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_4

文档序号:9426106阅读:来源:国知局
094]实施例6
[0095]在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5或的核壳微球应用于药物载体。
[0096]将实施例5得到的核壳微球装载胰岛素并取2mg置于2ml的磷酸盐(pH7.4)缓冲液中用透析袋封装,再放入释放介质中放入恒温振荡箱,保持37±0.5°C以及lOOr/min的振荡速度。胰岛素的释放过程就在此恒温振荡箱中进行,释放介质为不同葡萄糖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溶液$85,?!1值为7.4,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4mg/mL),并且分别对样品给予或不给予15min紫外光照(波长200-500nm)。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离心管并更换释放介质,10000r/min的转速离心30s,取上层清液检测其中胰岛素的含量,同时补给与所取检测液相同体积的释放介质继续释放实验,最终获得如图2及图3所示的曲线图。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载体在葡萄糖浓度脉冲变化刺激下的胰岛素脉冲释放趋势,以及在有葡萄糖存在下载体受光照调节胰岛素释放的趋势。
[0097]由图2可知载体的胰岛素释放量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增加,随葡萄糖浓度降低而减小,且这种刺激响应性释放是可逆的,可以循环进行,表明本发明的核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时,具有葡萄糖响应性。而由图3可知,载体的受光照后交联度增加,胰岛素释放量减小,表明本发明的核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光响应性。
[0098]据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将所述微球包裹药物后,依据其自身结构特性,能够响应环境中不同葡萄糖浓度而释放相应量的药物,并且其药物释放量能通过光照进行调节。进而,将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时,不仅可以根据糖尿病人个体差异对葡萄糖响应性胰岛素递送进行光调控,而且由于癌症病人肿瘤部位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细胞,本发明的微球也有望用于癌症病人的精准光控治疗。
[0099]在本发明中,以核壳结构实现降低微球的突释效应以及延长释放时间的效果、通过在壳层中引入光二聚基团,实现响应不同波长的光照而交联或解离,从而为本发明的核壳微球引入精确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手段。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以两步高速剪切乳化制得目标产物,反应条件温和且方法简单。
[0100]即使如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组件被组合成一单一单元或作为一单一单元操作,本发明并不一定限于一实施例。也就是说,在各组件中,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被选择性地组合,以作为一个或多个单元。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下,多种修改、添加或替换是可行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在所附权利要求的基础上,以一种所述技术思路包含在与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相当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解释。
【主权项】
1.一种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具有核层和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包含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和凝集素,所述壳层包含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改性右旋糖酐、甲基丙烯酸酐改性右旋糖酐或者丙烯酸酐改性右旋糖酐中的一种; 所述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选自肉桂酸改性右旋糖酐、甲氧基肉桂酸改性右旋糖酐或者4-羧基香豆素改性右旋糖酐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素选自伴刀豆球蛋白A。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I)将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活化后的凝集素以及交联剂混合搅拌后加入到环己烷体系中进行高速剪切乳化,随后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双键交联应,制得核层微球;(2)将步骤(I)制得的核层微球分散于溶有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的二氯甲烷油相中,并加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进一步高速剪切乳化,并搅拌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获得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1)将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溶液与活化后的凝集素溶液按照所述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与所述凝集素的质量比为(I?10):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与所述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的质量比为(0.005?0.1):1 ; (2)制备环己烷体系:将乳化稳定剂与环己烷混合,高速搅拌后获得乳白色分散液,其中,所述环己烷的体积毫升数与所述述乳化稳定剂的质量克数之比为(50?100):1 ; (3)将步骤(I)的混合液缓慢加入所述步骤(2)的乳白色分散液中,高速剪切乳化后获得分散液; (4)向步骤(3)获得的分散液中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使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与所述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的质量比为(0.005?0.01):1,高速搅拌引发交联反应后,持续搅拌反应至完全,沉淀分离后获得核层微球; (5)将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溶于二氯甲烷中,获得浓度为(10?500)mg/ml的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溶液;将步骤(4)获得的核层微球分散到所述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溶液中,其中,所述核层微球与所述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溶液中的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的质量比为(0.1?I):1 ; (6)将步骤(5)的分散液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并搅拌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获得所述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6-1)将步骤(5)的分散液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①中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其中,所述步骤(5)的分散液的质量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①的体积毫升数之比为1: (20?50); (6-2)将步骤¢-1)的混合液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②中,搅拌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获得所述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 其中, 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①的质量分数为0.5?3%, 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②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0.3 ?0.8):1 ; 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②的体积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①的体积之比为(2?5):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I)中的所述交联剂选自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乳化稳定剂选自吐温85、吐温80、司班80或者司班60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 (I?1.5)。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后的凝集素溶液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将凝集素溶于缓冲液中,使所述凝集素的浓度为I?20mg/ml,静置至少6小时;其中,所述缓冲液中包含0.lmol/1的氯化钾、0.1 mmol/1的氯化I丐及0.1 mmol/1的氯化猛。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选自磷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或者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中的一种。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糖/光双响应性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核壳微球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所述具有核层和壳层,其中,所述核层包含双键化改性右旋糖酐和凝集素,所述壳层包含光二聚基团改性右旋糖酐。
【IPC分类】A61K38/28, A61K47/42, A61K9/50, A61K41/00, A61K47/36, C08J3/24, A61P3/10, A61P35/00
【公开号】CN105147639
【申请号】CN201510556970
【发明人】殷瑞雪, 黄聪, 张楠, 糜芳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