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09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车床自动接料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又称机床,使用车床的工人称为“车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车床被认为是所有设备的工作“母机”。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以圆柱体为主,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铣床和钻床等旋转加工的机械都是从车床引伸出来的。

目前,车床自动接料装置主要为横梁式机械手,但其价格高昂并且针对性强。而其余简易接料装置存在接料盘大、装接零件的同时会装接更多的切削屑,并处在占用空间大、有效接料率低、夹具通用性低、装卸维护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结构简单,提高接料效率和准确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包括壳体A、壳体B、固定板、固定轴、驱动轴、中轴及料轴;固定轴固定于固定板上,驱动轴依次贯穿壳体A和壳体B与固定轴传动连接,且驱动轴贯穿固定轴后套装一齿轮B,齿轮A和轴承A套装于壳体A和壳体B之间的驱动轴上,齿轮A的两侧各套装一轴承A;中轴的一端套装一轴承C后卡嵌于壳体A上,另一端依次套装一齿轮C和轴承C;料轴的一端套装一轴承B后卡嵌于壳体A上,另一端依次套装一齿轮D和轴承B后贯穿壳体B延伸至壳体B外侧,齿轮A、齿轮C和齿轮D依次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料轴上设置接料杆,接料杆与接料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A与驱动轴之间设置一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轴、壳体A、壳体B及固定板通过螺丝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减少切削屑的装接:接料盘小巧,在需要切断的工件装接时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切削屑的装接;装卸方便:采用模块式设计,结构小巧,因此安装与拆卸变得极为方便;定位精度高:采用齿轮传动,使得定位精度高;适用于多种型号车床与夹具:采用摆线原理,使得料盘在运动过程中有效避开夹具刀具等,使其使用与多种型号的车床、夹具;制造简单,材料、零件易得:齿轮的标准化,因而可以在市场购买各种不同齿数、模数的齿轮,结构简单,使得制造极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本摆臂式接料机构运用齿轮传动的原理与摆线原理,用一个动力输入(电机/油缸/气缸)即可带动接料盘实现不同的且精确的角度偏摆,当接料停止时可以避免刀具干涉,当接料启动时可以快速将料盘摆到工件下方进行装接。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一种摆臂式接料装置,包括壳体A1、壳体B2、固定板6、固定轴3、驱动轴4、中轴5及料轴17;固定轴3固定于固定板6上,驱动轴4依次贯穿壳体A1和壳体B2与固定轴3传动连接,且驱动轴4贯穿固定轴3后套装一齿轮B10,齿轮A7和轴承A11套装于壳体A1和壳体B2之间的驱动轴4上,齿轮A7的两侧各套装一轴承A11;中轴5的一端套装一轴承C13后卡嵌于壳体A1上,另一端依次套装一齿轮C12和轴承C13;料轴17的一端套装一轴承B8后卡嵌于壳体A1上,另一端依次套装一齿轮D9和轴承B8后贯穿壳体B2延伸至壳体B2外侧,齿轮A7、齿轮C12和齿轮D9依次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壳体A1上设置用于嵌装固定轴3、中轴5、料轴17的通孔,特别是用于套装轴承A11、轴承B8及轴承C13的通孔,壳体B2上设置用于嵌装轴承A11、轴承B8的通孔,而中轴5并未贯穿壳体B2。固定轴3固定于固定板6上,驱动轴4贯穿壳体B2后,依次套装一轴承A11、齿轮A7、轴承A11后与固定轴3传动连接,两个轴承A11分布嵌装在壳体A1、壳体B2上,固定轴3及驱动轴4的另一端套装一齿轮B。中轴5一端套装一轴承C13,且该轴承C13嵌装于壳体A1上,中轴5另一端套装一齿轮C12和轴承C13。齿轮C12和齿轮A7传动连接。料轴17的一端套装一轴承B8后卡嵌于壳体A1上,另一端依次套装一齿轮D9和轴承B8后贯穿壳体B2延伸至壳体B2外侧,所述料轴17上设置接料杆19,接料杆19与接料盘18连接。

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A11与驱动轴4之间设置一密封圈16。通过密封圈16提升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传动效果。

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轴4、壳体A1、壳体B2及固定板6通过螺丝(14、15)固定。如图2所示,整个装置带动料轴17、接料杆19及接料盘18转动,然后在右侧待接工件20下方准备装接,装接完成后,通过摆臂式接料装置转动到左侧的输送带或接料兜倾倒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2所示,固定板6、固定轴3与齿轮A7固定连接,并由轴承A11作为支撑与壳体A1、壳体B2连接,驱动轴4与齿轮B、壳体A1、壳体B2为固定连接,当齿轮B10被驱动时可以通过驱动轴4带动壳体A1、壳体B2绕驱动轴4轴心转动;齿轮D9与料轴17固定连接,齿轮D9与齿轮C12齿合、齿轮C12与齿轮A7齿合。当齿轮D9转动时可带动料轴17转动,从而使得接料盘18作圆弧摆动。

由于齿轮A7相对壳体A1、壳体B2固定,当齿轮B10被驱动转动时,驱动轴4带动壳体A1、壳体B2绕驱动轴4轴心转动,迫使齿轮D带动料轴17作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料轴17与接料杆19带动接料盘18摆动。以代接工件20处于右边为例,当机构接料时,驱动原件驱动齿轮B10做逆时针转动,使得壳体A1、壳体B2带动料轴17向右摆动的同时齿轮D9做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接料盘18向右摆动到接料位置。当接料完毕,以同样的原理,驱动元件驱动齿轮A7作顺时针转动, 使得接料盘18向左摆动到卸料位置卸料。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