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001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变速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具有由驾驶员旋转的变速杆和用于限制变速杆的旋转的制动机构的变速杆装置。在该变速杆处,换档按钮安装至驾驶员抓握的把手,并且通过与换档按钮的操作连锁的方式解除制动机构的旋转限制。由于在驾驶员以这种方式操作换档按钮的状态下,驾驶员使变速杆旋转且将变速杆放置在预定档位处,因此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模式被切换。

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jp-a)no.2010-195398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式换档按钮的变速杆。该变速杆具有杆主体、把手、换档按钮和连杆,其中,杆主体为中空的并且成形为轴,把手为中空的并且设置在杆主体的远端部处,换档按钮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把手,连杆插入穿过杆主体的内部。在该变速杆处,由于换档按钮的操作,连杆伴随换档按钮的旋转被降低,并且解除了制动机构的旋转限制。

如果为了获得给定的连杆行程量所需的换档按钮的旋转行程量较大,则需要大的空间用以允许换档按钮的操作,并且这导致变速杆变大。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要求换档按钮小型化,并且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能够使换档按钮的旋转行程量相对于连杆行程量的比率变小是有好处的。从这个角度而言,针对jp-ano.2010-195398的变速杆装置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这种情形,提供了一种适于使换档按钮等的旋转行程量与连杆行程量的比率变小的变速杆装置。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变速杆装置。该变速杆装置包括:杆主体、把手、旋转构件、连杆和迫压构件,其中,杆主体为中空的并且呈轴形状;把手为中空的并且设置在杆主体的远端部处;旋转构件布置在把手内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把手;连杆插入穿过杆主体的内部;迫压构件布置在杆主体的内部并且构造成朝向上侧迫压连杆,其中,旋转构件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沿远离旋转构件的旋转轴的方向延伸,并且该接触表面在旋转构件相对于把手旋转时接触连杆的上端部并且降低连杆,并且假设在与连杆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上与旋转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为基准方向,并且假设,在接触表面与连杆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中,与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上的切线为基准切线,旋转构件的旋转范围设定成使得在旋转构件的旋转的中途,基准切线经过基准切线平行于基准方向的位置。

在基准切线经过下述位置之前和之后(在基准切线经过下述位置的时刻),连杆的降低量相对于旋转构件的旋转量的比率最大:在所述位置处,在旋转构件的接触表面与连杆的接触点处的基准切线平行于基准方向。根据这个方面,旋转构件的旋转范围设定成使得基准切线经过基准切线平行于基准方向的位置。因此,即使旋转构件的旋转行程量小,仍可以有效地使连杆行程量变大。因此,能够提供适于使旋转构件的旋转行程量相对于连杆行程量的比率变小的变速杆装置。

在上述方面中,可能存在这方面的变速杆装置,在该变速杆装置中,在把手中形成有导引孔,该导引孔支承连杆使得连杆自由地滑动,并且接触表面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倾斜。

当在旋转构件的旋转范围的中途基准切线经过基准切线平行于位于所述中途的基准方向的位置时,从旋转构件施加至连杆的负载的方向沿基准方向从一侧至另一侧反转。根据这个方面,呈沿着旋转轴的轴线延伸的指向性向量的负载可以从旋转构件施加至连杆。由于上述原因,在从旋转构件施加至连杆的负载的方向被反转之前和之后,连杆可以在导引孔内沿基准方向从一侧移动至另一侧,同时连杆相对于导引孔滑动。因此,在施加至连杆的负载的方向被反转之前和之后,连杆难以远离导引孔,能够防止由于连杆与导引孔的碰撞引起的异常噪音的产生。

上述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变速杆装置可以包括换档锁定机构,该换档锁定机构构造成提供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其中,在锁定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限制连杆的降低,在释放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允许连杆的降低,其中,接触表面设置成使得在换档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当接触表面处于接触表面将连杆降低至连杆的降低受换档锁定机构限制的位置的位置时,基准切线大致平行于基准方向。

根据这个方面,在换档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甚至当大负载输入至旋转构件时,也难以将弯曲负载从旋转构件的接触表面施加至连杆,容易地确保了连杆的耐久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适于使旋转构件的旋转行程量相对于连杆行程量的比率变小的变速杆装置。

附图说明

将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制动窗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侧视截面图;

图4为沿着图3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5a为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换档按钮的旋转范围的附图,图5b是示出了换档按钮处于基准位置的状态的附图;

图6a为示出了参考示例的变速杆装置的附图,图6b为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的附图;

