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2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两侧设有夹座,另外两侧设有夹板,共同固定冷凝器。此外,除油管接头布置在下面,冷凝油可及时排走,保证呼吸通道始终畅通,呼吸器能长期稳定地工作。还考虑了在导风罩上安装方便,合理利用了飞轮风扇产生的一部分风量,冷凝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能使曲轴箱内的气压稳定,消除喷溅,降低机油温度,保证润滑要求,而且能回收机油再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是一种低碳节能的环保产品。
【专利说明】发动机油气分罔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单缸柴油机呼吸器的工作温度较高,且与外界空间直接相连,油、气不能分离,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机油浪费严重,而双缸柴油机使用的呼吸器虽有油气分离功能,但效果不佳,因此均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油气分离,保护周围环境,降低机油温度,保证润滑要求,节省机油,并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
[0004]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两侧设有夹座,另外两侧设有夹板,共同固定冷凝器,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出口和进口。
[0006]作为优选,冷凝器由冷凝管和散热片组成,冷凝管互相平行,并列设置于夹座之间,散热片套在冷凝管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出口和进口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凝器下方还设有除油管。除油管布置在下方,冷凝油可及时排走,保证呼吸通道始终畅通,呼吸器能长期稳定地工作,而且在导风罩上安装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凝管为2mmX26mm的扁管,材料均为2A12的铝材。
[0010]作为优选,冷凝器外形尺寸为167mmX102mmX36mm。这样的尺寸使得冷凝器结构
小,方便安装。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使用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后,能使曲轴箱内的气压稳定,消除喷溅,而且能回收机油再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更可贵的是,分离后的气体,含有挥发温度不高的油雾,进入柴油机空滤器再燃烧,进一步净化了环境。故这是一种低碳节能的环保产品,对双缸发动机可取消原二级呼吸器,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及装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4]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两侧设有夹座1,另外两侧设有夹板2,共同固定冷凝器,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出口 5和进口 6,冷凝器由冷凝管3和散热片4组成,冷凝管3互相平行,并列设置于夹座I之间,散热片4套在冷凝管3上,出口 5和进口 6之间通过隔板7隔开,冷凝器下方还设有除油管8,冷凝管3为2mmX 26mm的扁管,材料均为2A12的铝材,热导率高,散热效果好。此外,除油管接头布置在下面,冷凝油可及时排走,保证呼吸通道始终畅通,呼吸器能长期稳定地工作,冷凝器外形尺寸为167mmX 102mmX 36mm。
[0015]工作原理:油气混合物进入冷凝器之后,加以冷却,油冷凝变成液体从除油管排出,热量通过散热片散出,对油及气进行冷却,让设备得到安全防护,避免过热影响工作。分离后的气体,含有挥发温度不高的油雾,通过柴油机空滤器进入柴油机再燃烧,进一步净化了环境。
[0016]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满足油、气分离,而且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安装后合理利用了飞轮风扇产生的一部分风量,冷凝效果更好。使用该冷凝器后,能使曲轴箱内的气压稳定,消除喷溅,降低机油温度,保证润滑要求,而且能回收机油再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是一种低碳节能的环保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两侧设有夹座(1),另外两侧设有夹板(2),共同固定冷凝器,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出口(5)和进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冷凝器由冷凝管(3)和散热片(4)组成,冷凝管(3)互相平行,并列设置于夹座(I)之间,散热片(4)套在冷凝管(3)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5)和进口(6)之间通过隔板(7)隔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下方还设有除油管(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管(3)为2mm*26mm的扁管,材料均为2A12的招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外形尺寸为167mmX 102mmX 36mm。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3463169SQ201320550478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洪里荣, 冯建立, 曹书余 申请人:江苏普盛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