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93956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溶体氧化物材料,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容和电池正极的
固溶体氧化物材料。
背景技术
自从日本索尼公司1990年商品化生产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 度高、循环寿命长、开路电压高、安全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电池工 业的重视,其研发和生产也是电池行业的热门技术领域。2005年以后,锂离子电容异军突 起,电容量比铅酸电池还要高两倍以上。锂离子电容的充电时间只需几十秒,兼具高能量密 度、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与低成本的特点,符合便携、移动产品的 要求,具有极高的经济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锂离子电容和电池被称为新世纪移动设备 的最佳小型电源。但为了使锂离子电容和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尚需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a.需开发出放电电压高、容量大、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正极材料,这种材料需与电解质有较 好的电相容性,以减少接触电阻;b.需开发不发生枝状结晶、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负极材 料;c.需开发出高导电率的聚合物电解质,目前研究较多的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经掺杂后, 导电率仍较低,电池的内阻大、放电电流小。d.降低材料和加工制造成本。这其中找到新型 的大容量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用正极材料成为技术关键点。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直是限制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发展的关键,和负极材料相 比,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低,并且是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隐患的主要原因。正 极材料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寻求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环境友好、使用安全和价格便 宜的电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锰酸锂(LiMn2(V如申请号为200410044225. 3的中国专 利公开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钾")和钴酸锂(LiCo02)。此外如申 请号为200410039176. 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和申请号为 200610106983. 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掺杂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均采用磷酸亚铁锂作 为正极材料,其温度性能很好,但电容量相对不高。申请号为200810018806. 8的中国专利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及高温固相烧结制备方法",公开了 LiMgTa04、LiMgV04、LiMgNb04等三种 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五价的金属盐作为原料,但是所用材料成本较高, 电性能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放电电化学容量低和循环特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 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用正极材料,使得初始比电容量和循环比电容量等性能指标明显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LiCo(^层状结构类似的固溶 体氧化物材料,其通式是Li,MgyMzOn,其中M为Co、Fe、Ni、Mn或Ti,以及其他化合价为3+的 金属离子,x、y、z、n均为正整数,满足x+2y+3z = 2n的复合氧化物固溶体正极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Li、Mg和M或者Li、Mg或M的氧化物为原料,M为Co、Fe、Ni、Mn或Ti,将纯 度为99. 9X的Li、Mg和M或者Li、Mg或M的氧化物按Li : Mg : M的摩尔比为ll :2:5 称重,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球磨机中研磨,进一步混合,直至三种原料粉末的粒 径达到O. 01-10微米范围。 3.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固相反应,加温条件是炉温由室温升温至 400-95(TC,升温速度低于50°C /分,保温3-100h,然后随炉冷却,冷却速度低于50°C /分。 由于加温固相过程中粉末会结成大块,将粉末取出后研磨至粒径为0. 2-35微米范围。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450-1050°C ,升温速度 低于50°C /分,保温3-60h,然后随炉冷却,冷却速度低于50°C /分;将反应后的产物研磨 均匀至粒径为0. 5-15微米。 5.进行晶相检测,若晶相检测结果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的Li或Mg的 单独氧化物晶相,则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若无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 %的Li或Mg 的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后制备成纯净的单相成份大于99^的Li,MgyM,(^粉体。该粉 体晶相微观结构为与LiCo02 —样的层状结构,即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束过程。
步骤1的原料也可以采用可分解为Li、Mg或M的氧化物的化合物,比如Li、Mg或 M的可分解的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碱式盐和碱等。 步骤1的原料中至少一种选择颗粒度超细的l-500nm的纳米粉体原料最优。
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研磨过程可以采取湿磨或干磨两种方式,干磨就是固体 原料直接混合研磨;湿磨可以加入有机溶剂或者纯水与料混合后研磨,研磨后要烘干在继 续下道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采用乙醇或丙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LixMgyMz(^作为正极材料可与负极材料锂 片或石墨匹配制备锂离子电池。通过实验表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初始比电容量可以达到 260mAh/g以上,首次可逆循环放电比电化学容量为260±5mAh/g。现有技术中LiCo02电池 的比电化学容量最高值只能达到190mAh/g左右, 一般商品化产品最好的比电化学容量约 150mAh/g左右,以本发明所述的LixMgyMz03n作为正极材料使得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得到 了 70%以上的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LinMg2Co5015的X-射线衍射图。显示其微观结构与LiCo02类似;