图7为沿着图5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8a至图8d为用于说明在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的角度θa为0°时的操作的附图,其中,图8a为示出了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更朝向上侧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8b为示出了图8a的连杆和导引孔的截面图,图8c是示出了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更朝向下侧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8d是示出了图8c的连杆和导引孔的截面图;

图9a至图9f为用于说明在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的角度θa大于或等于0°时的操作的附图,其中,图9a为示出了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更朝向上侧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9b为示出了图9a的连杆和导引孔的截面图,图9c为示出了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处于基准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9d为示出了图9c的连杆和导引孔的截面图,图9e为示出了换档按钮的接触表面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更朝向下侧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9f为示出了图9e的连杆和导引孔的截面图;以及

图10为示出了连杆处于下述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在该位置处,降低动作受处于锁定状态的换档锁定机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的侧视图。该附图也是沿车辆横向方向从左侧观察到的变速杆装置10的附图。该附图还示出了变速杆装置10的变速杆12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具有变速杆12,该变速杆12以相对于基部11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变速杆12设定在例如定位在驾驶员座椅与前排乘客座椅之间的控制台处。基部11例如是车厢的地板。

变速杆装置10具有用于限制变速杆12的旋转的制动机构14。制动机构14具有制动板16、制动窗(开口)18和变速杆12的制动销20,其中,制动板16布置在变速杆12的旋转轨迹的侧向处,制动窗(开口)18形成在制动板16中,变速杆12的制动销20插入穿过制动窗18。

制动板16相对于基部固定。由于制动窗18与变速杆12的制动销10接合,因此变速杆12定位在多个档位(换档位置)中的任意档位(换档位置)处。多个档位包括停车档位(p档(换档位置))、倒档档位(r档(换档位置))、空档档位(n档(换档位置))、驱动档位(d档(换档位置))和第二档位(s档(换档位置))。这些档位从车辆的前侧朝向后侧依次布置。

图2为图1的制动窗18的放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制动窗18处形成有用于将变速杆12定位在非行进档位(换档位置)(p档)处的第一制动凹槽部分18a和用于将变速杆12定位在行进档位(换档位置)(r档、n档、d档和s档)处的第二制动凹槽部分18b。制动销20可以在限制位置pa1、pa2与允许位置pa3之间移动,其中,在限制位置pa1、pa2处,制动销20通过与相应的制动凹槽部分18a、18b接合来限制变速杆12的旋转,在允许位置pa3处,制动销20从制动凹槽部分18a、18b出来并且允许变速杆12的旋转。由于制动销20通过与变速杆12的换档按钮30(稍后描述)的操作连锁的方式与变速杆12的连杆32一起被降低,因此制动销20可以从限制位置pa1、pa2移动至允许位置pa3。

变速杆装置10还具有用于锁定变速杆12的换档(换档操作)的换档锁定机构22。换档锁定机构22具有用于限制制动销20的降低的止动件24。止动件24以相对于制动板16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止动件24可以在锁定位置pb1与释放位置pb2之间移动,其中,在锁定位置pb1处,由于止动件24与制动销20接合,止动件24限制制动销20的从限制位置pa1、pa2至允许位置pa3的运动,在释放位置pb2处,止动件24允许制动销20的从限制位置pa1、pa2至允许位置pa3的运动。止动件24由于附图中未示出的电磁螺线管与金属板的组合或者通过与附图中未示出的另一构件接合被保持在锁定位置pb1处或释放位置pb2处。止动件24由于电磁螺线管被电子控制装置控制而可以在锁定位置pb1与释放位置pb2之间移动。

以这种方式,换档锁定机构22可以呈现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其中,在锁定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制动销20的从限制位置pa1、pa2至允许位置pa3的运动,在释放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允许制动销22的从限制位置pa1、pa2至允许位置pa3的运动。从另一角度来看,可以说,换档锁定机构22可以呈现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其中,在锁定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变速杆12的制动销20和连杆32的降低,在释放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允许连杆32和制动销20的降低。

图3为变速杆12的侧视截面图。

变速杆12具有杆主体26,该杆主体26为中空的并且成形为轴。杆主体26的下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基部。杆主体26的内部形成为使得杆主体26的远端侧是开口的,并且杆主体26的基部端侧呈带底形状。

杆主体26具有第一套筒26a和第二套筒26b,其中,第一套筒26a设置在杆主体26的下部部分处,第二套筒26b设置在杆主体26的上部部分处并且插入到第一套筒26a中。第二套筒26b通过螺钉等安装至第一套筒26a。

变速杆12还具有把手28、换档按钮30和连杆32,其中,把手28为中空的并且设置在杆主体26的远端部处,换档按钮30布置在把手28内,连杆32插入穿过杆主体26内部。

