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381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目前,现有的门把手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7,主体17一侧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18以及第二凹槽19,且第一凹槽18槽口与第二凹槽19槽口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凹槽18槽底与第二凹槽19槽底之间的间距;第一凹槽18与第二凹槽19之间设置有安装块20,且安装块20向着远离主体17一侧延伸,安装块20朝向第一凹槽18以及第二凹槽19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槽21,且卡槽21的深度方向垂直于安装块20的长度方向。在生产该门把手的过程中,一般先使用注塑模具将主体17以及安装块20注塑成型,然后使用钻床对主体17上的第一凹槽18以及第二凹槽19进行加工,之后对安装块20侧壁上的卡槽21进行加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严重降低了该门把手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注塑模具,其具有能够一次性完成对门把手的注塑成型,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型腔,所述动模朝向定模的端面上凸设有型芯,动模与定模扣合时,型芯伸入到型腔内部且形成用于成型门把手的模腔,所述型芯包括嵌设在动模上的第一成型块、对称滑移连接在第一成型块两侧且用于成型卡槽的第二成型块、滑移连接在动模内部且同时贯穿于第一成型块以及第二成型块的第三成型块,所述第三成型块的数目为两块且分别用于成型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注塑模具对门把手进行生产时,第一成型块与型腔配合一次成型主体,两个第二成型块与模腔配合用于成型安装块以及安装块侧壁上的两个卡槽,两个第三成型块与模腔配合用于成型主体上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这样只需要一次注塑即可得到成品的门把手,不需要使用机床进行加工,极大地提高了门把手的生产效率。在需要将注塑成型的门把手取出时,首先控制动模与定模相分离;之后控制第三成型杆向着远离定模一侧进行移动,使得两块第三成型块的外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的内槽壁以及第二凹槽的内槽壁分离;之后控制第二成型块向着远离动模中心线一侧进行移动,直至第二成型块的外侧壁与卡槽的内槽壁分离;此时可以将门把手取出,且在取出过程中,门把手不易与第二成型块以及第三成型块碰触,使得门把手的表面光洁度较好。

优选的,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置有斜导柱,且斜导柱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第三成型块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成型块上设置有用于供斜导柱穿过的斜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进行移动时,第二成型块与斜导柱之间的间距增大。与此同时,斜导柱的外侧壁与斜孔的内孔壁相抵并驱动第二成型块向着远离动模中心线一侧移动。这样就不需要额外增设驱动源用于驱动第二成型块进行移动,使得该注塑模具的使用变得更加节能、环保。

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块包括滑移连接在动模上的滑移块以及穿设在滑移块上用于成型卡槽的连接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损坏时,只需要对连接块施加外力即可将连接块从滑移块上去下并进行更换,这样就不需要对整个第二成型块进行更换,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浪费。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外侧壁上凸设有限位块,所述滑移块上穿设有用于放置限位块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长度方向与滑移块的滑移方向相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外侧壁与限位孔的内孔壁相抵,这样在滑移块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块不易与滑移块分离,使得该注塑模具的使用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快捷。限定孔贯穿于滑移块的外侧壁,这样在需要将连接块取下时,只需要控制连接块沿限定孔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即可,使得连接块的更换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定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用于与滑移块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块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抵接块能够与滑移块远离动模中心线的侧壁相抵,使得滑移块不易出现因滑移距离过长而出现于动模分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抵接块朝向滑移块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且第一斜面与对应的斜导柱相平行,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二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滑移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这样在抵接块与滑移块相抵时,抵接块与滑移块之间的间距面积较大,使得抵接块靠近滑移块的侧壁不易出现划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抵接块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动模包括靠近定模一侧的第一模板以及远离定模一侧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模板相抵的弹簧,且弹簧用于对第一模板施加指向定模一侧的弹力,所述第二模板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滑移槽,且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滑移块的滑移方向相同,滑移槽内部滑移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与第三成型块远离定模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三成型块进行滑移的滑移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进行移动时,定模上的斜导柱外侧壁与第二成型块上的斜孔相抵并驱动第二成型块向着远离动模中心线一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弹簧驱动第一模板带动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向着定模一侧进行移动,且连接块的内壁与第三成型块的外侧壁相抵,并驱动第三成型块以及移动块向着远离动模中心线一侧移动,且两块第三成型块靠近定模的端部分别于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分离。这样就不需要额外增设驱动源用于驱动第三成型块进行移动,节约了成本且使用过程变得节能、环保。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内槽壁上设置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长度方向与滑移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移动块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限定槽滑移连接的限定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块在滑移槽内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限定块在限定槽内部进行滑移,且限定块的外侧壁与限定槽的内槽壁相抵,以保证移动块不易与安装柱分离,使得该注塑模具的使用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型芯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第一成型块、滑移连接在动模上用于成型卡槽的第二成型块、穿设在动模上且同时贯穿于第一成型块以及第二成型块的第三成型块,第三成型块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用于成型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这样只需要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得到成品的门把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门把手的生产效率;

2、在控制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成型块向着远离动模中心线一侧移动,第三成型块均向着远离第一成型块一侧移动,这样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使得第二成型块与卡槽分离,两块第三成型块分别于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分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门把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正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

