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33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烘焙工艺,比如花生等,对食品进行加工,但是烘焙后的食品,由于温度过高,因此,不能立即进入后续的生产环节,必须要进行初步的冷却,待温度达标之后,再进入后续的生产环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对烘焙后的食品,经常是采用自然冷却,这种方式时间长,效率低。

因此,公告号为cn206160696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网带式风冷机,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上设有散热孔,上料传送带内形成负压,将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的食品的热量吸走,对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的食品进行冷却。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利用上料传送带对食品进行冷却,负压会产生一个吸力,增大上料传送带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进而增大上料传送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降低了上料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可以保证上料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包括用于承接食品的上料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上料传送带出料端下方的风冷箱,所述风冷箱包括顶部的进料口以及底部的出料口;所述风冷箱内沿宽度方向设有风冷管,所述风冷管为若干个,所述风冷管上设有若干吸风孔,所述风冷管内为负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风冷箱内的空气在负压的吸取下,通过吸风孔,进入风冷管内,进而在风冷箱内形成冷却气流,当上料传送带上的食品从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掉入风冷箱内以后,冷却气流即可对食品进行冷却。由于上料传送带内不需要再产生负压,因此,可以降低上料传送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延长了上料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食品掉落过程中对其进行冷却,相比静止放置在上料传送带上对食品进行冷却,食品与冷却气流的接触面积更大,冷却效果也会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管竖直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设置且尖端朝向进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风冷管是沿风冷箱宽度方向设置在风冷箱内的,这样食品在掉入风冷箱内之后,会有一定概率触碰到风冷管,将风冷管截面设置成三角形,如果食品触碰到风冷管,食品可以顺着风冷管的斜面下滑,不会与风冷管产生正面撞击,避免食品出现损坏,影响食品的质量以及卖相。同时也可以避免花生滞留在风冷管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箱的内壁上相对设有套设在风冷管两端的凸环,所述风冷箱的侧面设有与风冷管相通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接有负压源,所述风冷箱相对出风孔的侧面设有与风冷管配合的拆卸孔以及闭合拆卸孔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风冷管进行更换或者清洗,此时,只需要打开盖板,拆卸孔即可被打开,将风冷管从拆卸孔中滑出即可实现风冷管的拆卸,可以十分方便的实现风冷机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管由至少两个呈三角形设置的骨架以及三块可拆卸固定在骨架上的侧板组成,骨架中部镂空,所述吸风孔设置在侧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不同大小的食物时,所需要的吸风孔的直径也是不同的,此时,只需要将侧板从骨架上拆卸下来,更换对应直径的吸风孔即可,提高了风冷机的适应性。并且,风冷管由侧板和骨架组成,在清洗以及维护时也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上的吸风孔直径沿侧板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远离出风孔的吸风孔直径大于靠近出风孔的吸风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出风孔是设置在风冷管一端的,所以靠近风冷管处的风力大,远离风冷管处的风力小,为了保证远离出风孔一端的气流速度。通过减少靠近出风孔处的吸风孔的流通面积,来保证远离出风孔的吸风孔的气流流速,稳定的实现花生的冷却。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出料口下方的提升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提升机,可以方便对出料口处排出的花生进行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机包括提升传送带,提升传送带一端位于风冷箱下方,另一端延伸至风冷箱顶部,所述提升传送带上沿宽度方向设有半圆柱形的收料盒,所述收料盒沿其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提升传送带上,所述收料盒沿提升传送带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且相邻收料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时,花生掉落到出料口下方的收料盒内,提升传送带在不停的移动,空的收料盒依次进入出料口下方区域,当收料盒移动到竖直段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收料盒的开口可以始终保持竖直向上,花生不会从收料盒中洒出,当收料盒移动到地上之后,将收料盒中的花生倒出即可。可以实现花生的竖直运输,节约设备的占用空间并且保证了收料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内转动设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的转轴一端伸出风冷箱且连接有蜗轮,所述风冷箱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板可以将出料口暂时关闭,在风冷箱内存储一定的产品,提高提升机的利用率。当想要开启或者关闭风冷箱时,转动蜗杆,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即可带动开关板转动,进而实现出料口的开启以及闭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传送带上阵列设有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孔,产品可以在上料传送带上进行预散热,降低花生表面的温度,以保证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拆卸孔呈喇叭状设置,所述盖板与拆卸孔之间通过磁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风冷管内会形成负压,负压会将盖板吸附在拆卸孔内,将拆卸孔设置成喇叭状,借助风冷管内的负压气流即可实现盖板的固定,简化了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用寿命长,维护十分简单;

2、食品的冷却效果十分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风冷箱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风冷箱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风冷箱装配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提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风冷管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传送带;11、散热孔;2、风冷箱;21、出风孔;22、拆卸孔;23、进料口;24、出料口;25、凸环;3、风冷管;31、侧板;311、吸风孔;32、骨架;4、盖板;41、密封垫;42、磁铁;5、提升机;51、提升传送带;52、支撑块;53、收料盒;6、开关板;61、蜗轮;62、蜗杆;6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食品加工用风冷机,参照图1,包括上料传送带1,上料传送带1设置在烘焙炉的出口下方,承接从出口排出的花生(本实施例中以花生为例),为了方便花生散热,在上料传送带1上阵列设有若干散热孔11,散热孔11的直径小于花生,避免花生从散热孔11内掉落,花生在上料传送带1上进行预散热,降低花生表面的温度。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在上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风冷箱2,为降低设备整体高度,风冷箱2部分埋设在地下,风冷箱2呈上大下小结构设置,方便花生进入以及排出;在风冷箱2内阵列设有若干风冷管3,风冷管3沿风冷箱2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两端埋设在风冷箱2内,在风冷管3上阵列设有若干吸风孔311,在风冷箱2的侧面上设有与风冷管3相通的出风孔21,出风孔21连接有抽风机(图中未示出),工作时,抽风机产生负压源,使风冷管3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整个风冷箱2内形成负压,当花生进入风冷箱2内之后,风冷箱2内的气流,即可对花生进行冷却,风冷箱2内阵列设置多个风冷管3,风冷管3覆盖整个风冷箱2,保证风冷箱2内气流的均匀以及稳定,花生进入风冷箱2内之后,可以经过多层冷却,风冷效果好,由于不需要在上料传送带1内产生负压,可以降低上料传送带1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上料传送带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风冷管3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方形、圆形等形状,优选为三角形并且尖端朝向进料口23,这样花生在掉入时,如果触碰到风冷管3,花生可以顺着风冷管3的斜面下滑,不会与风冷管3产生正面撞击,避免花生出现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卖相。