把手28为驾驶员抓握的手柄部分,并且整体上形成为实心圆柱形形状。在把手28的下部部分中形成有插入孔28a,杆主体26的远端部插入到该插入孔28a中。把手28通过螺钉等安装至杆主体26的远端部。在把手28的上部部分中形成有容纳孔28b,并且换档按钮30布置(容纳)在容纳孔28b内。容纳孔28b在把手28的侧表面处开口。

图4为沿着图3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把手28中的插入孔28a与容纳孔28b之间形成有导引孔28c。连杆32的从杆主体26的远端部向外突出的上端部插入穿过导引孔28c。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导引孔28c形成为圆形形状。连杆32的上端部从导引孔28c向外突出进入容纳孔28b内部。导引孔28c支承连杆32使得当连杆32被升高和降低时,即当连杆32沿轴向方向朝向两侧往复地移动时,连杆32可自由地滑动。

在图3中,换档按钮30为经由旋转轴30a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把手28的旋转构件。换档按钮30操作为使变速杆12的换档(换档操作)成为可能。

换档按钮30具有操作部分30b和接触表面30c,其中,操作部分30b从容纳孔28b暴露到把手28的外部,接触表面30c沿远离旋转轴30a的方向延伸。操作部分30b为经受来自驾驶员的操作的部分。驾驶员通过以向上推动操作部分30b的方式推动操作部分30b来操作换档按钮30。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触表面30c形成为平坦的以沿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正交的方向延伸。当驾驶员以向上推动操作部分30b的方式推动换档按钮30的操作部分30b时,换档按钮30相对于把手28围绕旋转轴30a旋转。此时,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接触连杆32的上端部并且使连杆32降低。

连杆32可以沿杆主体26的长度(纵向)方向移动。连杆32形成为实心圆柱形状,并且连杆32的上端部形成为球形表面的形状。朝向连杆32外侧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上述制动销20设置在连杆32的下端部处。制动销20沿相反两方向朝向侧向向外突出,由此将连杆32的中心轴线夹在中间。在杆主体26中形成有狭缝孔26c,制动销20的两个端部插入穿过该狭缝孔26c。狭缝孔26c形成为沿杆主体26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允许连杆32运动。

变速杆装置10还具有布置在杆主体26内的迫压构件34。迫压构件34布置在杆主体26的内底部与连杆32的下端部之间。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迫压构件34为螺旋弹簧,并且可以朝向上侧迫压连杆32。当操作换档按钮30时,连杆32抵抗迫压构件34的迫压力而降低。当换档按钮30的操作被释放时,连杆32通过迫压构件34的迫压力而升高。

图5a为示出了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a的附图,图5b为示出了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处于基准位置pr(稍后描述)的状态的附图。

沿着连杆32的轴线cl1延伸的方向称为连杆轴线方向y,沿着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的轴线cl2延伸的方向称为旋转轴线方向z。连杆轴线方向y也是沿着导引孔28c的轴线延伸的方向。此外,在与连杆32的轴线cl1正交的平面中与旋转轴线方向z正交的方向为基准方向x。

此外,在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与连杆32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之中,存在于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正交的平面(该平面平行于附图中图5a和图5b的面)中的切线为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也可以说,在位于穿过换档按钮30的按触表面30c与连杆32的接触点的切平面上的直线中,该基准切线lct为位于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正交的平面上的直线。图5a示出了基准切线lct(1)和基准切线lct(2),其中,基准切线lct(1)为当换档按钮30处于初始位置pc1时的直线,基准切线lct(2)为当换档按钮30处于中途旋转位置pc2时的直线。初始位置pc1在此处指的是在换档按钮30处于未操作状态时换档按钮30处于的位置。该基准切线lct被用作下述概念:该概念是用于在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正交的平面(附图中图5a和图5b的面)中说明换档按钮30的旋转位置的指标。

此时,如图5b所示,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a设定成使得在换档按钮30的旋转的中途(例如,在换档按钮30的从换档按钮30的初始位置至换档按钮30的最终位置的旋转的中途,换档按钮30的最终位置位于沿旋转方向与初始位置相反一侧处并且在该最终位置处换档按钮30不能进一步旋转),基准切线lct(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经过(越过)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平行于基准方向x的位置(在下文中,该位置称为基准位置pr)。

换言之,接触表面30c设定(形成)为使得接触表面30c构造成在换档按钮30从其旋转范围的换档按钮30的初始位置旋转至其旋转范围的换档按钮30的最终位置期间处于(可以处于)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平行于基准方向x的位置。

