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6938发布日期:2020-09-29 18: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干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用冷却水管为了匹配汽车内部的构造,需要将具有形变能力的冷却水管放置在具有一定限位形状的胚架中限定成特定的形状,并放置在烘干架上运输至烘干装置内部烘干成型,使其具有稳定的异形结构。但是现有的冷却水管烘干成型生产线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胚架一般采用金属材质,胚架连同冷却水管在烘干装置中烘干后,其表面的温度难以快速散去,需要利用风扇等加速冷却,或者静置一段时间,才能将烘干好的冷却水管从胚架中取出,并更换新的未烘干的冷却水管,之后将胚架再次上料至输送线,胚架的循环利用周期长,降低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2)并且烘干装置中以及刚烘干后的胚架上残留很多余热,这部分热量未经利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但不利于能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也升高了工作环境的温度;

(3)烘干生产线中存在灰尘会附着在冷却水管的表面,冷却水管上附着的灰尘在加热的过程中,降低了水管烘干成型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料传输平台、烘干输送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所述烘干输送平台从烘干装置的内部穿过,烘干架在上料传输平台、烘干输送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之间传输,胚架放置在烘干架上,还包括设置在上料传输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间的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搬运胚架的机械手,所述转运平台的下方安装有能通过动力组件驱动移动的传温箱,所述转运平台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温孔,所述透温孔与传温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传温箱靠近下料传输平台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管组,降温管组连接有制冷气体装置,传温箱靠近上料传输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升温管组,所述升温管组连接有用于从烘干输送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段摄取余温的余热利用组件所述传温箱往下料传输平台一侧移动时,降温管组向传温箱中传输冷气,传温箱往上料传输平台一侧移动时,升温管组向传温箱中传输余温。

优选的,所述降温管组包括第一外管和能伸缩套装在第一外管内部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固定安装在传温箱侧壁,所述第一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制冷气体装置连接的冷气入口,第一内管上水平排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口,传温箱朝降温管组移动时,冷气入口能与第一通气口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升温管组包括第二外管和能伸缩套装在第二外管内部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固定安装在传温箱侧壁,所述第一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余热利用组件连接的暖气入口,所述第二内管上水平排布有若干第二通气口,所述传温箱朝升温管组移动时,暖气入口能与第二通气口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料传输平台的上料端和下料传输平台的出料端首尾连接,烘干架能从下料传输平台传输至上料传输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上料传输平台、烘干输送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均为上下通透的框架结构,所述烘干架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延伸至烘干输送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下方的吸热管,吸热管的输出端与暖气入口连接,所述吸热管上连接有若干正对上方的吸热口,所述吸热管上安装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传温箱的下方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平行于第一外管、第一内管安装。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传温箱侧壁的齿条以及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上料传输平台和下料传输平台间设置了用于给胚架更换烘干后冷却水管的转运平台,转运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可以对其上冷却水管热传递的传温箱,传温箱在降温管组和升温管组之间往复运动,当降温管组和升温管组上对应的外管和内管上的气口在运动过程中连通时,降温管组将使制冷气体装置制造的冷气作用传输至传温箱冷却水管的表面,便于烘干后的水管以及胚架降温,有利于替换水管,缩短胚架循环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余热利用组件利用烘干过程中的余温为下一批待烘干的水管进行预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工作环境;

(2)本发明当降温管组和升温管组上对应的外管和内管上的气口在运动过程中间歇性的连通时,形成的冲击气流可将附着在胚架和冷却水管表面的灰尘吹走,提高热烘成型的冷却水管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运平台和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温箱初始位置和降温管组以及升温管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烘干后水管冷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烘干前水管预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料传输平台;2-烘干输送平台;3-下料传输平台;4-余热利用组件;5-转运平台;6-传温箱;7-透温孔;8-降温管组;9-升温管组;10-机械手;11-导向轨;20-烘干装置;30-胚架;40-烘干架;50-冷却水管;

401-吸热管;402-吸热口;601-齿条;602-齿轮;603-电机;

801-第一外管;802-第一内管;803-冷气入口;804-第一通气口;805-制冷气体装置;

901-第二外管;902-第二内管;903-暖气入口;904-第二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水管总成热烘成型生产线,其可以提高胚架的转运效率,从而提高生产线的生产率,并且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具体的:

该生产线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料传输平台1、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所述烘干输送平台2从烘干装置20的内部穿过。烘干架40在上料传输平台1、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之间传输,胚架30放置在烘干架40上,冷却水管50安装在胚架30上。