图4 为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块的配合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三连接块的连接情况。

附图标记:1、定模;2、动模;210、第一模板;220、第二模板;3、型腔;4、型芯;41、第一成型块;42、第二成型块;43、第三成型块;5、斜导柱;6、斜孔;421、滑移块;422、连接块;7、限位块;8、限位孔;9、抵接块;10、第一斜面;11、第二斜面;12、滑移槽;13、移动块;14、滑移孔;15、限定槽;16、限定块;17、主体;18、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20、安装块;21、卡槽;22、弹簧;23、安装柱;24、安装槽;25、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门把手注塑模具,如图2、图3所示,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定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凹陷的型腔3,型腔3的数目为两个且成并排设置。动模2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型芯4,型芯4的数目为两个并与两个型腔3一一对应。当动模2与定模1扣合时,型芯4伸入到型腔3内部,且型芯4与型腔3之间存在有间隙并形成用于成型门把手的模腔。

如图3所示,型芯4包括第一成型块41、第二成型块42以及第三成型块43。第一成型块41嵌设在动模2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

第二成型块42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滑移连接在第一成型块41两侧,且第二成型块42的滑移方向与第一成型块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成型块42包括滑移连接在动模2朝向定模1一侧的端面上的滑移块421以及设置在滑移块421上的连接块422。

如图3、图4所示,滑移块421朝向连接块422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4,且安装槽24的深度方向与滑移块421的滑移方向相同。安装槽24横向贯穿于滑移块421,且安装槽24的长度方向与滑移块42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安装槽24位于动模2中心线方向上的内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孔8,限位孔8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槽24的长度方向相同。

连接块422插接在安装槽24内部,且连接块422的外侧壁与安装槽24的内槽壁相抵。连接块42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限位块7用于与限位孔8滑移连接。这样在使用该注塑模具的过程中,限定块16的外侧壁与限位孔8的内孔壁相抵,使得连接块422不易与滑移块421分离。而在需要对连接块422进行更换时,只需要驱动连接块422沿限定孔8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直至连接块422与滑移块421分离,之后可以将新的连接块422安装到滑移块421内部。

滑移块421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穿设有斜孔6,且斜孔6远离定模1的端部向着远离动模2中心线一侧延伸,斜孔6的数目为若干且成并列设置在滑移块421上。定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斜导柱5,斜导柱5的数目为若干且分别与两块滑移块421上的斜孔6一一对应。在需要控制两块滑移块421背向运动时,只需要控制动模2向着远离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此时斜导柱5的外侧壁与斜孔6的内孔壁相抵并驱动滑移块421向着远离动模2中心线一侧移动。

滑移块421背离连接块422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斜面11,且第二斜面11朝向定模1一侧。定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设置有抵接块9,且抵接块9通过螺钉与定模1相连。抵接块9朝向滑移块4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0,第一斜面10朝向滑移块421一侧且用于与第二斜面11贴合。

动模2包括靠近定模1一侧的第一模板210以及设置在第一模板210远离定模1一侧的第二模板220,且第一模板210的外侧壁与第二模板220的外侧壁齐平。第二模板220朝向第一模板210的端面上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的长度方向与动模2的中心线方向相同且弹簧22用于对第一模板210施加指向定模1一侧的弹力。弹簧22的数目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模板220的四个角上。在动模2向着远离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时,弹簧22对第一模板210施加以弹力且驱动第一模板210带动第一成型块41以及第二成型块42向着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

第二模板220朝向第一模板210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安装柱23,安装柱23的数目为至少为四个且与四块第三成型块43一一对应。第一模板210上设置有用于供安装柱23伸入的放置槽25,且放置槽25的深度大于安装柱23的高度。安装柱23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滑移槽12,滑移槽12横向贯穿于安装柱23的外侧壁,且滑移槽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成型块42的滑移方向相平行。滑移槽12内部滑移连接有移动块13,移动块13朝向定模1的端面与第三成型块43相连。第三成型块43远离安装柱23的端部向着定模1一侧延伸,且同时贯穿于第一成型块41以及第二成型块42,并凸出于连接块422的外侧壁。第一模板210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滑移孔14,滑移孔14用于供第三成型块43进行滑移。

滑移槽12的内槽壁上设置有限定槽15,限定槽15横向贯穿于安装柱23且限定槽15的长度方向与滑移槽12的长度方向相同。移动块1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定块16,限定块16滑移连接在限定槽15内部,且限定块16的外侧壁与限定槽15的内槽壁相抵。

门把手注塑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需要将注塑成型的门把手取出时,控制动模2向着远离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弹簧22驱动第二模板220向着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使得第二模板220带动第一成型块41以及第二成型块42向着定模1一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第三成型块43带动移动块13向着远离动模2中心线一侧移动,且第三成型块43朝向定模1的端部与主体17之间的间距之间增大,最终第三成型块43与主体17上的第一凹槽18或者第二凹槽19完全分离;之后控制定模1继续向着远离动模2一侧进行移动,且定模1上斜导柱5的外侧壁与第二成型块42上的斜孔6的内孔壁相抵,继而驱动第二成型块42向着远离动模2中心线一侧进行移动,使得第二成型块42与注塑成型的门把手上的卡槽21相分离,此时可以将门把手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