在下文中,基准位置pr处的基准切线lct称为lct(3)。从另一角度来看,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a被设定为下述范围:所述范围使得在换档按钮30的旋转的中途,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沿连杆轴线方向y经过(越过)基准位置pr。

其原因将在下文中描述。

图6a为示出了参考示例的变速杆装置100的附图。

参考示例的变速杆装置100与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的不同之处在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b设定成使得在旋转的中途,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不经过(不越过)基准位置pr(参照图6b)。(例如,在图6a中,稍后描述的基准切线lct(4)定位在基准位置pr的稍上侧位置)。为了以这种方式设定旋转范围sb,在把手28的容纳孔28b内设置有接合部28d,该接合部28d用于通过与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接合来规定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b的最终端部位置pd1。该附图示出了在换档按钮30处于最终端部位置pd1时的基准切线lct(4)。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连杆的行程量为恒定量lx,需要使换档按钮30的旋转角θ为54°(54度)。注意,该连杆的行程量lx与为了使变速杆12的制动销20从限制位置pa1移动至允许位置pa3(见图2)所需的连杆32从初始位置的运动量相对应。

图6b为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的附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处,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a设定成使得在旋转的中途,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经过基准位置pr。由于上述原因,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中,为了使连杆行程量为恒定量lx所需的换档按钮30的旋转角可以变小。

以这种方式,如果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设定成使得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经过基准位置pr,则尽管换档按钮30的旋转行程量变小,仍可以有效地使连杆行程量变大。这是由下述事实造成的:在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经过基准位置pr之前和之后(在换档按钮30的基准切线lct经过基准位置pr时)连杆32的降低(移动)量相对于换档按钮30的旋转量的比率最大。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适于使换档按钮的旋转行程量变小的变速杆装置10。

接着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的其他特征。图7为沿着图5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相对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的轴线cl2(参见图5a)倾斜。这意味着,当沿变速杆12的旋转方向(基准轴线x的方向)观察时,假设经过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图7中接触表面的边缘)并且平行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的轴线cl2的假想线为基准线lr,则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相对于基准线lr倾斜。其原因将在下文中描述。

可能存在可能由于把手28的导引孔28c与连杆32之间的接触而导致异常噪音的情况。

首先,如图8a和图8b所示,考虑了换档按钮30开始从初始位置pc1沿一个方向(下文中称为推入方向)旋转的情况。图8b为从与图4相同的视角观察到的把手28的导引孔28c的截面图。

此处,假设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相对于基准线lr的角度θa(参见图7)为0°。下文中,为便于说明,关于沿基准方向x的两侧,其中,远离旋转轴30a的一侧(图8a和图8b中的右侧)为车辆后侧b,靠近旋转轴30a的一侧(图8a和图8b中的左侧)为车辆前侧f。此外,关于沿旋转轴线方向z的两侧,其中,图8a中的远(较深)侧(图8b中的上侧)为车辆右侧r,图8a中的近侧(图8b中的下侧)为车辆左侧l。

在这种情况下,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pr更朝向上侧,并且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在相对于连杆32的轴线cl1靠近旋转轴30a一侧(车辆前侧f)的位置处接触连杆32的上端部。在该状态下,当换档按钮30沿推入方向旋转时,负载fa从换档按钮30朝向远离旋转轴30a的一侧(朝向车辆后侧b)施加至连杆32。

此后,如图8c和图8d所示,考虑了换档按钮30沿推入方向旋转直到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朝向下侧经过基准位置pr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在相对于连杆32的轴线cl1远离旋转轴30a一侧(车辆后侧b)的位置处接触连杆32的上部部分。在该状态下,当换档按钮30沿推入方向旋转时,负载fb从换档按钮30朝向靠近旋转轴30a的一侧(朝向车辆前侧f)施加至连杆32。

也就是说,在换档按钮30(接触表面30c)在旋转范围内的旋转的中途经过基准位置pr的情况下,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的负载的方向被反转。负载的方向沿基准方向x从一侧(车辆后侧b)至另一侧(车辆前侧f)反转。在施加至连杆32的负载的方向被反转时,如图8d所示,可能存在下述情况:连杆32远离把手28的导引孔28c并且沿方向da移动,并且此后,连杆32与导引孔28c有力地碰撞。这是产生异常噪音的原因。

作为其的对策,如图7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相对于旋转轴30a的轴线cl2(基准线lr)倾斜。由于上述原因,除了呈在靠近和远离旋转轴30a的方向(基准方向x)上的向量的负载fa、fb之外,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也可以向连杆32施加呈在沿着旋转轴30a的轴线cl2延伸的旋转轴线方向z上的向量的负载fc(参见图9b、图9d、图9f)。