图2为衍射峰角度位置,与LiCo02角度位置比照图,可以看出峰的稍微偏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采用LinMg2Co5015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20、 Mg(0H)2禾口 Co304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的Li20、 Mg(0H)2和Co304按
Li : Mg : Co比ii : 2 : 5摩尔比充分混合,推荐使用至少一种原材料达到超细纳米化,即Li20、Mg(0H)2禾口 Co304l中至少一种的粒径小于10nm。 2.然后在球磨机中研磨此混合物,直至所有粉末的粒径达到2微米以下,越细越 好。 3.针对此混合物的加温条件是炉温由室温升温至500°C ,保温50h,随炉冷却,升 温和冷却速度均为每分钟5°C。将粉末取出粉碎至粒径为1微米,研磨均匀。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750°C ,保温36h,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 均为每分钟5°C。将粉末取出研磨至粒径为1微米。 5.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其晶相,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的Li或 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 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 合格,制备成功纯度大于99%、接近纯相的LinMg2Co5015,晶相为与LiCo02 —样的层状结构 锂电池正极材料。如图1所示,其微观结构与LiCo02类似,但是根据图2显示,其衍射角度 有偏移,表明Mg2+嵌入此结构体系,并且形成了固溶体。 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可与负极材料锂片或者石墨匹配制备锂离子电池,初始比电容 量最高可以达到260mAh/g以上,首次可逆循环放电比电容量为260士5mAh/g,这一结果已 经比现有最优商品电池提高70 %以上。
实施例2 : 采用LinMg2Co5015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OH、 MgC03和Co (CH3COO) 2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 %的Li20、 MgC03和
Co(CH3C00)2按Li : Mg : Co比ii : 2 : 5摩尔比充分混合; 2.然后在球磨机中球磨,粉末的粒径达到3微米。 3.针对LinMg2Co5015的加温条件是炉温由室温升温至60(TC,保温35h,随炉冷 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30°C 。将粉末取出粉碎至粒径为0. 5-10微米,研磨均匀。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1050°C ,保温3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 速度为每分钟30°C 。将粉末取出研磨至粒径为0. 5-10微米。 5.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定其晶相,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 %的Li或 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上述步骤3、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制 备成功纯度大于99%接近纯相的LiuMg2Co5015,晶相为与LiCo02 —样的层状结构锂电池正 极材料。 实施例3 : 采用LinMg2Fe5015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2C03、Mg(N03)2和Fe(0H)2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 99 %的Li20、 Mg (OH) 2和 FeA按Li : Mg : Fe比ll : 2 : 5摩尔比充分混合。 2.然后在球磨机中加入乙醇研磨,粉末的粒径达到10微米,在12(TC烘干驱除乙醇。 3.研磨后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将炉温由室温升温至60(TC,保温 至5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rc 。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0. 8微米。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950°C ,保温1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rc,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o. s微米。 5.进行晶相检测,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lX的Li、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 上述步骤3、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 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终制备成功纯净的单 相LinMg2Fe5015锂电池正极材料。
实施例4: 采用LinMg2Ni5015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2C03、 Mg (N03) 2和Ni (OH) 2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 99 %的Li20、 Mg (OH) 2和
附203按匸Mg : Ni比ii : 2 : 5摩尔比充分混合。 2.然后在球磨机中加入乙醇研磨,粉末的粒径达到10微米,在12(TC烘干驱除乙醇。 3.研磨后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将炉温由室温升温至60(TC,保温
至5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rc 。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0. 8微米。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950°C ,保温1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
