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9835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正极活性物质大都是LiCo02、LiMn204、 1^附02等化合物,或者以三种化合物为基础的相互掺杂改性的化合物,即所谓的二元 材料(如 LiNixMn2 x04、LiCoxMn2 x04、LiNixCo1 AiLiNia5Mnh5O4等)或三元材料(如 LiNixCoyMn2 x y04、LiNi1/3C〇1/3Mn1/30 2#)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或者以LiFePO4 为正极活性物质。各种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合 成这些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液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两大类。其中液相法包括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热液(或水热)法以及流变相法合成技术等。固相反应法 是通过固体反应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活性物质材料(如文献:锂离子正 极材料锰酸锂掺杂改性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2,44(6) :61-62)。固相反应反应 温度高(通常在500~900°C之间,甚至高达KKKTC (如文献:Nove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layered LiNi0 5Mn0 502[J], J.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8?449 :296 - 299.Combustion-synthesized LiNi0 6Mn0 2Co0 202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 ? J.Alloys and Compounds,2014,609 :143 - 149), 反应时间长(通常在24~36h及以上甚至更长达数天(如文献:焙烧温度对锰酸锂 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2,44(7) :31-46)。而所谓共沉淀 法,一般都是用共沉淀法合成活性物质的前驱物,再以前驱物为原料,经固相反应合 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如文献:新型复合共沉淀法制备高能量/高功率锂离子二次 电池用5V正极材料LiNi a5Mnh5O4及其电化学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4,30(4): 669-676。A high-powered concentration-gradient Li (Ni0.85Co0.12Mn0. 03) O2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 J.Power Sources, 2014,263 :203-208. Co-precipitation synthesis of Ni0 6Co〇 2Mn〇 2 (〇H)2precursor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Ni0 6Co0 2Mn0 2〇2cath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ies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4,130:82-89.湿化学法合成富锂和掺错尖晶石型猛酸锂及其 电性能的改善[J],无机材料学报,2013,28(3) :337-340),再将共沉淀法得到的前驱物 通过固相反应,得到最后产物,显然,该类方法不仅合成工艺较复杂,也同样具有固相反 应的共同的缺陷。溶胶-凝胶法虽然能合成颗粒微小的纳米级别的正极材料,但同样也 是只能先合成前驱物,再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即将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前驱物焙烧,可能 还需进行后续处理,最后才能得到目标产物。溶胶-凝胶法工艺流程不仅十分繁杂,而 且工艺参数也十分难以严格控制(如文献:LiuMn a54Coai3Niai3O2OV2O 5核壳复合材料的 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4, 29 (3) :257-26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 (Ni,Co, Mn) O2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材料,2014,42 (7) :21-23),也较难以实现锂离 子正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微乳液法是利用有机物作为溶剂,与水混合形成微乳液的共 沉淀法,显然该方法合成过程要用到很多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溶剂、有机表面活性剂、有 机物助剂等,也只能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的前驱物(如文献:A new form of manganese carbonate for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J], J. Power Sources, 2011,196 :2863-2866 ;Surfactant_assisted microemulsion approach of chrysanthemum-like Co304microsphe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ithium-ion battery[J],Solid State Ionics,2013,231 :63 - 68.);文献"LiNi1/3Co1/3Mn1/302-Graphene Composite as a Promising Cathode Lithium-Ion Batteries [J]',(ACS AppI. Mater. Interfaces, 2〇ll, 3:2%6 - 29M)介绍了 一种微乳液法,制备 LiNi1/3Co1/3Mn1/302& LiNi1/3C〇1/3Mn1/302-石墨烯正极材料的方法,制备过程对环境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制 备工艺流程也较为繁杂,难以实现材料的规模化工业生产。传统的水热法或称为热液 法通常是用一定浓度的反应物溶液,于反应釜中密封状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通常 为50~200°C )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2h或24h以上甚至数天),制备前驱物。