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铜的固定结构及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053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阴极铜的固定结构及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铜的固定结构及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采用KIdd法电解精炼纯铜的一般步骤为:将粗铜制成厚板作为阳极,不锈钢薄片作为阴极,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这样通电后,阳极的粗铜失去电子得到的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即可析出阴极铜,具体的,如图1所示,电解析出的阴极铜I包覆在阴极2浸没于电解液的表面,一般来说,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通过吊运机构将包覆有阴极铜I的阴极2吊出并置于剥片机的进料架上,剥片机上的两把铲子从上往下移动将包覆在阴极2两侧的阴极铜I剥离下来,剥离的阴极铜I经过堆垛、打包、称重后即可出厂销售。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从阴极2上剥离下来的阴极铜I的截面轮廓呈底部平直的U形状,也就是说阴极铜I是由两片铜板la、lb连体构成,这就使得堆垛打包时阴极铜I上两片铜板la、Ib远离两者连接部的端边处于自由状态,这样不仅导致两片铜板la、Ib之间的间隙大,从而增加运输成本,而且阴极铜I堆垛时一端高、一端低,导致成捆阴极铜I容易发生滑落或炸开现象。另外,为了方便后序加工,下游客户一般都要求铜矿企业将阴极铜I的两片铜板la、lb加以固定。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铜矿企业是将从阴极2表面剥离下来的阴极铜I先进行压纹处理,然后再进行堆垛、打包,压纹处理虽然能够对阴极铜I的两片铜板la、lb之间加以固定,同时压缩了阴极铜I的两片铜板la、lb之间的间隙,但是采用压纹处理使得堆垛时相邻阴极铜I上的压纹有的是正好吻合叠加,有的则发生错位叠加的问题,这样对于成捆阴极铜I直接投入炉内加工时,正好吻合叠加的阴极铜I之间无间隙,导致仅传热效率低,而对于压纹错位叠加的阴极铜I来说,又无疑增加了堆垛高度。总体上来说,无论是直接堆垛打包还是先压纹再堆垛打包,阴极铜I都极易发生炸开、散落现象,不仅给运输工作带来困难,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实现阴极铜I的稳定、低成本运输,这是企业急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使用安全的阴极铜的固定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阴极铜的固定结构,阴极铜包括相对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第二铜板,第一、第二铜板为一边连体、且板面贴合靠近的连体形状,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铜板远离连体边的板面彼此铆接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第一、第二铜板远离连体边的板面进行铆接连接,这样可以对第一、第二铜板加以固定,从而防止在堆垛打包时第一、第二铜板远离连体边的自由端边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而出现张口炸开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的压纹处理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加工方便,而且经过铆接固定处理后的阴极铜方便打包,占用面积小,且安全稳定。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铆接固定阴极铜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沉孔。在实际加工固定时,只需在基座上开设沉孔,然后将阴极铜布置在基座上,并使得阴极铜上待冲压铆接位置对准基座上的沉孔,这样通过油缸推动冲头在阴极铜上一次冲压即可将第一、第二铜板铆接为一体,加工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技术中阴极铜包覆在阴极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两阴极铜的叠加堆放示意图;
[0011]图4是图2的I部放大图;
[0012]图5是基座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6是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阴极铜的固定结构,阴极铜10包括相对且间隔布置的第一、第二铜板11、12,第一、第二铜板11、12为一边连体、且板面贴合靠近的连体形状,其第一、第二铜板11、12远离连体边13的板面彼此铆接连接。如图2-3所示,实际上,所述的第一、第二铜板11、12是电解冶炼时包覆在阴极两侧表面,而连体边13是包覆在阴极的底部,如此使得形成的阴极铜10的截面轮廓总体上来说是呈底部平直的U形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第二铜板11、12远离连体边13的板面进行铆接连接,这样可以对第一、第二铜板11、12加以固定,从而防止在堆垛打包时第一、第二铜板11、12远离连体边13的悬置边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或者说是阴极铜10的U形开口较大而出现张口炸开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的压纹处理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加工方便,而且经过固定处理后的阴极铜10方便打包,占用面积小,且安全稳定,方便运输。具体的,经计算对比可知,与现有技术的压纹处理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铆接连接固定处理可以节约15-25%的空间面积。
[001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铜板11、12彼此相对的内侧板面上分别设置有凸部111和凹部121,所述凸部111与凹部121对应布置且相嵌铆接。如图2_4所示,在第一、第二铜板11、12上分别布置凸部111和凹部121,这样通过凸部111和凹部121进行铆接连接,非常方便,优选的,第一铜板11上的凸部111与第二铜板12上的凹部121通过冲头一次冲压形成并构成铆接连接,由于钢材自身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因此通过冲压在第一铜板11远离第二铜板12的板面上进行冲压,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冲压行程,使得在第一、第二铜板11、12上的板面局部向冲头的前进方向延展并构成铆接连接配合。采用冲头一次冲压使得第一、第二铜板11、12构成铆接连接,不仅加工方便,而且铆接固定的可靠性尚O
[0016]实际加工时,第二铜板12的外侧板面上有凸台122,所述凸台122是冲压凹部121至钢材延展而形成。如图2-4所示,由于冲头的冲压作用,使得第一铜板11上冲出孔112,这样原来位于孔112所在位置的铜就会在外力作用下向冲头的前进方向延展,从而在第一铜板11靠近第二铜板12的板面上形成凸部111,道理类似,第二铜板12冲出凹部121的同时,原来位于凹部121所在位置的铜就自然延展至凸出第二铜板12的外侧板面,进而形成所述的凸台122。优选的,所述凸台122的台面边缘向远离第二铜板12的方向延伸有周向布置的环形凸起123,如图2-4所示,凸台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