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16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进料开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料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砂石和各种添加剂,砂石一般从河道等地获取,采用吊车等设备将砂石从河道中取出后,砂石常被放置在锥形的料斗中备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料斗底部大多设置螺旋状的叶片,不出料时,螺旋状叶片挡住砂石,阻止砂石落出;出料时,螺旋状的叶片转动,带动砂石落出。

这种料斗虽然有螺旋状叶片实现对出料的控制,但螺旋状叶片的设置有间隙,由于料斗的小端出料口朝向地面,故而仍会有砂石从螺旋叶片处受重力落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料开合装置,其具有能够尽量减少砂石落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进料开合装置,包括初步储料斗,所述初步储料斗面向地面一侧设有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位于初步储料斗靠近地面一侧的开闭斗、位于初步出料槽侧边与开闭斗相配合的活塞推动装置,所述活塞推动装置的活塞杆与开闭斗相抵触,所述开闭斗与初步储料斗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开闭斗打开时,驱动活塞推动装置,使其活塞杆将开闭斗顶开,此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砂石落出;若不需要出料时,则将活塞杆缩回,拉簧复位,将开闭斗拉回,使开闭斗处于闭合状态,减少砂石的落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闭斗包括两个以活塞推动装置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的斗状零件,所述斗状零件的开口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斗状零件合拢时,两者之间的间隙极小,不易从间隙中落出砂石。

进一步设置:所述斗状零件与初步储料斗之间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推动斗状零件时,斗状零件绕销钉转动,以销钉为运动中心,转动顺畅,不易从初步储料斗上掉落或卡嵌在初步储料斗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销钉位于斗状零件侧面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斗状零件转动时,销钉两侧的宽度相等,所受力也近似相等,便于保持斗状零件的运动顺畅。

进一步设置:所述斗状零件相对设置的开口处设置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开口背离地面一侧,所述活塞推动装置的活塞杆位于两个斗状零件的凹陷部所围成的空间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正好位于斗状零件之间的凹陷处,为活塞杆提供放置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塞推动装置的活塞杆靠近地面一端设置有推轮,所述推轮位于两斗状零件的凹陷部所围成的空间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轮的体积大,当推轮伸出时,能够将两个斗状零件分得更开,便于大量出料。

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簧的两端设置弯钩,所述初步储料斗侧壁和斗状零件上均设有固定圈,所述拉簧的两端的弯钩分别钩设于两个固定圈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能够随着斗状零件的打开而拉伸、随着斗状零件的缩回而复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簧位于斗状零件靠近其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轮将两个斗状零件推开时,两个斗状零件的开口处的位移较大,拉簧位于该处,便于在省力的前提下带动斗状零件复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斗状零件的开合,控制初步储料斗中的砂石的落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初步储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拉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步储料斗;2、筛料槽;3、开闭装置;4、活塞推动装置;5、开闭斗;51、斗状零件;52、销钉;6、推轮;7、筛料网;8、输送装置;9、支架;10、传送带;11、电机;12、传动辊;13、转动辊;14、弯杆;141、托臂;142、连接段;143、辊轴;15、限位槽;16、限位轨;17、凹陷部;18、拉簧;19、弯钩;20、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进料开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初步储料斗1,初步储料斗1中装有从河道中挖取的砂石,这些砂石通过吊车从河底挖取,带有大量水分,被暂存在初步储料斗1中。

如图1和2所示,初步储料斗1设置为锥形,其小端面向地面,砂石从小端中漏出,落入位于初步储料斗1下方的筛料槽2中。初步储料斗1上设置用于控制小端落料的开闭装置3,开闭装置3包括位于初步储料斗1侧边的活塞推动装置4,活塞推动装置4采用油缸,油缸的活塞杆向地面伸出,活塞杆靠近地面的一端上连接开闭斗5。开闭斗5为两个对称设置的斗状零件51,两个斗状零件51的开口相对设置。斗状零件51被安装在初步储料斗1的小端端口,斗状零件51的两侧铰接于初步储料斗1上,铰接处设置销钉52,销钉52固定连接在初步储料斗1的两侧,每一侧均设有两个销钉52,两个销钉52共线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两个销钉52分别对应在两个斗状零件51背离地面的一侧,并且将斗状零件51穿在初步储料斗1的侧壁上,使斗状零件51能够绕销钉52转动。

