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0994发布日期:2020-12-29 10:0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



背景技术:

作为近年来的环境对应车辆,以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开始普及。在这些电动汽车等中装设有逆变器装置(电力转换装置),该逆变器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供给至驱动马达的交流电力,对马达的转速、扭矩等进行控制而进行车辆的加减速。

不过,在电动汽车上,供逆变器装置装设的空间通常非常有限,且逆变器装置的装设还常常受到其周边部件的形状和设置位置等的限制,因此,逆变器装置的外形常常很不规则,这导致在制造过程中利用夹具对逆变器装置进行支承时不易兼顾逆变器装置的稳定固定和逆变器装置从夹具拆除时的便利性,容易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容易进行工件的固定和拆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具,其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载置工件的载置部;第一按压机构,该第一按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至少设置有一个;以及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按压机构相对以便从两侧抵接工件,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具有: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固定于所述基座;第一按压件,该第一按压件能沿直线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第一按压用弹性件,该第一按压用弹性件将所述第一按压件朝向所述载置部施力;以及第一解除件,该第一解除件以能沿与所述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所述第一按压件朝远离所述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相对以便从两侧抵接工件的第一限位件,并且,第一按压机构具有:固定于基座的第一主体部;能沿直线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按压件;将第一按压件朝向载置部施力的第一按压用弹性件;以及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的第一解除件。因此,可以方便地设置成通过对第一解除件施加推力来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由此,与沿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施加拉力来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容易利用外部的施力机构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从而容易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另一方面,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之后,通过解除对第一解除件施加的作用力,第一按压件在第一按压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方便地朝载置部移动以按压固定工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在所述第一按压件和所述第一解除件中的一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在所述第一按压件和所述第一解除件中的另一方设置有抵接部,所述第一解除件通过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倾斜面的抵接而将朝一侧的移动转换成所述第一按压件朝远离所述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将第一解除件朝其移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移动转换成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因此,有助于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具有第一解除用弹性件,该第一解除用弹性件将所述第一解除件朝该第一解除件的移动方向上的另一侧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之后,通过解除对第一解除件施加的作用力,第一按压件在第一按压用弹性件和第一解除用弹性件的作用下容易可靠地朝载置部移动以按压固定工件,避免工件的固定出现问题。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在所述第一按压件的远离所述载置部的端部设置有手动操作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可把持手动操作部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以便进行工件的拆卸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具有第二按压机构,该第二按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按压机构具有: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固定于所述基座;第二按压件,该第二按压件以能绕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第二按压用弹性件,该第二按压用弹性件对所述第二按压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二按压件转动而与所述基座一起从两侧抵接工件;以及第二解除件,该第二解除件以能沿与所述轴线交叉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所述第二按压件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按压件和基座从两侧抵接工件,能更稳定地保持工件;并且,可以方便地设置成通过对第二解除件施加推力来使第二按压件朝松开工件的方向转动,因此,与上面类似,容易利用外部的施力机构使第二按压件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容易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另一方面,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之后,通过解除对第二解除件施加的作用力,第二按压件在第二按压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方便地朝工件转动以按压固定工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二解除件通过与所述第二按压件抵接而将朝一侧的移动转换成所述第二按压件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将第二解除件朝其移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移动转换成第二按压件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的转动,因此,有助于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一按压机构沿所述载置部的外周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通过多个第一按压机构,能更为稳定地对工件进行保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二按压机构沿所述载置部的外周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通过多个第二按压机构,能更为稳定地对工件进行保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第一解除件以能沿与所述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解除件以能沿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容易设定第一解除件的移动量与第一按压件的移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且容易设定第二解除件的移动量与第二按压件的转动角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有助于在自动化制造中简化对第一解除件和第二解除件进行按压时的按压量控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基座包括:板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按压机构和所述第二按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多个支承部,这多个支承部从所述板状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沿所述厚度方向立起,且构成对作为工件的逆变器装置进行支承的所述载置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通过第一限位件、第一按压机构、第二按压机构和多个支承部,即使是外形不规则的逆变器装置,也能稳定地得到保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中,优选所述板状部具有减重用贯通孔,该减重用贯通孔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板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容易减轻夹具整体的重量,以减轻搬运时的负荷,节省劳力和电力等。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夹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相对以便从两侧抵接工件的第一限位件,并且,第一按压机构具有:固定于基座的第一主体部;能沿直线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按压件;将第一按压件朝向载置部施力的第一按压用弹性件;以及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的第一解除件。因此,可以方便地设置成通过对第一解除件施加推力来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由此,与沿第一按压件的移动方向施加拉力来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容易利用外部的施力机构使第一按压件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移动,从而容易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另一方面,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之后,通过解除对第一解除件施加的作用力,第一按压件在第一按压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方便地朝载置部移动以按压固定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透视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视角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透视立体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个。