该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上料传输平台1和下料传输平台3间的转运平台5,所述转运平台5上设置有用于搬运胚架30的机械手10,所述转运平台5的下方安装有能通过动力组件驱动移动的传温箱6,所述转运平台5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温孔7,所述透温孔7与传温箱6的内部连通,所述传温箱6靠近下料传输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降温管组8,降温管组8连接有制冷气体装置805,传温箱6靠近上料传输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升温管组9,所述升温管组9连接有用于从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段摄取余温的余热利用组件4所述传温箱6往下料传输平台3一侧移动时,降温管组8向传温箱6中传输冷气,传温箱6往上料传输平台1一侧移动时,升温管组9向传温箱6中传输余温。

其中,所述上料传输平台1的上料端和下料传输平台3的出料端首尾连接,烘干架40可从下料传输平台3传输至上料传输平台1上。至此,上料传输平台1、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形成一个用于输送烘干架40的回路。

所述上料传输平台1、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均为上下通透的框架结构,所述烘干架40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上。因为框架结构便于下料传输平台3及时散热,烘干输送平台2的可以上下透热。

其中,所述降温管组8包括第一外管801和能伸缩套装在第一外管801内部的第一内管802,所述第一内管802固定安装在传温箱6侧壁,所述第一外管801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制冷气体装置805连接的冷气入口803,第一内管802上水平排布有若干第一通气口804,传温箱6朝降温管组8移动时,冷气入口803能与第一通气口804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升温管组9包括第二外管901和能伸缩套装在第二外管901内部的第二内管902,所述第二内管902固定安装在传温箱6侧壁,所述第一外管801的管壁上设置有与余热利用组件4连接的暖气入口903,所述第二内管902上水平排布有若干第二通气口904;所述传温箱6朝升温管组9移动时,暖气入口903能与第二通气口904相互连通;

所述余热利用组件4包括延伸至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下方的吸热管401,吸热管401的输出端与暖气入口903连接,所述吸热管401上连接有若干正对上方的吸热口402,所述吸热管401上安装有抽风机(图中未示出)。

所述传温箱6的下方设置有导向轨11,所述导向轨11平行于第一外管801、第一内管802、第二外管901和第二内管902安装。有利于传温箱6在导向轨11上顺畅滑动。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传温箱6侧壁的齿条601以及与所述齿条601相互啮合的齿轮602,所述齿轮602通过电机603驱动旋转。启动电机603时,电机603驱动齿轮602旋转,齿轮602驱动与其啮合的齿条601所在的传温箱6沿着导向轨11水平移动。

本发明生产线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步、放置冷却水管:将冷却水管50套装在胚架30上,并将胚架30放置在上料传输平台1上的烘干架40上,烘干架40顺次经上料传输平台1、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传输,烘干架40经过烘干装置20的下方时,其上的冷却水管50被热烘成型;

第二步、当烘干架40传输至下料传输平台3的下料工位时,机械手10将表面具有温度的胚架30从烘干架40上取下,放置在转运平台5上,动力组件驱动传温箱6朝降温管组8一侧移动,传温箱6将第一内管802缓慢挤压进第一外管801的内部,当第一内管802上的若干第一通气口804和第一外管801上的冷气入口803对接时,制冷气体装置805制造的冷气通过冷气入口803和第一通气口804进入第一内管802的内部,并从第一内管802中进入传温箱6中,冷气通过透温孔7进作用在转运平台5上的胚架30连同其上的冷却水管50上并对其进行降温,传温箱6在折回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再进行一次降温处理,由于第一通气口804和冷气入口803间歇性连通,间歇性作用在冷却水管50表面的冷气还可以将冷却水管50表面的灰尘吹走;

随传温箱6回到初始位置的胚架30连同其上的冷却水管50由于温度降低,便于工人替换胚架30内部的冷却水管50,缩短了胚架30循环利用的周期;

替换新的冷却水管50之后,在动力组件驱动下传温箱6朝升温管组9一侧移动,传温箱6将第二内管902缓慢挤压进第二外管901的内部,当第二内管902上的若干第二通气口904和第二外管901上的暖气入口903对接时,余热利用组件4经吸热口402从吸热管401中将烘干输送平台2和下料传输平台3上的热气从第二内管902传入传温箱6中,余热通过透温孔7对转运平台5上的胚架30连同其上的冷却水管50进行预热。使冷却水管50在进入烘干装置20之前进行先一轮的加热,传温箱6折回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再一次进行预热,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理第二通气口904和暖气入口903间歇性对接,可除去换管过程中残留在冷却水管表面的灰尘。之后利用机械手10将胚架30放置在上料传输平台1上的烘干架40上,继续传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