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料热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78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送料热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实现全自动送料、埋料和热熔制程一体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的壳体上通常开设有螺孔,与螺钉配合用来固定印刷电路板或者该产品的盖体。若产品为塑料材料制成的,则螺孔的机械加工强度不够,内螺纹容易损坏。现有改善此种状况的方法是在壳体上设置螺帽承座,将金属的螺帽压入承座内,通过热熔方式使由塑料制成的承座软化,螺帽即可固定在承座内。该生产过程是以手工夹取螺帽,将其对准螺帽承座后以手指推压方式将螺帽压入承座内,然后转移至热熔机内将承座软化以固定螺帽。但是,螺帽的体积非常小,装配人员不易用手指直接夹持,而需借助工具,更会因视线被阻挡而使螺帽无法对准螺帽承座,而在推压的过程中掉落在螺帽承座外。该装配过程往往占用很大的辅助时间,不仅加大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效率十分低下;且完成装配后另需转移至热熔机内,延长了产品的加工时间。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完成螺帽等元件的送料、埋料和热熔制程的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完成螺帽等元件的送料、埋料和热熔制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包括送料模组、接料模组、移送模组、热熔模组和驱动系统,该送料模组与该接料模组均与该驱动系统相连,该接料模组包括上、下接料夹具和导料轴,该导料轴邻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穿套于该上、下接料夹具内并可随之移动,该送料模组将元件送至该接料模组上方,该接料模组取得该元件并将其导引至工件的承座中,该移送模组将工件传送至该热熔模组下方,移送模组的运转周期和接料模组以及热熔模组的的运转周期相匹配。
与现有的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送料模组实现元件的有序自动排列,通过接料夹具与导料轴的配合,引导螺帽有序地落到工件的承座中,提高了送料埋料的精度,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移送模组实现上料、热熔、下料等工位转换,将多个制程一体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送料模组、接料模组和移送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送料模组、接料模组和移送模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以展示送料埋料的工作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10包括送料模组11、接料模组12、移送模组13、热熔模组14、定位治具15和驱动系统(图未示)。
送料模组11包括震动送料机110和气动手指112。螺帽17经震动送料机110后成整齐排列,并被送至气动手指112中夹持定位。震动送料机110末端上方设有制动轴114,当气动手指112上排满指定数量的螺帽17后,制动轴114向下插入震动送料机110末端的螺帽中,使其无法移动。
移送模组1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一四工位分割器,可配合接料模组12的动作转动。其中,第一工位131取放工件,第二工位132接螺帽,第三工位133热熔,第四工位134为空工位。每个工位上放置一组定位治具15,每组定位治具15包括一工件槽151和一盖板152。工件槽151用于放置工件。工件1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一塑料壳体,其上设有螺帽承座181,盖板152是为配合该工件18特别制作的,其上设有与螺帽承座181位置一致的开孔153。
接料模组12位于送料模组11下方,包括上接料夹具120、下接料夹具122和导料轴124。导料轴124为多根可弯曲的钢线,邻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上接料夹具120、下接料夹具122。接料模组12进一步包括导轨121和与之相连的托板123、125。该上下接料夹具120和12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三组气动手指,各自分别由托板123、125支撑。该导轨121可上下移动,通过托板123、125带动上下接料夹具120和122与之同步运动。在导料轴124的上端,各钢线以螺帽17的直径为间距等间距排列。导料轴124可通过上下接料夹具120和122的夹置而随之移动,穿入排列整齐的螺帽中。下接料夹具122的气动手指可在托板125上按照工件18的螺帽承座181位置设置并固定。托板125在相应的气动手指下方开设通孔126,其尺寸可使螺帽17顺利通过。导料轴124的钢线在上下接料夹具120和122之间的部分按照不同的要求各自进行弯曲,其下部穿套在下接料夹具122上,末端与盖板152开孔153的平面位置一一对应。在第二工位132上,盖板152通过开孔153引导从下接料夹具122落下的螺帽17落入工件18相对应的螺帽承座181中。
热熔模组14包括移动部分141和加热部分143。加热部分143为一热熔头,移动部分141利用电机驱动、丝杆传动使该热熔头在线性导轨的导向下缓慢将螺帽17压下,通过螺帽17的传热使由塑料制成的螺帽承座181变软,从而与螺帽17熔合,该热熔头再向上恢复至初始位置,完成热熔动作。