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个的一部分。

图5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所包括的一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部分抽出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二按压机构中的一个。

(符号说明)

1夹具

10基座

11板状部

111减重用贯通孔

12载置部

121支承部

20第一按压机构

21第一主体部

22第一按压件

221杆状主体

2211槽部

222按压部

223手动操作部

23第一按压用弹性件

24第一解除件

241杆状体

242按压头

25第一解除用弹性件

30第一限位件

40第二按压机构

41第二主体部

411销状部

42第二按压件

421杆状主体

422按压部

423限位部

43第二解除件

431杆状体

432按压头

ts倾斜面

ab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透视立体图,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视角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透视立体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个,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个的一部分,图5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所包括的一个第一按压机构中的一部分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局部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第二按压机构中的一个。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

(夹具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夹具1包括:基座10,该基座10具有载置工件的载置部12;第一按压机构20,该第一按压机构20设置于基座10,且至少设置有一个;以及第一限位件30,该第一限位件30设置于基座10,且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20相对以便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20一起从两侧与载置于载置部12的工件(未图示)抵接。

此处,如图1和图2所示,夹具1还包括第二按压机构40,该第二按压机构40设置于基座10,以便与基座10一起从两侧与载置于载置部12的工件抵接。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限位件3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同样地,第一按压机构2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第二按压机构40也沿载置部20的外周设置有多个。

(基座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基座1包括:板状部11,第一限位件30、第一按压机构20和第二按压机构40设置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与z方向一致)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以及多个支承部121,这多个支承部121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沿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立起,且构成对作为工件的逆变器装置进行支承的载置部12。

此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沿着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板状部11大致呈长边与x方向平行而短边与y方向平行的矩形。并且,板状部11例如由金属制成。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板状部11上设置有减重用贯通孔111,减重用贯通孔111沿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板状部11。具体而言,在板状部11上,在y方向上设置有三排减重用贯通孔111,其中,在y1方向侧设置有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减重用贯通孔11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方向较长的长孔,但并不局限于此),在y方向的中央设置有沿x方向排列的三个减重用贯通孔111(在图示的例子中包括位于x方向中央的圆孔和在x方向上位于该圆孔的两侧的矩形孔,但并不局限于此),在y2方向侧设置有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减重用贯通孔11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x方向较长的长孔,但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板状部11上的避开减重用贯通孔111的位置处设置有棱柱状的四个支承部121,其中,高度较高的两个支承部121以在x方向和y方向上错开的方式设置于板状部11的x2方向侧,高度较矮的两个支承部121以在x方向上大致对齐但在y方向上错开的方式设置于板状部11的x1方向侧,这四个支承部121的z1方向侧的端面构成对工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面。并且,支承部121的z1方向侧的端部例如由橡胶等缓冲材料制成,其余部分例如由金属制成。

(第一限位件的结构)

如上所述,第一限位件3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在板状部11的x2方向侧的边缘附近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件30,这两个第一限位件30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沿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立起,其大致呈棱柱状,侧面用于与工件抵接。

(第一按压机构的结构)

如上所述,第一按压机构2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由于这多个第一按压机构20的结构相同,因此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按压机构20具有:第一主体部21,该第一主体部21固定于基座10(在图示的例子中经由支架固定于板状部11,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按压件22,该第一按压件22能沿直线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该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将第一按压件22朝向载置部12施力;以及第一解除件24,该第一解除件24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2方向侧)的移动而使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12的方向的移动。

此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按压件22以能沿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垂直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第一解除件24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

此外,如图5所示,在第一按压件22上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ts,在第一解除件24上设置有抵接部ab,第一解除件24通过抵接部ab与倾斜面ts的抵接而将朝一侧的移动转换成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12的方向的移动。具体而言,在第一按压件22的杆状主体221上设置有沿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槽部2211,该槽部2211可供第一解除件24的杆状体241插入,该槽部2211的远离载置部12的内侧面成为倾斜面ts,并且,在第一解除件24的杆状体241的与按压头242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抵接部ab(在图示的例子中,抵接部ab也具有倾斜面,但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按压机构20具有第一解除用弹性件25,该第一解除用弹性件25将第一解除件24朝该第一解除件24的移动方向上的另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施力。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主体部21大致成块状,且例如由金属制成。

