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30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供相匹配的对接电连接器插接,以输出或输入电子信号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子装置(例如电脑)中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可相互插接的电连接器和对接电连接器而达成。已知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在相互插接时,可能会因为插入角度偏斜不正的关系,使得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受损而影响到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体会到上述问题可以得到改善,特意潜心研究并结合理论,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其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可准确且不偏斜地相互插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中,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与该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的插置空间,该插口朝该插置空间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靠近该插口且与该金属壳体前缘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一边缘、及一远离该插口且与该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该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至少一凸肋,该至少一凸肋沿该插入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二边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凸肋包含一自该第一边缘朝下且朝远离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该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及一自该延伸部的末端朝上延伸而连接到该第二边缘的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该至少一穿孔设置于该顶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自该基部朝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舌板,该舌板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端子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中,包括一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及一金属壳体,其与该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的插置空间,该插口朝该插置空间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靠近该插口且与该金属壳体前缘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一边缘、及一远离该插口且与该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该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至少一凸肋,该至少一凸肋沿该插入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二边缘;以及一对接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体; 多个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体;及一金属体,其包覆于该绝缘体外;该对接电连接器的金属体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凸肋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导槽,该对接电连接器插接于该电连接器时,该至少一凸肋插置于该至少一导槽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至少一凸肋包含一自该第一边缘朝下且朝远离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该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水平延伸的延伸部、 及一自该延伸部的末端朝上延伸而连接到该第二边缘的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绝缘体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导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延伸部伸入该凹槽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该至少一穿孔设置于该顶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自该基部朝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舌板,该舌板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端子槽。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凸肋,可提供对接电连接器一导引的作用,使得对接电连接器可准确而不偏斜地插接于电连接器,以避免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产生损坏。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尚未插接时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是图3的5-5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时的立体组合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时的立体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以倾斜方式进行插接的俯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沿插入方向进行插接的俯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40]1电连接器101 插口 102插置空间103插入方向10绝缘本体11 基部12 舌板13端子槽14 卡体15固持槽21第一导电端子211接触部212焊接部22第二导电端子221接触部222焊接部23第三导电端子231接触部232焊接部30金属壳体31 顶壁311固持片312 卡孔32 底壁33 侧壁331 插脚332 凸部34 穿孔341 第一边缘342 第二边缘35 凸肋351第一连接部352延伸部353第二连接部4对接电连器40绝缘体41 凹槽50 端子60金属体[0079]61 导槽D 距离Wl 宽度W2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 图3所示,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0、多个导电端子21、22、23 及一金属壳体30。该金属壳体30与该绝缘本体10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 101的插置空间102,该插口 101朝该插置空间102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103。绝缘本体10包含一基部11及一舌板12,该舌板12自该基部11朝该插口 101的方向延伸形成,且该舌板12的上、下表面都设置有多个端子槽13。此外,绝缘本体10的基部11设有两卡体14及两固持槽15,卡体14凸出于基部11的上表面,固持槽15由基部11 的上表面内凹形成且延伸至基部11的后端面。该些导电端子21、22、23对应地组装于该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13内。所述导电端子21、22、23包含多个第一导电端子21、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2及多个第三导电端子23,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导电端子21、22、23各具有一朝前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1、221、231。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的后部呈倒L形,其具有一焊接部212、222,而第三导电端子23的后部呈Z形,其具有一焊接部232,所述焊接部212、222、232伸出该绝缘本体10外。其中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的接触部211、221为交错地排布且都显露于舌板12的下表面,第三导电端子23的接触部231显露于舌板12的上表面。该金属壳体30设有至少一穿孔34、及至少一凸肋35,穿孔34呈矩形且沿该插入方向103延伸,穿孔34具有一第一边缘341及一第二边缘342,第一边缘341较靠近该插口 101且与该金属壳体30前缘相隔一预定的距离D(如图1所示)。第二边缘342较远离该插口 101且相对于该第一边缘341。