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628发布日期:2018-09-01 03:14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送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外活塞是通过人工一件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于夹料的治具内,打开治具夹紧开关,待加工零件被夹紧后,启动加工设备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操作过程繁杂,一人仅能操作一台设备,效率低下,人员成本高。

为提高生产效率,市场上出来了许多自动送料装置,其自动的按规定要求和既定程序进行运作,人只需要确定控制的要求和程序,无需直接操作。即把物品从一个位置送到另一个位置,期间过程不需人为的干预即可自动准确的完成。虽然其操作简便、效率高,但由于自动送料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一台自动送料装置往往需要数十万元,成本过高。

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的半自动送料装置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的半自动送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待补充零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设计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待补充零件的半自动送料,其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送料机构和零件补充机构组成;

送料机构包括气缸和与气缸相连的送料杆,送料杆水平布置;

零件补充机构包括送料底座和零件槽,所述送料底座沿送料杆运行方向开设有容纳送料杆和待补充零件的通孔I,垂直方向开有与通孔I连通且开口向上的开孔II,所述零件槽为筒状结构,待补充零件布置于该筒状结构内,其一端设有与开孔II配合连接的装置且连接后零件槽位于开孔II内的长度小于开孔II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以保证零件槽在连接后不影响待补充零件在通孔I内的水平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先将挡料销和方向定位销插入零件槽,再依次将待补充零件放入零件槽内,将零件槽插入送料底座上的开孔II后拔出挡料销,此时零件I调入通孔I内,开启气缸,送料杆在通孔I内做水平运动将零件I水平推出送到加工位,其中送料杆前部设有零件固定装置,送料杆推出零件I后往回运动推至零件槽后,零件槽内的零件II在重力作用下落下,送料杆再次前推将零件II水平推出,如此往复多次将零件槽内的零件完全送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零件槽靠近与开孔II连接端和远离与开孔II连接端分别设有挡料销和方向定位销。挡料销和方向定位销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零件槽为方形筒结构,所述与开孔II配合连接的装置为榫卯结构;所述送料底座为立方体结构,开孔II为方形孔。零件槽也可为圆形筒结构,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不同形状的结构,只要保证待补充零件在零件槽运动时不会发生如翻转等状态的变化即可。开孔II的开口方向及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保证零件槽能与开孔II配合连接并能保证零件在重力作用下顺利进入开孔II即可,送料底座的外部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出不同选择。与开孔II配合连接的装置也不仅仅限于榫卯结构,其他能够实现连接的形式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待补充零件为一端面设有径向贯穿的U形凹槽的圆柱体,所述U形凹槽对称布置于所在端面。本实用新型待补充零件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种形状,其他形状如立方体、圆锥体等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零件槽的中空孔内壁与待补充零件外缘的最小间隙为0.4~0.5mm。零件槽与待补充零件间的缝隙过大,可能造成待补充零件在零件槽内垂直运动时发生翻转;缝隙过小,对待补充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通孔I由送料杆孔和零件孔连通而成,其中送料杆孔和零件孔均为圆孔且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零件孔的内径大于送料杆孔且比待补充零件的直径大0.4~0.5mm;所述送料杆为圆杆。零件孔的内径过大,可能导致零件在孔内水平运动时发生翻转;零件孔的内径过小,对待补充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通孔I为圆柱形孔,通孔I的内径比待补充零件直径大0.4~0.5mm;所述送料杆为圆杆。通孔I的内径过大,可能导致零件在孔内水平运动时发生翻转;通孔I的内径过小,对待补充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挡料销为长方形片状结构;零件槽水平方向开有与中空孔连通且与挡料销匹配的一字型开孔III,在水平方向上开孔III的长度等于零件槽中空孔的长度。开口III及挡料销的形状尺寸及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设置,只要阻隔零件在零件槽内的垂直运动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方向定位销为圆杆状结构,其外径小于U形凹槽的垂直于径向贯穿方向的最大长度;零件槽水平方向开有与中空孔连通且与方向定位销匹配的开孔IV。此处的圆杆状方向定位销是与前述U形凹槽匹配的,以防往零件槽内加装待补充零件时安装方向错误。其开口IV及方向定位销的形状尺寸及设置位置可根据待补充零件的形状、尺寸及加工方向进行设置的。

如上所述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气缸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气缸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底座为L型板状结构,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及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送料装置的剖视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2a、2b及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槽的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

图3a、3b及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底座的右视图、俯视图及A-A剖面图;

图4a、4b及4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的左视图、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5a、5b及5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固定底座的俯视图、左视图及主视图;

图6a及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杆的左视图及俯视图;

图7a及7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定位销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8a、8b及8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料销的主视图、俯视图及左视图;

其中,1-方向定位销,2-零件槽,3-挡料销,4-送料底座,5-气缸,6-送料杆,7-气缸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如图1a及1b所示,主要由送料机构和零件补充机构组成,待补充零件为设有对称布置于所在端面且径向贯穿的U形凹槽的圆柱体。

送料机构包括如图4a、4b及4c所示的气缸5和与气缸相连的送料杆6;气缸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气缸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气缸固定底座7如图5a、5b及5c所示,为L型板状结构,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送料杆6如图6a及6b所示,其为水平布置的圆杆。

零件补充机构包括送料底座4和零件槽2。送料底座4如图3a、3b及3c所示,为立方体结构,送料底座沿水平方向开有通孔I,垂直方向开有与通孔I连通且开口向上的方形开孔II,通孔I由送料杆孔和零件孔连通而成,送料杆孔和零件孔均为圆孔且对称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零件孔的内径大于送料杆孔且比待补充零件的直径大0.4~0.5mm,送料杆布置于送料杆孔内且能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待补充零件布置于零件孔内。

零件槽2如图2a、2b及2c所示,为方形筒结构,待补充零件布置于该方形筒结构内,零件外缘与方形筒内壁间隙为0.4~0.5mm,零件槽一端设有与开孔II配合连接的榫卯结构装置,零件槽于开孔II连接后零件槽位于开孔II内的长度小于开孔II在该方向上的长度,零件槽靠近该端水平方向开有与中空孔连通且与挡料销3匹配的一字型开孔III,在水平方向上开孔III的长度等于零件槽中空孔的长度,挡料销3如图8a、8b及8c所示,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其安于开孔III内可阻隔待补充零件在零件槽内的垂直运动,零件槽靠近另一端水平方向开有与中空孔连通且与方向定位销1匹配的开孔IV,方向定位销1如图7a及7b所示,为圆杆状结构,其外径小于U形凹槽的垂直于径向贯穿方向的最大长度,其安于开孔IV内于待补充零件上的U形凹槽配合可预防安装方向错误。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工作人员可操作三台设备,班组产能达到1100件,使用手工夹料的班组产能仅为850件,其只能一人一机操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其通孔I为圆柱形孔,其尺寸与实施例1中零件孔的尺寸相同。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送料装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