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098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连接器和ー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包括彼此插接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图I示出的了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壳体103,壳体具有开ロ,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101等;连接器102,连接器102适于将导线与电路板101电连接。连接器102的外周上设置有凹槽,其中,在将连接器102通过壳体的开ロ置于壳体103中之后,壳体的开ロ的边缘与所述凹槽相对;之后,将粘合树脂104填充在壳体的开ロ的边缘与所述凹槽之间。在粘合树脂104固化之后,可以实现连接器102与壳体103之间的密封和定位。在上述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粘合树脂104固化后,壳体103以及连接器102被集成在一起。这样,无法以后将连接器102从壳体103拆除以观察或更改壳体内部的电气器件的布置和工作状況。另外,在上述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如图I中所示,连接器102的大部分位于壳体103之外,壳体内部的空间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却降低了壳体外部的空间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和ー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包括彼此插接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ー种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的至少ー个方面的缺点,例如其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出了ー种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包括缸体结构的壳体,具有一个开ロ ;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配合端;及第ニ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且具有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缸体结构壳体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配合端穿过所述壳体开ロ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配合端配合,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缸体结构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器可设置成为公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设置成为母连接器。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可包括第二连接基座,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基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可选地,所述母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进ー步地,所述母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端连接的母连接器基座,所述母连接器基座上具有基座螺纹孔;所述开ロ周边设置有壳体螺纹盲孔;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螺栓或螺钉,所述螺栓或螺钉与所述基座螺纹孔以及所述壳体螺纹盲孔配合而将所述母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更进ー步地,所述壳体的开ロ周边设置有厚度増加的壳体安装台,所述螺纹壳体盲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台上。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针对所述开ロ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母连接器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设置在所述开ロ的内壁上的弾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密封接合。进ー步地,所述母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端连接的母连接器基座,所述母连接器基座上具有基座螺纹孔;所述开ロ周边设置有壳体螺纹盲孔;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螺栓或螺钉,所述螺栓或螺钉与所述基座螺纹孔以及所述壳体螺纹盲孔配合而将所述母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更进一歩,所述壳体的开ロ周边设置有厚度増加的壳体安装台,所述 螺纹壳体盲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台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设置在所述开ロ周边的密封垫片;所述母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端连接的母连接器基座,所述母连接器基座将所述密封垫片压接在所述开ロ的周边上。进ー步地,所述母连接器基座上具有基座螺纹孔;所述开ロ周边设置有壳体螺纹盲孔;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螺栓或螺钉,所述螺栓或螺钉与所述基座螺纹孔以及所述壳体螺纹盲孔配合而将所述母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更进一歩,所述壳体的开ロ周边设置有厚度増加的壳体安装台,所述螺纹壳体盲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台上。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地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开ロ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有利地,所述公连接器还包括绕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设置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公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端连接的公连接器基座,在所述公连接器基座附近形成绕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第一配合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槽内;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地,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前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更进一歩,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内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有利地,所述第一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对的表面抵压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可选地,在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ニ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一个距离。进一歩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定位在第一配合槽内。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配合端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所述第二密封圈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设置;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地,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配合槽;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槽内;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二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有利地,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前缘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或者,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内侧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所述第二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对的表面抵压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可选地,在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方面,提出了ー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配合端;及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配合端适于接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基座,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于ー壳体上。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上设置有一密封配合面,所述密封配合面用干与一密封件进行密封接触。可选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与一安装壳体之间形成密封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ー个方面,提出了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配合端,所述配合端适于接收ー配合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由所述连接器主体连续延伸。所述连接基座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器主体安装于ー壳体上。可选地,所述连接基座上设置有一密封件配合面,所述密封件配合面用干与ー密封件进行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在所述连接基座与一安装壳体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可选地,所述配合端的末端包括一配合外表面,用干与一配合连接器接触配合。可选地,所述配合端的末端包括一密封件配合面,所述密封件配合面用干与ー密封圈进行密封接触。所述密封件配合面可包括一配合内表面,用干与一密封圈进行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形成密封接触。例如,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配合端上的配合内表面形成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可容纳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配合端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所述第二密封圈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设置。可选地,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设置成可容纳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与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形成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设置成可容纳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与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形成密封接触。所述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对的表面可为ー配合表面。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部的空间,在母连接器可拆卸地与公连接器配合的情况下,还有利于观察或更改壳体内部的器件布置或工作状況;另夕卜,由于使用了第一密封件以及密封圈,可以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粘合树脂(需要固化),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化和方便。

