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涉及芍药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NMDA受体诱导脑神经细胞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芍药苷的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单元剂量为50-200mg。
【专利说明】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涉及芍药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NMDA受体诱导脑神经细胞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芍药苷的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单元剂量为50-200mg。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居第2位,极大的危害人民的健康。新型有效的防治脑血管病药物的开发已是临床亟需。
[0004]芍药苷是从赤芍、白芍、牡丹皮中提取得到的,成无定形粉末,具吸湿性,有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激性溃疡病、扩张冠脉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作用,但关于芍药苷在体内具有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未见报道;鉴于此,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医药用途。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发明提供了芍药苷对脑缺血、NMDA受体诱导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0007]本发明提供了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发明提供了以芍药苷为活性成分的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0009]本发明所述的芍药苷在用于上述任一用途时,其使用剂量范围为10 mg~1000mg/天,优选剂量范围为100 mg~500 mg/天。
[0010]本发明中使用的芍药苷可以单独使用或以药物组合物形式使用。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芍药苷及药用载体,该药物组合物含有50 mg~200 mg单位剂量的芍药苷和药用载体,优选为含有50mg~100mg单位剂量的芍药苷和药用载体。该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口服、舌下、经皮、经肌肉或皮下、皮肤粘膜、静脉途径给药。药物组合物可以以粉针剂、注射液、片剂、胶囊、软胶囊、滴丸或口服液的形式存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各种药物剂型均可以以药学常规方法制备而成。
[0011]本发明人通过下列试验证实了芍药苷具有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下面的实施例用来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制备例1:芍药苷冻干粉针的制备称取芍药苷原料20.0g及药用甘露醇40.0g,溶于1000ml注射用水中,充分搅拌使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加入针用活性碳2.0g,加热至60°C搅拌30分钟,碳棒过滤,滤液经0.25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分装于1000支西林瓶中,装量2.0ml/支,冷冻干燥,即得。每支含芍药苷20mg。
[0013]制备例2:芍药苷注射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原料20.0g,溶于1000ml注射用水中,充分搅拌使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加入针用活性碳2.0g,加热至60°C搅拌30分钟,碳棒过滤,滤液经0.25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分装于1000支西林瓶中,装量2.0ml/支,封口,灭菌,即得。每支含芍药苷20mgo
[0014]试验例1:芍药苷对N-甲基-D-门冬氨酸所致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I)材料
多聚赖氨酸为Sigma公司产品。DMEM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0015]实验动物:普通级Sprague Dawley大鼠18只,? ,体重250 g-280 g。
[0016](2)方法
(2.1)神经细胞原代培养
怀孕15d大鼠水合氯醛麻醉,75%乙醇消毒胸腹部,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胎鼠,剥出,分离两侧皮层组织,用手术刀切成糜状,移入含0.125%胰蛋白酶的磷酸缓冲液中消化30 min(37°C)后弃去消化液,加入含10%胎牛血清,10%马血清,ΙΟΟμ/ml青霉素,ΙΟΟμ/ml链霉素的DMED培养液,用小口径吸管反复吹打分散,200目细胞筛过滤后,以DMEM调整细胞浓度至IO6个/ml,接种至预先涂有0.01%多聚赖氨酸的35 mm培养皿中,每皿2 ml,置CO2培养箱中37°C孵育,于培养第3天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分裂抑制剂阿糖胞普储备液(6 μ?/皿)以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的过度增殖,作用48h后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周换液2次,每次更换半量液。
[0017](2.2) NMDA诱导神经细胞损伤
细胞培养至dl4后,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MDA 50 Mmol.L—1组,芍药苷组(10、100Mmol.l-1 );各组换以含不同药物的低血清DMEM (5%胎牛血清,5%马血清,30 mmol.l-1HEPES)继续培养6h,再加50 mmol.L-1NMDA,孵育12h后按文献【阎超华,冯亦璞.丁基苯酞对低糖低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药学学报.1998,33(7):486-492.】所述方法观察细胞形态, 计算细胞死亡率。
[0018](2.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土SD表示,组内给药前后、组间均以参比差值法(ANOVA)进行统计学处理。
[0019](3)结果
(3.1)对培养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正常神经细胞培养至dl4时,生长良好,胞体呈锥形、梭形或三角形,突触粗而长,呈树根状交织成网;当细胞在含50 Mmol -T1 NMDA的培养基中孵育12h时,细胞出现肿胀、轮廓模糊,神经元突触断裂、消失、甚至细胞崩解;如细胞同时与10、100 Mmol.l-1芍药苷孵育,则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细胞形态基本保持完整,但细胞密度有所降低,仍可见突触断裂等现象;表明芍药苷对NMDA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0020](3.2)对培养神经细胞死亡率的影响神经细胞在含50 Mmol.L-1 NMDA的培养基中孵育12h后,台盼蓝染色着色细胞明显增多(NMDA 50 Mmol.171组:86% vs正常对照组:10 %,P〈0.001 ),提示细胞死亡率增加;于培养基中同时加入10、100 Mmol.L-1芍药苷(分别为38%、24%)可明显降低细胞死亡率,与NMDA 50 Mmol.L-1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0021]试验例2:芍药苷对小鼠闭合性脑外伤的保护作用
(I)材料:
芍药苷注射剂:按制备例2方法制备。清洁级昆明系小鼠,18~22 g,雌雄各半。
[0022](2)方法与结果
取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溶剂),模型对照组(等容量溶剂),芍药苷2mg/kg组,苟药苷10 mg/kg组,苟药苷20 mg/kg组,苟药苷50 mg/kg组,苟药苷100 mg/kg组,芍药苷200 mg/kg组,每组10只。按文献【王超云,蒋王林,智红英,等.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中草药,2004,35(2):188~190】所述方法造成小鼠闭合性脑外伤模型,各组静脉给药,24小时后剥取鼠脑,称量湿重,70°C烘干24小时,称干重,计算脑含水量;脑含水量高于正常值表示脑部水肿。
[0023]结果如表1所示,闭合性脑外伤造成小鼠脑严重水肿,给予不同剂量的芍药苷,小鼠脑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
[0024]苟药苷100 mg/kg降低脑水肿作用强于50 mg/kg (P〈 0.05),但是与200 mg/kg比较无明显差别(P >0.05)。提示当剂量3 100 mg/kg时,药效并没有继续增加。
[0025]表1芍药苷对闭合性脑外伤的影响(&±SD,n=10)
【权利要求】
1.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NMDA受体诱导脑神经细胞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芍药苷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芍药苷的使用剂量范围为10mg~1000 mg/日。
6.一种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50 mg~200 mg的芍药苷和药用载体。
【文档编号】A61K31/7048GK103830255SQ20121048607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伟福 申请人: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