纳部。
[0065] 左右的斜向加强构件37、37从第一横梁24向前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斜向延伸, 并将前端部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上。若更具体地描述,该左右的斜向加强构件37、 37由管体构成。该左右的斜向加强构件37、37的后端部位于与左右的朝前加强构件36、36 的后端部相比稍微靠近车宽中心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横梁24的下端部上。该左 右的斜向加强构件37、37的前端部位于第二横梁25与第三横梁26之间,并通过螺栓安装 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的下端部上。
[0066] 如图1?图3所不,两个车身构件51、52位于底面板23的后端23a与第一横梁24 之间,而构成车身11的一部分。该两个车身构件51、52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由此在俯视 下以大致十字状组合,并沿着底面板23的背面(下表面)延伸,并且,与该背面接合。以下, 将两个车身构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称为"交叉部53"。
[0067] 该两个车身构件51、52中的某一方构件51,为在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S卩,左 右的后侧车架22、22之间)范围内延伸的横构件。两个车身构件51、52中的另一方构件52 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构件。以下,适当地将一方构件51称为"横构件51",将另一方 构件52称为"纵构件52"。
[0068] 该纵构件52从车宽中心线CL通过,将前端接合在第一横梁24上。而且,该纵构 件52从车身后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上方开放的帽状截面,在上端部铺设有底面板23。该结 果为,由底面板23和纵构件52形成闭合截面。
[0069] 该纵构件52的前端部52a与底板横梁24接合。该纵构件52的后端部52b沿着 底面板23的后端23a向上方延伸,并且,与后端面接合。即,该纵构件52的后端部从车宽 方向外侧观察而形成为大致横向的L字状。
[0070] 在该纵构件52的后端部52b上设有用于在牵引车身11时使用的挂钩54。
[0071] 该横构件51位于底面板23的后端23a与第一横梁24之间的大致中央,相对于第 一横梁24是平行的,因此,能够称为一种横梁。该横构件从纵构件52的下方通过,架设且 接合在左右的后侧车架22、22之间。而且,该横构件51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而形成为大致 上方开放的帽状截面,在上端部铺设有底面板23。该结果为,由底面板23和横构件51形成 闭合截面。
[0072]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该横构件51的位置上,配置有在车室12内配置的左右的 座椅61、61。该左右的座椅61、61例如相当于上述后部座椅。左右的座椅61、61为能够折 叠的构造。如图4?图8所示,在左右的座椅61、61立起的状态下,设在座椅后部的闩锁装 置62、63、63相对于闩眼73、83、83而分别成为闭锁状态(锁定状态)。该闩眼73、83、83设 在车身11上。
[0073] 以下,具体说明该左右的座椅61、61的安装构造。在横构件51的正上方且底面板 23之上,配置且固定有用于固定左右的座椅61、61的三个座椅固定部71、81、81。
[0074] 该三个座椅固定部71、81、81为位于车宽中央的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和位于车 宽方向两侧的左右的座椅固定部81、81。该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由大致平板状的基座72、 和与该基座72 -体设置的闩眼73构成。该闩眼73是用于将分别位于左右的座椅61、61 的车宽中央的侧部上的左右的闩锁装置62、62保持为闭锁状态的部件。
[0075] 同样地,左右的座椅固定部81、81也分别由基座82、82和闩眼83、83构成。如图7 所示,全部闩眼73、83、83沿车宽方向以一条直线状排列,而且,从后方观察车身11而形成 为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
[0076] 如图3、图6以及图8所示,两个车身构件51、52使交叉部53这一部分形成得低一 级。与其配合地,底面板23将交叉部53所处于的部分以及其周边形成在低一级的层差部 23b上。在该层差部23b的上表面上重叠有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在该层差部23b的下表 面上重叠有大致平板状的加强板74。即,在底面板23与两个车身构件51、52之间夹入有加 强板74。该加强板74 (抵接板74)是用于将从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向底面板23所作用 的荷载分散的部件,由厚度比该底面板23厚的厚板构成。
[0077] 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与加强板74 -同连结在底面板23与两个车身构件51、52 上。由此,能够将从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向底面板23所作用的荷载分散。因此,能够提高 该底面板23的刚性,尤其提高连结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部分的刚性。
[0078] 两个车身构件51、52的至少一方构件将连结有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部位的附 近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地两个车身构件51、52均形成为闭合 截面状。
[0079] 如图7所示,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具有位于车宽中心线CL上的前侧的一个前侧 连结点71a、和位于该前侧连结点71a的后方且相对于车宽中心线CL对称的位置上的左右 的后侧连结点71b、71b。在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以及加强板74中,在前侧连结点71a以及 左右的后侧连结点71b、71b上开设有螺栓贯穿孔。在两个车身构件51、52中,仅在左右的 后侧连结点71b、71b上开设有螺栓贯穿孔。
[0080] 如图3、图6以及图9所示,前侧连结点71a在比交叉部53靠前的位置上,没有连 结在两个车身构件51、52上,而仅通过前侧的螺栓75连结在底面板23上。优选为,该前侧 连结点71a通过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和加强板74将底面板23夹入,并且进行螺栓紧固。 更具体地,在纵构件52上形成有与该前侧连结点71a贯穿的退避孔52c。该退避孔52c的 直径设定为不会与前侧的螺栓75以及与该螺栓75连结的螺母发生接触的大小。
[0081] 另一方面,如图3、图6以及图10所示,左右的后侧连结点71b、71b在交叉部53 中,与底面板23 -同通过左右的螺栓76、76而连结在两个车身构件51、52上。这样,中央 侧座椅固定部7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交叉部53,且通过左右的螺栓76、76连结。
[0082] 如图10所示,在交叉部53中,第一闭合截面部77、第二闭合截面部78、第三闭合 截面部79从上向下以该顺序排列。该第一闭合截面部77是由底面板23和加强板74包围 的部分。该第二闭合截面部78是由加强板74和纵构件52包围的部分。该第三闭合截面 部79是由纵构件52和横构件51包围的部分。
[0083] 若总结上述结构,则为下述内容。
