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65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架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自行车中最重要的部件,其各个端部用于连接车辆的其它部件,其坚固程度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也非常重要,其外部形状对于车辆的快速行驶也非常重要,车架的大致结构是:包括前叉套管8、上梁6、下梁13、鞍座套管12、后平叉16和后斜梁17,鞍座套管的上端4前侧连接上梁的一端,鞍座套管的下端15所装的中轴套管14前侧连接下梁的一端,上梁的另一端和下梁的另一端均连接前叉套管的后侧,中轴套管的后侧连接后平叉的一端,鞍座套管上端后侧连接后斜梁的一端,后平叉的另一端和后斜梁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后轮安装片18的两端,后轮安装片的后端19安装后轮。各梁、管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管材制成,上梁、下梁的另一端焊接在前叉套管的后侧表面,上述管型、结构还存在安装方式待优化、风阻较大以及外形死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合理、优化上下梁安装结构以及改变管型以降低风阻的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包括上梁、下梁和鞍座套管,鞍座套管下端处设置的中轴套管连接下梁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套管上端前侧嵌装在上梁一端所制的凹陷内,上梁的另一端和下梁的另一端嵌装在一连接头后侧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套管内,在连接头前侧内由上至下设置一体的前叉套管。

而且,鞍座套管上端后侧嵌装在一后梁一端所制的凹陷内,后梁的另一端设置灯具安装位,后梁一端所制的凹陷与上梁一端所制的凹陷相互对位设置。

而且,上梁的另一端和下梁的另一端均制出一插接头,两个插接头分别插入连接头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套管内。

而且,所述上梁另一端至上梁一端之间的管型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横截面由上部的较矮的类梯形和下部的较高的倒置类梯形一体构成。

而且,所述下梁另一端至下梁一端之间的管型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横截面由上部的较矮的类梯形和下部的较高的倒置类梯形一体构成。

而且,所述连接头由前至后的两侧逐渐变宽。

而且,所述后梁一端一体制出逐渐向上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后端设置灯具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前叉套管与连接头一体制成,连接头后侧的两个套管分别连接上梁和下梁的另一端,然后二者与套管之间再通过焊接进一步固定,上梁的一端与后梁的一端分别嵌装鞍座套管上端的前侧和后侧,然后再通过焊接固定,下梁的一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述结构构成了一个略微向上的前支撑三角形,鞍座套管后侧的后斜梁、后平叉和后轮安装片构成了后支撑三角形,同时上梁、下梁和连接头的形状有利于降低风阻,由此可知,其是一种结构合理、支撑稳固的新型车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的I部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标号5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如图1~5所示,包括上梁6、下梁13和鞍座套管12,鞍座套管下端15处设置的中轴套管14连接下梁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鞍座套管上端4前侧嵌装在上梁一端所制的凹陷22内,上梁的另一端和下梁的另一端嵌装在一连接头9后侧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套管7、10内,在连接头前侧内由上至下设置一体的前叉套管8。

本实施例中,鞍座套管上端后侧嵌装在一后梁2一端所制的凹陷20内,后梁的另一端设置灯具安装位1,后梁一端所制的凹陷与上梁一端所制的凹陷相互对位设置,两个凹陷相对的包覆住鞍座套管的前侧和后侧并焊接固定,再如图2所示的一样,上梁的一端和后梁的一端靠在一起21,二者也可以错开一个间隙,然后填料后再次焊接、磨平。

上梁的另一端和下梁的另一端11均制出一插接头23、24,两个插接头23、24分别插入连接头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套管7、10内。

所述上梁另一端至上梁一端之间的管型横截面5逐渐变小,所述横截面由上部的较矮的类梯形25和下部的较高的倒置类梯形26一体构成。

同样的,所述下梁另一端至下梁一端之间的管型横截面5逐渐变小,所述横截面由上部的较矮的类梯形25和下部的较高的倒置类梯形26一体构成。

所述连接头如图4所示,由前至后的两侧逐渐变宽。所述后梁一端一体制出逐渐向上的弧形段3,该弧形段的后端设置灯具安装位。

鞍座套管12的上端形状如图2所示,前部为一较大的弧形,后部为一较小的弧形,二者之间过渡为由前至后逐渐变窄。

本实用新型中,前叉套管与连接头一体制成,连接头后侧的两个套管分别连接上梁和下梁的另一端,然后二者与套管之间再通过焊接进一步固定,上梁的一端与后梁的一端分别嵌装鞍座套管上端的前侧和后侧,然后再通过焊接固定,下梁的一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述结构构成了一个略微向上的前支撑三角形,鞍座套管后侧的后斜梁、后平叉和后轮安装片构成了后支撑三角形,同时上梁、下梁和连接头的形状有利于降低风阻,由此可知,其是一种结构合理、支撑稳固的新型车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