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457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属于机械制造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体积大,分离效率低的缺点,包括主壳体(1)与阀底座(2),在所述的主壳体(1)内设置油气分离部件,所述的油气分离部件包括滤芯座(7),滤芯座(7)下端与混合气进气口(3)相通,滤芯座(7)上端与阀底座(2)的下端面密封连接,滤芯座(7)侧壁设置导气孔(8),滤芯座(7)的周围设置过滤棉(9),所述的滤芯座(7)外侧腔体与阀底座(2)上设置的出气口(5)相通;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后机油携带量低,可使混合废气充分回收利用,减少大气环境污染,重新回收的润滑油可以防止变质,可以减少对发动机机件的腐蚀。
【专利说明】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具体说,涉及一种燃油发动机润滑油气化后的油气分离器。
[0002]

【背景技术】
[0003]油气分离器是接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旁边的,因为发动机工作时,气缸的窜气和机油蒸汽会产生压力,对发动机会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通过曲轴箱通风阀来使它产生真空,由于曲轴箱通风阀抽出来的气体中有大量机油蒸汽,所以油气分离器主要是把机油蒸汽分离为机油和蒸汽,使机油经底壳聚集后流回发动机里面重新利用,蒸汽流至发动机重新燃烧,防止直接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目前油气分离器主要分为两种:迷宫式分离器和旋涡式分离器。
[0004]现在技术中,在专利号为ZL200820115564.X,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6月10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上盖分总成、滤芯分总成、外壳、安装支架、侧盖和起到调压作用的膜片阀总成,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与空气滤清器到增压器压气机进气口之间的管路相连,形成气体的进、出气通道,油气分离器通过安装支架分总成实现外挂安装。
[0005]本 申请人:在申请日为2013年06月14日,申请号为CN201310234852.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侧面设置混合气进气口,壳体的底部设置回油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油气分离装置,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滤芯,所述的滤芯包括滤芯座和设置在滤芯座外部的滤芯套,所述的滤芯座的侧壁设置混合旋油口,滤芯座的上方设置滤芯上盖,所述滤芯上盖中设置气体上升孔,所述的滤芯下部设置底板,所述的滤芯座的下部设置集油口,所述的集油口穿过底板并与壳体空腔相通,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置阀座,所述的阀座与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的阀座侧壁设置出气口。
[0006]但上述的油气分离器结构复杂,制作不方便,体积大,油气分离效率仍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体积大,分离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在发动机上使用的,并且占用空间小、油气分离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机械分离效果的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主壳体与阀底座,所述的主壳体与阀底座密封连接,在所述的主壳体侧面设置混合气进气口,在所述的主壳体底部空腔设置集油孔,在所述的阀底座上设置出气口,在所述的阀底座上部设置阀盖,在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油气分离部件,所述的油气分离部件包括滤芯座,所述的滤芯座设置为圆筒形腔体,所述的滤芯座下端与混合气进气口相通,所述的滤芯座上端与阀底座的下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的滤芯座侧壁设置导气孔,所述的导气孔呈圆周分布,所述的滤芯座的周围设置过滤棉,所述的滤芯座外侧腔体与阀底座上设置的出气口相通。
[0009]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滤芯座的外侧壁设置支撑条,用于支撑过滤棉。
