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77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将补洞剂(パンクシ一ル剤)封入到胎面内侧中地设置的无内胎型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知有封入补洞剂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由于踏钉等刺伤而形成贯通胎面部的孔时,防止空气向外部漏出(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具体地,将封入了胶状的补洞剂的内胎紧密接合地设置在上述充气轮胎的上述胎面部内面,当由于踏钉等形成贯通胎面部与上述内胎的孔时,利用轮胎内的空气压力将补洞剂送入到上述孔中来堵塞上述孔。
日本特许第349728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42018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充气轮胎中,存在如下问题当降低了应该用于确保缓冲性能的胎面部的弹性时,用于塞孔的弹力变小,所以,难以同时达成轮胎的缓冲性能和塞孔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轮胎的缓冲性能又能充分地抑制因由踏钉等造成的胎面部的刺伤引起的空气泄漏的充气轮胎。
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为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形成为环形的胎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胎面部2),和从该胎面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轮胎的径向内侧配设的一对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侧壁部3),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的内壁面上设有衬里(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衬里11),所述衬里在内外两面上设置有分形机构(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分形片层10、第二分形片层12),在该衬里的内侧还设有补洞剂(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补洞剂14)的封入室(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封入室15)。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于衬里不与上述胎面部粘着,能够自由伸缩,所以,能够以上述衬里的弹性使刺伤向闭塞方向位移。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形机构为分形片层。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间来防止上述衬里向胎面部的粘着。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洞剂为添加了纤维(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短纤维17)的密封液(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液16)。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轮胎内的空气压力推出的纤维可以扩张上述衬里的刺伤而停留于所述刺伤。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洞剂为混合了纤维和颗粒(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颗粒18)的补洞剂。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由颗粒闭塞未被上述纤维完全堵塞的间隙。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分形片层之中的设于补洞剂的封入室侧的分形片层为水溶性。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封入了包含纤维的密封液时,由密封液溶解水溶性的分形片层,不会成为堵塞孔时的障碍。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衬里不与上述胎面部粘着,能够自由伸缩,所以,能够以上述衬里的弹性使刺伤向闭塞方向位移,因此,具有通过上述衬里的收缩和补洞剂的协合效果能够有效堵塞胎面部的刺伤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空间来防止上述衬里向胎面部的粘着,所以,具有能够充分确保封入室的容量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由于由轮胎内的空气压力推出的纤维可以扩张上述衬里的刺伤而停留于所述刺伤,所以,具有能够通过补洞剂之中的纤维和衬里的收缩确实地闭塞胎面部的刺伤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由于能够由颗粒闭塞未被上述纤维完全堵塞的间隙,所以,具有能够提高补洞剂的可靠性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在封入了包含纤维的密封液时,由密封液溶解水溶性的分形片层,不会成为堵塞孔时的障碍,所以,具有能够更确实地闭塞上述刺伤的效果。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沿图1的A-A线的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表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孔的闭塞状态的断面图。
图5为表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孔的闭塞状态的断面图。
图6为表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孔的闭塞状态的断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沿图6的B-B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可将本发明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图1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无内胎型的轮胎。如该图所示,作为无内胎型充气轮胎的轮胎1,安装在所谓的三辐条型的铸造车轮23的轮圈9上。如图2所示,上述轮胎1由断面形成为弧形的胎面部2,和从该胎面部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轮胎1的径向内侧配设的一对侧壁部3、3一体地形成。