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连接器组件组装在一起后的截面示意图;[003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參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2-4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ー个 方面的带有连接器组件200的缸体结构,包括壳体201,该壳体具有一个开ロ 201c ;第一连接器202,具有第一配合端202c ;第二连接器203,具有第二配合端203c,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适于插接在所述第ニ配合端203c内。所述第一连接器202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3形成连接器组件200。如图2-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连接器202可设置成为公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3可设置成为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202固定在所述壳体201内部。所述母连接器203上的第二配合端203c穿过所述壳体开ロ 201c而与所述公连接器202上的第一配合端202c配合。有利地,如图2中所不,所述壳体201包括第一壳体201a和与所述第一壳体201a密封地配合的第二壳体201b。所述开ロ 201c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01a上。这里的壳体开ロ 201c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甚至可以由第一壳体201a和第二壳体201b共同形成。在图2中,将第一壳体201a或上壳体与第二壳体201b或下壳体罩合在一起(上箱体与下箱体的密闭方式不限定),其中第一壳体201a的内壁不与公连接器202的第一配合端202c的端面或末端接触,这样,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密封配合之后,公连接器202即处于壳体201的内部。如图2中所示,公连接器202固定在电路板300上,而电路板300又通过螺钉或螺栓等固定在第二壳体201b中。不过,图2中仅仅示出了公连接器202的一种非限制性的固定方式。公连接器202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二壳体201b上,也可以由专门支架固定在第二壳体201b上;另外,公连接器202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壳体201a上。只要能够保证公连接器202位于壳体201之内且公连接器202的第一配合端202c与开ロ 201c相对,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公连接器202。有利地,所述母连接器20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201上。具体地,所述母连接器203还包括连接器主体203b,和由所述连接器主体203b连续延伸的第二连接基座203a。所述母连接器203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基座203a可固定于所述壳体201上。例如,所述第ニ连接基座203a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母连接器203安装于ー壳体201上。如图3-4中所示,所述母连接器203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连接的母连接器基座203a。所述母连接器基座203a上具有基座螺纹孔(未示出);所述壳体开ロ 201c周边设置有壳体螺纹盲孔201d。若干固定元件,如螺栓或螺钉204,可用来与所述基座螺纹孔以及所述壳体螺纹盲孔201d配合,而将所述母连接器20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201上,从而母连接器203与公连接器202之间实现可拆卸地插接配合。[0046]如图4中所示,所述母连接器203的第二连接基座203a上设置有一密封件配合面203s。如下列示例中所述,所述第二连接基座203a上的密封件配合面203d用干与一密封件进行密封接触。如图2-4中所示,所述壳体201的开ロ 201c周边设置有厚度增加的壳体安装台205,所述螺纹壳体盲孔20Id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台205上。设置壳体安装台205,不仅为壳体螺纹盲孔201d的设置提供了方便,而且增加了开ロ 201c沿公连接器203的插入方向上的宽度,有利于母连接器203的定位,也有利于在该开ロ 201c的内壁上设置密封材料。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基座203a固 定在所述壳体安装台205上。除了螺纹连接的方式,母连接器203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201上。例如,母连接器203的基座203a可以采用卡扣方式连接在壳体201上,或者,壳体201在开ロ 201c附近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拨片,利用该多个拨片可以将母连接器203的基座203a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201上。有利地,所述连接器组件200还包括针对所述开ロ 201c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壳体201与所述母连接器203之间形成密封配合,这样,将母连接器203固定在壳体201上之后,有助于防止湿气或灰尘从该开ロ 201c进入到壳体201内部。如图3-4中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为设置在所述开ロ 201c周边的密封垫片206 ;所述母连接器20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连接的母连接器基座203a,所述母连接器基座203a将所述密封垫片206压接在所述开ロ 201c的周边上。在母连接器203插接在公连接器202上之后,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可拆卸的方式将母连接器203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201上。不过,第一密封件也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开ロ 201c的内壁上的弾性密封件的形式,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密封接合。这里的弹性密封件所处的位置与附图I中所示的粘合树脂104所处的位置类似,即,处于开ロ的面向连接器的内壁上。在母连接器203插接在公连接器202上之后,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可拆卸的方式将母连接器203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201上。如图3-4中所示,所述公连接器202还包括绕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设置的第一密封圈202e ;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形成密封接触。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所述公连接器20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连接的公连接器基座202a,在所述公连接器基座202a附近形成绕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第一配合槽202f。第一密封圈202e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槽202f内。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配合槽202f内,且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地,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前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形成密封接触。或者,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内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形成密封接触,更有利地,所述第一配合槽202f中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相対的表面202fl抵压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外表面。在图3-4中,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与第一密封圈202e接合而形成密封。不过,第一密封圈202e也可以不与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形成密封接触,而是与外壳203d的内壁的其他部位接合。这样,在母连接器203和公连接器202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位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内、且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有利地,所述第一密封圈202e定位在形成在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上的另外的第一配合槽内。进ー步地,如图4中所示,所述连接器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203e ;所述第ニ配合端202c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203g,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203g设置;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与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形成密封接触。具体地,參加图4,所述端子连接模块203g与所述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内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3f。第二密封圈203e设 置在所述第二配合槽203f内。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二配合槽203f内,且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地,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前缘与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形成密封接触。或者,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内侧与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形成密封接触,进ー步,所述第二配合槽203f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相対的表面203Π抵压所述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外表面。在图3-4中,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与第二密封圈203e接合而形成密封。不过,第二密封圈203e也可以不与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形成密封接触,而是与外壳202d的内壁的其他部位接合。