文 南犬 "Nanostructured Hybrid Layered-Spinel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ACS AppI. Mater. Interfaces, 2014,6 :8363-8368)介绍了一种热液方法,合成层状-尖晶石及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 材料 Li2Mn03-LiNiQ.5Mni. 502、LiNia5Mnh5O413 具体的方法是:将 2. 685g 固体 LiOH · H2O 溶 解在25mL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滴加到含有1.0 lg的MnSO4 · H20、 0· 525g的NiSO4 · 6H20和I. 36g的(NH4)2S2OpK溶液中,然后转移到密封的反应釜中,在 180°C条件下反应1~24小时,然后通过强烈的搅拌而干燥、最后在800°C下焙烧8h得到。 文南犬"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synthesis of core - shell LiNi0.5MnL504spinel cathodes for Li-ion batteries Power Sources,2014, 256 (15) :66-70)也介绍 了一种热液法制备壳核结构、粉末装的的LiNia5Mr^5O4E极材料的方法。其典型的方法是: 12. 5mmol (毫摩尔,以下同)的NiSO4 ·6Η20、37· 5mmol的MnSO4 ·Η20与0· Imol的尿素溶解于 25mL的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然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密封、180°C保温12h,自然 冷却到室温,经过系列处理,得到Ni a5Mr^5CO3前驱物,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去除杂质, 再经过500°C预处理3小时,之后与相应化学计量质量的LiOH ·Η20混合,在850°C下焙烧即 固相反应合成制备目标正极材料LiNia5Mi 5O4。文献"水热法制备LiNia5Mr^5O4及其电化学 性能的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 31 (I) :95-100)介绍了一种LiNia5Mnh5O4MW 的水热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法和过程是:配制浓度为0. 159、0. 162、0. 165、0. 169g · mL 1的 LiOH溶液各15mL,将溶液逐滴地加入盛有0. 0075摩尔MnSO4 ·Η20,0. 0025摩尔NiSO4 ·Η20, 0.0075摩尔(NH4)2S2O 8的反应釜内衬中,再放入鼓风干燥箱中180°C下恒温24h、抽滤,把 得到沉淀放于鼓风干燥箱120°C下恒温24h得到样品,然后把得到的样品放在管式炉中 空气气氛下,850°C恒温热处理24h,得到正极材料。文献"还原水合肼对LiNi a5Mnh5Ogg 构及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3,44(11) :1535-1542)也介绍了一种水热法制备 LiNia5Mnh5O4E极材料的技术,具体是:50°C、搅拌条件下,向含一定水合肼的NaOH溶液的 溶液中,加入摩尔比为1:3的NiSOjP MnSO4反应合成固体前驱物,再将前驱物与LiOH ·Η20 混合,经固相反应(600°C、850°C下焙烧24h)而得到LiNia5Mn h5O4M料。
[0003] 流变相法合成技术因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产物颗粒细小均匀而有较多相 关的具体技术公开。流变相合成法的具体做法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固体反应物 机械混合均匀研磨后加适量的水或其它溶剂,调制成流变态,在流变态下,固体混合物 和溶剂充分接触形成不分层的流变体系。将该体系置于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加热或者 加热搅拌变干、或直接烘干),得到反应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热分解得到样品(详见: 文献" LiNia 5Mni. 504/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 20(4):801-806等)。文献"1^附。.#111. 504/^8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刀"(中 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20 (4) : 801-806)报道的流变相法制备LiNia 5Mni. 504/Ag的具体 步骤是:将 CH3COOLi · 2H20 (分析纯)3. 00g、Ni (NO3) 2 (分析纯)2. 68g 和 MnCO3 (分析 纯)5. 07g充分研磨,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将混合物调到糊状, 然后加入10mL30%的氨水、充分研磨后置于150°C烘箱中烘干,得到前驱物,再将前驱体 在400°C空气气氛中处理4h分解醋酸盐,于850°C加热6h,最后于600°C加热12h (再氧 化),冷却得到LiNia5Mr^5O4。再加 AgNO3经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LiNi a5Mni.504/Ag复 合材料。文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 1/3Co1/3Mn1/302)的流变相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 能[J]"(合成化学,2015,23⑶ :191-193)的介绍了一种LiNi1/3COl/3Mn1/30 2正极材料的 合成方法,具体的是:在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Li、Ni、Co、Mn摩尔比为1.04:1:1:1的碳 酸锂、硝酸镍、三氧化二钴和二氧化锰,室温搅拌4h至流变相,90°C至水分完全蒸发,研 磨得到前驱物粉末,前驱物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大气氛围750°C煅烧8h,冷却至室温,研磨 得到灰色粉末。文献"流变相法合成ZnO包覆的尖晶石LiNi a5Mnh5O4LJ] "(电池,2010, 40 (4) : 205-206),也报道了一种流变相法合成LiNia 5Μηι. 504材料的技术,具体的是:按 LiNia5Mr^5O4的化学计量比,将 CH 3C00Li、Ni (CH3COO)2、Mn (CH3COO)2混合,加入乙醇-蒸 馏水(体积比V/V = 1:1)调制至糊状,加入30% NH3 · H2O至流变态,在150°C下干燥6h, 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在马弗炉中400 °C下处理4h,再在850 °C下加热6h,最后在600 °C 下退火处理8h,随炉冷却,得到LiNia5Mnh5O4。文献"5V正极材料LiNi a5Mnh5O4 xFx(x = 0.01)的流变相法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2010,2:112-116)、文献"乙二醇溶剂的 流变相法合成LiNi a5Mnh5O4E极材料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