驱动系统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气压缸,其分别连接送料模组11的气动手指112以及接料模组12的上下接料夹具120和122,控制其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10进行送料、埋料工序时,请参照图2所示,震动送料机110将一定数量的螺帽17排列整齐后送至气动手指112上方,制动轴114向下插入震动送料机110末端的螺帽中阻止其移动,以避免当气动手指112张开时,震动送料机110仍将螺帽不断送出而导致螺帽掉落。请参照图3所示,接料模组12上移将导料轴124向上举起,使其上端穿过气动手指112后穿套在螺帽17中。请参照图4所示,驱动系统控制气动手指112张开,螺帽17下滑落至上接料夹具120的气动手指120a上。请参照图5所示,取得螺帽17的接料模组12下降至初始位置,使得导料轴124上端脱离气动手指112,末端穿套于盖板152开孔153内。气动手指112闭合。请参照图6所示,此时气动手指120a张开,使螺帽17顺着导料轴124下滑落至气动手指120b上。当螺帽17落至气动手指120b上时,气动手指120a则由张开状态恢复至闭合状态。然后气动手指120b张开,螺帽17落至气动手指120c上。请结合参照图7和图8所示,如此,穿套于导料轴124上的螺帽17即可通过上接料夹具120和下接料夹具122的开合,顺序滑落至导料轴124的末端,继而通过盖板152的开孔153的导引,落入与该开孔153相对应的工件18螺帽承座181中。上述过程即完成一道送料、埋料工序。之后制动轴114从震动送料机110末端的螺帽中向上抽出,使螺帽可再次由震动送料机110整齐地送至气动手指112上方,开始又一轮送料、埋料工序。
操作人员在第一工位131上打开盖板152,置入需要加工的工件18,盖上盖板152。移送模组13转动90度,将第一工位131的工件18转位至第二工位132。送料模组11与接料模组12配合,将螺帽17埋入相应的螺帽承座181中。移送模组13将第二工位132的工件18转位至第三工位133,由热熔模组14对螺帽承座181中的每一螺帽17进行热熔。该工件18经第四工位134转回至第一工位131,操作人员打开盖板152取出加工好的工件18,置入新的需要加工的工件。
操作人员可根据情况设定移送模组13的转位速度和停顿时间,使其与螺帽17由送料模组11和接料模组12置入工件18的螺帽承座181的时间以及热熔模组14完成一套热熔动作的时间相匹配。每次移送模组13停顿时,操作人员在第一工位131进行一次取放工件18的动作,第二工位132上,第三工位133上热熔模组14对在该工位的工件18的每一螺帽17进行热熔,第四工位134上承载着一完成加工的工件18,使自动送料热熔装置10可连续工作。
可以理解,送料模组11的气动手指112所夹持的螺帽17数量和导料轴124的根数均是与工件18的螺帽承座181个数一致的,其可根据需要加工的工件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送料模组、接料模组、移送模组、热熔模组和驱动系统,该送料模组与该接料模组均与该驱动系统相连,该接料模组包括上、下接料夹具和导料轴,该导料轴邻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穿套于该上、下接料夹具内,该送料模组的出口位于该接料模组上方,该接料模组的出口位于该移送模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送料热熔装置进一步包括盖板,其位于移送模组上,其上设有开孔,导料轴送料时末端穿套于该开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料模组进一步包括震动送料机和气动手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下接料夹具为多组气动手指,分别夹持于导料轴邻近两端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料模组进一步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导轨和与之相连的托板,该气动手指各自分别由该托板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料轴为多根可弯曲的钢线,其上端等间距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送模组为一工位分割器,至少分别有一工位对应于该接料模组和该热熔模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系统为气压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料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熔模组进一步包括移动部分和加热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送料热熔装置,用于将元件导引至工件的承座中并对其进行热熔,包括送料模组、接料模组、移送模组、热熔模组和驱动系统,该送料模组与该接料模组均与该驱动系统相连,该接料模组包括上、下接料夹具和导料轴,该导料轴邻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穿套于该上、下接料夹具内并可随之移动,该送料模组将元件送至该接料模组上方,该接料模组取得该元件并将其导引至工件的承座中,该移送模组将工件传送至该热熔模组下方,移送模组的运转周期和接料模组以及热熔模组的运转周期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送料埋料的精度,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移送模组实现上料、热熔、下料等工位转换,将多个制程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65/44GK2736157SQ200320130100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明辉, 李永良, 李建新, 蔡志敏, 金武, 邹创业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