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图

文档序号:975891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从药用植物山芝麻中分离得到的1,3-苯并二噁 茂类化合物2-(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 途。
【背景技术】
[0002]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人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我国约占 半数。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HBV感染可以导 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此成为影响人类寿命的九大疾病之一。由于慢性HBV 感染者较非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率为217,因此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 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 的慢性肝病(肝硬化与肝癌)。上述疾病给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寻求 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0003] 药物化学工作者在筛选抗HBV药物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能 治愈HBV感染的特效药还在寻找。临床上已获得FDA正式批准使用的α-干扰素和核苷类 药物拉米呋啶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治疗效果,对大多数病人还达不到治愈的目的,且停 止治疗后的"反跳"现象是医药工作者最感棘手的问题,所以开发研制高效、低毒、不"反跳" 的抗HBV新药向药物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在筛选抗HBV新药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药 物化学工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植物来源丰富、价廉易得、毒副作用小、分子结构复杂多样的 天然化合物。
[0004] 山芝麻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干燥根或全株,味 苦、性寒,归肺、大肠经,可解表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痄腮、乳娥、麻疹、咳嗽、 泄泻痢疾、痈肿。药理研究表明山芝麻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等活性。本发明中 的化合物2-(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现 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及抗氧化等作用,但尚未见有关其抗HBV活性 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山芝麻中分离得到的1,3_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 2-(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0006]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从梧桐科山芝麻属(Helicteres)植物山芝麻 (H. angustifolia)中提取分离得到1个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2_(3',4' -二轻苯 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并证实其抗HBV活性。
[0007]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如下的化学结构:
[0008] CN 105520931 A m "Ti 2/3 页
[0009] 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0010] 取山芝麻干燥根25kg,95%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 醇萃取,共得0. 95kg,取乙酸乙酯萃取物200g进行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 脱,所得流份以不同洗脱剂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MPLC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手段分离 得到化合物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2-(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
[0011] 本发明首次从山芝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2-(3',4' -二 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并经体外抗HBV实验,结果证实所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 抗HBV活性,且有效浓度低,细胞毒性较小,其对HBsAg的IC 5。值为11. 7 μ g/ml,对HBeAg的 IC5。值为93. 0 μ 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可进一步作为活 性成分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2-(3',4' -二羟苯基)_1,3-苯并二噁茂-5-醛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1制备2-(3',4' -二羟苯基)_1,3-苯并二噁茂-5-醛
[0014] 取山芝麻干燥根25kg,粉碎,用95 %乙醇回流提取3次(50LX 3),每次2h,合 并提取液并浓缩得浸膏〇.95kg,加水(4L)混悬,分别以等体积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 丁醇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并浓缩至干,得乙酸乙酯萃取物200g。将乙酸乙酯萃取部 位经硅胶(200-300目)柱色谱分离,依次以二氯甲烷-甲醇(50:1-0:1)梯度洗脱, 得到11个流份(Fr.l-ΙΙ),其中流份Fr.3(32g)再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 30:1,20:1,10:1,5:1,3:1,1:1)、MPLC(甲醇-水,20:80-80:20 梯度洗脱)和半制备 HPLC 等手段纯化,分离得到化合物2- (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2- (3',4' -d ihydroxyphenyl)_l,3-benzodioxole-5_aldehyde]〇
[0015] 所得化合物化合物2_(3',4' -二羟苯基)_1,3-苯并二噁茂-5-醛为淡紫色无 定形粉末;分子式=C14HiqO 5 ; [?设 0 (c 0·四,MeOH) ; IR (KBr) : u nax (cm 3 :3344, I668, I6 41, 1449, 1288, 1162 ;UV: (MeOH) Anax nm(log ε ) :206. 2 (3. 56), 232. 3(3. 12), 279. 1 (2. 78),308.6(2.43) ;ESI-MS m/z :281 [M+Na]S1H-匪R(600MHz, CD3OD) δ H:9.70 (lH,s, H-I 0),7. 32 (2H,brs,H-4, 6),6. 93 (1H,d,J = 8. 3Hz,H-7),6. 88 (1H,s,H-2'),6. 77 (1H,d,J =8. 2Hz,H-5'),6.75(1? d,J = 8. 3Hz,H-6'),5.23(1? s,H-2) ; 13C-NMR (150MHz,CD3OD) δ c: 193. I (C-10),153. 7 (C-9),147. I (C-8),146. 6 (C-4,),146. 0 (C-3,),131. 0 (C-Γ ) ,130.8(C-5),126.5(C-6),119.5(C-6,),116.2(C-7),115.8(C-5,),115.3(C-4),114. 8 (C-2'),104. 8 (C-2)。
[0016] 实施例2体外抗HBV实验
[0017] 应用Ifep G2的2. 2. 15细胞株(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以每孔IOX IO5个细胞接种于24孔板,培养基为DMEM,生长液含10 %胎牛血清, 38〇μ8/πι1 G418,0.03%谷胺酰胺,青霉素、链霉素各lOOμg/ml,在5% CO2孵箱中37°C培 养,48小时后,换成用二甲基亚砜助溶的含药培养液,每种药物设3~5个浓度,每个浓度设 4个平行孔,继续培养9天(每3天换液一次),收集上清液用ELISA检测HBsAg及HBeAg含 量。同样条件下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上清液作为对照组。同时用上述细胞株,用MTT法测 定药物的细胞毒性。阳性对照为拉米呋啶(3TC)。结果证实,所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HBV 活性,且有效浓度低,细胞毒性较小,其对HBsAg的IC 5。值为11. 7 μ g/ml,对HBeAg的IC5。值 为93. 0 μ 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如表1所示)。
[0018] 表1.化合物1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
[0021] / :当细胞毒性> 25%时不进行抑制率测试[0022] 本发明中实验采用的试剂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可市购。
[0019]
[0020]
【主权项】
1. 2-(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山芝麻干燥根,95%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 取,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取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 所得流份以不同洗脱剂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MPLC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 2- (3',4' -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抗HBV活性。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山芝麻属Helicteres植物山芝麻H.angustifolia中提取分离得到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2-(3ˊ,4ˊ-二羟苯基)-1,3-苯并二噁茂-5-醛并经试验证实其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所述的化合物经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药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有效浓度低,细胞毒性较小,对HBsAg的IC50值为11.7μg/ml,对HBeAg的IC50值为93.0μ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IPC分类】A61K36/185, C07D317/46, A61K31/357, A61P1/16, A61P31/20
【公开号】CN105520931
【申请号】CN201410505715
【发明人】陈道峰, 殷翔, 史训龙, 朱海燕, 卢燕
【申请人】复旦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