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2228发布日期:2021-03-12 13:0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体外检测试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最初由rose等(1984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发现。ra患者体内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eb病毒的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

检测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然而,类风湿因子难以与天然的igg蛋白发生结合反应,但是易与变形的igg蛋白结合。本试剂盒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热聚合igg和样品中的类风湿因子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透射比浊终点测定。在600nm波长下测试吸光度的变化,吸光值与样品中类风湿因子的活性成正比。

类风湿因子在检测时会出现抗原抗体过剩的现象,进而引发钩状效应,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测定范围与样品试剂比例有直接联系,为了减少钩状效应的出现,增加检验结果准确性,进一步调整了试剂样品比例,使用了新型缓冲液,优化了试剂组分。同时免疫透射比浊法由于使用特殊仪器,其检验信号强度会有明显上升,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免疫透射比浊法)是一种无需预处理样本,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不高,能够保证更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能够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自动化测定,且可同时测定多个样本,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因此受到临床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可以特异性地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稳定性好、可以减缓钩状效应。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

所述试剂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所述试剂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样本s和试剂r1、r2在使用时的体积比例为s:r1:r2=5μl:280μl:70μl。

进一步的,试剂r1中所述防腐剂为吡硫钠、硫柳汞、pc300、叠氮化钠、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采用氨基乙酸盐缓冲液,在缓冲液中加入葡萄糖及促聚剂聚乙二醇,优化反应体系,提高抗原抗体亲和力,能够有效减缓假性低值的出现,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的试剂盒在试剂r2中添加了山梨醇、甘氨酸、乙醇组成的混合稳定剂,进一步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试剂盒的相关性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试剂盒的相关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试剂盒的相关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rf剂量-反应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rf剂量-反应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rf剂量-反应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对比例的rf剂量-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对比例与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比例:

本对比例的在市场上获得认可的具有优异准确度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

试剂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磷酸盐缓冲液(ph7.0)40mol/l

试剂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磷酸盐缓冲液(ph7.0)40mmol/l

包被类风湿因子抗原的胶乳0.1%

本对比例描述的试剂盒,在使用时,其测定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如下:

加入生理盐水、样本或校准品5μl,之后再加入280μl的试剂r1孵育5min,记录吸光度值a1,加入70μl的试剂r2,再次孵育5分钟后记录吸光度值a2,计算δa。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

试剂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试剂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具体测定方法同对比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

试剂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试剂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具体测定方法同对比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

试剂r1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试剂r2的成分和含量如下:

具体测定方法同对比例。

准确度验证实验: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试剂盒作为实验组,对比例中在市场上获得认可的具有优异准确度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对50个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如图1-图3。

通过图1-图3的检测数据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试剂盒与对比例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6、0.9951、0.9932,相关性比较好,表明本发明的试剂盒与市场上获得认可的具有优异准确度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有高度一致性,证明本发明试剂盒添加的其他各种成分对其准确性不会造成影响,试剂盒依然保持较好的准确度。

稳定性验证实验:

在2℃~8℃、无腐蚀性气体的避光环境中贮存试剂,检测4种试剂的稳定性。4种试剂每月选取同一样本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与新鲜的对比例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试剂的稳定时间,检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稳定性验证实验检测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对比例试剂在2℃~8℃、无腐蚀性气体的避光环境中贮存15个月稳定,而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试剂在2℃~8℃、无腐蚀性气体的避光环境中贮存20个月稳定,说明在试剂中加入由甘氨酸、山梨醇、乙醇组成的稳定剂,有效地增加了试剂的稳定性。

rf剂量-反应曲线分析实验:

将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高浓度rf样品2份(其中一份浓度约为700.0u/ml,另一份浓度约为200.0u/ml),配制成0、50、1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共15个浓度梯度,使用所述试剂,每个样本重复测定3次。测定结果如图4-图7。

如图5的rf剂量-反应曲线测定结果所示,实施例2的测定平衡点在250.0u/ml,反应吸光度随着rf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出现钩状效应,后带限浓度在300u/ml,rf抗原过量的安全范围在250-300u/ml;如图4、图6的rf剂量-反应曲线测定结果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3的rf抗原过量的安全范围在200-250u/ml;如图7的rf剂量-反应曲线测定结果所示,对比例的rf抗原过量的安全范围在100-150u/ml,超过150u/ml即出现钩状效应。结果说明实施例1-3均能够有效的拓宽rf因子的检测范围,减缓钩状效应的出现。

综合以上分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稳定的、减缓钩状效应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在试剂r2中通过加入甘氨酸、山梨醇、乙醇组成的稳定剂能够有效地提高试剂盒的稳定性,使用特定的缓冲液,并加入了促聚剂聚乙二醇,使得试剂的准确度较好,减缓了钩状效应的发生。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盒有利于在市场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