[0010]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滤芯座外侧壁的支撑条设置为L形,所述的过滤棉设置在L形支撑条上,所述的滤芯座外侧壁与过滤棉之间调置有空隙,经过滤棉过滤的油滴可以顺着滤芯座外侧壁与过滤棉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进入主壳体底部空腔,最后汇聚到集油孔,经集油孔流出。
[0011]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阀底座的下端位于主壳体内设置气体导流环,所述的滤芯座和过滤棉设置在所述的气体导流环内,气体导流环可以引导气体向下流动。
[0012]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过滤棉与气体导流环之间调置有空隙,可以使气体向下流动,同时一部分经过滤棉出来的油滴也可以向下流动,进入主壳体底部空腔。
[0013]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气体导流环外侧的腔体与阀底座上设置的出气口相通,经过滤棉分离后的气体可以从出气口排出。
[0014]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阀底座的顶部设置阀盖,所述的阀盖与阀底座相连接,所述的阀盖与阀底座的出气口之间设置阀膜片,所述的阀膜片与阀底座之间设置阀弹簧。
[0015]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主壳体上设置支架镶件,用于固定油气分离器。
[0016]上述的油气分离器,所述的主壳体上设置感应铁圈,用于焊接。
[0017]上述的油气分离器的有益效果在于:1、从曲轴箱内排出的混合气,经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分离后,分离出来的液态机油经油气分离器回油管流回油底壳内,可重新利用,混合废气中的油蒸气和未充分燃烧的CO等燃气被分离出来经管路进入增压器进气口与空气混合后,经增压后进入气缸得到二次燃烧,这样可使混合废气充分回收利用,减少大气环境污染,提高发动机经济性。2、经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分离后,重新回收的润滑油可以防止变质,防止性能变坏,防止降低润滑效果,可以减少对发动机机件的腐蚀。3、本实用新型可将曲轴箱内的高温压力气体排出,平衡曲轴箱内外的压力,可以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4、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后机油携带量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B— B向剖视图。
[0022]图5为图3中C一C向剖视图。
[0023]图6为滤芯座俯视图。
[0024]图7为图6中D-D向剖视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和气体流向示意图。
[0026]附图标注说明:1-主壳体、2-阀底座、3-混合气进气口、4-集油孔、5-出气口、6_阀盖、7_滤芯座、8_导气孔、9_过滤棉、10-支撑条、11-气体导流环、12-阀膜片、13-阀弹簧、14-支架镶件、15-感应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主壳体I与阀底座2,主壳体I与阀底座2密封连接,防止气体泄漏,在主壳体I侧面设置混合气进气口 3,混合气进气口 3与油气分离器前通风软管相连接,油气分离器前通风软管把曲轴箱的排放物引入到混合气进气口 3并进入到油气分离器内,在主壳体I底部空腔设置集油孔4,集油孔4连接回油管,把回收的机油送回到油底壳。在阀底座2上设置出气口 5,出气口 5经通风软管连接空滤后进气管,使气体重新进入燃烧室燃烧,防止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在阀底座2上部设置阀盖6,阀盖6与阀底座2密封连接在一起,在主壳体I上设置支架镶件14,用于固定油气分离器,在主壳体I上设置感应铁圈15,用于焊接。
[0029]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不的油气分尚器,在主壳体I内设置油气分尚部件,该油气分离部件包括滤芯座7,该滤芯座7设置为圆筒形腔体,滤芯座7的下端与混合气进气口 3相通,混合气可以经混合气进气口 3进入到滤芯座7内的空腔中,所述的滤芯座7上端与阀底座2的下端面密封连接,由阀底座2的下端面把滤芯座7的圆筒形上端面密封,防止气体没有经过过滤就排出去,达不到油气分离的目的。在滤芯座7侧壁设置若干导气孔8,导气孔8呈圆周分布,所述的导气孔8设置在滤芯座7的上半部分,从滤芯座7的下端进入的混合气可以从导气孔8喷出,在滤芯座7的周围设置过滤棉9,从导气孔8喷出的混合气经过滤棉9过滤后,油滴可以延过滤棉9向下流,进入主壳体I底部的集油孔4,经过滤后的气体可以从过滤棉9排出,滤芯座7外侧腔体与阀底座2上设置的出气口 5相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滤芯座7的外侧壁设置支撑条10,用于支撑过滤棉9,过滤棉9可以放置在水平支撑条10上,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滤芯座7外侧壁的支撑条10设置为L形,过滤棉9设置在L形支撑条10水平部位上,在纵向部位的L形支撑条10使滤芯座7外侧壁与过滤棉9之间留有空隙,这样由过滤棉9过滤的油滴可以顺着滤芯座7外侧壁与过滤棉9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动,进入主壳体I底部空腔,最后汇聚到集油孔4,经集油孔4流出。