如图2、图3所示,上述胎面部2的外面由通过上述轮胎1的转动而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橡胶4构成。为了确保摩擦系数且要求较高的耐磨耗性能,该胎面橡胶4使用弹性较低的橡胶材料。另外,为了提高上述摩擦系数或耐磨耗性能或者提高排水性,在该胎面橡胶4的外面刻制有由槽或开缝构成的胎面图案5。并且,上述侧壁部3的外面由与上述胎面橡胶4一体形成的侧壁橡胶6构成。
在上述胎面部2与侧壁部3的内面上,同样地配置有支承负载的胎体层7。该胎体层7,相对周向按规定的角度排列了纤维状的胎体绳,在上述胎体层7的两端埋设有轮胎钢丝8、8。也就是,在上述胎体层7的外周面上贴装上述胎面橡胶4和上述侧壁橡胶6,一体形成上述胎面部2和侧壁部3。上述轮胎1由于上述胎体绳的角度、材质等的差异而大致划分为径向帘布层轮胎或斜交帘布层轮胎,在该实施方式中以斜交帘布层轮胎为例。
上述轮胎钢丝8,例如将高碳素钢线等叠绕(卷き重ねる)而形成为环状,具有将上述胎体层7的两侧端固定在上述铸造车轮23的轮圈9上来保持轮胎内部的空气压力的功能、或防止在轮胎刺穿时轮胎从轮圈脱离的功能。
在上述胎体层7的内面上,在从一个侧壁部3的上缘附近经由胎面部2至另一个侧壁部3的上缘附近的范围内贴装有第一分形片层(分形片层(離形シ一ト))10。该第一分形片层10在硫化成形上述轮胎1时使胎体层7与后述的衬里11不粘着在一起。
在上述第一分形片层10的内侧,在从一个侧壁部3的比上述第一分形片层10更靠轮胎1的径向内侧、也就是侧壁部3的径向中心附近经由胎面部2至另一个侧壁部3的径向中心附近的范围内,配设有衬里11。该衬里11由以天然橡胶等作为原料的高气密性、高弹性的橡胶部件形成。
在上述衬里11的内侧,配设有水溶性的第二分形片层(分形片层)12(仅于图3以虚线示出溶解前的本部件位置)。该第二分形片层12也与第一分形片层10同样地防止在硫化成型时上述衬里11和与其邻接的部件的粘着。由于该第二分形片层12为水溶性,所以,在将补洞剂14填充到了封入室15中的时间点通过补洞剂14的水分溶解。因此,上述衬里11成为除了固定着的两端部以外可以伸缩的状态,另外,上述第二分形片层12由补洞剂14的水分溶解,补洞剂14变得容易作用于衬里11。
在一体形成的上述各侧壁3、3与上述胎面部2的内侧,配设有从一个侧壁部3的端部经由上述第二分形片层12的内侧至另一个侧壁部3的端部的内衬里13。该内衬里13由与上述衬里11相同的橡胶部件形成,从上述侧壁部3、3的两端部贴装固定在上述的衬里11的两端部的内面上。并且,在上述内衬里13上固定上述第二分形片层12的端部,在上述内衬里13与上述第二分形片层12之间形成有作为闭空间的补洞剂14的封入室15,补洞剂14填充在该封入室15中。也就是,由上述内衬里13与上述衬里11形成封入室15,所以,上述轮胎1构成为上述胎面橡胶4、衬里11和内衬里13的三层结构。
上述补洞剂14用于在由踏钉等造成的刺伤达到上述轮胎1的内部时防止空气的漏出。该补洞剂14,为将短纤维(纤维)17和陶瓷等的颗粒18混合到在常温(例如20℃)下呈胶状的密封液16中而得到的液剂。上述短纤维17和颗粒18用于闭塞由踏钉等造成的刺伤,具体地,随着补洞剂14的流出上述短纤维17进入到刺伤中,上述颗粒18进入到未以该短纤维17完全堵塞的部分来闭塞刺伤。该补洞剂14,只要为能够密封由刺伤造成的孔的补洞剂的话,则可以使用各种补洞剂。
即,如图4所示,当钉19贯通胎面部2时,由刺伤分别在上述胎面橡胶4、衬里11、内衬里13上形成孔22、20、21。这时,如该图所示,各衬里11、内衬里13的孔20、21的周缘被朝向轮胎1内部拉入。并且,如图5所示,当上述钉19向从胎面部2脱落的方向位移时,具有比胎面橡胶4高的弹性的上述内衬里13与衬里11的孔21、20在闭塞方向(图5中箭头P、Q所示)受力,所以,容许相对第一分形片层10滑动的衬里11开始收缩。
然而,以上述内衬里13与衬里11的弹性力不能够抑制由轮胎1内部的空气作用的压力,所以,通过该轮胎1内部的空气压力使上述补洞剂14朝向上述胎面橡胶4的孔22从衬里11的孔20流出到轮胎1的外部。这里,由于上述轮胎1内部的空气压力,上述补洞剂14不会流入到轮胎1的内部。
另外,如图6所示,随着上述补洞剂14朝向轮胎1的外部流出,补洞剂14中所包含的短纤维17渐渐被推入到上述衬里11的孔20中。该衬里11的孔20被短纤维17堵塞,同时,如图7所示,上述颗粒18进入到未完全被上述短纤维17堵塞的间隙部分24中,它们成为堵塞物,完全地闭塞上述孔20。
并且,上述轮胎1的空气压力与上述衬里11的弹性力(图7中箭头所示)对抗,阻止上述补洞剂14的流出,此时,上述孔20成为被上述短纤维17与颗粒18扩张得比图5所示的时间点的孔径大一些的状态。其结果,以上述衬里11的弹性力确实地保持由这些短纤维17与颗粒18形成的孔20的闭塞状态。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衬里11不与上述胎面部2粘着,允许滑动,可自由伸缩,所以,能够以上述衬里11的弹性使刺伤向闭塞方向位移,因此,通过上述衬里11的收缩与补洞剂14的协合效果能够有效地闭塞衬里11的孔20。
另外,能够使由轮胎1内的空气压力推出的补洞剂14的短纤维17作为堵塞物停留在将要闭塞的上述衬里11的孔20的周缘,所以,通过补洞剂14中的短纤维17、颗粒18及密封液16这三者的协合效果和衬里11的收缩,能够确实地堵塞衬里11的孔20。
并且,通过构成为上述胎面橡胶4、衬里11、内衬里13的三层结构,从而成为与内胎型的充气轮胎相同的结构,所以,能够延用现有内胎型充气轮胎具有实际成绩的补洞剂,可降低成本且使可靠性提高。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为充气轮胎的话也可以使用于除机动二轮车以外的汽车等车辆或航空器等的充气轮胎。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有形成为环形的胎面部,和从该胎面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轮胎的径向内侧配设的一对侧壁部,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的内壁面上设有衬里,所述衬里在内外两面上设置有分形机构,在该衬里的内侧还设有补洞剂的封入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形机构为分形片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洞剂为添加了纤维的密封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洞剂为混合了密封液、纤维和颗粒的补洞剂。
5.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分形片层之中的设于补洞剂的封入室侧的分形片层为水溶性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一边确保轮胎的缓冲性能一边充分防止因由踏钉等造成的胎面部的刺伤而引起的空气泄漏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形成为环形的胎面部(2),和从该胎面部(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轮胎(1)的径向内侧配设的一对侧壁部(3)地构成,其中,在胎面部(2)的内壁面上设有衬里(11),所述衬里(11)以第一分形片层(10)和第二分形片层覆盖内外两面,在该衬里(11)的内侧还设有补洞剂(14)的封入室(15)。
文档编号B29C73/22GK1769080SQ2005101192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山际登志夫, 高桥博久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