[0084] 两个车身构件51、52沿着底面板23的背面延伸且与该背面接合。该两个车身构 件51、52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该各车身构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相互补足强度,因 此具有高强度。该交叉部分53上,连结有座椅固定部71 (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至少一 部分。S卩,该交叉部分53相当于安装座椅61、61的部分,能够充分地承受从座椅61、61经 由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所作用的荷载。这样,因为各车身构件51、52彼此交叉,所以在车 身11中,安装座椅61的部分的强度被进一步提高。
[0085] 而且,两个车身构件由在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22、22(例如,左右的后侧车架 22、22)范围内延伸的横构件51、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构件52构成。这种构造中的该 横构件51和该纵构件52的强度比较大。在作为高强度的、该横构件51和该纵构件52交 叉的高强度部分53上连结有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由此,车身11能够相对于从座椅61、 61经由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所作用的荷载,具有更充分的强度。
[0086] 而且,横构件51在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22、22范围内延伸,除此之外,第一 横梁24架设在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22、22之间。纵构件52相对于该横构件51 交叉且接合,并且,还将其前端部52a与该第一横梁24接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纵构 件52的强度。该结果为,在车身11中,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安装左右的座椅61、61的部分 的强度。
[0087] 而且,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具有前侧连结点71a和后侧连结点71b、71b。该前侧 连结点71a在与两个车身构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仅与底面板 23连结。
[0088] S卩,为了抑制车身重量,对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宽度和纵构件52的宽度及厚度 具有限制。将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后侧连结点71b、71b与纵构件52以及横构件51 - 同连结,由此,能够充分地维持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以及纵构件52的强度。而且,中央侧 座椅固定部71的前侧连结点71a仅与底面板23连结。这样,能够不会增加车身重量地,将 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连结在车身11上,并且,能够维持该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强度。
[0089] 另一方面,后侧连结点71b、71b在交叉的部分53上,与底面板23 -同连结在两个 车身构件51、52上。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由于来自车辆10前方的碰撞荷载,座椅61、61 会欲向车身前侧倾倒。由此,在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后端上作用有向上荷载。但是,在 高强度的交叉部分53上连结有后侧连结点71b、71b,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中央侧座椅固 定部71相对于车身11的连结强度。
[0090] 而且,两个车身构件51、52的至少一方构件51,将连结有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 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由此,能够提高连结有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的部位、 和该连结部位附近的部分的强度。因此,能够将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牢固地连结在这种高 强度的部分上。而且,能够通过该高强度的部分充分地支承底面板23。
[0091] 而且,在纵构件52的后端部52b上设有用于在牵引车身11时使用的挂钩54。在 牵引车身11时,从挂钩54对纵构件52的后端部52b所作用的荷载较大。对此,纵构件52 相对于横构件51交叉地接合,且与横构件51以及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 (参照图3)-同连 结,因此,能够将荷载向该横构件51以及连结点分散。这样,通过纵构件52和横构件51以 及中央侧座椅固定部71之间的组合构造,车身11能够具有足以承受从挂钩54作用的较大 荷载的强度。
[0092] 工业实用性
[0093]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适合用于乘用车等车辆10的车身11中安装左右的座椅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将座椅固定在底面板上的座椅固定部;和沿 着所述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与该背面接合的两个车身构件, 该两个车身构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构成车身的一部分, 该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中的某一方构件, 为在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范围内延伸的横构件,另一方构件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的纵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构件的后端部上,设有用于 在牵引所述车身时使用的挂钩。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底板横梁,其位于所述纵 构件之前,并且,架设在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 该底板横梁为支承所述底面板的部件, 所述纵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底板横梁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固定部具有: 前侧连结点,其在与两个所述车身构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仅与所 述底面板连结;和 后侧连结点,其在所述交叉的部分上,与所述底面板一同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板与两个所述车身构件 之间夹入有加强板, 所述座椅固定部与所述加强板一同连结在两个所述车身构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身构件的至少一方构件, 将连结有所述座椅固定部的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状。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4108428SQ20141013940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鹰木一树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