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675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霜霉病、晚疫病是危害蔬菜水果类作物的严重病害。据调查数据,在欧洲,每年价值1.8亿欧元的农药用于防治霜霉病。而全球每年因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亿欧元。

氟噻唑吡乙酮,英文通用名oxathiapiprolin,CAS登录号1003318-67-9,化学名称1-(4-{4-[(5RS)-5-(2,6-二氟苯基)-4,5-二氢-1,2-噁唑-3-基]-1,3-噻唑-2-基}-1-哌啶基)-2-[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酮,是杜邦于近期推出的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则堪称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的划时代产品。氟噻唑吡乙酮是杜邦公司新研发的首个哌啶基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其结构包括异噁唑环、吡唑环和噻唑环。这款产品从发现到上市历时14年,凝聚了杜邦科学家们的杰出智慧。该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的霜霉病和疫病具有卓越防效。

松脂酸铜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铜制剂杀菌农药,具有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的新特点,克服了原波尔多液的许多缺点,是取代波尔多液的理想杀菌剂,并且有预防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真菌和细菌所引起的常见植物病害,对蔬菜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可与其它杀菌剂交替,喷洒效果好。用于防治瓜类霜霉病、疫病、黑星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茄子立枯病、番茄晚疫病等多种蔬菜病害。

不同农药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抗性产生的有效途径,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制剂具有投资少、研发周期短的优点,因而受到国内外研发机构的重视。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氟噻唑吡乙酮与松脂酸铜进行复配,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霜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目前,尚无关于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复配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增效杀菌组合物,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括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其中,氟噻唑吡乙酮与松脂酸铜的质量比为1:30-30:1,优选为1:10-20:1。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90%,优选为20-6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通过农药直接加工中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成为农药制剂加工中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可以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按比例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适用于防除农作物霜霉病、晚疫病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组合物复配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效与单个活性成分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2)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同时,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有利于抗性病害的综合防治;

(3)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 21%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悬浮剂(20:1)

氟噻唑吡乙酮 20%

松脂酸铜 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6%

木质素磺酸钠 4%

阿拉伯胶 2%

有机硅酮 2%

山梨酸钾 0.2%

乙二醇 0.8%

去离子水 余量

2、实施例2:22%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10:1)

氟噻唑吡乙酮 20%

松脂酸铜 2%

木质素磺酸钙 5%

硫酸铵 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6%

羟甲基纤维素 2%

高岭土 余量

3、实施例3:30%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1:1)

氟噻唑吡乙酮 15%

松脂酸铜 15%

木质素磺酸钠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6%

白炭黑 5%

硅藻土 余量

4、实施例4:11%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1:10)

氟噻唑吡乙酮 1%

松脂酸铜 10%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6%

木质素磺酸钙 4%

拉开粉 5%

高岭土 余量

二、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葡萄霜霉病菌

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氟噻唑吡乙酮和松脂酸铜的有效抑制浓度后,设置两种药剂不同浓度梯度,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 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防治效果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u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氟噻唑吡乙酮与松脂酸铜重量比在1:30-30:1的范围内对葡萄霜霉病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在1:10-20:1的范围内,组合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共毒系数均在14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

三、田间药效试验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药剂进行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1)21%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悬浮剂(20:1);

(2)22%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10:1);

(3)30%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1:1);

(4)11%氟噻唑吡乙酮·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1:10);

(5)对比例1:10%氟噻唑吡乙酮乳油;

(6)对比例2:12%松酯酸铜悬浮剂。

分别于药后5天、10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

由 表2结果可以看出,氟噻唑吡乙酮与松脂酸铜的复配制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明显由于单个活性成分的制剂防治效果,且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所述组合物制剂对作物产生药害,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安全性也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