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208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该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的中间位置为凹陷空间,上成型模后部依次叠加组装有上模固定板、隔热板和加热板,上成型模及上模固定板、隔热板、下模固定板上均设有消气孔,上成型模外设有上鼓皮压置环,直向的螺杆穿经弹簧圈后螺入上鼓皮压置环,螺栓横向螺入触及螺杆,上鼓皮压置环呈悬挂形态,下成型模后部组装有下模固定板,消气孔与下成型模的凹陷空间形成互通,下成型模外设有下鼓皮压置环,直向的螺杆穿经弹簧圈后螺入下鼓皮压置环,螺栓横向螺入触及螺杆,下鼓皮压置环呈悬挂形态。该消气孔做快速冷却,两上、下鼓皮压置环的弹力作用将鼓面脱离成型模,具有让鼓面的表面平整及折边、凹陷空间的定型。
【专利说明】
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背景技术】
[0002]按有关于制作乐器用的鼓面、诸如爵士鼓,其鼓面A系以塑质材料制成,而塑质鼓面A必须先在周环处制成折边A1及一提供环圈D放置的凹陷空间A2,以利用折边设备将折边条包覆着鼓面的折边A1暨环圈D定型,再组装于鼓体的上、下两面结合;而之所以要用环圈D 放置在鼓面A的折边A1中,其目的是要让鼓表面形成十分平整状,以供后续的环圈D能平稳地放置并受包覆住。
[0003]而以目前塑质鼓面A周环所制成折边的技术,系在上成型模具B与下成型模具C中分别组装有数造型模块C1、B1,而在下成型模具C中间的固定模块C2系予加热至适当温度 (约60至80°C左右),使塑质鼓面A放置在下成型模具C后、得由上成型模具B下压触及到(如图1),在设定的时间下制成折边A1及凹陷空间A2,之后再使上成型模具B脱离下成型模具C。 [〇〇〇4]此时的鼓面A暨其折边A1及凹陷空间A2虽然已制成型,但上成型模具B在脱离下成型模具C过程当中,已成型的鼓面A还是贴触在下成型模具C中间固定模块C2上导致在持续受热当中,直到上成型模具B完全脱离于下成型模具C后,才有办法将鼓面A取出,这样一来便导致鼓面A也因为加热过度而产生变形了(如图2);而一旦鼓面A与折边A1变形了,则导致所要放置的环圈D也无法置入凹陷空间A2中(如图3),进而导致在使用折边设备时的折边条会刮伤、刮破鼓面折边。【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所陈情形下,
【申请人】遂开发出本实用新型,进而提出专利之申请。其中
[0006]本实用新型创作之目的,一种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系由一上成型模块及一下成型模块所组合构成,该上成型模块的上成型模本身中间位置系为凹陷空间,该上成型模块的上成型模后部组装有上模固定板,在上模固定板后则有一隔热板,在上模固定板具有加热板,在上成型模及上模固定板、隔热板的中间位置并分别设有消气孔,在上成型模外的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上鼓皮压置环,藉由一呈直向的螺杆先穿经一弹簧圈后再螺入上鼓皮压置环,再由一螺栓以横向螺入而触及到螺杆,上鼓皮压置环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该下成型模块的下成型模本身中间位置亦为凹陷空间,该下成型模块的下成型模后部组装有下模固定板,在下模固定板的中间位置也设有消气孔,消气孔与上成型模的凹陷空间和下成型模上的凹陷空间形成互通,在下成型模外的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下鼓皮压置环,藉由一呈直向的螺杆先穿经一弹簧圈后再螺入下鼓皮压置环,再由一螺栓以横向螺入而触及到螺杆,是下鼓皮压置环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
[0007]本实用新型创作之目的,在上成型模中间位置为凹陷空间,用于减少与鼓面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所具的消气孔来快速做排散。
[0008]本实用新型创作之目的,在下成型模中间位置为凹陷空间,用于减少与鼓面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所具的消气孔来快速做排散。【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昔式者在制作时之图示;
[0010]图2:为昔式者在制作完成脱离时之图示;
[0011]图3:为昔式者在制作完成后鼓面局部放大之图示;
[0012]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图示;
[0013]图5:系本实用新型在作动时之图示(一);
[0014]图6:系本实用新型在作动时之图示(二);[〇〇15]图7:系本实用新型在作动时之图示(三);
[0016]图8:系本实用新型在作动时之图示(四);
[0017]图9:系本实用新型在作动时之图示(五);
[0018]图10:系本实用新型在制作完成后鼓面局部放大之图示。
[0019]图中:1上成型模块、11上成型模、111凹陷空间、112消气孔、12上模固定板、121消气孔、13隔热板、131消气孔、14加热板、15上鼓皮压置环、16螺杆、17弹簧圈、18螺栓、2下成型模块、21下成型模、211凹陷空间、212消气孔、22下模固定板、221消气孔、23下鼓皮压置环、24螺杆、25弹簧圈、26螺栓、3鼓面、31折边、32凹陷空间、4环圈、A鼓面、A1折边、A2凹陷空间、B上成型模具、B1模块、C下成型模具、C1模块、C2固定模块、D环圈。【具体实施方式】