图9a和图9b示出了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位于相比于基准位置pr更朝向上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呈指向远离旋转轴30a一侧(朝向车辆后侧b)的向量的负载fa和呈指向旋转轴线方向z的一侧(朝向车辆的右侧r)的向量的负载fc被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

图9c和图9d示出了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处于基准位置pr的状态。当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靠近基准位置pr时,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的在基准方向x上的负载fa逐渐变弱,并且,另一方面,在旋转轴线方向z上的负载fc继续被施加。因此,当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靠近基准位置pr时,连杆32保持在与导引孔28c相接触的状态,并且连杆32可以从远离旋转轴30a的一侧(车辆后侧b)朝向旋转轴线方向z的一侧(车辆右侧r)滑动(参照方向db)。

图9e和图9f示出了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相比于基准位置pr更朝向下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呈指向靠近旋转轴30a一侧(朝向车辆前侧f)的向量的负载fb和呈指向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线方向z的一侧(车辆右侧r)的向量的负载fc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随着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远离基准位置pr,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的负载fb逐渐增强。因此,随着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远离基准位置pr,连杆32保持处于与导引孔28c相接触的状态,并且连杆32可以从旋转轴线方向z的一侧(车辆右侧r)朝向靠近旋转轴30a的一侧(车辆前侧f)滑动(参照方向dc)。

因此,当在从换档按钮30施加至连杆32的负载的方向从一个方向至另一方向反转之前和之后时,可以使连杆32在导引孔28c内沿基准方向x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移动,同时连杆32相对于导引孔28c滑动。因此,当在施加至连杆32的负载的方向被反转之前和之后时,连杆32难以与导引孔28c移动分开,可以防止由于连杆32与导引孔28c之间的碰撞引起的异常噪音的产生。

变速杆12还具有以下特征点。

如图2所示,当换档锁定机构22的止动件24处于锁定位置pb1并且换档锁定机构22处于锁定状态时,限制了变速杆12的连杆32以及制动销20的降低。此时,变速杆12的连杆32和制动销20可以在从第一限制位置pa1至第二限制位置pa2的范围内移动,其中,当换档按钮30处于初始位置pc1时该连杆32和制动销20布置在该第一限制位置pa1处,在第二限制位置pa2处,处于锁定状态的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了降低动作。

图10示出了当变速杆12的连杆32以及制动销20处于第二限制位置pa2时的状态。

以这种方式,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设置成使得在换档锁定机构2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当接触表面30c处于接触表面已经将连杆32降低至连杆32的降低受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的位置的位置时,基准切线lct大致平行于上述基准方向x。

也就是说,换档按钮30布置成使得在换档锁定机构2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当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接触处于连杆32的降低运动受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的状态的连杆32时,基准切线lct大致平行于上述基准方向x。

此处“大致”包括基准切线lct完全平行于基准方向x的情况和基准切线lct近似平行于基准方向x的情况两者。

通常,在变速杆装置10处,对于连杆32,需要足够的耐久性从而使得连杆32在换档锁定机构2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甚至在由于恶作剧等而导致大负载输入至换档按钮30的情况下仍可以承受得住。这里,根据上述结构,在换档锁定机构22处于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甚至当大负载输入至换档按钮30时,都难以将弯曲负载从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施加至连杆32,可以防止由于这种弯曲负载引起的变形。因此,甚至当大负载输入至换档按钮30时,仍能够容易地确保连杆32的耐久性。

以上已经基于实施方式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实施方式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应的结构元件的各种修改和相应的过程的组合是可能的,并且这种修改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已经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在换档按钮30处,经受来自驾驶员的操作的操作部分30b以及与连杆32的上端部相接触的接触表面30c设置在单个构件处。除此之外,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和操作部分30b可以设置在单独的构件处。在这种情况下,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设置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把手28的旋转构件处就足够了。

已经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在该示例中,换档按钮30的接触表面30c形成为平坦的以沿与换档按钮30的旋转轴30a正交的方向延伸,但是,除此之外,接触表面30c可以形成为弯曲的。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换档按钮30的旋转范围sa设定成使得在旋转的中途,基准切线lct经过基准切线lct平行于基准方向x的位置就足够了。

此外,换档锁定机构22具有可以呈现锁定状态和锁定释放状态的结构就足够了,其中,在锁定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限制连杆32的降低,在锁定释放状态下,换档锁定机构22允许连杆32的降低,并且换档锁定机构2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的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