这样,在母连接器203和公连接器202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圈203e位于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内、且与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在连接器组件200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圈202e以及第二密封圈203e的情况下,第一密封件实现母连接器203与壳体201的开ロ 201c之间的密封配合,尽量防止了灰尘和湿气进入到壳体201内部;另外,由于第一密封圈202e与第二配合端203c的外壳203d之间的密封配合以及第二密封圈203e与第一配合端202c的外壳202d之间的密封配合,进ー步有效防止了湿气或灰尘经由母连接器203而进入到壳体201的内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200,可以有效利用壳体201内部的空间,在母连接器203可拆卸地与公连接器配合的情况下,还有利于观察或更改壳体201内部的器件布置或工作状况;另外,由于使用了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一、第二密封圈,可以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粘合树脂104 (需要固化),从而公连接器202与母连接器203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化和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ー种带有连接器组件(200)的缸体结构,包括 缸体结构的壳体(201),具有一个开ロ(201c); 第一连接器(202),具有第一配合端(202c) '及 第二连接器(203),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且具有第二配合端(203c),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缸体结构壳体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配合端穿过所述壳体开ロ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配合端配合,及 所述第二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缸体结构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公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母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基座(203a),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基座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开ロ的周边设置有壳体安装台(205),所述第二连接基座固定在所述壳体安装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ー项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所述壳体开ロ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ー项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02e),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202d)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203d)分别形成密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基座(202a),在所述第一连接基座附近形成绕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第一配合槽(202f); 所述第二配合端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对的表面(202fl)抵压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ニ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ー项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203e); 所述第二配合端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203g),所述第二密封圈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设置; 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3f); 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槽内; 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二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对的表面(203fl)抵压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
13.一种连接器组件(200),包括 第一连接器(202),具有第一配合端(202c);及 第二连接器(203),具有第二配合端(203c),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配合端适于接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配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基座(203a),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于ー壳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上设置有一密封配合面,所述密封配合面用干与一密封件进行密封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ー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基座与一安装壳体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ー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02e),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202d)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203d)分别形成密封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基座(202a),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基座附近形成绕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第一配合槽(202f); 所述第二配合端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进行密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对的表面(202fl)抵压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ニ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ー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203e); 所述第二配合端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203g),所述第二密封圈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设置; 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配合槽(203f); 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槽内; 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二配合槽内,且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密封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对的表面(203fl)抵压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外壳的外表面。
23.—种连接器(203),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主体(203b),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配合端(203c),所述配合端适于接收ー配合连接器; 连接基座(203a),所述连接基座由所述连接器主体连续延伸; 所述连接基座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器主体安装于ー壳体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基座上设置有一密封件配合面,所述密封件配合面用干与一密封件进行密封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在所述连接基座与一安装壳体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端的末端包括一配合外表面,用干与一配合连接器接触配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配合端的末端包括一密封件配合面,所述密封件配合面用干与一密封圈进行密封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配合面包括一配合内表面,用干与一密封圈进行密封接触。
29.根据权利要求23-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02e),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203d)形成密封接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配合端上的配合内表面形成密封配合。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密封圈可容纳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内、且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的末端间隔开ー个距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3-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203e); 所述配合端内部设置端子连接模块(203g),所述第二密封圈围绕所述端子连接模块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连接模块与所述配合端的外壳内侧之间形成有配合槽(203f),所述配合槽设置成可容纳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 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与ー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末端形成密封接触。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槽中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对的表面(203fl)为ー配合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带有连接器组件的缸体结构。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公连接器,具有第一配合端;和母连接器,具有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适于插接在所述第二配合端内。所述公连接器可固定在一缸体结构的壳体内部。所述母连接器的第二配合端穿过所述缸体结构壳体上的开口而与位于壳体内部的所述公连接器的第一配合端配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充分利用连接器组件在壳体内的空间,从而减少母连接器对壳体外部的空间需求。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2444102SQ20112046615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尹豪迈, 张卫东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