[0020]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如图4说明所示:本案一种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系针对打击乐器中以塑质材料制成的鼓面A制作用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系由一上成型模块1及一下成型模块2所组合构成,在上成型模块1系有一上成型模11,在中间位置系为凹陷空间 111,以减少与鼓面3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所具的消气孔112、121、131来快速做排散作用,之后并组装在上模固定板12上,在上模固定板12后则有一隔热板13,在上模固定板12具有加热板14,在上成型模1及上模固定板12、隔热板13的中间位置并分别设有消气孔112、121、131,在上成型模11外的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上鼓皮压置环15,藉由一呈直向的螺杆16先穿经一弹簧圈17后再螺入上鼓皮压置环15,再由一螺栓18以横向螺入而触及到螺杆16,是上鼓皮压置环15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
[0021]而在下成型模块2系有一下成型模21,在中间位置亦为凹陷空间211,以减少与鼓面3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所具的消气孔212、221来快速做排散作用,在下模固定板22的中间位置并设有消气孔221,消气孔221与下成型模21和上成型模11上的凹陷空间211形成互通,在下成型模21外的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下鼓皮压置环23,藉由一呈直向的螺杆24先穿经一弹簧圈25后再螺入下鼓皮压置环23,再由一螺栓26以横向螺入而触及到螺杆24,是下鼓皮压置环23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〇〇22]俾当鼓面3置于下成型模块2的下成型模21外左、右两侧的下鼓皮压置环23,随后即由整个上成型模块1开始加温并往下移动,使得上成型模11暨同样位在上成型模11外左、 右两侧的上鼓皮压置环15得接触到鼓面3左、右两侧(如图5),随后上成型模11得持续地往下作动,以为在鼓面3左、右两侧逐渐地制成折边31及凹陷部32(如图6、图7和图8)的成型; 此时,其它位置的鼓面3所接触的热温则分别从上成型模11的凹陷空间111与相通的消气孔 112、121、131以及下成型模21的凹陷空间211与相通的消气孔212、221来快速做排散作用, 以避免鼓面3产生变形,进而以利冷却定型及做脱模目的。
[0023]之后,待整个上成型模块1开始朝上升起而退离于下成型模21的瞬间,同时也藉由上、下两方的各个消气孔来做快速降温冷却,同时并藉由位在上成型模11、下成型模21外左、右两侧的上鼓皮压置环15、下鼓皮压置环23之弹力作用而将鼓面3随即脱离于上成型模 11、下成型模21(如图9)。
[0024]如此在鼓面3所制成折面31与供环圈4放置的凹陷部32成定型,在整个上成型模块1开始朝上升起时,鼓面3亦被下鼓皮压置环23的弹力而随即脱离于下成型模21,同时也将热温给排散掉,是整个鼓面3便保持平整,以利环圈4顺利地放入凹陷部32做进一步的加工制作(如图10),这样便不会造成刮伤、刮破鼓面折边的破损。
【主权项】
1.一种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系由一上成型模块及一下 成型模块所组合构成,该上成型模块的上成型模本身中间位置系为凹陷空间,该上成型模 块的上成型模后部组装有上模固定板,在上模固定板后则有一隔热板,在上模固定板具有 加热板,在上成型模及上模固定板、隔热板的中间位置并分别设有消气孔,在上成型模外的 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上鼓皮压置环,藉由一呈直向的螺杆先穿经一弹簧圈后再螺入上 鼓皮压置环,再由一螺栓以横向螺入而触及到螺杆,上鼓皮压置环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该 下成型模块的下成型模本身中间位置亦为凹陷空间,该下成型模块的下成型模后部组装有 下模固定板,在下模固定板的中间位置也设有消气孔,消气孔与上成型模的凹陷空间和下 成型模上的凹陷空间形成互通,在下成型模外的左、右两外侧并各设有一下鼓皮压置环,藉 由一呈直向的螺杆先穿经一弹簧圈后再螺入下鼓皮压置环,再由一螺栓以横向螺入而触及 到螺杆,是下鼓皮压置环遂而呈悬挂形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成型模中间位置为 凹陷空间,用于减少与鼓面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所具 的消气孔来快速做排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制作鼓面用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成型模中间位 置为凹陷空间,用于减少与鼓面的接触及提供在加热成型后的热温得以循环至后置的板体 所具的消气孔来快速做排散。
【文档编号】B29C43/36GK205651595SQ201620256724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公开号201620256724.7, CN 201620256724, CN 205651595 U, CN 205651595U, CN-U-205651595, CN201620256724, CN201620256724.7, CN205651595 U, CN205651595U
【发明人】陈弘辉
【申请人】陈弘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