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43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领域,涉及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气缸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的多缸柴油机的燃烧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喷式燃烧系统,而气缸盖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喷式燃烧系统的燃烧性能与缸盖上进、排气门位置、喷油嘴位置和喷油嘴相对于缸盖底平面的倾斜角度等尺寸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喷油嘴轴心线在缸盖上的空间位置尤其关键。由于现有柴油机的喷油嘴轴心线与缸盖底平面的夹角一般为73-75°左右,而喷油嘴镶套轴心线在气缸盖上的投影线一般与气缸盖垂直坐标线相重合,不利于喷油嘴的油线在活塞燃烧室中得到最佳布置,所以使得现有柴油机的燃烧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法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低排放多缸柴油机气缸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柴油机进气系统进气规律的实验和计算,在现有同类型缸盖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限定缸盖相邻两气缸中心距为127±0.5mm,并且缸盖的总厚度为100±1mm。在缸盖上每缸安装有进、排气门各一支,并且使进气门中心相对于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13±0.5mm和24±0.5mm,排气门中心相对于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13±0.5mm和28.5±0.5mm。缸盖上每缸安装用来固定喷油嘴的喷油嘴镶套各一支,该喷油嘴镶套轴心线在气缸盖上的投影线与气缸盖垂直坐标线的夹角为15±2°,喷油嘴镶套轴心线与缸盖底平面的夹角为83±2°,并且该交点相对于其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6.762±0.5mm和1.81±0.5mm。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通过合理地布置进、排气门中心偏离气缸中心的距离,改变喷油嘴镶套在缸盖上的安装倾斜角度及喷油嘴在缸盖底平面的出口距气缸中心的偏移距离,达到了喷油嘴喷油规律与活塞燃烧室形状的最佳匹配,实现了燃油和空气的充分混合,能使自然吸气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值达到欧洲I号排放标准,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值达到欧洲II号排放标准,同时可以使柴油机节能10%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安装孔相对气缸中心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镶套轴心线与气缸盖垂直坐标线的α夹角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油嘴镶套轴心线与缸盖底平面的β夹角示意图,即图3所示中L-L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气缸盖1、进气门2、排气门3、进气门座圈4、排气门座圈5、气门导管6、喷油嘴镶套7等零件组成,安装在柴油机机体顶部。将气门导管6和进、排气门座圈4、5压入气缸盖1上的气门导管和气门座圈安装孔中,喷油嘴镶套7压入气缸盖1上的喷油嘴镶套孔中。进气门2、排气门3分别装入相应的气门导管孔中。限定缸盖相邻两气缸中心距A为127±0.5mm,并且缸盖的总厚度H为100±1mm。缸盖上每缸安装有进、排气门2、3各一支,使进气门2中心相对于缸盖上气缸中心的垂直距离B和水平距离C分别为13±0.5mm和24±0.5mm,排气门3中心相对于气缸中心的垂直距离D和水平距离E分别为13±0.5mm和28.5±0.5mm,如图1、图2所示。喷油嘴镶套轴心线在气缸盖上的投影线与气缸盖垂直坐标线的夹角α为15±2°,如图3所示。喷油嘴镶套轴心线与缸盖底平面的夹角β为83±2°,并且该交点相对于其气缸中心的垂直距离F和水平距离G分别为6.762±0.5mm和1.81±0.5mm,如图2、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气缸盖,由气缸盖、进气门、排气门、进气门座圈、排气门座圈、气门导管、喷油嘴镶套等零件组成,安装在柴油机机体顶部,其特征在于进气门中心相对于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13±0.5mm和24±0.5mm,排气门中心相对于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13±0.5mm和28.5±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柴油机缸盖,其特征在于缸盖上每缸安装有用来固定喷油嘴的喷油嘴镶套各一支,该喷油嘴镶套轴心线在气缸盖上的投影线与气缸盖垂直坐标线的夹角为15±2°,喷油嘴镶套轴心线与缸盖底平面的夹角为83±2°,并且该交点相对于其气缸中心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6.762±0.5mm和1.8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柴油机缸盖,其特征在于限定缸盖相邻两气缸中心距为127±0.5mm,并且缸盖的总厚度为100±1mm。
专利摘要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气缸盖,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主要由气缸盖、气门、气门座圈、气门导管、喷油嘴镶套等零件组成。通过合理地布置进、排气门中心偏离气缸中心的距离,改变喷油嘴镶套在缸盖上的安装位置和倾斜角度以及喷油嘴在缸盖底平面的出口距气缸中心的偏移距离,达到了喷油嘴喷油规律与活塞燃烧室形状的最佳匹配,使自然吸气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值达到欧洲I号排放标准,增压中冷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值达到欧洲II号排放标准,同时可以使柴油机节能10%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02F1/42GK2573701SQ0227922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希斌, 程峰, 董伟, 常金星, 李成伟, 翟平, 杨卫平, 朱敬安 申请人: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