此外,如图2至图5所示,在第一按压件22的远离载置部12的端部设置有手动操作部223。具体而言,第一按压件22具有杆状主体221、按压部222和手动操作部223,其中,杆状主体221例如由金属制成,沿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主体部21,按压部222例如由橡胶等缓冲材料制成,设置于杆状主体221的靠近载置部12的端部,且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及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手动操作部223例如由橡胶等缓冲材料制成,设置于杆状主体221的远离载置部12的端部,且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及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此外,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设置在第一主体部21的面向载置部12的表面与按压部222之间;并且,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由能沿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伸缩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解除件24具有杆状体241和按压头242,其中,杆状体241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插入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的孔部,按压头242设置于杆状体241的从第一主体部21突出的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的端部),以供外部设备按压。

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解除用弹性件25设置在第一主体部21的面向按压头242的表面与按压头242之间;并且,第一解除用弹性件25由能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伸缩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

(第二按压机构的结构)

如上所述,第二按压机构4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由于这多个第二按压机构40的结构相同,因此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按压机构40具有:第二主体部41,该第二主体部41固定于基座10;第二按压件42,该第二按压件42以能绕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主体部41;第二按压用弹性件(未图示,例如是弹簧,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第二按压用弹性件对第二按压件42施力,以使第二按压件42转动而与基座10一起从两侧抵接工件;以及第二解除件43,该第二解除件43以能沿与上述轴线交叉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主体部41,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第二按压件42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的转动。

此处,第二解除件43通过与第二按压件42抵接而将朝一侧的移动转换成第二按压件42朝松开工件的方向的转动。

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主体部41呈块状,例如由金属制成。

此外,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按压件42能绕沿着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具体而言,第二按压件42具有杆状主体421、按压部422和限位部423,其中,杆状主体421例如由金属制成,其中央通过沿上述轴线延伸的枢轴支承于第二主体部41,按压部422以相对于杆状主体421的延伸方向折弯的方式设置于杆状主体421的一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的端部),按压部422的主体例如由金属制成,按压部422的与工件接触的部分例如由橡胶等缓冲材料制成,杆状主体421的另一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2方向侧的端部)供第二解除件43抵接,限位部423例如由金属制成,且以相对于杆状主体421朝与按压部422相反的方向折弯的方式设置于杆状主体421的一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1方向侧的端部)附近,该限位部423可与从第二主体部41突出(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从第二主体部41向z1方向侧突出)的销状部411抵接,以限制第二按压件42的转动范围。

此外,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解除件43能沿着与板状部11的厚度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是z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第二解除件43具有杆状体431和按压头432,杆状体431以能沿第二解除件43的移动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插入设置于第二主体部41的孔部,按压头432设置于杆状体431的从第二主体部41突出的端部,以供外部设备按压。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20;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机构20相对以便从两侧抵接工件的第一限位件30,并且,第一按压机构20具有:固定于基座10的第一主体部21;能沿直线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的第一按压件22;将第一按压件22朝向载置部12施力的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以及以能沿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主体部21、且设置成通过朝一侧的移动而使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的方向的移动的第一解除件24。因此,可以方便地设置成通过对第一解除件24施加推力来使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12的方向移动,由此,与沿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施加拉力来使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12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容易利用外部的施力机构使第一按压件22朝远离载置部12的方向移动,从而容易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12,另一方面,在将工件载置于载置部12之后,通过解除对第一解除件24施加的作用力,第一按压件22在第一按压用弹性件23的作用下能方便地朝载置部12移动以按压固定工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逆变器装置为例对工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也适用于逆变器装置以外的工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承部121构成对作为工件的逆变器装置进行支承的载置部12,但并不局限于此,载置部1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按压机构20沿载置部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按压机构20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按压件22上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ts,在第一解除件24上设置有抵接部ab,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第一解除件24上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ts,且在第一按压件22上设置与倾斜面ts抵接的抵接部ab。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按压机构40沿载置部20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二按压机构40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情况,也可不设置第二按压机构4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按压件22和第一解除件24中的一方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按压件22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但也可形成圆弧面等来代替倾斜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具1的各部分的材料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