凸肋35自金属壳体30朝该插置空间102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而成,凸肋35沿该插入方向103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341及该第二边缘342。具体而言,该金属壳体30包含一顶壁31、一底壁32及连接于该顶壁31与该底壁 32两侧的两侧壁33。在本实施例中,穿孔3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该顶壁31靠近两侧处,当然穿孔34也可只设置有一个。或者,穿孔34也可设置于底壁32 (图未示)。凸肋 35的数量是根据穿孔34的数量而定,所以此处凸肋35的数量也为两个。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肋35包含一第一连接部351、 一延伸部352、及一第二连接部353。第一连接部351自该第一边缘341朝下且朝远离该插口 101的方向延伸。延伸部352自该第一连接部351的末端水平延伸。第二连接部353自该延伸部352的末端朝上延伸而连接到该第二边缘342。换言之,凸肋35的两端连接于顶壁31。另外,金属壳体30的顶壁31靠近后端处设有两固持片311及两卡孔312,两固持片311弯折固定于两固持槽15,两卡体14卡扣于两卡孔312,使得金属壳体30限位固定于绝缘本体10。每一侧壁33朝下延伸出两平行的插脚331,以焊接于电路板(图未示)上。而且侧壁33靠近后端处朝内凸设一凸部332,两侧壁33的凸部332抵接于基部11两侧,由此加强金属壳体30与绝缘本体10的结合强度。请参阅图3、图4、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该电连接器组合包含上述的电连接器1、及一可插接于电连接器1的对接电连接器4。对接电连接器4包含一绝缘体40、多个设置于该绝缘体40的端子50、及一包覆于该绝缘体40外的金属体60。其中,该金属体60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凸肋35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导槽61,导槽61 延伸至金属体60的前缘。请配合参阅图8及图9所示,该对接电连接器4插接于该电连接器1时,电连接器 1的导电端子21、22、23 (如图4所示)即与置入于该插置空间102的对接电连接器4的端子50接触,而达成电性连接。需进一步说明的是,电连接器1的凸肋35可提供对接电连接器4 一导引的作用,即便对接电连接器4起初是以倾斜方式插接于该电连接器1 (如图10 所示),但由于对接电连接器4在插接于该电连接器1的过程中,电连接器1的凸肋35会对应地插置于对接电连接器4的导槽61中,通过凸肋35与导槽61的配合,即可顺利地导引该对接电连接器4并使其沿着插入方向103 (如图3所示)准确而不偏斜地插接于电连接器1 (如图11所示),以避免电连接器1与对接电连接器4产生损坏。由于凸肋35自金属壳体30朝该插置空间102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而成且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边缘341及第二边缘342,不但在制造上的技术工艺较为简单,且使得凸肋35 具有较佳的强度。而且,凸肋35的宽度Wl (如图2所示)可根据该对接电连接器4的导槽 61的宽度W2(如图6所示)而决定,所以可根据设计上的需求而进行尺寸的调整。 此外,凸肋35具有与顶壁31连接且朝远离该插口 10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 351,所以凸肋35与顶壁31的连接较为圆滑(smooth)而不是呈现棱角或其他较尖锐的形状,使得电连接器1在与对接电连接器4插接时,对接电连接器4不易产生外观上的刮痕。另外,请参阅图6、图7及图9所示,该绝缘体40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导槽61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凹槽41,凸肋35的延伸部352伸入该凹槽41中。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凸肋,可提供对接电连接器一导引的作用,使得对接电连接器可准确而不偏斜地插接于电连接器,以避免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产生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与该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的插置空间,该插口朝该插置空间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靠近该插口且与该金属壳体前缘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一边缘、及一远离该插口且与该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该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至少一凸肋,该至少一凸肋沿该插入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二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肋包含一自该第一边缘朝下且朝远离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该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及一自该延伸部的末端朝上延伸而连接到该第二边缘的第二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该至少一穿孔设置于该顶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自该基部朝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舌板,该舌板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端子槽。
5.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及一金属壳体,其与该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的插置空间,该插口朝该插置空间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靠近该插口且与该金属壳体前缘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一边缘、及一远离该插口且与该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该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至少一凸肋,该至少一凸肋沿该插入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二边缘;以及一对接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体;多个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体;及一金属体,其包覆于该绝缘体外;该对接电连接器的金属体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凸肋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导槽,该对接电连接器插接于该电连接器时,该至少一凸肋插置于该至少一导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肋包含一自该第一边缘朝下且朝远离该插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一自该第一连接部的末端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及一自该延伸部的末端朝上延伸而连接到该第二边缘的第二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在对应于该至少一导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延伸部伸入该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5、6或7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包含一顶壁、 一底壁及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两侧的两侧壁,该至少一穿孔设置于该顶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部及一自该基部朝该插口 的方向延伸的舌板,该舌板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组装于所述端子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及一金属壳体;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一插口的插置空间,插口朝插置空间内部定义一插入方向,金属壳体设有穿孔,穿孔具有一靠近该插口且与金属壳体前缘相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一边缘、及一远离插口且相对于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金属壳体朝该插置空间内部一体成型地凸设有凸肋,凸肋沿该插入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边缘及第二边缘;由此,电连接器可准确且不偏斜地与对接电连接器相互插接;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2058965SQ20112012683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杨岳霖 申请人: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