参照图2以及图3,在风冷箱2的内壁上相对设有用于固定风冷管3两端的凸环25,凸环25套设在风冷管3两端的外壁上,实现风冷管3在风冷箱2内的固定,在风冷箱2相对出风孔21的侧面设有拆卸孔22,拆卸孔22贯穿风冷箱2并且可供风冷管3滑出,因为凸环25是套设在风冷管3外的,所以当打开拆卸孔22后,风冷管3可以沿其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当想要更换或者清洗风冷管3时,打开盖板4,拆卸孔22被打开,将风冷管3从拆卸孔22中滑出即可实现风冷管3的拆卸。

参照图2以及图7,拆卸孔22呈喇叭状设置,最小端与风冷管3的截面相同,即拆卸孔22呈三棱台状设置,盖板4与拆卸孔22配合且两者通过磁铁42互相吸附在一起。因为风冷管3内会形成负压,负压会将盖板4吸附在拆卸孔22内,将拆卸孔22设置成喇叭状,借助风冷管3内的负压气流即可实现盖板4的固定,简化了结构。不使用时,借助磁铁42可以防止盖板4脱落。为了提高盖板4的密封性能,盖板4与拆卸孔22接触的面上设有密封垫41。为了方便取出盖板4,盖板4外端面设有把手。

参照图6,因为冷却不同的食品,所需要的吸风孔311的直径是不一样的,比如小麦的体积要比花生小。因此,风冷管3由至少两个呈三角形设置骨架32以及三块侧板31组成,骨架32中部镂空,以方便气流通过,侧板31与骨架32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本实施例中,骨架3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侧板31的两端,更换不同型号的侧板31,即可适应不同食品的加工。

参照图3以及图6,在使用时,出风孔21是设置在风冷管3一端的,所以靠近风冷管3处的风力大,远离风冷管3处的风力小,为了保证远离出风孔21一端的气流速度。侧板31上的吸风孔311直径沿侧板31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并且靠近拆卸孔22的出风孔21直径大于靠近出风孔21的吸风孔311。通过减少靠近出风孔21处的吸风孔311的流通面积,来保证远离出风孔21的吸风孔311的气流流速,稳定的实现花生的冷却。

参照图1以及图5,因为风冷箱2部分埋设在地下,出料口24是位于地下的,所以为了方便对从出料口24处排出的花生进行收集,还包括设置在出料口24下方的提升机5,用于将从出料口24掉落的花生传送到地面上方。

参照图5,提升机5包括提升传送带51,提升传送带51的走向呈l形设置,包括水平段以及竖直段,水平段位于风冷箱2出料口24下方,竖直段位于风冷箱2侧面且最高点位于风冷箱2顶部。在提升传送带51上沿宽度方向设有半圆柱形的收料盒53,收料盒53沿其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提升传送带51上,在提升传送带51上,位于收料盒53的两端设有支撑块52,支撑块52的长度大于收料盒53的半径,收料盒53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支撑块52上。收料盒53沿提升传送带5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并且,相邻收料盒53的中心距与收料盒53的直径相等,这样位于水平段的收料盒53,是互相紧贴的,避免在承接从出料口24掉出的花生时,花生从相邻收料盒53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到提升传送带51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参照图2以及图4,在出料口24内转动设有开关板6,开关板6的截面与出料口24的截面相等,当开关板6水平放置时,出料口24闭合。开关板6的两侧面上设有转轴63,转轴63与风冷箱2侧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63延伸至风冷箱2外部且设有蜗轮61,在风冷箱2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有与蜗轮61配合的蜗杆62,蜗杆62一端与蜗轮61配合,另一端延伸至风冷箱2顶部,蜗杆62的顶部设有手轮,方便转动蜗杆62。当想要开启或者关闭风冷箱2时,转动手轮调整开关板6的角度即可。设置开关板6,可以实现花生的暂存功能,以实现提升机5的高效使用。

工作过程概述:冷却时,打开抽风机,通过出风孔21,风冷管3内形成负压,风冷箱2内的气流通过冷却孔进入风冷管3内,在风冷箱2内形成冷却气流,对从进料口23掉入风冷箱2内的花生进行冷却,由于风冷管3阵列设置有多个,因此,可以对花生进行多层冷却,冷却好的花生,堆积在风冷箱2的底部。

积蓄到一定数量之后,开启提升机5,提升传送带51运动,转动蜗杆62,打开开关板6,花生掉落到出料口24下方的收料盒53内,由于提升传送带51在不停的移动,因此,可以保证空的收料盒53依次进入出料口24下方区域,当收料盒53移动到竖直段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收料盒53的开口可以始终保持竖直向上,花生不会从收料盒53中洒出,当收料盒53移动到地上之后,将收料盒53中的花生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