如图1和2所示,活塞杆面向地面的一端设有推轮6,推轮6位于两个斗状零件51之间,推轮6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销钉5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了与推轮6适配,两个斗状零件51开口处设有容纳推轮6的凹陷部17,凹陷部17位于开口所在面背离地面一侧,当两个斗状零件51处于闭合状态是,两个斗状零件51上的凹陷部17形成一个矩形空间,推轮6即位于该矩形空间中,两个斗状零件51靠近地面的一侧则相互贴合,减小砂石落出的可能性。

当活塞杆向地面方向伸出时,推轮6向地面处运动,抵触于斗状零件51状后,继续下压将两个斗状零件51撑开,此时初步储料斗1中的砂石落出。为了使推轮6缩回时,斗状零件51也复位,如图2和4所示,在斗状零件51靠近油缸的一侧设置拉簧18,拉簧18的两端设置弯钩19,两个弯钩19中,一个钩设于初步储料斗1上的固定圈20上,另一个钩设于斗状零件51上的固定圈20上。

推轮6将斗状零件51推开时,拉簧18处于拉伸状态,当推轮6缩回时,拉簧18复位,带动斗状零件51回复至初始位置,即两个斗状零件51合拢的状态。

如图2所示,筛料槽2设置为矩形,并且向地面倾斜,便于砂石落出。在筛料槽2内还设有筛料网7,筛料网7位于槽底和槽口之间的中间位置,砂石从初步储料斗1中落下后,受到筛料网7的阻碍和筛选,颗粒过粗的砂石被留在筛料网7上,其余的砂石从筛料网7上落至筛料槽2底部,筛料槽2底部被挖空,在筛料槽2下方设有砂石输送装置8,砂石输送装置8包括支架9,支架9上设有回转设置的传送带10。支架9靠近筛料槽2的一端与筛料槽2平行,伸出筛料槽2的部分自筛料槽2处向背离地面处倾斜上升。砂石从筛料网7上落下后,再经过被掏空的槽底部分落在传送带10上,被传送带10运输至烘干筒中。

如图1所示,支架9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1,在支架9背离地面的一端同样设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传动辊12,传送带10张紧于传动辊12上。

电机11转动时,带动传动辊12,传动辊12带动传送带10,传送带10转动时,将落下的砂石运输至高处。

如图1和3所示,为了便于运输砂石,支架9上设置折弯组件将传送带10弯折为“V”状。折弯组件包括位于支架9上的转动辊13。支架9设有转动辊13的部分与地面倾斜,转动辊13通过弯杆14与支架9连接。弯杆14设置为“V”状,垂直于支架9,其中间部位的连接段142与支架9固定连接,两端向背离支架9的方向延伸,形成两条托臂141。弯杆14的两条托臂141背离支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托臂141平行的辊轴143,转动辊13套设于辊轴143上。两根转动辊13呈“V”形,将传送带10的两侧托起,使传送带10与转动辊13相互抵触的部分呈“V”形。

如图1和5所示,为了使传送带10在运输砂石的过程中不易与支架9发生相对位置偏差,在传送带10面向支架9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与传送带10一体设置,均采用橡胶制成。如图1、3和5所示,在连接段142的中段处设置限位轨16,限位轨16为一条金属杆,与支架9的倾斜部分平行,并且自最靠近地面的弯杆14处起,一直延伸至离地面最远的弯杆14处,限位轨16嵌设于传送带10上的限位槽15内。如此在传送带10转动时,限位轨16将传送带10的相对位置限位,减小传送带10向两侧偏移的可能性。

在使用该设备对砂石进行输送时,驱动初步储料斗1两侧的活塞推动装置4,其活塞杆向地面方向伸出,将两个相互闭合的斗状零件51推开,使斗状零件51之间产生空隙,砂石从空隙中漏出,落至初步储料斗1下方的筛料网7上,经过筛料网7的过滤,将过大的砂石块留在筛料网7上,剩余的砂石落在传送带10上,传送带10将砂石运输至高处,导入后续的工序设备中。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