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NHPI与酮类化合物直接偶联制备PINO衍生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2472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INO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由NHPI与酮类化合物直接偶联制备PINO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多年来,自由基化学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它在有机合成和工业应用中的确起着重要作用。本领域公知,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能产生高反应活性的N-氧邻苯二甲酰亚胺(PINO)自由基,可以用作催化剂或参与各种类型的偶联反应。一些PINO化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相应的醇或羟胺类化合物,两者都是药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中间体。

目前,有报道采用有机过氧化物来以完成反应的相关报道,如下反应式。

然而,在这个报道的合成N-氧邻苯二甲酰亚胺(PINO)化合物的反应中用到了具有安全隐患的过氧化物,反应温度较高,产率较低,不仅成本高、破坏环境,也增加了潜在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合成PINO衍生物的方法存在采用高活性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且产率低,成本高,安全系数低,难以适用工业化生产等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NHPI与酮类化合物原料在温和条件下一步反应高产率合成PINO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NHPI与酮类化合物直接偶联制备PINO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氮气保护下,式1酮类化合物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K2S2O8,在四烷基季铵盐催化下一锅反应,生成式2PINO衍生物;

其中,

R1为芳基、芳杂环或烷基;

R2为芳基、烷基或氢。

优选的方案,R1为苯基、取代苯基、芳杂环或C1~C4烷基;R1较优选为苯基、氯苯基、氟苯基、烷氧基苯基、噻吩基或甲基。

优选的方案,R2为苯基、取代苯基、C1~C4烷基或氢;R2较优选为烷氧基苯基、甲基、乙基、丙基或氢。

最优选的方案,酮类化合物为以下结构式中一种:

优选的方案,反应的条件为:在70℃~90℃温度下反应8~16h;较优选在80℃温度下反应12h。

优选的方案,反应采用DCE和/或MeCN为溶剂,最优选为DCE。

优选的方案,四烷基季铵盐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中至少一种;较优选为四丁基碘化铵。

优选的方案,四烷基季铵盐用量为酮类化合物摩尔量的10~30%。

优选的方案,酮类化合物与NHPI的最佳反应摩尔比为1∶2。K2S2O8的相对用量为2.0equiv。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氮气保护下,酮类化合物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K2S2O8,在四丁基碘化铵催化下反应,生成PINO衍生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基于大量的实验总结以及参考先前文献报道,本发明提出了如下合理的反应机制。以苯丙酮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K2S2O8为氧化剂,四丁基碘化铵为催化剂,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四丁基碘化铵与K2S2O8离子交换生成过硫酸季铵盐,在加热作用下分解成季铵硫酸根自由基,季铵硫酸根自由基捕获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氢质子,生成N-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自由基;一分子N-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自由基捕获苯丙酮的α氢,生成苯丙酮自由基,一分子N-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自由基与苯丙酮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季铵硫酸根自由基捕获氢质子后生成季铵硫酸氢盐,与碘负离子交换后,转化成四丁基碘化铵,继续催化K2S2O8产生自由基;具体反应式如下:

通过在反应中加入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加入TEMPO,反应几乎得不到目标产物,进一步验证该反应为自由基反应机理;反应式如下。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次以过硫酸钾为氧化剂,以季铵盐为催化剂,由酮类化合物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一步高产率合成PINO衍生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使用安全性能低的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且产率较低的缺陷。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一锅法一步反应生成PINO衍生物,步骤简单,流程短,产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酮类化合物上修饰各种取代基团,很容易地转变成相应的醇或羟胺物产品,在药物中间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内容,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的目标产物均为本领域常规的产物,都存在已有文献报道,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重点介绍本发明的新型合成方法,目标产物表征可借鉴现有文献报道,这里不再介绍。

实施例1~8均按以下反应方程式进行:

将酮类化合物(0.5mmol)、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mmol)、K2S2O8(2.0equiv)、TBAI(10mol%)、DCE(2.0mL)加入到10mL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保护,加热至80℃反应12h,产物采用色谱柱分离。

实施例1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75%。

实施例2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72%。

实施例3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69%。

实施例4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55%。

实施例5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68%。

实施例6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67%。

实施例7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48%。

实施例8

酮类化合物:

PINO衍生物:产率40%。

对照试验组1~17:

将苯丙酮(0.5mmol)、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mmol)、K252O8(2.0equiv)、四烷基季铵盐、溶剂(2.0mL)加入到10mL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保护,加热至反应12h,产物采用色谱柱分离;各对照试验组的具体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表1

TBAB(四丁基溴化铵)、TBAI(四丁基碘化铵)、TBAC(四丁基氯化铵)、TBAF(四丁基氟化铵)、TBAHS(四丁基硫酸氢铵)。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四烷基季铵盐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TBAB、TBAI、TBAC、TBAF作为催化剂,催化效率呈现一定规律变化,采用TBAI具有最佳的催化效率,如实验组1~4所示。而其它四烷基季铵盐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TBAI也要低,如试验组5所示。而采用碘化铵无催化作用。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溶剂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反应的产率,发现采用DCE和乙腈等中等偏弱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可以进行反应,而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和质子溶剂中几乎得不到产物,如实验组6~11。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反应温度最好是在70℃以上,最好是在80~90℃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