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329073阅读:来源:国知局
膜基材层的一表面的Al2O3层的厚度为3 μ m,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PAA 层厚度为3 μ m。
[0182]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183] 实验例14 :
[0184]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1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185] 本实施例采用对照例1的隔膜作为隔膜基材层,其中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 ym, 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一表面的Al2O3层的厚度为5 μ m,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PAA 层厚度为4 μ m。
[0186]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187] 实验例15 :
[0188]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1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189] 本实施例采用对照例1的隔膜作为隔膜基材层,其中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 μπι, 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一表面的Al2O3层的厚度为5 μ m,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PAA 层厚度为5 μ m。
[0190]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191] 实验例16:
[0192]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1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193] 本实施例采用对照例1的隔膜作为隔膜基材层,其中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 μπι, 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一表面的Al2O3层的厚度为5 μ m,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PAA 层厚度为5 μ m。
[0194]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195] 实验例17 :
[0196]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1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197] 本实施例采用对照例1的隔膜作为隔膜基材层,其中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 μπι, 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一表面的Al2O3层的厚度为1 μ m,涂覆在隔膜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PAA 层厚度为2 μ m。
[0198]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199] 实验例18 :
[0200]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0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201] 本实验例的隔膜上的Al2O3层正对正极片,与正极片接触,隔膜上的PAA层与负极 片相粘结结合在一起。
[0202] 本实施例的工艺同实验例10,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203] 实验例19 :
[0204] 本实验例锂离子电池与实验例1-18所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0205] 本实验例在得到叠片锂离子电芯体后,对锂离子电芯体进行热压处理,在热压处 理后立即进行冷压定型处理,在冷压定型处理后才进行铝塑膜封装以及电解液灌注以及锂 离子电池化成工艺。
[0206] 热压以及冷压定型处理的参数同实验例2,使电芯体中的正极片与其正对接触的 聚偏氟乙稀层相粘合结合在一起。
[0207] 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规格同对照例1。
[0208] 分别随机取上述对照例1-4以及实验例1-19的锂离子电池样品10个作为一组试 验的样品,分别国标GB18287-2013的规定,进行以下各组实验:容量测试、循环寿命、短路 最高温度、过充温度、抗重物冲击以及热滥用,在得到实验结果后,对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得 到下表所示的实验对比数据:
[0209] 表一:实验对比数据表
[0210]

[0212] 由上表一可见,对照对照例1-4与实验例1-19的实验数据可见,采用本实施例在 隔膜的一面涂覆Al 2O3层,另一面涂覆粘合材料层的技术方案,能提高电池的耐热性能,譬 如避免了热滥用情形下的起火,大大降低了电池在重物冲击时的起火几率,并且大大降低 电池的短路最高温度以及过充温度,避免起火,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213] 对照实验例1、与实验例2可见,采用同样的隔膜结构,在电池化成后还进行热压 以及冷压定型处理,还能大大提高电池的容量、耐热性能,譬如避免了热滥用情形下的起 火,大大降低了电池在重物冲击时的起火几率,并且大大降低电池的短路最高温度以及过 充温度,避免起火,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 果。
[0214] 对照实验例2与实验例3-5可见,采用实验例2所述的热压以及冷压工艺,无论是 在电池容量、使用寿命、抗重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其在降低 过充温度、重物冲击温度、短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15] 对照实验例2与实验例6-9可见,采用试验例2所示的Al2O3层以及HWF层的涂 覆厚度无论是在电池容量、使用寿命、抗重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并且其在降低过充温度、重物冲击温度、短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16] 对照实验例2与实验例10可见,在隔膜结构、电池制备工艺完全一样基础上,使 HWF层与正极片正对粘合,Al2O3层与负极片正对接触,无论是在电池容量、使用寿命、抗重 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其在降低过充温度、重物冲击温度、短 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17] 对照实验例11与实验例12-17可见,在制备工艺以及电池结构相同基础上,采用 实验例11所示的隔膜厚度,无论是在电池容量、使用寿命、抗重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其在降低过充温度、重物冲击温度、短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 的效果。
[0218] 对照实验例11与实验例18可见,在隔膜结构以及厚度以及制备工艺相同的基础 上,如实验例11所示地,使PAA层与正极片正对粘合,Al 2O3层与负极片正对接触,无论是在 电池容量、使用寿命、抗重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其在降低过 充温度、重物冲击温度、短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19] 对照实验例11与实验例19可见,在电池化成后还进行热压以及冷压定型处理,还 能大大提高电池的容量、耐热性能,譬如避免了热滥用情形下的起火,大大降低了电池在重 物冲击时的起火几率,并且大大降低电池的短路最高温度以及过充温度,避免起火,有利于 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20] 对照实验例2与实验例11可见,采用实验例2所示的隔膜能,无论是在电池容量、 使用寿命、抗重物冲击、耐热性能上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其在降低过充温度、重 物冲击温度、短路温度上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221]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 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 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 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 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层,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顶面还涂覆粘结有纳米级的三氧化二 铝层,所述三氧化二铝层与所述第一极片正对接触, 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底面涂覆有粘合材料层,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正对接 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三氧化二错层的厚度为〇. I y m~5 y 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三氧化二铝层的厚度为4 y 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厚度为〇. I y m~5 y m。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粘合材料层的厚度为3 y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9 y m~40 y m。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厚度为10 ym。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三氧化二错的粒度为IOnm~IOOnm0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体,其特征是, 所述三氧化二错的粒度为IOnm~30nm〇
【专利摘要】一种锂离子电芯体以及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以及制备方法。电芯体包括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之间,所述隔膜包括隔膜基材层,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顶面还涂覆粘结有纳米级的三氧化二铝层,所述三氧化二铝层与所述第一极片正对接触,在所述隔膜基材层的底面涂覆有粘合材料层,所述粘合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极片正对接触。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耐热性能,降低电池的温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pb pnum="1" />
【IPC分类】H01M2/16, B82Y30/00, H01M10/058, H01M10/0525, B32B7/12
【公开号】CN105047997
【申请号】CN201510317491
【发明人】陶芝勇, 曾坚义
【申请人】深圳市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