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520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属于内燃机领域。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其作用是作为外壳封闭曲轴箱,防止杂质进入曲轴箱,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传统汽车驱动一般采用两轮驱动,也称为前置后驱,全称为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采用该种形式的驱动方式时,前排车轮负责转向,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从而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然而,采用该种驱动方式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容易打滑,车辆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 为了克服两轮驱动时的上述缺陷,四轮驱动形式应运而生。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采用四轮驱动时,车辆的前排轮和后排轮之间设计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需要从发动机的油底壳的下部穿过。当发动机的油底壳低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时,所述传动轴则无法从油底壳的底部穿过。为了使得所述传动轴能够从所述油底壳的底部穿过,容易想到的方式是加大最小离地间隙并抬高油底壳,然而一旦加大最小离地间隙,车辆运动的平稳性就会随之下降 ’为了提高车辆运动的平稳性,需要在曲轴箱的上部安装平衡轴,但是,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在抬高油底壳之后,往往无法安装平衡轴,这就造成了传动轴和平衡轴的安装无法同时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油底壳在四轮驱动中无法同时对传动轴和平衡轴进行安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四轮驱动中同时满足传动轴和平衡轴安装需求的油底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放油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通过腔为成型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槽。所述通过腔为贯穿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通孔。所述空槽是一个U形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过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过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通。所述过油管是软质弯管。[0014]所述放油组件为一个放油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放油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由于具有通过腔,所述传动轴在安装时能够从所述通过腔穿过,而不需要从所述油底壳的底部穿过,这样,即使在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很小时,在不需要抬高所述油底壳时就能对所述传动轴进行正常安装;同时,由于不需要抬高所述油底壳,为所述平衡轴预留了安装空间,使得所述平衡轴也能进行正常安装。这样的油底壳设计最终使得四轮驱动满足了同时安装传动轴和平衡轴的需求,既防止了车辆的打滑现象,也保证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I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油底壳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I-壳体;11_第一壳体;12_第二壳体;2_放油组件;3-空槽;4-通孔;5_过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四轮驱动中同时满足传动轴和平衡轴安装需求的油底壳。在上述核心目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上的放油组件2,所述壳体I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I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在核心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多种优选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不,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上的放油组件2,所述壳体I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I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此,所述通过腔是成型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空槽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槽3的形状在能够满足与所述转动轴间隙配合的基础上不受限制。为了便于制造并便于所述传动轴的安装,所述空槽3为U形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相连通,连通的方式在保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目的的基础上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过油管5连通。[00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油管5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所有能够保证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相连通的连接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过油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上固定有卡箍,所述过油管5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通,所述过油管5是软质弯管。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油底壳,在安装时,所述传动轴直接穿过所述空槽3,不需要从所述油底壳的底部穿过。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上的放油组件2, 所述壳体I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I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通过腔为贯穿所述壳体I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通孔4。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油底壳,在安装时,所述传动轴直接穿过所述通孔4,不需要从所述油底壳的底部穿过。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油底壳,包括壳体(I)和位于壳体(I)上的放油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I)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腔为成型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空槽(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腔为贯穿所述壳体(I)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通孔(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3)是一个U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过油管(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过油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管(5)是软质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组件(2)为一个放油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放油组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合供设置在车辆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传动轴穿过的通过腔,且所述通过腔将所述壳体分隔成左、右的且相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由于具有通过腔,所述传动轴在安装时能够从所述通过腔穿过,而不需要从所述油底壳的底部穿过,这样,即使在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很小时,在不需要抬高所述油底壳时就能对所述传动轴进行正常安装;同时,由于不需要抬高所述油底壳,为所述平衡轴预留了安装空间,使得所述平衡轴也能进行正常安装。这样的油底壳设计最终使得四轮驱动满足了同时安装传动轴和平衡轴的需求,既防止了车辆的打滑现象,也保证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2544957SQ2012201526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单震, 张益 , 徐富城, 李金泉, 程铁仕, 邓莉, 韩庆民 申请人: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