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4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



背景技术:

2016年环保部发布轻型车辆的国六排放标准,包括汽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适用于重型车辆“国六A”将在2020年7月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B”将在 2023年7月全国范围内实施。将于201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国五标准,即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满足国五排放的发动机采用的是高压共轨系统,其喷油嘴是其精密部件,对其最大伤害为柴油中含有的水;水会对喷油嘴造成锈蚀,从而导致高压共轨失效;

目前市场上对柴油中水过滤均采用两级过滤,即通过沉淀器通过重力原理一级过滤水;水分离效率低下,仅可达到8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水分离率高的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与发动机连接的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盖体、与该盖体密封连接的下部设置有排水阀的筒形壳体,在该筒形壳体中上下依次设置有分流锥体和筒形过滤机构。

构成上述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的盖体由螺纹盖板、橡胶密封圈固定板和固定于该固定板中的橡胶密封圈构成,所述出油口设置于螺纹盖板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的螺纹盖板间为焊接固定;

——所述的固定板与筒形壳体间为扣压连接;

——所述的筒形过滤机构由底部密封的下护盘和上部开口的上护盘固定的尼龙护网和滤芯构成;

——所述的排水阀通过弹簧机构与所述筒形过滤机构底部固定;

——所述分流锥体的上、下锥口分别套入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筒形壳体的上部开口中,并固定于两者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通过利用分流锥体对有和所含的水滴实行重力分离,再通过筒形过滤机构完成水的分离,其水分离率可由80%提高到96%,具有分离率搞得特点;其二,由于构成该油水分离滤清器的筒体和盖体间为扣压连接,同时设置为重力和过滤机构完成水的双重分离,因此具有整体装配工序简单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油水分离滤清器的结构包括能够与发动机连接的设置有进油口10和出油口11的盖体1、与该盖体密封连接的下部设置有排水阀3的筒形壳体2,在该筒形壳体中上、下依次设置有分流锥体4和筒形过滤机构;其中,上述盖体由用于支撑筒形壳体的螺纹盖板8、与筒形壳体间扣压连接的固定板12和固定于该固定板中的橡胶密封圈13构成,出油口11设置于螺纹盖板的中心部位;筒形过滤机构由底部密封的下护盘7和上部开口的上护盘14固定的尼龙护网5和滤芯6构成;排水阀3通过弹簧机构15与筒形过滤机构底部固定;分流锥体的上、下锥口分别套入上述出油口和筒形壳体的上部开口中,即固定于螺纹盖板8和筒形过滤机构两者间。

其工作原理为:供油泵将含有水的柴油混合物通过一定流速通过进油口输入过滤器,含水柴油经过具有锥度的由尼龙材料制成的分流锥,由于水和油的密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流速,尤其是当含水柴油在分流锥体的斜面9上流向改变时,其分离后的速度不同,因此会实现将柴油中大颗粒水滴分离;大颗粒水会汇聚为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沿箭头F1通过筒形过滤机构与筒形壳体间形成的的通道流入壳体底部,没有汇入底部的小颗粒水及柴油会被形成筒形过滤机构的尼龙护网5阻隔,随着水颗粒增多而汇聚流入壳体底部;柴油中的颗粒杂质及剩余水分通过具有疏水层和亲油层的高精度复合滤芯6时,其柴油可沿箭头F2顺利通过,并通过出油口11进入发动机,而水和颗粒杂质被阻止通过。汇集到壳体底部17的水可以通过排水阀门3及时排除。

上述含水柴油通过三级过滤可将水由普通的80%效率提高到96%,并有效过滤杂质;由该复合式油水分离滤清器过滤的柴油对发动机共轨系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