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506042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该长度 LB0
[0091] 在该轮胎2中,优选的是,第二填充件28的一端68处于基准线VL上、或者该第二 填充件28的一端68比该基准线VL靠半径方向外侧。换言之,优选的是,长度LB是Omm以 上。在该轮胎2中,第二填充件28的一端68分担作用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形变的一 部分。因此,在该轮胎2中,能够有效地抑制形变集中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从该角度出 发,更优选的是,长度LB在5mm以上。在该轮胎2中,优选的是,长度LB在IOmm以下。在该 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分担作用于第二填充件28的一端68的形变的一部分。在 该轮胎2中,能够防止第二填充件28的一端68处的松弛。
[0092] 根据附图可知,在该轮胎2中,主要层72的内侧部76与副层74重叠。该重叠抑 制胎圈10的部分的倾倒。在该轮胎2中,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形变集中于折返部46的 端部48。在该轮胎2中,抑制了裂纹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生长。该轮胎2耐久性优异。
[0093] 根据该图可知,在该轮胎2中,副层74的外侧端84比内侧部76的端部80靠半径 方向外侧。在该轮胎2中,主要层72没有与整个副层74重叠。由于内侧部76的端部80 与副层74的外侧端84不一致,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形变分别集中于内侧部76的端部80 和副层74的外侧端84。在该轮胎2中,有效地防止了主部44的轴向内侧的第二填充件28 的松弛。该轮胎2耐久性优异。
[0094] 在图1中,双箭头LS表示从副层74的内侧端82到其外侧端的长度。该长度LS 是副层74的长度。双箭头LL表示从副层74的内侧端82到主要层72的内侧部76的端部 80的长度。该长度LL是主要层72与副层74重叠的长度、即重叠长度。
[0095] 在该轮胎2中,优选的是,该重叠长度LL与长度LS之比率RL在60%以上且80% 以下。通过将该比率RL设定在60%以上,主要层72与副层的重叠有效地有助于防止胎圈 10的部分的倾倒。从该角度出发,更优选的是,该比率RL在65%以上。通过将该比率RL 设定在80%以下,能够有效地防止主部44的轴向内侧的第二填充件28的松弛。从该角度 出发,更优选的是,该比率RL在75%以下。
[0096] [实施例]
[0097]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表明本发明的效果,但不应根据该实施例的记载来限定性地 解释本发明。
[0098] [实施例1]
[0099] 获得了实施例1的具备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并具备下表1所示的规格的重负载用 的充气轮胎。轮胎的尺寸是12. 00R20。因此,组装该轮胎的轮圈的尺寸是8. 8X20,该轮圈 的凸缘的高度Hr是45mm〇
[0100] 该轮胎的胎体帘布层采用由钢构成的帘线作为胎体帘线。该胎体帘线与赤道面所 成的角度的绝对值是90°。
[0101] 在该轮胎中,第一填充件的内侧层和外侧层分别采用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作为 第一帘线。在表的第一填充件的栏中用"Y"来表示该轮胎具有第一填充件。
[0102] 在该轮胎中,第二填充件的主要层和副层分别采用由钢构成的帘线作为第二帘 线。
[0103] [比较例1]
[0104] 除了未设置第一填充件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获得了比较例1的轮胎。在 表的第一填充件的栏中用"N"来表示该轮胎不具备第一填充件。
[0105] [实施例2~3和比较例2~3]
[0106] 除了交叉角度β如下表1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获得了实施例2~3和比 较例2~3的轮胎。
[0107] [实施例4~5和比较例4~5]
[0108] 除了调整折返部的高度Hc而使比(Hc/Hr)如下表2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 获得了实施例4~5和比较例4~5的轮胎。
[0109] [实施例6~8和比较例6~7]
[0110] 除了距离DX如下表3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获得了实施例6~8和比较例 6~7的轮胎。
[0111] [实施例9~12]
[0112] 除了长度LB如下表4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获得了实施例9~12的轮胎。
[0113] [实施例13~I6]
[0114] 除了比率RL如下表5以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而获得了实施例13~16的轮胎。
[0115] [耐久性]
[0116] 将轮胎组装于标准轮圈(8.8X20)上并在该轮胎中填充空气而使内压为 1650kPa。将该轮胎安装于滚筒式行进试验机中,对轮胎施加110. 58kN的重负载。使该轮 胎以20km/h的速度在半径为I. 7m的滚筒上行进。测定出至胎圈的部分发生膨起为止的时 间。其结果是,按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在下表1至5中示出。数值越大越优选。
[0117] [表 1]
[0118] 表1 评价结果
[0119]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胎面,其外表面形成外胎面;一对胎侧,它们分 别从该胎面的端部向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一对胎圈,它们分别比该胎侧靠半径方向内 侦h胎体,其架设在一个胎圈与另一个胎圈之间;一对第一填充件,它们分别比上述胎圈靠 轴向外侧;和一对第二填充件,它们分别比该第一填充件靠轴向内侧, 上述胎体具备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在上述胎圈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 返,通过该折返而在该胎体帘布层形成有主部和折返部,该折返部位于上述胎圈与上述第 一填充件之间,该折返部的端部比该第一填充件的外侧端靠半径方向内侧, 上述第二填充件在上述胎体帘布层的半径方向内侧在上述胎圈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 向外侧折返,该第二填充件的一端位于上述主部的轴向内侧,该第二填充件的另一端位于 上述折返部与上述第一填充件之间, 上述胎体帘布层包括并列的多个胎体帘线, 上述第二填充件包括并列的多个第二帘线, 各个上述第二帘线与各个上述胎体帘线交叉,该交叉角度的绝对值是35°以上且 45°以下, 在以组装该轮胎的轮圈的凸缘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时,上述折返部的高度与该基准高 度之比是1. 58以上且1. 75以下, 在以该轮胎的与上述轮圈的接触面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时,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与该基 准位置在轴向上一致,或者该折返部的端部比该基准位置靠轴向内侧, 从上述基准位置到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为止的轴向距离(DX)是3mm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以通过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并与上述主部正交的直线作为基准线时,上述第二填充件 的一端位于该基准线上,或者该一端比该基准线靠半径方向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从上述基准线到上述第二填充件的一端为止的长度(LB)是IOmm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第二填充件具备主要层和副层, 上述副层在上述主部的轴向内侧从上述第二填充件的一端沿着该主部向半径方向内 侧延伸, 上述主要层从上述第二填充件的另一端沿着上述胎体帘布层延伸, 上述主要层与上述副层重叠,该重叠长度(LL)与上述副层的长度(LS)之比率是60% 以上且80%以下。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2),能够提高耐久性。在该轮胎(2)中,第一填充件(26)比胎圈(10)靠轴向外侧。胎体帘布层(42)的折返部(46)的端部(48)比第一填充件(26)的外侧端(60)靠半径方向内侧。第二填充件(28)的第二帘线(94)与胎体帘布层(42)的胎体帘线(92)交叉。该交叉角度的绝对值是35°以上且45°以下。在以轮圈(R)的凸缘(F)的高度为基准高度时,折返部(46)的高度与该基准高度之比是1.58以上且1.75以下。在以与轮圈(R)的接触面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时,折返部(46)的端部(48)与该基准位置在轴向上一致、或者比该基准位置靠轴向内侧。从基准位置到折返部(46)的端部(48)为止的轴向距离(DX)为3mm以下。
【IPC分类】B60C15-00, B60C15-06
【公开号】CN104827833
【申请号】CN201510069729
【发明人】沼田一起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