[0030]如图3、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阀底座2的下端位于主壳体I内设置气体导流环11,所述的滤芯座7和过滤棉9设置在所述的气体导流环11内,气体导流环11可以引导气体向下流动;过滤棉9与气体导流环11之间调置有空隙,可以使经过滤后的气体向下流动,由于气体导流环11外侧的腔体与阀底座2侧面设置的出气口 5相通,所以经过滤棉9分离后的气体可以从出气口 5排出,同时一部分经过滤棉9流出来的油滴也可以向下流动,进入主壳体I底部空腔,经集油孔4流出。
[0031]如图3、图4所示,在阀底座2的顶部设置阀盖6,阀盖6与阀底座2相连接,在阀盖6与阀底座2的出气口 5之间设置阀膜片12,阀膜片12与阀座之间设置阀弹簧13,当经过滤芯座7和过滤棉9进行油气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气体导流环11外侧的腔体后,当腔体内气压较大时,通过弹簧13和气压将阀膜片12抬起,使阀膜片12离开出气口 5,于是气体经出气口 5排出,而当腔体内气压较小时,由于腔体内形成负压,阀膜片12向下压下,使阀膜片12封住出气口 5,可以防止气体倒吸,其优点是密封性好,可靠性强。
[0032]如图8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气体流经途径为:混合气体从进气口 3进入,进入到滤芯座7的空腔内,由于气压较大,所在气体从导气孔8喷出,从导气孔8喷出的混合气经过滤棉9过滤后,油滴可以延过滤棉9向下流,进入主壳体I底部的集油孔4,经过滤后的气体可以从过滤棉9排出,在过滤棉9外侧由于受到气体导流环11阻挡,气体导流环11可以引导气体向下流动,进入气体导流环11外侧的腔体,由于气体导流环11外侧的腔体与阀底座2侧面设置的出气口 5相通,当腔体内气压较大时,通过弹簧13和气压将阀膜片12抬起,使阀膜片12离开出气口 5,于是由过滤棉9分离后的气体经出气口 5排出;同时一部分经过滤棉9流出来的油滴在气体导流环11阻挡也可以向下流动,进入主壳体I底部空腔,最后汇聚到集油孔4,经集油孔4流出。
[00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主壳体(I)与阀底座(2),所述的主壳体(I)与阀底座(2)密封连接,在所述的主壳体(I)侧面设置混合气进气口(3),在所述的主壳体(I)底部空腔设置集油孔(4),在所述的阀底座(2)上设置出气口(5),在所述的阀底座(2)上部设置阀盖(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I)内设置油气分离部件,所述的油气分离部件包括滤芯座(7 ),所述的滤芯座(7 )设置为圆筒形腔体,所述的滤芯座(7 )下端与混合气进气口( 3 )相通,所述的滤芯座(7)上端与阀底座(2)的下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的滤芯座(7)侧壁设置导气孔(8),所述的导气孔(8)呈圆周分布,所述的滤芯座(7)的周围设置过滤棉(9),所述的滤芯座(7)外侧腔体与阀底座(2)上设置的出气口(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座(7)的外侧壁设置支撑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座(7)外侧壁的支撑条(10)设置为L形,所述的过滤棉(9)设置在L形支撑条(10)上,所述的滤芯座(7)外侧壁与过滤棉(9)之间调置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底座(2)的下端位于主壳体(I)内设置气体导流环(11),所述的滤芯座(7)和过滤棉(9)设置在所述的气体导流环(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棉(9)与气体导流环(11)之间调置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导流环(11)外侧的腔体与阀底座(2)侧面设置的出气口(5)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底座(2)的顶部设置阀盖(6),所述的阀盖(6)与阀底座(2)相连接,所述的阀盖(6)与阀底座(2)的出气口(5)之间设置阀膜片(12),所述的阀膜片(12)与阀底座(2)之间设置阀弹簧(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I)上设置支架镶件(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I)上设置感应铁圈(15)。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4003005SQ20142046053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张伟涛, 王彤, 母映超, 林锦辉 申请人:临海市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