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6258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具体涉及一种一体集成EGR的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具有废气的引导、分配以及废气与空气混合的功能。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也开始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对尾气中有害物质(如NOx)的排放量进行控制。

为了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并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以实现节能减排,业内开始采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目前,现有的运用EGR技术的发动机,为使进气歧管合理实现废气的引导和分配功能,需要通过另外组接金属废气循环管路接头来实现功能,不仅工艺复杂,且造成成本增高、发动机整体重量增大,另一方面,由于设计的不合理,经由冷却器降温之后的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效率较差,因此综上不足,导致现有技术发动机的排放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以解决现有技术工艺复杂、重量大、发动机的排放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废气入口、空气入口以及混合气体排出口;该壳体内部包括空气冷却室以及气体混合腔;

所述废气入口处一体成型有一废气引导分配管,该废气引导分配管竖直伸入所述壳体内部,管体的外端为所述废气入口,用于驳接废气循环管道;管体的内端为废气出口,对应所述气体混合腔设置;其中,所述废气出口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出气口,用于将废气均匀分配并导入所述气体混合腔中;所述管体内部形成有废气引导通道,该废气引导通道联通所述废气入口及所述废气出口;

所述空气入口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室的待冷却侧,该空气冷却室内设置有一冷却器,该冷却器将空气冷却室分隔为所述待冷却侧以及一冷却侧,所述冷却侧与所述气体混合腔连通,构成高温空气从所述空气入口进入空气冷却室后,从待冷却侧进入所述冷却器冷却降温,从冷却侧流出后进入所述空气混合腔与所述废气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气体排出口对应所述空气混合腔开设,用于导出混合有废气的冷却空气。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废气入口处一体成型废气引导分配管,该废气引导分配管伸入壳体内部;借此设计,可大幅缩减歧管制造成本,无需另外组接金属废气循环管路接头来实现废气的引导分配,简化了工艺流程;另外可以降低发动机整体重量,有利于改进发动机的排放效率。

2.上述方案中,所述废气入口的外缘凹设有密封圈装配槽及锁定装配孔,以便与所述废气循环管道密封装配,可以设置密封圈并通过螺栓螺母进行锁定,以提升所述进气歧管的壳体和所述废气循环管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气口设有三个,分别朝向所述管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及长度方向开设,以便废气更为均匀地分配并排入气体混合腔中。借此设计,可提高经由冷却器降温之后的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效率。

4.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使用有机材料通过挤出成型来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并降低了发动机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壳体上设有废气入口、空气入口以及混合气体排出口;壳体内包括空气冷却室以及气体混合腔;废气入口处一体成型有废气引导分配管,竖直伸入壳体内部,对应气体混合腔设置;管体的废气出口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出气口;空气入口连通空气冷却室,空气冷却室内设有冷却器,冷却器的冷却侧与气体混合腔连通,构成高温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室后,经冷却器冷却降温进入空气混合腔与废气进行混合;混合气体排出口对应空气混合腔开设,用于导出混合有废气的冷却空气。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成形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减轻了发动机整体重量,提高了废气的分配效率,提升了发动机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上罩壳后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1.壳体;2.废气入口;3.空气入口;4.混合气体排出口;5.气体混合腔;6.废气引导分配管;7.废气循环管道;8.废气出口;9.出气口;10.废气引导通道;11.待冷却侧;12.冷却器;13.冷却侧;14.密封圈装配槽;15.锁定装配孔;16.密封圈;17.螺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5所示,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一壳体1,该壳体1上设有废气入口2、空气入口3以及混合气体排出口4;该壳体1内部包括空气冷却室以及气体混合腔5;

所述废气入口2处一体成型有一废气引导分配管6,该废气引导分配管6竖直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管体的外端为所述废气入口2,用于驳接废气循环管道7;管体的内端为废气出口8,对应所述气体混合腔5设置;其中,所述废气出口8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出气口9,用于将废气均匀分配并导入所述气体混合腔5中,以便和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所述管体内部形成有废气引导通道10,该废气引导通道10联通所述废气入口2及所述废气出口8,以将废气循环管道7中的废气引导至气体混合腔5中。

所述空气入口3连通所述空气冷却室的待冷却侧11,该空气冷却室内设置有一冷却器12,该冷却器12将空气冷却室分隔为所述待冷却侧11以及一冷却侧13,所述冷却侧13与所述气体混合腔5连通,构成高温空气从所述空气入口3进入空气冷却室后,从待冷却侧11进入所述冷却器12冷却降温,从冷却侧13流出后进入所述空气混合腔5与所述废气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气体排出口4对应所述空气混合腔5开设,用于导出混合有废气的冷却空气并送入发动机燃烧室。

其中,所述废气入口2的外缘凹设有密封圈装配槽14及锁定装配孔15,以便与所述废气循环管道7密封装配,可以设置密封圈16并通过螺栓螺母17进行锁定,以提升进气歧管的壳体1和所述废气循环管道7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出气口9设有三个,分别朝向所述管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及长度方向开设,以便废气更为均匀地分配并排入气体混合腔5中。借此设计,可提高经由冷却器12降温之后的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集成EGR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壳体上设有废气入口、空气入口以及混合气体排出口;壳体内包括空气冷却室以及气体混合腔;废气入口处一体成型有废气引导分配管,竖直伸入壳体内部,对应气体混合腔设置;管体的废气出口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出气口;空气入口连通空气冷却室,空气冷却室内设有冷却器,冷却器的冷却侧与气体混合腔连通,构成高温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室后,经冷却器冷却降温进入空气混合腔与废气进行混合;混合气体排出口对应空气混合腔开设,用于导出混合有废气的冷却空气。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成形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减轻了发动机整体重量,提高了废气的分配效率,提升了发动机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