速度为每分钟rc。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o. 8微米。 5.进行晶相检测,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lX的Li、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 上述步骤3、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 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终制备成功纯净的单 相LinMg2Ni5015锂电池正极材料。
实施例5 : 采用LinMg2Mn5015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2C03、 Mg (N03) 2和Ni (OH) 2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 99 %的Li20、 Mg (OH) 2和 Mri304按Li : Mg : Mn比ll : 2 : 5摩尔比充分混合。 2.然后在球磨机中加入乙醇研磨,粉末的粒径达到10微米,在12(TC烘干驱除乙 醇; 3.研磨后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将炉温由室温升温至60(TC,保温 至5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rc 。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0. 8微米。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450°C ,保温10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 速度为每分钟rc 。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0. 8微米。 5.进行晶相检测,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lX的Li、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 上述步骤3、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 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终制备成功纯净的单 相LinMg2Ni5015锂电池正极材料。
实施例6 : 采用Li18Mg2Ti4019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 步骤 1.以Li2C03、Mg (N03) 2和Ti02为原材料,将纯度为99. 99 %的Li20、Mg (OH) 2和Ti02
按Li : Mg : Ti比9 : i : 2摩尔比充分混合。 2.然后在球磨机中研磨,粉末的粒径达到5微米; 3.研磨后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将炉温由室温升温至60(TC,保温至5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速度为每分钟50°C 。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3微米。
4.再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550°C ,保温60h,随炉冷却,升温和冷却 速度为每分钟50°C。将粉末再次研磨粉碎至粒径为3微米。 5.进行晶相检测,若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lX的Li、Mg单独氧化物相,重复 上述步骤3、4,若晶相无离析出的Li、 Mg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终制备成功纯净的单 相LinMg2Ni5015锂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测试用的匹配的负极材料采用锂片或石墨,具有充放电可逆性好、容量大 和放电平台低的特点。电化学容量通常指单位质量的活性物质充电或放电到最大程度时的 电量,一般用mAh/g表示。理想的负极材料的电极电位应与金属锂接近,随锂的嵌入量不同 变化不大(相对于Li7Li之间变化),是比较适合的负极材料。 电解质的作用是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导电通道。本发明中的 电解质材料为ImolL—1的LiPF『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乙烯酯的混合溶液(两者的摩尔比为 1:1)。隔膜为商品化膜。本发明的电极材料还可以用于与其它负极材料、电解质及附属 材料匹配。
权利要求
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式是LixMgyMzOn,其中M为Co、Fe、Ni、Mn或Ti,x、y、z、n均为正整数,x+2y+3z=2n。
2.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以下步骤步骤1.以纯度为99. 9%的Li、Mg和M为原料,或者以纯度为99. 9%的Li、Mg和M的 氧化物为原料,M为Co、Fe、Ni、Mn或Ti,将原料按Li : Mg : M的摩尔比为ll : 2 : 5称 重,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球磨机中研磨,进一步混合,直至三种原料粉末的粒 径达到0. 01-10微米范围;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加温固相反应,加温条件是炉温由室温升温至 400-95(TC,升温速度低于50°C /分,保温3-100h,然后随炉冷却,冷却速度低于50°C /分; 将冷却后的粉末研磨至粒径为0. 2-35微米范围;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450-1050°C ,升温速度 低于50°C /分,保温3-60h,然后随炉冷却,冷却速度低于50°C /分;将反应后的产物研磨 均匀至粒径为0. 5-15微米;步骤5.进行晶相检测,若晶相检测结果有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的Li或Mg的 单独氧化物晶相,则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若无离析出的摩尔比含量大于1 %的Li或Mg 的单独氧化物相,即为合格,最后制备成单相成份大于99%的Li,MgyM,(^粉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所述的原料采用可分解为Li、Mg或M的氧化物的化合物,包括Li、Mg或M的可分解的 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碱式盐和碱。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所述的原料中至少一种选择颗粒度为l-500nm的粉体。
5. 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2、步骤3和步骤4所述的研磨采取湿磨或干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和电池的正极材料,其通式是LixMgyMzOn,M为Co、Fe、Ni、Mn或Ti,x+2y+3z=2n。制备时将原料按Li∶Mg∶M的摩尔比为11∶2∶5称重混合后研磨,然后反复进行加温固相反应及研磨,直至晶相检测无离析出的Li或Mg的单独氧化物相,最后制备成单相成份大于99%的LixMgyMzO3n粉体。本发明作为正极材料使得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得到了70%以上的提高。
文档编号H01M4/48GK101719422SQ20101001356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
发明者苏力宏, 董鹏, 邵魏, 黄英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