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015发布日期:2018-10-26 20:44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将树脂加热达到熔融状态后高速、高压注入到具有所需形状的模具当中,冷却后打开模具得到成型品的方法。随着塑料原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各行业的零件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使用塑料模具的比例日趋增大,同样对注塑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塑胶成型的模具都需要进行第二次加工来切断水口料,一般都采用人工或机器来修剪水口料,人工修剪则相对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由于人工误差经常还会出现修剪不平,影响产品的美观,机器修剪又存在安全隐患,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科技的发展使得刀模精确度与速度得到了强大的发挥,因此刀模广泛的应用于电子材料、印刷包装、塑料包装、皮革、橡胶制品等行业。目前对于胶贴膜的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提高,由此对于胶贴膜的形状、位置精度越来越多元化,随着产品要求的提高,对用于生产胶贴膜的刀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产品位置精度低不合要求的产品,而且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模仁和模板,所述模仁顶部设置与产品匹配的空腔、切刀导向块;模仁内壁设置切刀模具,切刀模具通过微型缸压板与设置在模具内部的微型缸连接,所述切刀模具包括切刀基座,切刀基座内部设置加强筋A,顶部依次设置圆柱刀块和扁头冷光片,所述微型缸底部设置微型缸基座,所述微型缸基座通过升降柱与微型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产品位置精度低不合要求的产品,而且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采用了上述方案提到的切刀模具结构,在模仁顶部设置与产品大小匹配的空腔,避免了传统人工手持或者夹具夹持来切边,这样放置在空腔内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切割效果较好,并且不是采用传统的标准件刀头,采用的一个圆柱刀块,经过一个顶部的加工形成扁头冷光片,在模仁中间预留扁头冷光片的空隙,扁头冷光片穿过空隙,产品与切刀导向块连接,这样在切割时可以通过手工的控制,切刀导向块的体积方便仁手握,比起传统的拿着切刀模具通过肉眼看到刀片,手持切刀基座进行移动避免了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底部设置的微型缸为标准间,微型缸可以通过升降柱调整高度,这个是为了持续利用,因为扁头冷光片发生磨损时,可以继续加工圆柱刀块,形成新的扁头冷光刀,由于加工以后整天切刀模具高度发生变化,通过升降柱调节微型缸的高度就可以达到重复利用。

所述模仁底部设置两组竖直的加强筋B。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加强筋B为了模仁内部临近空腔处,避免空腔带来的整体稳固性差。

所述微型缸压板上设置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与平头螺丝连接。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设置了螺丝孔,采用标准件的平头螺丝,方便购买元件。

所述加强筋A数量为2,水平连接在切刀基座的内侧壁。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增加加强筋A,提高切刀基座的稳固性。

两组加强筋A高度相同。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对称设置受力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在模仁顶部设置与产品大小匹配的空腔,避免了传统人工手持或者夹具夹持来切边,这样放置在空腔内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切割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底部设置的微型缸为标准间,微型缸可以通过升降柱调整高度,这个是为了持续利用,因为扁头冷光片发生磨损时,可以继续加工圆柱刀块,形成新的扁头冷光刀,由于加工以后整天切刀模具高度发生变化,通过升降柱调节微型缸的高度就可以达到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手持切刀基座进行移动避免了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产品,2-模仁,21-加强筋B,3-切刀导向块,4-切刀模具,41-扁头冷光片,42-圆柱刀块,43-切刀基座,44-加强筋A,5-平头螺丝,51-螺丝孔,6-微型缸压板,7-模板,8-微型缸压板,81-升降柱,82-微型缸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模仁2和模板7,所述模仁2顶部设置与产品1匹配的空腔、切刀导向块3;模仁2内壁设置切刀模具4,切刀模具4通过微型缸压板6与设置在模具7内部的微型缸8连接,所述切刀模具4包括切刀基座43,切刀基座43内部设置加强筋A44,顶部依次设置圆柱刀块42和扁头冷光片41,所述微型缸8底部设置微型缸基座82,所述微型缸基座82通过升降柱81与微型缸8连接。

工作时:采用了上述方案提到的切刀模具4结构,在模仁2顶部设置与产品1大小匹配的空腔,避免了传统人工手持或者夹具夹持来切边,这样放置在空腔内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切割效果较好,并且不是采用传统的标准件刀头,采用的一个圆柱刀块42,经过一个顶部的加工形成扁头冷光片41,在模仁2中间预留扁头冷光片41的空隙,扁头冷光片41穿过空隙,产品1与切刀导向块3连接,这样在切割时可以通过手工的控制,切刀导向块3的体积方便仁手握,比起传统的拿着切刀模具4通过肉眼看到刀片,手持切刀基座43进行移动避免了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底部设置的微型缸8为标准间,微型缸8可以通过升降柱81调整高度,这个是为了持续利用,因为扁头冷光片41发生磨损时,可以继续加工圆柱刀块42,形成新的扁头冷光刀41,由于加工以后整天切刀模具高度发生变化,通过升降柱81调节微型缸8的高度就可以达到重复利用。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切设备的切刀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模仁2和模板7,所述模仁2顶部设置与产品1匹配的空腔、切刀导向块3;模仁2内壁设置切刀模具4,切刀模具4通过微型缸压板6与设置在模具7内部的微型缸8连接,所述切刀模具4包括切刀基座43,切刀基座43内部设置加强筋A44,顶部依次设置圆柱刀块42和扁头冷光片41,所述微型缸8底部设置微型缸基座82,所述微型缸基座82通过升降柱81与微型缸8连接。所述模仁2底部设置两组竖直的加强筋B21。所述微型缸压板6上设置螺丝孔51,所述螺丝孔51与平头螺丝5连接。所述加强筋A44数量为2,水平连接在切刀基座43的内侧壁。两组加强筋A44高度相同。

工作时:采用了上述方案提到的切刀模具4结构,在模仁2顶部设置与产品1大小匹配的空腔,避免了传统人工手持或者夹具夹持来切边,这样放置在空腔内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切割效果较好,并且不是采用传统的标准件刀头,采用的一个圆柱刀块42,经过一个顶部的加工形成扁头冷光片41,在模仁2中间预留扁头冷光片41的空隙,扁头冷光片41穿过空隙,产品1与切刀导向块3连接,这样在切割时可以通过手工的控制,切刀导向块3的体积方便仁手握,比起传统的拿着切刀模具4通过肉眼看到刀片,手持切刀基座43进行移动避免了由于塑胶部分较小、较细,在冲裁过程中经常断裂的现象,使得生产合格率较低,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底部设置的微型缸8为标准间,微型缸8可以通过升降柱81调整高度,这个是为了持续利用,因为扁头冷光片41发生磨损时,可以继续加工圆柱刀块42,形成新的扁头冷光刀41,由于加工以后整天切刀模具高度发生变化,通过升降柱81调节微型缸8的高度就可以达到重复利用。加强筋B21为了模仁2内部临近空腔处,避免空腔带来的整体稳固性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